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攀登的岩羊
-
2 # 文人提筆安天下
這個毫無疑問,肯是岳飛。為什麼呢,我為大家仔細分析一下。
1、岳飛是六韜裡面的豹韜。
《六韜》分為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岳飛就屬於豹韜,善於謀略,常出奇謀,善於根據地形排兵佈陣,出奇制勝。
比如,岳飛曾率100精兵攻打蜈蚣山,蜈蚣山有匪冦八萬多人,地形複雜,形如蜈蚣,但是岳飛根據地形,出奇制勝,最後擒獲首領吉倩、吉勇,俘虜匪眾八萬餘人。
同為農民出身,岳飛自小跟隨大師周侗學藝,武藝過人,熟讀兵書戰策,而且天賦、資質極高,是周侗眾多弟子中最高的。而李定國從小被張獻忠收養,一直隨張獻忠征戰,後來張獻忠兵敗,投降南明。雖然李定國也在軍中習武讀書,但是受教育肯定沒有岳飛好。
所以,李定國只是作戰勇猛、寬待士卒,體恤下屬,軍中威望高,也有謀略,跟鄭成功應該差不多,但是與岳飛相比,應該相差較多。
2、岳飛是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南宋“中興四將”為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而岳飛是“中興四將”之首,從此可以看出岳飛的軍事統帥才能與抗金功績非常的高。
而李定國與鄭成功半斤八兩,並沒有領先他人的超長表現。
3、岳飛手下有一大批能征慣戰的將軍。
岳飛帳下猛將如雲,個個能征慣戰,能夠獨當一面,比如像楊再興、張憲、牛皋、王貴、傅慶、岳雲。
而李定國手下人才就比較凋零了,沒法與岳飛相比。
4、岳飛面對的敵人比李定國強大。
要知道金國當年以短短十二年時間,便完成了“平遼滅宋”的壯舉,可見,其軍事實力與軍事將領的才能是多麼強大。
而岳飛正是面對的金國強大的騎兵、鐵浮屠、柺子馬,鐵浮屠可是刀槍不入啊,而且遇到的對手是粘罕、金兀朮這樣的金國文武雙全的悍將。
南宋沒有馬場,岳飛騎兵的馬匹基本都是從金國那邊搶來了,主要以步兵為主。在這樣實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岳飛還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被稱為當時的常勝將軍。
李定國當年兵力將近十萬了,而且還有大炮助陣,岳飛當年大約只有四萬多兵力。由此可以看出,還是岳飛強一點。
5、岳飛善於發展與團結民間力量。
即使內部不團結,缺少軍糧等等,但是可以發動群眾啊,人民群眾的力量是強大的,尤其是抵抗外來侵略的時候。
南宋有奸臣秦檜,內部也不團結,而且南宋也沒給岳飛多少軍糧,當岳家軍居無定所,糧餉無著落時,應張大年的邀請,岳家軍在太湖的張渚鎮屯兵,依靠張員外提供糧草。岳家軍靜若處子,動若脫兔,行軍速度特別快,後來朝廷送的基本都是糟糠軍糧,還跟不上岳家軍的速度,所以岳家軍也是非常缺糧的。
但是岳飛依然可以依靠群眾取勝,相比,李定國就沒有岳飛做的好。
-
3 # 使用者81209400690
岳飛抗擊金兵,保衛大宋江山,雖被指愚忠,但氣節可敬。
李定國先是追隨張獻忠屠川有罪,等到他自立為王,更是在西南連續屠殺當地數十萬民眾。
晉寧挖出的萬人坑累累白骨,鐵證如山。
-
4 # 身在情長在²⁰¹⁹
時代不同,大環境不同,綜合的可比性實在不高。而且題主這個問題稍微有點不嚴謹,岳飛打的是金,而李定國對抗的是清(皇太極在入關前,已經改國號為清!!!)當然,大清和金朝,祖上肯定是一樣的!
