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龍女5505

    趙匡胤雖建立了北宋江山,但又重文輕武削弱了整體國力,為保住自己的皇權,又以杯酒釋兵權方式奪了那些開國武將的軍權。而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不僅開創了貞觀盛世,還重用武將功臣,擊敗外族強敵開疆擴土,建下萬世流芝的千古之功。才能、功勳、威信都強於宋太祖趙匡胤。所以有人認為趙匡胤才能、功勳都不足以與唐太宗並列。

  • 2 # 小南史

    真正瞭解或者置身處地的換位認真思考過人是不會懷疑趙匡胤的偉大。

    宋太祖趙匡胤與歷朝有作為的皇帝相比,在民間的評價並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所謂的“得國不正”和宋朝“積貧積弱”的表現,為什麼毛主席又會把宋太祖趙匡胤和其餘有名的帝王齊名呢?

    唐朝因“安史之亂”導致藩鎮割據,致使天下大亂國家四分五裂並隨之滅亡,造成了五代十國的混戰局面。

    時代造就英雄,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黃袍加身,建立宋朝政權,他合併荊湖、馬踏西蜀、重創北漢、剿滅南漢、蕩平南唐、威加東南,最終因為早逝並未能繼續開疆拓土,但在宋太祖趙匡胤生前基本做到了一統天下,結束了長達百年的五代十國亂世,進入了宋遼對峙的時代,趙匡胤的歷史貢獻值得稱道。

    可能很多人都認為結束亂世很容易,其實並不容易,五代十國的亂世和大部分王朝滅亡的亂世有很大不同,由於唐朝過於強大,所以在唐朝中期以期的政策是包容性的,所以自唐朝開始,中原王朝的科技水平並不會比塞外異族高多少。

    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內部一直處於混戰當中,無暇顧及塞外異族的發展,遼國(契丹)則趁機發展壯大,石敬瑭為了稱帝毅然割讓燕雲十六州這個北方屏障給遼國。

    燕雲十六州除了是抵禦北方入侵的屏障之外,更為重要的是那裡有許多的漢人,遼國在獲得此地方之後,並沒有肆意壓榨漢人,而是採取了分而治之的手段,從而使遼國要比以往所有塞外國家都更為強大,更難對付。我們不能單純的把遼國當成是隻會打游擊戰的遊牧民族一樣看待。

    而且,很多人都認為宋朝軍隊一直羸弱不堪,這個說法其實過於片面,最起碼在趙匡胤和趙光義期間宋軍戰力是不弱的,特別是宋朝的禁軍,也曾多次擊敗遼軍。

    趙匡胤軍人出身,也憑藉著強大的武裝力量一統江山,自然明白強大國防力量的重要性,只是北宋的後世之君多是庸庸碌碌的文人皇帝。自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後,北國門戶洞開,中原一直陷入了被動的軍事局面,北宋收回燕雲是必要的。

    也不能認為宋朝的皇帝不想剿滅周圍強敵消除外部隱患,只是經過多年苦戰,雙方勢均力敵形成了對峙態勢,北宋消耗錢糧甚巨反而損兵折將,趙匡胤突然駕崩,根本沒有機會給他去北伐,而宋太宗趙光義北伐的失敗更是令宋朝泯滅了北伐的鬥志,開啟了被動挨打的局面,這種事情能怪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所處的時代環境比較困難且複雜,其開創基業難度不亞於秦皇漢武等優秀的開疆拓土之君。內有多方割據勢力雄霸一方,外有外族強國林立,而北宋身居四戰之地卻能後來居上平定天下,趙匡胤的雄才大略不言而喻。

    總而言之,趙匡胤是一位雄才大略之君,而且更是一位仁慈之主,文治武功方面都非常不錯,可以當作表率,趙匡胤建立宋朝以後基本結束了唐末以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讓中原大地結束了戰亂,百姓可以休養生息,而趙匡胤的突然駕崩是始料未及的,壯志未酬就駕崩趙匡胤也不願意,至於宋朝越來越差,不能歸罪於宋太祖趙匡胤。

  • 3 # 崔小先生

    很多方面,一一列舉。

    黃袍加身

    李世民是透過玄武門之變成為太子後一步步登基的,雖有骨肉相殘,但在皇族內部實在是再平常不過的,也可以說他繼承的是他父親李淵的帝國,符合封建世襲的傳統。

    玄武門之變

    建立帝國前的文治武功

    武功方面:趙匡胤初為郭威部將,後跟隨郭威養子柴榮,鞍前馬後功勞頗多(參見高平之戰,後周攻南唐之戰),但最主要的問題是效果不大,北漢、南唐雖被擊敗卻並沒有滅國,而且自身只是一介部將。

    高平之戰

    文治方面:趙匡胤為將領基本不參與政事。

    武功方面:晉陽起兵時李世民即是主謀,後任唐朝真正掌握軍權的人(右領軍大都督,統帥右三軍)。南下攻取長安,東取洛陽,連續擊敗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立下赫赫戰功,拜天策上將,封秦王,官職顯赫。

    隋末群雄割據

    文治方面:李世民在進取長安時曾建議攻取永豐倉來賑濟窮困,收服群盜來謀取大興城,最終被李淵採納。攻取洛陽後也是井井有條,各項事務處理得當。

    建立帝國後的文治武功

    武功方面:北宋建立後趙匡胤透過兩年時間鞏固統治,發展實力,隨後開始了統一的步伐。先後掃滅南平、武平、後蜀、南漢等政權,本來形勢一片大好,但在976年趙匡胤突然逝世,享年五十歲。此時尚有閩地、北漢未滅,燕雲十六州也未收復。

    北宋疆域

    李世民即位後陸續擊滅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的遊牧民族,疆域前所未有的廣大。相較於趙匡胤在收取燕雲十六州時居然曾有過用錢來贖回的方式,李世民在武功方面顯然勝出太多了。

    唐朝疆域

    文治方面:趙匡胤透過“杯酒釋兵權”、削弱相權、“罷黜支郡”、“強幹弱支”、“內外相維”、“三年一易”、設定通判、創差遣制度等措施加強中央集權,還澄清吏治,勸獎農桑,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這些舉措使國家呈現出相對穩定繁榮的局面,出現了歷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這點倒和李世民的“貞觀之治”不相上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盃和歐冠的冠軍哪個難度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