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旅行的青蛙
-
2 # 小桃子呦呦
一般這種老師都應該是副教授或者副研究員~個別除外~這種年輕老師是事業上升期,會親自帶你,讓你發論文
一些真的大牛,一般都是把自己的研究生交給別人帶的...
不過選導師人品,研究方向最重要吧
-
3 # 聚能微視
導師的高度可以影響你的高度,但是他決定不了你的高度。
雖然現在也可以說研究生滿大街都是,但是那並不代表讀研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一些大點的城市,門檻當然也相對較高,一個好一點的學歷還是有用的,很多人在大學畢業後都走上了讀研的路。
“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也沒有考不上的博士”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在現今這個大環境下,這句話通常是正確的,但也只能是通常,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我們自身的努力。
讀研你與導師最開始是雙向選擇的關係,你有權利在備考過程中選好目標,朝著某個導師某個方向努力,這個前提就是你其實已經對這個導師有了比較深入的瞭解;當你的成績透過到達面試環節的時候,導師其實也有權利選擇他們自己想要的學生。因為你們並不瞭解真實的對方。
還需要明確一點,並不是說博士畢業就可以帶碩士,每一個碩士生導師都是在取得相應的職稱或其他資格的時候才能夠被學校認定可以作為碩士生導師。所以,剛畢業的博士,既然人家有資格帶碩士生,那首先就不用質疑人的基本能力。
想必最擔心的,應該是這位剛畢業的博士能不能帶得好碩士生。
什麼叫帶的好?在有限的時間裡有所建樹,有所成長,這就是好。而這個“好”,是受導師和學生雙方共同影響的。
首先,你的導師再厲害,資歷再深,能力再大,人脈再廣,你不長點心那都白費,這是大實話,我碩士一位同學,導師真的很厲害,但是這個同學整天只知道打遊戲,畢業的時候無需多提;
其次,你自己再努力,假如導師類似空架子,你的碩士研究生生涯終究會是個遺憾,遺憾的是千里馬遇不到伯樂,即使你透過自己的努力達到了某個層次某個水平某個高度,但這個空架子導師對你的意義是什麼呢?只是負責帶你入學,然後送你畢業嗎?導師該有的“導”,他沒給到位,你自然收不到。
還是回到之前說的,要不要選真的是你自己的事,讀研並不隨意,而應該仔細謹慎,備考的過程中,認認真真查查目標導師的資料,有機會提前跟導師溝通,維繫一下,對雙方都是極好的,你多瞭解他,他也多瞭解你,人可以有標籤,但是不一定只有一個標籤。
圖片來自百度
-
4 # 黃黃66336
謝謝邀請。我的建議是找剛剛博士畢業的老師做自己碩導比較好。原因如下: 一、你將有好的學術訓練。博士期間幾乎是一個學者學術的高峰期,因為整塊的時間用來讀書思考,進行專門的學術訓練,博士生的學術水平相當高。而那些整天混在學校裡的老師已經麻木於眼前的生活,學術水平真的不敢恭維。如果跟了一個剛畢業的碩導,他會很用心地培養你,用自己剛經歷的學術訓練打磨你,真是一種幸事。 二、你將有好的畢業論文指導。寫博士論文期間幾乎看遍了和研究領域相關的學術著作,對研究領域的重點難點把握比較好,尤其在對學術前沿問題上形成自己的看法。這樣在你寫畢業論文時有比較好的選題。 三、你將受到學術研究上積極的鼓勵。剛畢業的博士還保留著文人學者的書卷味,他會鼓勵你好好做學術。而混學校時間長的一些碩導會給你很多消極的影響。 但是,選擇這樣的碩導還存在一些短處,就是你讀研期間的某些好處,比如評優評先等你可能佔不了優勢,至於原因,你懂得。我個人認為還是選擇個人品端正認真負責的導師,這樣才不辜負你讀研的時光。
-
5 # 帥小西De
在邏輯上來說,小西不建議你選剛博士畢業的老師做自己的碩士生導師。
為什麼這麼說呢?
青椒(剛博士畢業進高校的年輕老師)剛進高校是無法做碩士生導師的。
不管是什麼層次的博士,哪怕是QS前200名高校的,進入高校做老師的第一步就是職稱認定,前提是透過高等院校教師崗前培訓,合格後才會頒發教師資格證。之前,就有美國頂尖成果的女博士,湘雅醫學院以500萬引進的,腦袋發懵找人代考(湖南省好像是2門課程閉卷、2門開卷,部分省市就一門開卷)被抓後直接取消資格。這個案例每年崗前培訓動員會都有省廳的領導講一次...
