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雄152718545
-
2 # W無記J
有呀,像這樣的男人多了去了。
比方說,兒子大學畢業後,就留在了大城市就業買房,然後結了婚有了孩子,生活了半輩子的老倆口就要兩地分居,老婆去兒子媳婦身邊伺候小倆口,並且帶孫子。老伴一個人在老家,因為還沒到退休年齡,平時就一個人吃飯睡覺。
好在現在的交通十分便捷。平時我要是想老伴和孫子了,就在週末去看她們。
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最苦了。年輕時和老婆累死累活的撐起了這個家,本來想著在五十歲左右給兒子成家了,我們也就享福了。哪知道等兒子有了出息,就留在了外地,我們反而會兩地分居,活得更累。
別的不說,單單在金錢方面給兒子在大城市買套房,就將我們累脫了一層皮。平時我一個人在家,純粹就是糊日子。早上經常懶得做飯,中午吃在單位食堂,晚餐以泡麵為主。
實在孤獨寂寞了,就整天抱著手機。只兩三年時間,就感覺自己的視力下降了許多。
說來也許年輕人不信,我們五十來歲的男人,在各方面的精力也還算充沛。可是就因為和老伴兩地分居了,正常的夫妻生活也斷了,一大家子在一起的歡樂笑聲也少了,感覺自己活脫脫就是個寺廟裡的和尚。
若是兒子媳婦決定再生個小二子,我老婆將寶寶帶到就學年齡,可能還要在她們哪裡做“老保姆”好幾年。等到那時,我和老伴就真的牙也掉了、人也老了,想出門到處逛逛都走不動路了!
這就是我們這個年齡段的男人,明明有老婆,卻一個人無奈地生活著的現狀。
有和我們一樣的嗎?
-
3 # 摸石頭過河水不深
這樣的男人很多。比如守衛邊疆的子弟兵、海員、客機飛行員、在外打工的人員以及科研工作者等。他們為了國家及自己的事業或家庭,常年一個人在外生活。他們是值得敬佩的男人。
-
4 # 刺兒梅jx
認識一對這樣的夫妻,五十歲左右。同一屋簷下,自己做飯自己吃,自己掙錢自己花,老兩口一人一間臥室。
男人比較愛面子,也比較聰明,只是有點兒懷才不遇的感覺,什麼都懂,什麼都知道,可是做什麼也做不好,又不願意出去打工,就自己這跑跑,那轉轉,掙點兒花銷。
女人脾氣比較急,也能吃苦,每天去工廠上班,每個月有兩千多的收入,省吃儉用的給兒子存著。
他們的獨生子遠在上海,大學畢業後,留在那裡上班。三十多歲了,也沒有女朋友。不是沒談過,是至今沒有遇到合適的。上海的房價那麼貴,就這樣的家庭條件,首付都是問題,對於他們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所以,在上海買房的事兒,想想可以,實現不了!
他們這樣的狀態,從兒子初中住校就開始啦,男人嫌棄女人沒有一點兒情調,沒有一點兒女人味,女人嫌棄男人吃不了苦,掙不來錢。
他們好像已經習慣了這樣,像同一屋簷下的陌生人,和平相處,互不干涉。
-
5 # 一強90594460
有!夫妻分居兩地就是過著一個人的生活,吃飯,睡覺。另外,男女戀愛階段,只要循規蹈矩者,也是過著一個人的生活,吃飯與睡覺(單身漢的生活)。
-
6 # 小虎幾
有啊,老婆孩子在山下生活,老公在山上唸佛,過個人生活。還有:二子二家庭遠離百公里,二老五十多歲為二家帶孩子就各分居各獨立。又有陸豐市有一少婦出外幾年未回家,聲稱日後賺錢多了,發財了才回家,其夫叫若連天,過獨善其身的生活。天下怪事多,有空閒說給網友們分享奇聞,,,
-
7 # 凌雲壯志27179841
不但是有,而且還是很多!為啥?因為各有各人的問題 不能一概而論。華人的婚姻大多數都是湊合型的,只要你開心就行了,也不要想那麼多了!
