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817694511088

    地球是由外部圈層和內部圈層兩大部分構成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內部圈層包括地殼、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地殼是內部圈層的最外層,由風化的土層和堅硬的岩石組成,所以地殼也可稱為岩石圈。地殼只佔地球體積的0.5%。如果把地幔、地核比作蛋清和蛋黃,那地殼就像蛋殼。

    地殼的厚度在地球各地是不同的。有的地方較厚,如中國青藏高原厚度可達60~80公里;有的地方較薄,如大西洋海盆厚度僅有5~6公里,太平洋海盆厚約8公里。海陸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33公里,僅佔地球半徑的二百分之一。

    地殼雖然很薄,但它上下層的物質結構並不相同。地殼的上部主要由密度較小、比重較輕的花崗岩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矽、鋁元素,因此,這一層又稱為“矽鋁層”。地殼的下部主要由密度較大、比重較重的玄武岩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鎂、鐵、矽元素,所以這一層又稱“矽鎂層”。在大洋底部,由於地殼已經很薄,一般只有矽鋁層而沒有矽美層。此外,在地殼的最上層,還有一些厚度不大的沉積岩、沉積變質岩和風化土,它們構成地殼的表皮。

    地殼並不是靜止不動和永久不變的。在漫長的地球歷史中,滄海桑田的鉅變時有發生。大陸漂移、板塊運動、火山爆發、地震等等都是地殼運動的表現形式。地殼還受到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影響和侵蝕,形成各種不同形態和特徵的地殼表面。其中土壤與人類的活動關係最為密切。

    在地殼中,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礦床資源。現在已探明的礦物就有2000多種,其中金、銀、銅、鐵、錫、鎢、錳、鉛、鋅、汞、煤、石油等,都是人類物質文明不可缺少的資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陶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