在這之後,如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院校有特殊人才引進政策,即特聘教授、特聘副教授,相比講師的考核嚴格許多。這個和之前武漢大學報道的五年考核,非升即走一樣。在5年考核期後,若是符合條件則轉為正式的教授、副教授,達不到條件真的會走人。浙江大學等名校其實早已實施類似的人才引進。若是雙非院校,沒特殊人才引進政策的,會認定為講師10級崗。
在這之後,若是獲得青年基金(最低條件),可參加該年度研究生導師遴選和上崗資格稽核(部分學校是安排在4月),部分院校有破格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導師選聘(國家級課題、高質量論文等)。在個人申報、材料稽核、學院認證、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稽核、名單公示無異議後,青椒才能成為研究生導師。是不是滿複雜的?
所以剛畢業進校的博士,大部分第一年是沒有研究生招生資格的,隔年有資格的也是較為優秀的博士。
青椒自己剛從博士的學生角色轉為教師,在指導學生經驗上稍顯不足,但會帶著學生做實驗、修改文章和學位論文,屬於"手把手"指導型。在雙非院校的話,青椒讀博的平臺基本比學校層次高,後期還有機會推薦你去青椒之前的學校讀博。
魚和熊掌真的不能兼得嗎?
可以的,小西建議你可選擇掛名在某團隊大牛下面,第二導師選青椒。就算你不選,團隊帶頭人也會將自己的學生安排給某個青椒協助指導,是不是很幸福?
不過,大牛的招生指標基本都是給推免生,統考生想獲得機會不容易。
-
6 # 會插秧的小白兔
1.進度慢怎麼辦
在複習基礎知識的時候去整理筆記。基礎知識和概念不能靠爛筆頭,靠理解!所有一切要計算的請採用題“溝”戰略,量要適中,練到“順手”(即看見此型別就知道怎麼提筆)就打住。
2.做筆記你需要這樣
英語、政治這些怎麼做筆記呢?英語主要是語法和句式分析方法,寫作模版。政治是將自己做題中見就想不起來的知識點參照答案羅列下來。最後整理,看看是屬於那部分,整理出關鍵詞。錯題都要知道錯在哪,因為什麼錯,是哪一章的知識,解題思路的問題在哪,最後一定在自己用草稿紙做一次。
3.趕進度?你會死的很慘
聽見別人第一輪已經複習,為了趕進度,選擇性做課後題,甚至跳過課後題。像數學積分這些除超綱題,課後題每題都要做。基礎階段的課後題是最重要的應用鞏固。第一輪複習不要自己鉚勁看課本,一定結合講義影片等一起看,它們都是按大綱來的,針對考研,別自己把不考的也給浪費時間折騰了。
4.不能解決的事情,要先放一放
出現問題的時候,當下可能會解決不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先放一放,但是不要擔心,放一放就是迴避這個問題,這樣恰恰是一種調整心態的過程,讓你在無事的時候,或者回頭去想的時候,可能這個事情突然就解決了,這種現象叫做頓悟。頓悟就是創造活動失敗了上千次,最後卻成功與一次聯想或者啟發。
5.負重前進,大練基本功
對於考研的考生來說,遇到瓶頸期的時候,說明考生的基本功是不夠的。萬丈高樓平地起,做好任何的事情都是有紮實的基礎來做基本保證的。如果碰到瓶頸期,基本功不紮實的考生,那麼就要大練基本功,負重練習了。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要反思自己的複習過程,可以拿出自己的錯題本,將知識點和內容重新快速的梳理一下,並將存疑之處盡數標出,重新鞏固。
6.虛心求教,找高手師傅
很多的時候考生會進行死磕,這種看似是螺絲精神,其實複習效果並不好。考研複習追求的是高效,在死磕一道題的話,我們的思維慣性會受到一定的束縛。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轉變其他的角度,在如果轉換不過來我們可以我們就需要虛心求教,找高手師傅,他們往往能一針見血的指出我們的不足之處。
7.做題沒狀態,只需兩步
首先,當我們出現錯誤時,一定要仔細分析自己犯錯的原因,給錯誤分類,並不斷反思該用哪些方法來避免錯誤。
(2)在練習中走出瓶頸
出現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懷疑自己而止步不前。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必須要在練習中解決,所以當我們仔細分析了自己犯錯原因後,就要透過練習來提高自己的正確率。
8.做計劃,讓時間用有所值
很多同學到了現在這個階段,反而更加迷茫,內心是惶恐的,實際上的表現確實散漫的。為什麼?誰能說自己不著急?或許正是因為太著急,反而像無頭的蒼蠅一樣亂轉,不知道究竟該幹什麼。這也是考研焦慮症的一種表現。
你需要一個計劃本,每天早上做到自習室,想一想今天要幹什麼,並將時間安排寫出來。當這樣的生活形成規律,依著這個慣性來學習,不但不會感到疲倦,還能從中獲得成就感。
9.找朋友,讓考研路不孤單
考研需要“一心只讀聖賢書”,但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你需要獲取很多的資訊和資料,這個時候自習室的小夥伴是你最重要的盟友。
最重要的是,有研友相伴,你不會過於孤獨和無助。考研複習有時候是會讓你覺得無助的。有什麼心理問題,也可以及時和研友訴說,獲得開解。
10.找自信,緩解焦慮
複習進行到這個階段,沒信心是考研兒的通病,也是大忌。在被記不住、做錯題打擊之後,一定要找一些辦法來找回自己的自信。可以透過跟別人交流,也可以找一套簡單的試題來做。
11.找樂子,緩解壓力
要學會放鬆,一根弦繃得太緊是容易斷的,我們的精神也是這樣。不管複習多麼累,多麼緊張,一定要給自己一個釋放的缺口,一個放鬆的辦法。背完了一本書,做對了一套題,不妨獎勵自己一頓大餐、一個電影。當然,放鬆要適度哦。
12.喝點雞湯,繼續戰鬥
黑龍江中公考研為考研黨們提供免費擇校指導,考研圖書,報錄比,歷年試題,系列網課等補給服務!
