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到廣東去出差辦事,可能滿耳朵裡聽到的都是“鳥語”,一句也聽不懂。幸好,我們有普通話可以交流。那麼,普通話是怎麼來的呢?
中國地域廣闊,各地方言千奇百怪,雖然有統一的文字,但口語發音卻一直是各說各的話。不同地域的人們如何在談話中交流,自古就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在教學時就採用當時的標準音“雅言”。而對口語共同語作為實實在在努力的,要從明朝的“官話”說起。
明朝從建立開始就很重視標準音的推廣,新朝成立不久就釋出《洪武正韻》,試圖設立新的標準。不過《洪武正韻》的標準並沒有真正在明朝人的口語中通行。
明中葉,天下共同語有了“官話”這個名稱。官話就是官場上通行的話,最初是官員們的自發行為,因為明代的官員在中央和地方做官,為了解決公務和應酬中的溝通問題,他們就開始使用一種互相能聽懂和理解的共同語,並且以政治中心北京的方言為基礎,同時也包括和北京話比較接近的其他方言。
官話興起於明代,可一直到了清代,仍有官員只說家鄉話。清朝的雍正皇帝對此很不滿意,於是專門下了一道訓諭,要求各級官員在執行公務的場合必須使用官話,不許說家鄉的方言。他還點了方言障礙特別嚴重的廣東、福建兩省的名,要求地方最高長官督促執行。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京師大學堂總教習吳汝倫去日本考察學政,發現日本已在全國普及了以東京話為標準的國語,於是套用日本National Language的概念,首先提出了“國語”這一名詞,提出以北京音統一全國語言。光緒元年(1909年),清廷設立“國語編審委員會”,將當時通用的官話正式命名為“國語”。光緒二年,清廷學部於上海召開專門教育會議,打算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國語,但第二年辛亥革命就來了。
民國成立後,“國語”被繼續推動。民國剛建立即著手製定標準音,並於1913年經“讀音統一會”討論制定出一套老國音。讀音統一會的討論過程相當激烈,特別是很多南方代表反對以北京語音為基礎。最後以一省一票的方法表決出了6500多字的老國音。總體上說,老國音採納了北京音,但是在中間糅合不少老官話的內容。但是,這種人造的語音脫離了實際,根本就沒有人這麼說話,五四運動後終於被以北京語音為標準的“新國音”取代。
193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佈了以新國音標準的《國音常用字彙》,完成了從“滿清官話”和“國語”的轉變。
抗戰勝利後,臺灣光復,為了掃除日本殖民時期奴化教育的影響,政府在臺灣開展國語運動,只用了不到十年時間,臺灣全省就普及了國語。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語”和“普通話”並存了一段時間,後來在共同語正式稱呼的討論中,“普通話”漸漸佔據了上風。1955年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化學術會議”正式確定了以“普通話”作為共同語的名稱,代替過去通行的“國語”,並且給了“普通話”一個準確全面的定義:“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
目前以“北京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雖然其法定地位是新中國1956年的會議確定的,但實際上是採納了中華民國教育部公佈的《國音常用字彙》。 因此,臺灣人說的“國語”和大陸人說的“普通話”,其實沒有什麼差別。
如果你到廣東去出差辦事,可能滿耳朵裡聽到的都是“鳥語”,一句也聽不懂。幸好,我們有普通話可以交流。那麼,普通話是怎麼來的呢?
中國地域廣闊,各地方言千奇百怪,雖然有統一的文字,但口語發音卻一直是各說各的話。不同地域的人們如何在談話中交流,自古就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在教學時就採用當時的標準音“雅言”。而對口語共同語作為實實在在努力的,要從明朝的“官話”說起。
明朝從建立開始就很重視標準音的推廣,新朝成立不久就釋出《洪武正韻》,試圖設立新的標準。不過《洪武正韻》的標準並沒有真正在明朝人的口語中通行。
明中葉,天下共同語有了“官話”這個名稱。官話就是官場上通行的話,最初是官員們的自發行為,因為明代的官員在中央和地方做官,為了解決公務和應酬中的溝通問題,他們就開始使用一種互相能聽懂和理解的共同語,並且以政治中心北京的方言為基礎,同時也包括和北京話比較接近的其他方言。
官話興起於明代,可一直到了清代,仍有官員只說家鄉話。清朝的雍正皇帝對此很不滿意,於是專門下了一道訓諭,要求各級官員在執行公務的場合必須使用官話,不許說家鄉的方言。他還點了方言障礙特別嚴重的廣東、福建兩省的名,要求地方最高長官督促執行。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京師大學堂總教習吳汝倫去日本考察學政,發現日本已在全國普及了以東京話為標準的國語,於是套用日本National Language的概念,首先提出了“國語”這一名詞,提出以北京音統一全國語言。光緒元年(1909年),清廷設立“國語編審委員會”,將當時通用的官話正式命名為“國語”。光緒二年,清廷學部於上海召開專門教育會議,打算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國語,但第二年辛亥革命就來了。
吳汝倫民國成立後,“國語”被繼續推動。民國剛建立即著手製定標準音,並於1913年經“讀音統一會”討論制定出一套老國音。讀音統一會的討論過程相當激烈,特別是很多南方代表反對以北京語音為基礎。最後以一省一票的方法表決出了6500多字的老國音。總體上說,老國音採納了北京音,但是在中間糅合不少老官話的內容。但是,這種人造的語音脫離了實際,根本就沒有人這麼說話,五四運動後終於被以北京語音為標準的“新國音”取代。
193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佈了以新國音標準的《國音常用字彙》,完成了從“滿清官話”和“國語”的轉變。
抗戰勝利後,臺灣光復,為了掃除日本殖民時期奴化教育的影響,政府在臺灣開展國語運動,只用了不到十年時間,臺灣全省就普及了國語。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語”和“普通話”並存了一段時間,後來在共同語正式稱呼的討論中,“普通話”漸漸佔據了上風。1955年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化學術會議”正式確定了以“普通話”作為共同語的名稱,代替過去通行的“國語”,並且給了“普通話”一個準確全面的定義:“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
目前以“北京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雖然其法定地位是新中國1956年的會議確定的,但實際上是採納了中華民國教育部公佈的《國音常用字彙》。 因此,臺灣人說的“國語”和大陸人說的“普通話”,其實沒有什麼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