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戀戀有情
-
2 # 幸福yoyo
根據個人身體來,我生我家兩孩子都是挺快的,從肚子開始痛到羊水出來到生孩子一共就40多分鐘,不過我是一直都工作到生的哦,等於是每天鍛鍊,飲食也很注意
-
3 # 媽咪V我愛你也喜歡你
01我家仔仔的出生,分娩時間大概12小時
我家仔仔的分娩時長,按從見血開始計算的話,大概是12小時。
生我家仔仔的時候,下午四點多見紅,但是沒有宮縮現象和陣痛,由於之前產檢醫生有說過如果是見紅,沒有宮縮和陣痛現象,家裡距離醫院近的話,可以不急著上醫院,醫院床位緊張,寶寶沒有發動的話也還是要回家等的。因此我沒有急著上醫院,趕緊洗澡洗頭,等到晚上九點多,開始有點宮縮跡象了,和老公拎上待產包就去醫院了。
等醫生檢查完之後辦理了住院手術。晚上十一點多宮縮很明顯,痛得都受不了了,像特別想用力拉大便的感覺,醫生給我從待產室轉到了產房。在產房經過四個多小時疼痛,才把仔仔生下來。
生仔仔的過程用了產道擴張氣囊,醫生說怕胎兒缺氧,要趕緊生下來。生下仔仔的時候,還造成了會陰撕裂。
02我好姐妹的分娩,大概24小時
我的好姐妹當初生寶寶的時候,是先肚子痛住進醫院的,但是痛了很久,沒有見血,宮縮也不頻繁。
直到過了一天一夜,宮縮現象才稍微開始規律,最後見血,直到寶寶出生,是24小時之後了。
因此,分娩時間的長短,是因人而異的。
分娩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通常分娩過程分為三個產程。
一、第一產程需要的時間最長,從出現有規律的子宮收縮開始,直到子宮頸口開全為止。
子宮收縮時,產婦一般會感到子宮變硬,小腹或腰部有疼痛和下墜感。產婦自己無法感覺到子宮頸口張開的程度,需要醫生做檢查進行判斷。子宮頸口接近全開或全開時,胎膜往往會自然破裂,有羊水流出。
二、第二產程時間短,從子宮頸口全開到胎兒分娩出來為止。
三、第三產程是分娩結束的階段。
寶寶出生之後,醫生會用夾子夾緊臍帶,然後把臍帶剪斷,胎盤和胎膜會隨著子宮收縮而排出產道。
產程時間長短有個體差異,決定因素有哪些?產程是指從間隔5-6分鐘,持續30秒的規律性子宮收縮開始,到胎兒、胎盤娩出所需的時間。一般來說,初產婦約為12-16小時,經產婦為6-8小時。
產程長短有個體差異性,在骨盆狀況良好,胎兒大小適中的情況下,產程時間長短取決於下面因素:
一、產婦的精神狀況
如果產婦精神過度緊張,可能會使產婦不會利用宮縮間歇休息,容易疲勞,造成分娩時間延長。
二、產婦的年齡
高齡產婦機體軟組織彈性較差,子宮頸口不易擴張或擴張慢,會延長產程。
三、胎兒在骨盆裡的位置
正常枕前位的胎兒有利於順產,分娩時間會相對較短。其他胎位的胎兒不利於順產,可能延長分娩。
四、子宮頸口與骨盆底組織的鬆弛程度
經產婦的子宮頸和骨盆底組織比初產婦鬆軟,子宮口開得快,分娩時間會比較短。
因此,分娩時間的長短,是有個體差異的,產婦身體狀況不一樣,分娩的時長也會大有不同。
-
4 # 辰媽說
分娩時間一般要多久,時間長會有危險嗎?