單從軍隊的戰鬥力和戰績而言,那必須是岳飛,岳飛是出了名的治軍善戰能手,他手底下的“背嵬軍”更是王牌中的王牌!金兀朮的“鐵浮屠”和“柺子馬”多次被打的落荒而逃!
但不應該忘記那時的格局,當時有北宋“交接”後的南宋,大理,金還有遼和西夏,是一個分裂的局面,金朝基本只能正面硬鋼宋朝,它是不可能繞道攻擊宋朝的(比如後來的元朝,除了正面強攻,還從大理繞了過來,進行側擊),因此岳飛等人,得以專心對付老金這幫人!因為這麼多政權,顯然不是一個金朝說了算!
而李定國面臨的局面就差很多了,李定國本人原先是張獻忠的手下,後來張獻忠被清軍擼了下去,他就跟了南明,而此時,在形式上,清朝控制了大部分的區域,並且還有老耿、老吳這類漢人的幫忙,清軍可謂“條條大路攻南明”,這時的南明倒是和“末年的南宋”很相似,飄飄搖搖,沒了退路!而南明,本身也有很多矛盾,內鬥不止,還有擁兵自重的孫可望這類人,李定國在這樣的局面下,屢次挫敗清兵和降清的叛軍,真是不容易!
如果把岳飛放到李定國的時期,參考他和“秦檜”等人的“交手”,岳飛是不如“李定國”的……以岳飛的性格,他肯定架不住朝堂“內鬥”的!
但李定國要是在南宋,他起碼不會死於“莫須有”!
-
5 # 大華273557151
兩個都是名將,各有千秋。若是一定要分個上下,那還是李定國更勝一籌!因為岳飛進兵河南時,金兵主力正在順昌和劉錡鏖戰,河南較為空虛;而李定國面對清兵主力,不但沒有友軍配合,孫可望還在他背後捅刀子,在這種情況下,他屢次大破清兵,殺死兩個王爺,真正是了不起!
此外,金國雖控制了北方,但江南、四川、陝西相當一部份還在南宋之手,岳飛背後畢竟有朝廷支援,供應軍餉,李定國什麼都沒有,後方不穩,最大時也不過雲、貴和廣西、湖南部份地區,旋得旋失,一切都要自己想辦法,還得供奉小朝廷。後勤供應,李遠不如嶽;
此外,論對朝廷的忠誠程度,李定國也超過岳飛:岳飛一不合意就搞兵變(脫離王彥,領眾出走),撂挑子(未經朝廷批准就離職,上廬山去了),李定國始終忠於南明,聽說永曆帝被吳三桂殺害,竟傷心痛哭而死,不愧忠臣!
一孔之見,請網友們斧正。
-
6 # 紅塵入世亦不閒
這兩人都是歷史上的名將,但是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局勢各有不同,真要比較兩人優劣的話,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始入手:
一、時代背景。岳飛所處的南宋開端,當時金國正是泰山壓頂之勢,可謂勢不可擋,僅僅十二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平遼滅宋”的壯舉,北方都掌握在金國手裡,而南宋朝廷剛剛從北方遷到南方,政局雖然不穩,但內部沒有大的動亂;李定國處於南明末期,面對的已經平定北方和江南的清朝,南明朝廷內部勾心鬥角、不斷南逃,已經逃到了西南一隅,控制範圍很小,而且背後還有孫可望這樣的叛將。兩人所處局勢都是複雜多變,但綜合來看,還是李定國當時的局勢要更加困難一些。