以上是黑龍江考研網為大家準備整理的“2020考研複習遇到瓶頸的幾大對策”。提早了解2020黑龍江考研分數線、考研初試時間等考研資訊,請關注:2020黑龍江研究生招生資訊網。黑龍江中公考研預祝大家都能考上理想的院校!
-
7 # 思並快樂著
如何選擇導師是讀碩士博士學位同學面臨的重要問題,有些同學也會因此迷茫,甚至有疑惑不解。
實際上,無論如何選擇,要記住一句話:凡事總是有利有弊的。拋去專業方向的差異性、性別差異和其他方面的因素,選擇導師其實與學術資源的多寡是關係最大的部分。
客觀來說,知名學者或者名號(如長江學者、百青千青、跨世紀人才等)較多的教授,學術資源較多,社會交際相對廣泛,對於初出茅廬的研究生來說,平臺高,是有現實利益的,也毋庸諱言。但是,這類學者往往年紀偏大,精力有限,加上平時事務繁多,不一定有時間真正指導學生,對於自主性不太強的學生來說,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剛畢業的年輕老師,初入職場,博士畢業不久,精力旺盛,做事情相對也有熱情,因此大概對於指導學生是比較熱心的,也樂意與學生有深入的交流。相比而言,社會兼職少,日常事務也比較少,對於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放鬆。當然,年輕學者學術資源和話語權小一些,學生一些發表目標不那麼容易實現,這也是學術界的現實。
對於個人來說,應該是選擇最適當自己的。同時,要考慮自己的個性問題,衡量個人適合哪類相處模式。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說一句兜底的話,即使選擇了有名望的教授,但是並不一定會被大學者青睞,反而壓力太大。功利性和理想性的彌合分歧,需要在現實中不斷體悟和理解。
尤其是,一些同學不打算繼續讀博士,而是獲得一個碩士學位就選擇工作了。這個時候,對於導師擇取而言,就應該有綜合方面的考慮,不應執著於必須達到怎麼樣的水平或者給自己太大期許,這都是不利於發展的。
可能還需要提醒一下,人無完人,無論知名與否平臺高低的學者也都是普通人,不能過於苛求完美。現代社會教師演變為一個具體的職業,多數只能在專業上實施引導,對於一些事情應該平常心對待,避免走極端。可以在選擇之前瞭解一下導師的心性,儘量在幾年裡和諧共處。
以上答案僅供參考。
回覆列表
是否找一個剛畢業的博士生做你的碩士導師,關鍵看你讀研的目的和這個博士生的專業方向。
一
如果你想讀研後繼續留在本校深造,那建議你找博導,這樣你的碩士和博士所做課題以及知識體系就能一脈相承,博士更容易畢業。
二
如果你想讀研後參加工作,那就看這個博士生的專業方向,如果他的研究方向偏實踐,那可以選擇他做學生;如果他的研究方向偏理論,那麼就需要謹慎。
三
一個導師最多帶三個學生,熱門導師一般都提前預定好了,尤其是保送的,如果你的水平不足以選擇導師,那隻能被導師選了。
四
剛開始招收學生的碩導,通常會花更多的精力培養學生;名導因為課題多,所帶的博士碩士也多,對你的指導就不會太仔細,但是名導一般手裡都有重要課題,甚至是國家重要課題,這是年輕導師所不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