分娩時間由孕媽的身體決定,因為分娩方式有順產和剖宮產之分,剖宮產在羊水破裂和胎兒發動後即可手術,而順產的孕媽則根據身體條件有快慢之分,時間通常為幾小時到20幾個小時不等,二胎媽媽通常比一胎媽媽快很多,順產的分娩時間又孕媽宮口開啟速度決定,一部分孕媽宮口開的快,可能幾小時就已經結束分娩,而有的孕媽因為宮口開啟的慢,不僅會長時間的宮縮疼痛,可能還會進行催產針輔助開宮口,因為孕媽需要在宮口開啟至一定寬度時才可以進行分娩。
Sam分娩大寶時疼痛了20個小時,而二寶則是10個小時左右,因為每一位孕媽的身體條件都不一樣,所以分娩經歷的時間長短無法進行經驗套用,產程過慢或者過快對寶寶都是不利的,整個產程耗時都是在宮口開啟上消耗的,因為真正上產床分娩的時間在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娩出寶寶。
我們知道自然分娩需要經歷三個產程,如果胎兒分娩的時間過長將會導致缺氧進而影響胎兒腦部,若干寶寶在產道的時間過於長久,甚至會有危及生命安全的風險,不僅分娩時間過長會傷害到寶寶,產程過快一樣,因為產程過快會導致孕媽的會陰撕裂嚴重,影響以後的恢復和生活。
Sam小貼士為了能順利分娩胎兒,孕媽應該在孕期就注意平衡飲食和運動,因為運動可以幫助孕媽在分娩時縮短產程,儘快的娩產出寶寶,在孕期暴飲暴食不僅會導致孕媽自身肥胖也會使宮內寶寶發育的過於強壯,則會增加孕媽順產時產道的壓力,如果因為胎兒太大不能經由產道娩出,只能轉為剖宮產。
所以孕媽在孕期一定要注意平衡飲食,在保證自身和宮內寶寶的營養所需外儘量減少不必要的食物攝入。這就會使孕媽能更好的分娩。
-
5 # IF枕邊育兒
每個人情況不同,我生大寶從宮縮到進產房用了8小時左右,二寶則是進產房後5分鐘就生出來了。二胎媽媽生寶寶更快一些。分娩時間太長會有危險的,不管是順產還是剖宮產。
分娩時間一般要多久,時間長會有危險嗎?生大寶的時候,旁邊有位媽媽,一直生不出來,疼了三天三夜,最後胎心不穩,被拉去剖腹產了。還有個朋友是從感覺疼痛到寶寶出生,只用了3個小時,還好趕得及時,差點生在電梯裡。
關於自然分娩
我們常說的分娩,一般是指自然分娩,也就是順產,它分為三個產程。初產婦的整個產程時間在14小時左右,二胎媽媽則在6~8小時左右。
第一產程也就是宮頸口擴張的時間,從開始有間歇性規律宮縮開始(5~6分鐘一次),一直到宮頸口完全擴張到10cm,被推進產房準備分娩。
這是整個分娩過程中最煎熬的,很多產婦承受不住最後選擇剖宮產。初產婦可能需要10~12個小時,經產婦需要6~8小時。這個過程一般是在家裡或者是待產室,媽媽們不要太過緊張,可以適當補充一些營養,以免分娩時沒有力氣。
第二產程也就是胎兒娩出的時期,初產婦大概需要1~2個小時,經產婦幾分鐘就可以完成,有些需要一小時左右。
在分娩時,助產術會告訴產婦,不要用力過度。而且會跟產婦配合,如何呼氣和吸氣。因為用力過大可能會造成嚴重撕裂。分娩有困難的,醫生會建議側切。
第三產程也就是胎盤的娩出,大概5~10分鐘(一般都在30分鐘內),如果胎盤未能及時娩出,需要做手取胎盤術。
關於剖腹產
如果沒有順產指徵,醫生會建議剖宮產。剖宮產是直接開啟腹壁以及子宮取出寶寶,產婦可以免受分娩前的宮縮鎮痛之苦,並且,如果有其他疾病也可以一起處理。
剖宮產相對來說,對身體的損傷更大一些。但如果沒有順產指徵,剖宮產是對產婦和胎兒都非常好的一種分娩方式。
產程過長會有哪些危險?產程過長會有一定的風險,孕媽可能會因此而失血過多、體力不支等,有些還會出現分娩併發症。
對寶Bora說,在分娩時產程過長,可能會有胎內窘迫、胎兒缺氧的現象發生,這是非常危險的。
所以在分娩時,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給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並且徵求產婦和家屬的同意。
總之,不管你選擇哪種生產方式,在分娩時都要配合醫生,這樣才能分娩更快一些。 -
6 # 媛媛媽媽說育兒
分娩時間一般要多久,時間長會有危險嗎?
每個人的分娩情況都會不一樣,比如我這個鄰居半夜出現宮縮,第二天中午就已經生完了;還有個表姐,在醫院待了兩天才生了寶寶,還是順轉剖的。
產婦分娩一般要多久?時間越長會有危險嗎?