二、對手實力。金國和滿清這兩個對手都堪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強軍,金軍的鐵浮屠、柺子馬,滿清的八旗騎兵都足以能夠排到歷史前十名,但是綜合來看,我還是認為滿清八旗兵實力更加強悍。一是由於滿清時期火器已經得到了運用,雖然還不成熟,但在戰爭裡已經開始發揮作用,滿清騎兵卻能夠克服火器而致勝,南宋時期還沒有運用火器;二是我認為明朝時期各種戰術、戰法的運用比南宋時期更加靈活多變,戰場上的執行力滿清軍隊更強;三是金國的對手是沒落的遼國和宋朝,才能夠實現摧枯拉朽,而滿清面對蒙古、明朝、北韓、農民軍等都表現的遊刃有餘,騎兵衝擊力更強;四是滿清的八旗軍事制度更能有效發揮出民族的戰鬥力。因此我認為滿清軍隊實力更加強悍,更不用說李定國的對手裡還有明朝投降過去的軍隊。
三、背後環境。岳飛所處的時期,南宋朝廷對岳飛是支援的,軍餉、糧食供應源源不絕,還有老百姓都主動支援岳家軍,農民軍也在背後一直幫忙,後面岳飛孤軍深入南宋朝廷也是審時度勢召回岳飛,不然再打下去孤軍深入一定會失敗;李定國背後的南明朝廷對李定國也很支援,但是朝廷內部卻貪汙腐化、墮落不堪,雲南的宗族勢力對南明朝廷一直面服心不服,還有孫可望突然背叛給李定國背後捅刀子,所以我認為南明的環境要更加複雜,李定國得到的支援也比岳飛更少。
四、軍事才能。這兩人都不用多說,都是歷史上出色的軍事家,軍事才能可謂出神入化,岳飛戰績大家都清楚,無比輝煌;李定國也不逞多讓,兩厥名王、天下震動。這一點兩人半斤八兩。
五、當時影響。岳飛不用多說,善於發動群眾,即使身處金國境內,也是得到了老百姓的夾道歡迎,治軍嚴謹,軍隊深受百姓愛戴。相比較之下,李定國的影響力要小得多了,一方面是由於他本身是張獻忠的義子,在百姓心裡是屬於“流寇”型別的,後來才歸順南明;另一方面是他性情溫和,只知道專心對抗滿清,不善於發動群眾,所以得到的群眾支援也要小,而且南明朝廷內部腐化不得人心,所以影響力方面岳飛要強得多。
六、後世評價。岳飛的事蹟大家廣為傳頌,不僅僅是由於精忠報國,更是由於《說岳》這種歷史小說的巨大影響力,使得家喻戶曉;而李定國知名度要小得多,後世沒有專門的小說來表李定國,所以後世評價一直是岳飛佔優。
綜上所述,論形勢、對手等方面,我認為李定國要更勝一籌,但由於岳飛是精忠報國的代表,後世久久傳頌,統治者也用岳飛來教育文臣武將,又有歷史小說來專表岳飛事蹟,所以岳飛的地位更加的高。當然,如果兩人互換一下的話,我不認為李定國能做的比岳飛更好,局勢所限南宋必定會採取和議;岳飛也不會比李定國更強,當時局勢也註定了南明必定滅亡。所以,見仁見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7 # 今古大觀
應該是岳飛更厲害一些,岳飛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 。
岳飛的影響力更大,岳飛的事蹟華人皆知。在這裡沒必要贅述。正如孫中山所說:岳飛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
李定國也差不多少,兩人有很多相似之處。
1都以盡忠保國為己人。
2都做戰勇孟,身先士卒,被尊為萬人敵。
3都治軍嚴格,所向無敵。讓敵人既驚又怕。 4都被小人所害,功敗垂成。
5都俱有一顆強大的愛國心。
李定國兩蹶名王,天下震驚。晚清革命黨人,蔡鍔等都以李定國為榜樣。章炳麟曾說:願我雲南人民,不要忘了李定國。事實是,那裡的人民把李定國,當雨神敬著。
岳飛和李定國都是民族英雄,他們的事蹟足可感天地,泣鬼神!我們不應該糾結於他們誰更厲害!我們應該發揚他們的愛國精神,為自己的家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
