回覆列表
  • 1 # 呆弟42005191

    中原又稱中土、中州、華夏,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下游地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當與外族對應是,中原又泛指中國。

    中原本意是“”“天下至中的地方”,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中原地區隨著華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擴充套件而逐漸向外蔓延。不同的歷史時期,中原所囊括的區域也不盡相同。

    夏朝到春秋戰國時期:

    夏朝中國史書記載的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把洛陽一帶作為建邦立國的腹地,夏朝先建都陽城(今河南登封),先後遷都斟鄩(今洛陽偃師)、安邑(運城)、綸城(今商丘虞城西)、老丘(今開封陳留)、西河(今湯陰西河)等地。

    商朝發源於河南商丘,其首都亳(今河南商丘)、西亳(今河南洛陽偃師)、囂(今河南鄭州)、殷(今河南安陽)和朝歌(今河南淇縣)均在河南境內,其中殷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併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是中國歷史上可以肯定確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商朝也是中國奴隸制社會高度發展的時期。

    西周周成王營建都城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陽),眾多諸侯國的都城也均在此。東周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

    戰國時期,中原的地域範圍又有所擴大,戰國時期的魏國(大梁)、南韓(新鄭)、趙國(邯鄲)、宋國(睢陽)、衛國(朝歌)、楚國(陳、壽春)的國都皆位於中原。

    東晉時期,“中原陸沉”,大批中原人“衣冠南渡”,南渡後的晉人把曾經居住過的長江以北廣袤地區統稱為中原。中原地區作為一個地理概念開始為人們廣泛接受。此後,宋、齊、梁、陳等王朝都沿用了東晉對中原的概念,表明自南北朝開始,中原地區已經作為一個相對完整的地理概念出現,成為後來歷朝歷代沿用的中原地區的地理範疇。

    中原地區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歷史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地區,沒有之一。夏、商、周、兩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五代、宋、金等20多個王朝,300多位帝王在此建都稱帝或遷都於此,中原一直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

  • 2 # 大風起

    歷史上的中原地區,其實發生了多次改變,因為王朝的核心地帶一直在轉移,加上古代氣候的變化,中原的概念也隨之改變。

    商朝源自東夷,他們統治的核心地帶在黃淮流域,因此,那塊區域就是商朝的中原地區。到了周朝,由於周民自西部而來,他們以岐山為中心,向四周擴散,中原的概念就包括了河南、山西和陝西一帶,其中,最繁華的區域為鎬京與洛伊。

    秦漢四百年,長安附近一直是中原的核心,逐鹿中原就是為了爭奪長安和洛陽的控制權。控制了這兩都,等同於掌控了天下,基本可以登基稱帝。所以,這兩地遭受的戰爭創傷最為嚴重,經常白骨蔽野,慘不忍睹。

    隨著全球氣溫變化,長安所在的西部越來越乾旱,哺育華夏文明的黃土高原從茂密的原始森林變成了乾燥的草原。西部的長安逐漸無法承載帝國都城的重任,皇親貴胄經常跑到洛陽混飯吃。

    並不是因為洛陽的農作物長勢喜人,而是因為隋煬帝開鑿了京杭大運河,南方的錢糧透過水路源源不斷地運往洛陽,為了那些貴族子弟紙醉金迷提供充足的物資,為大軍提供足夠的軍餉糧草。

    所以,隋朝以後的中原地區已經逐漸南移,基本在長江的中下流地帶。那裡人口密集,商業繁榮,錢糧足備,美女如雲。因此,隋煬帝寧願留在揚州不再北返。

    可見,中原地區隨著歷史和氣候的變化而變化,基本從東北到西北,再到東部,後到南部,簡直是乾坤大挪移。

  • 3 # 葉青漁

    這問題有點太廣,這個核心到底是指地域,還是指人文。人文的話就不說了,那是幾本書都扯不完的事。而且地域與人文又息息相關,說都說不完。

    就簡單的說說廣義地域核心。歷史上的中原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黃河中下游地區。泛指河洛一帶,也稱河洛文化。

    由於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搖籃,有諸如:仰韶文化、二里頭文化等等,加之中原地區是中國歷史上建立都城朝代最多、最長的地區。形成了政治、經濟、文化、交通文明核心,所以也就有逐鹿中原,得中原得天下之說。

    若論核心,這真不好說。畢竟中原地區佔據了中國歷史上八大古都中的四個。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汴京),此外還有什麼安陽、鄭州、商丘、南陽、濮陽、許昌、登封、夏邑、偃師、虞城、淮陽、新鄭等等古都。