1. 分娩的時間
初產婦,正常的分娩時間一般在12-16個小時甚至是大半天都有可能。而經產婦在6-8個小時,會相對快一些。
這個分娩時間是從孕媽媽開始宮縮那刻起到生完計算的。
2. 分娩時間越長,寶寶會越危險
分娩的時候,用的時間越長,代表寶寶還得在子宮多待一下,而子宮裡的羊水會慢慢流失,變混濁。那麼寶寶多待一刻就危險一刻,會因為羊水流失過多或者羊水混濁而缺氧,造成呼吸系統有影響。
所以,正常時間裡分娩,寶寶一般危險不大,但是很長時間寶寶都還沒有生出來,那麼危險係數就會增加了。
順產屬於自然分娩,需要經歷3個產程,每個產程要用的時間跟產婦的身體情況有關
1. 第一產程:經產婦一般6-8個小時,初產婦一般11-12個小時;
第一產程就是指宮縮的時候,而宮縮是產婦分娩最痛的時候。
剛開始宮縮會很緩慢,痛感不大,但是每隔一個小時,就痛上一分,越到後面頻率越高,也越痛。
宮縮它不是持續性的痛,是痛一會,停一會,像波浪一樣,一波比一波痛,非常折磨人。最重要的是,這樣的痛感頻率,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2. 第二產程:經產婦一般是1個小時,初產婦均超過2個小時;
進入第二產程後,會被送去待產房待產或者直接在產房裡等待宮口開全,這個時候一般已經是開了7指左右了。
處於一個陌生的環境裡,產婦可能會很緊張,因為這個時候家屬是不能陪伴的。所以,孕媽媽要做好心理準備,聽醫生的話,配合醫生,才能更快的生完寶寶。
3. 第三產程:即胎兒、胎盤娩出的過程,經產婦和初產婦一般均不超過30分鐘。
最後的產程就是指寶寶已經出來了,再過幾分鐘胎盤就會自己滑出來,然後讓助產護士處理就好。這個時候,孕媽媽就真的御貨了。然後待在觀察室兩小時就可以去母嬰房休息了。
最後總結,每位孕媽媽的體質不同,分娩寶寶的時間也肯定不大相同,總得來說初產婦要12-16個小時,經產婦相對早一點。正常情況下,寶寶越快生肯定越好,寶寶多待在子宮一刻就多一分危險,甚至最後需要順轉剖。所以,產婦生寶寶的時候一定要配合醫生哦!
-
7 # 開心爸爸的日記
01
其實分娩時間這件事情並沒有個統一的標準,而且頭胎和二胎分娩的時間也不一樣。
當初開心媽媽分娩的時候,就受了很多的苦,從開始宮縮到被推出來,整個用了一天一夜24小時的時間。這個時間算是挺長的了。
而且據開心爸爸瞭解,身邊那些媽媽們分娩的時間也並不相同。有的媽媽們平時運動比較多,身體素質比較好,寶寶的體重也是控制的比較好,所以分娩的時候也很快,大概5個小時左右就能完成了;但是有些媽媽們平時坐的時間比較多,運動比較少,寶寶體重比較重的話,分娩的時間就相應的延長了。
還有一些媽媽們,本身是有著順產條件的,但是在分娩的時候,因為各種原因,遲遲的順產不下來,最終只能是無奈選擇剖腹。這樣一來分娩的時間也是無形之中延長了。
那麼,分娩時間一般需要多久呢?
02從臨床醫學的經驗來看,如果寶寶出生順利的話,從宮縮開始到娩出胎盤,應該是不超過24小時。當然也不能時間太短了,至少也得保證在3個小時以上。
實際上分娩的時間不宜過短,也不宜過長。
時間過短的話,對寶Bora說影響不大,主要是對媽媽們不好。比如媽媽們可能會遭遇急產,這樣的話會對媽媽們的產道等部位產生比較嚴重的撕裂,會在很長一段時間給生活帶來不方便。而且恢復起來也是挺不容易的。
時間過長的話,則是對媽媽和寶寶都不好。
對媽媽們來說,分娩時間太長的話,一方面會對產道形成不可逆的影響,給媽媽們帶來很大的後遺症。比如漏尿等。另外一方面,時間太長了,媽媽們的體力也是一個大問題,沒有足夠的體力,分娩就會比較困難一些了。
對寶Bora說,分娩時間太長,直接的影響就是會發生缺氧,輕則影響寶寶的大腦,重則導致寶寶窒息。
03所以,在分娩的時候,媽媽們更多的需要配合醫生,這樣才能更快的完成分娩,減輕自己和寶寶的危險。
-
8 # 育兒有故事
分娩時間一般要多久?