8 # 海納百川233699882
李定國是明朝後期抗清名將,他英勇善戰,為張獻忠所鍾愛。張獻忠死後歸順南明政權,公元1652年(永曆六年,清順治九年)初,李定國在經過充分準備之後,出兵八萬攻湖南。先取沅州、靖州,繼工廣西桂林,大敗清軍,逼得清軍主帥定南王孔有德自殺。李定國七月初佔領桂林,隨後,直下柳州、衡州等四州,兵鋒指向長沙。清廷聞訊大驚,增派十萬大軍馳援。為避清軍銳氣,李定國暫時撤離長沙外圍,退守衡州。清軍主帥、親王尼堪率軍尾追,李定國設伏講清軍團團包圍,四面猛攻,清軍大潰,尼堪被陣殺,全軍覆沒。李定國取得桂林、衡陽兩大戰役的勝利,使南明的抗清鬥爭打開了一個新局面。
李定國作戰有功,南明朝封他為西寧王,後又封為晉王。
其實李定國在抗清(後金)中的功勞不比岳飛差
由於清朝不允許宣傳抗清英雄,銷燬一切記錄反清的文字。清朝的文字獄搞得天下文人不敢提南明的事情。所以民間知道李定國的抗清事蹟很少知道。而岳飛是抗金英雄,清朝政府網開一面,允許宣傳岳飛的事蹟。
-
9 # 德全不畏
嶽武穆為宋朝續命百餘年,至今在廟堂享受人間香火;李定國亦然,被譽為大明漢家最後的希望,至今在雲南享受各族的香火,其中傣族修建的漢王廟尤為著名。
這兩個人在歷史上,都猶如神一樣的存在。至於誰厲害,且看下文。(本人yy而已,但確是真心話。)
話說天堂上,岳飛閒著沒事,在一酒館中小酌。忽見對面桌上有一個器宇軒昂的漢子,心中稱奇,便道:“壯士,同飲一杯,可乎?”那漢子用陝西人特有的嗓子說道:“哈哈,幸甚,幸甚……”
岳飛與那漢子酒過三巡,便道:“聽口音你是陝西人嗎?與我師周侗是同鄉啊。”那漢子心說:“是河南口音,其師周侗,莫非此人是傳說中的岳飛嗎?”便激動的回答:“我是陝西榆林的,叫李定國,敢問閣下大名?”
待岳飛回答後。李定國離席行禮:“嶽武穆在上,受我一拜!我征戰一生,所拜服者惟先生一人。”岳飛忙回禮……二人一番客氣後,又痛飲數杯,便慷慨而談。
岳飛道:“我20歲時,朝廷招募徵遼的“敢戰士”,我仗著武藝前往應募。22歲時,家鄉遭水災,為養家再投軍中。24歲那年,金人攻破汴梁,燒殺無數;母親在我背上刺下“盡忠報國”四字,讓我再投軍中。”說著,岳飛把滿滿的一杯酒一飲而盡。
“後來在軍中,得遇宗澤老帥賞識,被委以重任。唉,宗帥臨終時還大喊著“過河,過河,過河”!”憶起宗澤的岳飛眼裡流下眼淚,李定國也感嘆不已。
岳飛又接著說:“後來朝廷迫於金人的威脅,委我以伐金重任。我便努力練兵,征戰天下。後來,一路數敗金軍,其鐵浮屠亦被我背嵬軍所破,損兵折將。我們一直打到舊都,我的故鄉湯陰縣也遙遙在望。各路義軍雲集而來,一班子老兄弟們都以為滅掉金國,恢復江山的大功要到手了。我也以“直搗黃龍”鼓勵將士們。唉……”
“若舉國同心抗金,定大有可為。我的這一路大軍,加上韓世忠他們的部隊,還有中原各路義軍,直搗黃龍以雪靖康之恥的希望不能實現。”
“誰知此時,皇帝和文官們竟然要與金人議和,此置二帝於何處?置天下人心於何處?不知他們的書讀哪裡去了,竟然無節操如此。以十二塊金牌調我回京。鄉親們和將士們都不願意撤兵,卻又無奈。十年之功,就廢於一旦。”
“然後,他們還要殺我父子二人,以示議和之誠意於金人。他們杜撰了罪狀,要我畫押認罪,我便寫道:天日昭昭,天日昭昭!爾後,便在風波亭殺了我們父子!”