    這些古都都有自己的人文文化,這就不扯了。就以洛陽與開封來說,就夠專家學者以及這兩地的人爭論不休了。

    至於這個核心,中原地區都是核心好了。只不過洛陽名氣大一點,畢竟中國古代最輝煌的漢、唐是以洛陽為東都或者直接是首都的嘛。

    這問題,得請專家來。還得是,無數專家。

  • 4 # 賽金豆

    論文摘錄:某些省份整天以中原自居,其實長安乃中原龍首也,關中地區歷來是歷史上中原的核心區域;其實最早的中原在《詩經》中指的就是關中平原!陝西一直位於中國的地理中心,在解放前還屬於華中地區,解放後劃歸了西北,好像脫離了中原地區,其實關中地區屬於中原的史籍不勝列舉!以長安為核心的關中地區歷來是中原的核心中的核心,河南地區恰恰是歷史上中原的邊緣地帶。那是什麼原因使當代的某些無知者獨霸中原的名號的呢?這個原因真需要深思!歷史和古籍上早有斷言,一些抱有狹隘地域觀念、居心不良的某些人再叫囂也抹殺不了歷史的真相。下面我們看看從《詩經》開始隋宋元明清學者是怎麼論述關中為中原核心的。 《詩經小雅》:”漆沮之從,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漆沮,即關中北部二水之名,最早的“中原”源於此) 明 繆希雍《葬經翼》:“關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龍首也。”(沒有頭的中原還是中原嗎?) 隋 王通《中說》:”夏都安邑,湯都亳,周都雍洛,皆中原之囯也。“(周都雍,即西周都陝西、關中,雍是陝西的舊稱) 宋 謝採伯《密齋筆記》:“關中,中原一大形勝之地。” 宋 薛季宣《浪語集》:“論中原形勢,常以關中為諸夏首。” 宋 李綱《永樂遇》:“五陵蕭瑟,中原杳杳”(五陵即五陵原,在今西安北) 宋 陸游《桃源憶故人》:“中原當日三川震,關輔回頭煨燼。”(三川,即陝西涇渭洛三條河流,關輔即關中的別稱) 宋 陸游《北園雜詠》:“揚鞭大散關頭日,曾看中原萬里春。”(大散關,即關中大散關) 宋 陸游《書感》:“登高望中原,氣已吞雍雒。“(雍乃雍州,即關中;雒為雒陽) 宋 邵雍《梅花詩》:“胡兒騎馬走長安,開闢中原海境寬。” 宋 胡宏《碧泉九日有感》:“正恐中原訊息斷,問誰曾到五陵間。” 元 方回《瀛奎律髓》:“金陵可以北望中原唐都長安,故太白以浮雲遮蔽,不見長安為愁焉。” 明 何喬遠《名山藏》:“陝西三鎭,中原門戶也。”(三鎮為延綏的榆林鎮、寧夏的固原鎮、甘肅張掖的甘肅鎮這三邊鎮) 明 馮琦《觀燈篇》:“長安正月旋璣正,萬戶陽春布天令。新歲風光屬上元,中原物力方全盛。” 明 李攀龍《登太華山絕頂》:“太華高臨萬里看,中原秋色更漫漫。”(太華即陝西華山) 明 徐貞明《西北水利議》:“今河自關中以入中原,合涇、渭、漆、沮、汾、沁、伊、洛、澗及丹、沁諸川數千裡之水。” 清 王猷定《四照堂詩文集》:“以通漕實關中,為經理中原之首”。 河南整天以仰韶文化自居,其實自不知雖以“仰韶”命名仰韶文化,但仰韶遺址並非仰韶文化的核心區域,仰韶文化全國發現的五千多個遺址的最有代表性的核心區域在陝西關中!整天以“老家”自居,要當華人的祖宗,言之鑿鑿百分之七十的姓氏誕生於河南,不知道有什麼證據?國內許多大學者包括河南籍的幾位大家都認定中華文化最初發源地在雍梁故地以華山為中心到天水的渭水流域!最要命的是能測算出黃帝的生日是公元前多少年的三月初三,不知道是河南哪位大仙算出來的?你如果能測算出你家五代之前的祖先的生日就算你是真正的大家!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拿中華兒女的祖宗開玩笑!

