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貝基業何潔

    孔子終其一生追求真理,故對真理的渴望非常強烈!這句話並非很多人理解的:只要早上明白一個道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可以!這句話的本質是闡釋:道可道非常道。強調了追求真理需要知行合一。

  • 2 # 漠帥

    朝聞道,夕死可矣。

    表面上意思是早上聽到一個道理,晚上死了也可以。但是這句話卻有更深層次的含義,表達了孔子對真理或者信仰的迫切追求。

    在一個人某種特定的時期,如果聽到或者感悟到一個讓人產生共鳴的道理,很多人都會有醍醐灌頂大徹大悟的感覺,所以夕死可矣個人認為孔老是運用了誇張的手法來形容朝聞道的喜悅之情。

  • 3 # 淡凡新中式生活

    第一,儒家學說是追求道(真理)的學說,孔子對真理的熱衷非常強烈,孔子畢生都在“吾從周”,追求周朝禮樂文化的真理,振興華夏文明。孔子周遊列國,不辭辛苦,並不是為了權力與地位,而是尋找真理,傳播真理,將儒家思想撒向華夏大地。

    第二,孔子去洛陽問道老子,拜老子為師,一個人如果有朝一日獲得了自我的認知,獲得了真理,那他就會醍醐灌頂,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很多人之所以困惑,之所以窘迫,一直找不到路走,原因就是找不到真理,找不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如果獲得了人生的答案,一切的難題與困苦就會化解,這就是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本質。

  • 4 # 蒼松SH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說的是:我們早上聽到或明白一個道理(或真理),晚上死了也可以了。當然 我們不能夠這樣就去死。這只是作者對事物的正確答案或理解的渴求。

    這句話反應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思想及道德理想的執著追求。孔子一生為二“道”而生,為“道”而死!

  • 5 # 星斗薦書

    理解這句話,要明白這裡的“道”指的是什麼?

    朝聞“道”的道不是狹隘的指“道理”,更像是今天所說的“真理”。孔子所謂的“道”,代表了孔子一生的追求、信仰。所以,孔子甘願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孔子之後,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就有“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捨生而取義也。”的主張。這是孟子的“道”,“義"是最高形式。

    與孟子的道相比,孔子的“道”更不可道,玄之又玄。以孔子身前的政治主張、學術主張、思想主張來看。孔子的“道”,至少包含了“仁”、“義”、“禮”等幾個方面的內容。

    但顯然,孔子的“道”比孔子一直提到的“仁”,孟子提到的“義”,要有更高層次的意義。如果朝聞道的“道”指“仁”,完全可以說“朝聞仁,夕死可矣”。

    另外,這句話中是“聞道”,而不是“知道”,也不是“得道”,僅僅是充耳一聞,孔子便願意以死亡的代價作為交換。

    由此可見,孔子朝聞道中所指的“道”,要超越孔子本身的思想,是孔子也尋之不可得的天地之道。孔子一生勤勉,曾於師襄、萇弘、老聃等當時的思想學術大家討教學問。可即使如此,孔子也只敢言“聞道”,而不是“知道”,更不是“得道”。

    所以,個人認為,孔子所言的“道”,是天地之“道”,即使是孔子,也只是一生渴求,但終不可得,或者僅僅是略有所得。

  • 6 # 草創君說勵志

    孔子畢生都對真理的執著追求非常強烈而熱誠。他說表達的“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中,“道”指的是儒家的“仁義之道”,“死”是動詞的為動用法,意思是“為……而死”。

    孔子認為作為君子,懂得了仁義的大道,就應該用自己的一生去實踐它 ,有時為了捍衛之,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這是孔子所倡導的道德價值觀,這就是“朝聞道, 夕死可矣”一句話所包含的深刻的內涵。

    孔子的“殺身以成仁”、孟子的“捨生而取義”正是“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話的最佳註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茄子怎麼做比較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