岳飛說完,又斟酒痛飲。李定國聽得心血激盪,也不由得勾起了往日回憶。說道:“我幼時,家鄉連年大旱,田裡顆粒無收,卻不見官府救濟。鄉親們餓死的,吃觀音土脹死的不計其數,好慘呢!剩下的為了活命,只好拿起農具棍棒去富戶家搶糧,官軍很快就來鎮壓。”
“洪承疇他們騙我們說,只要放下武器便可以既往不咎,還能得到救濟糧。可是,放下武器的百姓卻被官軍給殺了。官軍騙殺了多少批百姓,沒人能說的清楚。百姓的人頭被官軍拿去報功了,說是斬賊首多少級。若有一口飯吃,誰會去搶糧呢?”李定國眼裡泛起了淚花,岳飛也若有所思。
“我10歲時,拜張獻忠為義父,帥軍四處征討明軍轉戰數省。25歲時清軍入關,以民族大義為重的義父立即放棄對明軍的進攻,帶著大軍北上抗清。我雖陣斬清軍兩個隊長,取得大勝。義父卻受清軍箭傷而死,因而我們大敗。”
“此後,為抗清恢復漢家山河,我帥軍投靠永曆帝麾下。先平定黔滇,又訓練精銳步騎數萬,其中有近百頭戰象。爾後北伐,一路所向披靡。消滅孔有德部,又兩數蹶名王,收復近20郡的3000裡土地。”李定國似乎又回到了當年的戰場,心情澎湃。
“殺得滿清恐懼不已,欲派兵與我講和,割西南土地與我。大明人人心情振奮,皆以為恢復故土可期。此時,孫可望為權勢,竟然攪了這抗清的大好局面。迫使我回後方,清軍趁機各個擊破我的精銳之師。此後,我便再也無力迴天,眼睜睜的看著大好山河淪陷,百姓被奴役屠殺。”
李定國越說越激動,越說越傷心。岳飛拍著他的肩膀安慰說:“你已經盡力了。彼時人人各自為政,清軍幾乎盡佔天下之地,其勢甚大。你卻於西南一隅之地奮起,還能橫掃清軍精銳,已經很不錯了。大勢已去後,還能一直堅持戰鬥,你已經盡力了,又何必遺憾呢!”
岳飛和李定國沉默了一會,用堅定的口吻異口同聲的說:“我們華夏縱有千古,橫有八荒,若無分裂則可無敵於天下,異族若敢來入侵必有來無回!”……
這二人都精於練兵,岳家軍野戰大勝金軍的鐵浮屠;李定國的軍隊野戰同樣大勝不可一世的清軍。據史學家考證,戚繼光受岳飛練兵“貴精不貴多”的啟發頗多;李定國練兵的方法,則對近現代的蔡鍔練兵大有助益。
至於後人所說的,這二人都對百姓舉起過屠刀的說法。想必他們也有不得已之處,就原諒他們二人吧。畢竟,他們都出身於尋常的百姓人家,獨自領軍時都是頗為愛民的。
岳家軍“餓死不拆屋”,“凍死不擄掠”。李定國同樣對百姓秋毫無犯,據說李定國在長沙駐軍半年多。因軍紀嚴明,百姓竟然不知城內有駐軍。如果不是愛民如子,又怎麼會如此的紀律嚴明,與民秋毫無犯呢?