  • 5 # 慣與長夜

    中原地區的核心應該是洛陽及其周邊地區。中原即“中州”,取天下之中的意思,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一般指的中原就是以河南省大部為中心,包括陝西省東部、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山東省西部、江蘇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

    在中華文明起始時期,洛陽一帶就被稱為“天下之中”,因為有夏商周三代奠基,河洛文化極其繁盛而成為中原地區的心臟地帶。先秦時期就已有雒邑(洛陽)為天下中心的說法,隨著華夏族向周圍遷移,其活動範圍擴大,春秋戰國時期,中原的概念延伸至華夏各諸侯國,與秦、吳等邊遠地區相對應。秦代以後,中原一詞的含義進一步拓展,擴大到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雖然中原地區的範圍一直擴大,可是從夏朝到後晉的3000多年時間裡,先後13個王朝在洛陽建都,長達1500多年的建都史都彰顯出洛陽在整個中原地區的強大影響力。這個也客觀說明,在這漫長的時間段裡,無論是政治、經濟、地理、文化上來說,洛陽都是整個中原地區的核心。

  • 6 # 至樂無如讀書

    古人曰,關中者,中原之龍首也!意思很明確,關中是中原的龍頭。龍無頭不行!所以中原的核心在關中!歷史正是這樣,華夏曆史上最偉大輝煌的五大大一統王朝,周秦漢隋唐就建都關中長安,是名副其實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突顯了龍首的核心作用和無比重要性!所以關中才是中原的核心!

  • 7 # 使用者67724358697

    地點是不會變化的,當然是:

    有熊(鄭州)、朝歌(鶴壁)、亳(商國都、商丘)、殷(商安陽)、成周(洛陽)、洛邑(洛陽)、滎陽(鄭州)、許都(許昌)、汴梁(開封)、南陽、穎川、偃師、睢陽、南陽、鄴城(安陽)、汝陽、宛(南陽)、河內(焦作)。

  • 8 # 每一天為明天38717316

    定陶古稱陶,上古時期為華夏部落活動的核心區域,因堯又叫陶唐氏,遂得名為陶丘,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裡漁獵耕種,繁衍生息。堯、舜時期為古陶國。

    三鬷國

    夏商有三翮國。公元前12世紀,周武王封其六弟振鐸為曹伯,建曹國,都陶丘。《說文》:“陶丘有堯城,堯嘗居之。”陶丘古城遺址在今馬集鎮費莊村北200米處。

    自春秋至西漢800多年間,定陶“扼菏(菏水,上古大澤菏澤)、濟(濟水,古濟水過陶丘北,故定陶又名濟陰)之要,據淮、徐、寧、衛、燕、趙之脊”,一直是中原地區著名的水陸交通中心、經濟都會和軍事戰略要地,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譽。

    據《史記》載:春秋末期,范蠡助越滅吳後, 輾轉至陶,“以陶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經商,“十九年間,三致千金”,被後人尊為商祖,死後葬於陶,定陶之名由此而始。

  • 9 # 歷史寶藏

    中原地區是中國的歷史文化重要區域。

    因為有黃河這條母親河穿過,因此號稱炎黃子孫的先民,在人類歷史的早期,當是在這條母親河沿岸地區從事農業生產活動。

    夏商時期有很多考古遺址和歷史事件,在河南省均有發現:

    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鄭州商城遺址,安陽殷墟,新鄉牧野之戰。

    這時期的中原,核心應該就是上圖紅色顯示區域。

    以河南為中心,尤其是河南中北部,還有山西南部,河北南部,陝西東部這一區域。

    這片區域就是黃河文明的源頭。

    到了周代,實行分封制,以西安為都城,洛陽為東都。

    而四周分別被定義為西戎、北狄、東夷、南蠻。

    這個時候的中原核心地,向關中一帶擴充套件。

    形成了以西安、洛陽為中心的一條軸線。

    這一軸線區域作為古代史的中原核心地,從周代一直到唐代。

    唐朝之後,中國的經濟文化重心東移南遷,西安作為都城已經徹底成了歷史。

    這時候的中原西界,逐漸由關中內縮至函谷關以東。

    形成以河南省為核心,包括周邊一些區域的中原核心地區。

    正如上圖紅色部分所示,這也是宋元明清,知道現在的中原所在區域。

    綜上可知:不管中原的外延如何變動,其核心,一直就在處於黃河由地勢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過渡地帶。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洛陽、鄭州、開封一線為軸心的南北這片區域。
  • 10 # 歷史與人像

    三皇五帝夏商周時期,“河洛”一帶,即黃河、洛河一帶以洛陽為中心,為中原腹地,這是華夏文明的源頭,就是這一時期的中原地區。春秋時期,為了與地處邊遠的秦國和吳越等地對應,中原地區指黃河中下游一帶,包括河南和關中。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中的中原不就是指以開封為中心的北宋江山嗎?諸葛亮《出師表》中的“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是中原,也指的是以蜀國所在地為座標的黃河中下游地區。所以說,中原地區,主要是指元朝以前,漢人正統政權政治權力中心所地在,自關中開始,延伸至河南、山東境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

  • 11 # 鳳舞九天李蘭紅櫻

    中原的核心地陝西長安是中原中心。

  • 12 # 聰慧明鏡xG

    歷史是一脈相承下來的,現在國家稱哪裡是中原城市群,那裡就是歷史上中原的核心區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潔癖遇上邋遢是種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