-
8 # 臘梅瑞雪2
有,有因工作兩地常年分居;有因夫妻感情不好互不關心不在一塊住,但為孩子還不想離婚,還有的夫妻不如以上兩種的,在一塊住象是一家人,但是成天互不關心,各人吃個人的飯,各人睡各人的覺,嘔氣的那種。這後兩種非常傷神很不幸福。
-
9 # 上邽之子
你的問題反應的是當今社會存在的現實,這是男女經濟獨立產生的結果,也是受西方婚姻觀念影響的後果。我們曾經就愛情和麵包的關係作過討論,沒有了麵包的愛情自燃難以持久,而今,夫妻倆各自都擁有了麵包,如果愛情沒有了,依然也是夫妻,而離婚成本高,離婚難度大,在拜金主義影響下,愛情難找,因而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
10 # 閃閃紅星
小時候(大概四十五年前)每逢過年都會跟著我大哥去幾十裡外的舅舅家去拜年。大舅媽死的早,大舅自己生活。二舅有兩個兒子,大表哥、二表哥。三舅有一個兒子,三表哥。這上面提到的人,每次去拜年都要挨家挨戶去坐坐。但是,過年時一般見不到幾個表哥,只有平時去才會見到。
在我們煙臺農村,都是正月初二去姥姥家拜年。正月初二,我們去舅舅家,其實表哥們也都去了他們姥姥家拜年了,所以每次過年去姥姥家,都只會看到幾個表嫂而看不到表哥了。
在我們煙臺,每年中有幾個日子必須去岳父或者姥姥家送禮物的,例如每年下來鮁魚時要去送鮁魚,每年端午節前要去行端午禮,中秋節前要去行中秋禮。除了過年,都是我哥哥們中的一個去就好了,不帶我的,只有過年時會帶上我。
後來,哥哥們都相繼結婚後並分家單獨去過日子了,我也長大了,代父母去姥姥家行禮的任務就落到了我的頭上,於是我發現了一個問題。
以前去大表哥家,大表嫂都熱情招待,糖果、糕點、茶水(吃飯一般都會在二舅和三舅家)都比較豐盛,大表嫂是村裡小學校長,說話文縐縐的,禮數很是到位。但是就有一件事情,每次在舅舅家吃飯,都沒看到大表嫂在場。小孩子時的我,壓根兒就沒在意這件事。
奇怪的是大表哥和大表嫂,現在就單獨介紹一下大表哥家的情況:大表哥是村支書,他家住五間平房,最中間是正間,從這裡進家,正間是廚房,一進門左右各一個灶臺,東面一間房,再往裡有個東側房;西面一間房,再往西也有個西側房。以前過年時我們去,大表嫂都是在東間房裡招待我們的,由於大表哥都不在家,我也沒發現他們夫妻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我去送魚或者行端午、中秋禮時,也會去大表哥(大表哥是村支書)家裡坐坐。奇怪的是,只有大表哥接待我們,端茶遞水聊天的,而大表嫂確跟過年時不一樣了,只跟我只是打個招呼,卻不過來一起喝茶聊天,兩夫妻也一句話不說。我勒個去,這是咋回事?
回家後趕緊問我爸媽,我才知道:
大表哥以前離婚過,有個女兒隨媽媽改嫁了。大表嫂自幼喪父母,她是家裡老大,由她挑起了家裡重擔,撫養一個弟弟一個妹妹長大,並且等弟弟妹妹都結婚後,三十幾歲才考慮自己的婚事,經人介紹跟我大表哥結了婚。
可是,不知什麼原因,兩夫妻婚後不久就吵架了,吵架後互相都不退步、認錯,互相不搭理對方,並且分床睡了。大表嫂住東間房和東側房,做飯用東灶臺;大表哥住西間房和西側房,做飯用西灶臺。兩個人各吃各的、各睡各的,互相不說話,幾十年下來,也不離婚也不和好,兩個人也沒有生孩子。直到十幾年前大表哥因病去世,我們也就再沒到大表哥家裡去了。
回覆列表
有啊,我就是這樣的男人,2012年結婚,自己就一個人生活,朋友、同事都說已婚男人過著單身男人的生活,妻子一直在她孃家,幾次要求陪我一同生活,但每提這個問題,就開始吵,後來,不想吵,也就不提了,本來自己同朋友說好,調到她在的地方生活,但妻子一句話,聽說這公司發工資不及時,你調來,你發不下工資我們沒人會理你,後來想想,家人、朋一再勸阻,也就沒調。
剛結婚前幾年,每當自己出差,上哪出門前都會打個電話給她,報個平安,每到休息也會上岳父岳母家看她,慢慢的打電話給她,她不耐不煩,自己也不到了,到最後可能一個月彼此都不會在打電話,在後來有了孩子,孩子從出生滿月後,就由我帶著,她與我的聯絡僅限於孩子,如果她想孩子,就讓我春節帶到岳父岳母家。
人的情感經歷,從相識相戀、相愛,但慢慢的冷淡,曾經歷無數的掙扎,到慢慢的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