對於他們的能力,就不要比較了,都是“封神”的人物,太難比較了。
-
10 # 史無止境
古語有云,亂世出英雄,岳飛便是那亂世的英雄,他自幼剛直義氣且勇力過人,並有堅定的人生理想與做人原則,他不顧自己位卑言輕、不畏權貴,為自己的堅定信念而孜孜以求。我非常喜歡英雄岳飛,他的抗金事蹟更是無人能比。下面我就詳細說說我們的英雄岳飛。
有志少年生亂世岳飛,字鵬舉,宋朝著名的抗金將領,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民族英雄。宋徽宗崇寧二年,岳飛生於相州湯陰永和鄉孝悌裡的一個貧苦農家。出生之時有大鳥飛鳴掠過屋頂,故取名飛、字鵬舉。岳飛體魄強健、寡言淳厚、剛直義氣且勇力過人,據說十幾歲已能拉150千克硬弓、480千克腰弩,能左右開弓射箭,槍法一縣無敵”。他還特別愛讀《左氏春秋傳》和孫、吳兵法,讀起來常通宵不寐。
岳飛20歲入伍,投奔真定安撫使,但不久因父喪回鄉,兩年後,再投河東路平定軍。1126年,金軍攻汴京,朝廷風雨飄搖,欽宗弟趙構以“天下兵馬大元帥”名義招募義勇民兵,岳飛投其帳下,因率百騎斬殺金軍幾千有功,被升為秉義郎。因趙構企圖避地東南,岳飛不顧自己位卑言輕,上書趙構,反對南逃,力請趙構返回東京,親率六軍北渡黃河這觸怒了趙構,以“小臣越職,非所宜言”的罪名將他革職。三個月後,岳飛投奔河北路招撫使張所,頗受賞識,曾在王彥統轄下抗金,渡河收復新鄉。因與王彥不和,轉戰汴京,再次投奔宗澤,在黃河以南連續戰勝金軍。
1129年冬,金術率軍大舉南侵,攻入建康。建炎四年,岳飛率軍北進,在清水亭、靜安等地襲擊北撤金軍,連連獲勝,金術險被活捉。岳飛奉命收復建康,先率部在城南牛頭山埋伏,深夜派百名黑衣戰士混入敵營,使金軍於夢中,互相殘殺,又伺機捕捉敵人哨兵,獲知敵北撤路線,火速趕往靜安鎮,橫刀躍馬衝入敵軍,往來翻飛擊斃敵軍無數,乘勝進駐建康後,升任通、泰鎮撫使。
三戰三捷英名遠播1130年,金扶植漢奸劉豫割據河南、淮北建立偽齊政權,使其牽制南宋以緩和宋對金的直接威脅。放回降臣原宋御史中丞秦檜,讓他勸誘高宗稱臣行南北分治。同時由兀術率主力征服川、陝,以斷南宋兵糧之援。南宋相應在江淮之間有防,派岳飛防守江州至江陵一線,岳飛先平定叛軍、遊寇及農民起義,收編精兵,以後三次主動出擊大獲全勝。
第一次在1134年,岳飛率軍從江州出征,收復偽齊佔領的襄陽等六州之地。32歲的岳飛被破例提升為清遠節度使,又進封武昌郡開國侯,享受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同等的宋朝最高殊榮由於高宗嚴令不得越界追敵擴大事態,岳飛只得率軍回鄂州(今湖北武昌)駐防。年底,金、齊聯軍進逼廬州(今安徽合肥),高宗“御札”岳飛東下解圍。牛皋等13騎先遣,略展“嶽”字旗,已使敵軍軍心動搖,待援軍趕到又追殺敵軍15餘千米,以至百里外的術大營也聞風北逃。
1135年夏,岳飛率軍鎮壓洞庭湖地區楊麼起義,被朝廷封為開國公。岳家軍由於收編起義軍人數猛增。次年,岳家軍第二次北上出擊,收復洛陽西南險要之地,逼近黃河,因朝廷不供軍糧,功敗垂成。此時的他,已官至太尉。
功高震主遭猜忌1137年,金下令取消節節敗退的偽齊,以歸還河南、陝西為條件誘使南宋議和稱臣納貢。第二年,秦檜以宰相身份接受了金朝的議和詔書,向金稱臣,每年進貢銀子25萬兩、絹25萬匹。岳飛向朝廷再次申述他一貫反對“和議”堅持抗敵的主張,堅決表示願制定方略,收復晉冀,直搗燕雲,為國復仇。公元1139年元旦,秦檜代高宗向金使跪拜稱臣,接受金朝皇帝詔書,達成和議。岳飛堅決反對,上表稱“和好不可恃”,並四次奏辭因和議而賞封給他的官銜,遭秦檜嫉恨。
