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江蘇巡撫陶樹是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以善於識人著稱,關於這個陶樹,有一個他早年的故事。
清人《舊聞隨筆》記載江蘇巡撫陶澍早年家中很貧窮,可以說是家徒四壁,陶樹只得靠在鄉里教書為業,陶樹這個人,性格豪放,愛交朋友,有了點錢不是請客喝酒,就是到賭館賭錢,鄉里人送綽號“陶阿二”,到了應該娶媳婦的年齡,最初家裡給他聘了同鄉姓黃人家的閨女,即將成婚。
可是,事也湊巧,他們鄉里有一富翁姓吳,聽說陶樹的未婚妻黃氏有姿色,就想奪過來為自己的兒子做小老婆,到處拉關係,用厚利引誘黃氏女的父親。這個黃家閨女的老爹貪財,又嫌棄陶樹沒有本事,就逼迫陶澍退婚,快娶進門的媳婦又要退婚,陶澍當然不肯。要說這男有情,女有意,海誓山盟,那就是誰也拆不散,偏偏這黃家閨女也貪圖富翁家資財豐盈,動心悔婚,再加上其父在背後支援,黃家閨女發誓不再嫁給窮書生。不過悔婚到底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鄉里議論紛紛。這時黃家有一個收養的丫頭下人,在黃家寄人籬下,就願意用自己代替黃女嫁給陶澍,媳婦跑了,有人願意嫁給自己,陶澍也就答應了。
沒有想到陶澍在壬戌年科舉高中,後官至巡撫,那個黃家的丫鬟也成了一品誥命夫人。黃女嫁給吳家富翁後,吳家因侵佔他人之田,兩相仇鬥,吳家兒子就被打死,吳父也相繼去世。富翁家的族中人就欺負黃女寡弱,侵佔了她家的田產。
此時陶澍已經顯貴,回到家鄉知道了黃女的境況,可憐黃家女,畢竟曾經的未婚妻,就送給黃家女五十金,黃家女又慚愧,又後悔,每天抱著陶澍送給她的五十金銀號哭泣的不肯使用。沒想到,黃家女的兒子不成器,不久就把這錢偷去了,黃家女又氣又悔,上吊自殺了。
晚清的江蘇巡撫陶樹是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以善於識人著稱,關於這個陶樹,有一個他早年的故事。
清人《舊聞隨筆》記載江蘇巡撫陶澍早年家中很貧窮,可以說是家徒四壁,陶樹只得靠在鄉里教書為業,陶樹這個人,性格豪放,愛交朋友,有了點錢不是請客喝酒,就是到賭館賭錢,鄉里人送綽號“陶阿二”,到了應該娶媳婦的年齡,最初家裡給他聘了同鄉姓黃人家的閨女,即將成婚。
可是,事也湊巧,他們鄉里有一富翁姓吳,聽說陶樹的未婚妻黃氏有姿色,就想奪過來為自己的兒子做小老婆,到處拉關係,用厚利引誘黃氏女的父親。這個黃家閨女的老爹貪財,又嫌棄陶樹沒有本事,就逼迫陶澍退婚,快娶進門的媳婦又要退婚,陶澍當然不肯。要說這男有情,女有意,海誓山盟,那就是誰也拆不散,偏偏這黃家閨女也貪圖富翁家資財豐盈,動心悔婚,再加上其父在背後支援,黃家閨女發誓不再嫁給窮書生。不過悔婚到底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鄉里議論紛紛。這時黃家有一個收養的丫頭下人,在黃家寄人籬下,就願意用自己代替黃女嫁給陶澍,媳婦跑了,有人願意嫁給自己,陶澍也就答應了。
沒有想到陶澍在壬戌年科舉高中,後官至巡撫,那個黃家的丫鬟也成了一品誥命夫人。黃女嫁給吳家富翁後,吳家因侵佔他人之田,兩相仇鬥,吳家兒子就被打死,吳父也相繼去世。富翁家的族中人就欺負黃女寡弱,侵佔了她家的田產。
此時陶澍已經顯貴,回到家鄉知道了黃女的境況,可憐黃家女,畢竟曾經的未婚妻,就送給黃家女五十金,黃家女又慚愧,又後悔,每天抱著陶澍送給她的五十金銀號哭泣的不肯使用。沒想到,黃家女的兒子不成器,不久就把這錢偷去了,黃家女又氣又悔,上吊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