果然,金軍於1140年5月撕毀和約,四路伐宋。高宗大驚失色,不得不下令各軍分別抵抗。岳飛第三次出擊,令所部一支分路進攻河南,一支重返河北,自己率主力從正面向汴京推進。40多天後,先後收復陳州(今河南淮陽)等重鎮,從三面形成對汴京的包圍圈。7月初,岳飛以少數輕騎駐守郾城,每天派小股人馬向金軍挑戰。由小路進軍至城北10千米處朱仙鎮與岳家軍相遇。岳飛命岳雲先闖敵陣,苦戰幾十回合,獲勝。兀朮遂以有“常勝軍”之稱的“鐵塔兵”“柺子馬”襲來。“鐵塔兵”是金術侍衛親軍,由3000餘頭戴雙層鐵盔、身披重甲的騎兵組成,每推進一段,後面便置障礙,只能前進不能後退。正面衝鋒時,猶如一道鐵牆。左右兩翼配備輕騎兵1.5萬,常在戰鬥最激烈時突然出擊,稱“柺子馬”。待敵軍臨近,岳飛指揮經過專門訓練的步兵手持“麻扎刀”和大斧專砍馬腿,使敵馬翻人仰不得前進。從午後直戰至天黑,金軍大敗。兀朮敗逃,哀嘆:“自我起兵北方以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失敗過。”朱仙鎮之捷,更增強了岳飛乘勝渡河收復河北的決心,他激勵部將:“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然而,高宗懾於岳飛震主之威,聽信秦檜奏言,“令岳飛暫且班師”,下令各路大軍一律撤回原駐地。藉口“孤軍不可久留”,一天催發12道金牌。岳飛涕淚交流,痛心疾首,無奈撤軍。
無辜冤死風波亭此後,兀朮提出“必殺飛,始可和”的條件。岳飛回到臨安(今杭州)後,兵權被奪。1141年7月,秦檜唆使右滿議大夫萬侯桌首先發難,上書指責岳飛“爵高祿厚,志滿意得,平昔功名的志向,日漸情這年8月,岳飛的樞密副使之職被免,改任萬壽觀使的閒職之後,秦松使岳飛手下的副統制王俊出面誣告,說岳飛部將張憲準備謀反10月,朝廷張榜,說張憲一案“其謀牽連岳飛,遂逮捕歸案,設召審間”,並將岳飛及兒子岳雲逮捕入獄。
1142年1月,岳飛被以“莫須有”(即或許有)罪賜死,岳飛手書:“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後,便將毒酒一飲而盡,時年39歲。岳飛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他為了國家和民族,“血薦軒轅”“求仁得仁”!千百年來,岳飛在華人民心目中是最傑出的民族英雄,是愛國的英勇不屈的象徵。他生當家國淪喪之日,民遭大苦大難之時,作為教國救民的中流砥柱,他始終逆流而上,不肯卻步,在其堅忍奮鬥的一生中,所經歷的艱辛苦楚,挫折磨難,是我們常人難以想象的。
岳飛短促而悲壯的一生事蹟,800多年來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不管什麼時代,只要祖國有難,大家就會想起岳飛來。想起他,就更加憎恨奸佞,也必發誓要肅清封建社會的一切遺毒。岳飛的故事又啟示人們,正直與忠誠是現代社會最需要的民族精神也是最基本的公民意識。
按照南宋的局勢和明末的局勢。一個是南宋開國之君趙構。另一個是南明最後一個政權君主朱由榔。岳家軍在當時需要朝廷的軍餉。而李定國的大西軍。面對內部的爾虞我詐,還要為最後的皇室提供開支。按照當時的天時地利人和。都是打的金軍節節敗退。誰更厲害一點?
回覆列表
岳飛李定國都是悲劇英雄,岳飛名頭響些,李定國被埋沒些。要是按戰績算,岳飛應更厲害一些,但李定國更應大力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