分娩時間因個體存在差異,導致分娩時間方面有長有短,並沒有明確的標準。 就像我,我2個孩子都是順產,頭胎順產的時間12小時左右,二胎順產的時間3個多小時,差異是不是很大,所以並沒有明確的時間。
我在生頭胎時,我隔壁病床有位初產婦,20個小時都還沒有順利分娩的,這產婦又堅持順產,讓人看著都著急,也感慨這產婦的頑強,痛了這麼久,還始終堅持順產。另外,也發現有些分娩很快的,有個經產婦1小時內便順利生下了寶寶。
總之,分娩時間一般要多久,沒法給您明確的答覆。
分娩時間長會有危險嗎?總產程超過24小時臨床上稱之為滯產,這可能就是您所說的分娩時間長的情況,分娩時間長肯定會存在危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胎兒缺氧:順產分娩過程中為了利於胎兒娩出,子宮處於不斷的收縮與縮復狀態,子宮收縮過程中會不斷的擠壓胎兒,如果時間過長,胎兒在子宮內不斷的被擠壓極易造成胎兒缺氧,甚至出現窒息現象。
子宮破裂:分娩時間長會導致子宮一直維持著收縮、縮復狀態,長時間的處於這種狀態,會將子宮壁拉的又長又薄,這好比一個氣球,長時間的打氣、放氣,極可能會導致爆裂,子宮其實也是一樣,宮縮時間較長,也可能會引起子宮破裂。
母嬰感染:胎兒在子宮內如果長時間未娩出,極易讓新生兒感染肺炎,產婦也易出現產後出血,易發生子宮感染等。
當然,如果醫生髮現存在滯產的情況會及時的提醒產婦進行剖腹產,以儘可能的降低風險。因此,在分娩過程中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聽從醫生建議。
分娩時間也不是越短越好分娩時間長會有危險,但分娩時間也不是越短越好。總產程小於3小時,臨床上稱之為急產,急產也同樣存在危險。
胎兒缺氧:急產通常伴有強烈的宮縮,並且宮縮的頻率較快,在強烈宮縮的情況也易讓胎兒缺氧,甚至窒息。
產道裂傷:急產由於存在強烈宮縮,胎兒快速娩出,而此時可能產道來不急擴張,易導致產道裂傷。
寫在最後針對您的問題,分娩時間由於個體差異並沒有明確的標準,但總產程宜大於3小時、小於24小時,否則會給產婦、新生兒帶來危險。
-
9 # 京媽說
懷孕末期,胎兒發育成熟,雖然“分娩”還沒開始,但是孕媽的身體已經開始做最後準備了:黃體酮會減少,而雌激素、催產素、前列腺素會增加,使孕媽的骨盆韌帶更加鬆弛、陰道組織更有彈性等,以此讓胎兒順利娩出。
分娩時間一般要多久呢,時間長會有危險嗎?
不少臨近分娩的孕媽會對這個問題還感興趣,畢竟沒經歷過,有些擔心也有些害怕。
但具體的分娩時間“因人而異”,畢竟分娩的整個過程受多方面因素而影響。
不過,初次懷孕的孕媽整個分娩過程從開始宮縮到胎兒娩出大概18-24小時,生育過的孕媽相對快一些,大概在6-12小時。
如果分娩的時間過長,就是“產程遲滯”,對胎兒是有很大風險的,比如缺氧窒息、新生兒併發症等;所以,一旦產程遲滯,醫生會採用側切、產鉗等輔助生產,實在無法順利生產時,醫生會安排剖腹產幫助胎兒順利出生。
分娩的具體過程,孕媽們提前來了解了解
分娩的過程,臨床上分為三個階段,也稱為“三個產程”,而第一產程又分為三個階段(三個時期),具體如下:
✔ 第一產程:子宮收縮使宮頸口完全開放
▶ 第一產程第一階段:初期
分娩的第一階段,看起來好像還沒有明顯動靜,只是小肚子有一些疼痛,所以我們稱之為“潛伏期”。這個階段,大多數的孕媽這時候還是比較冷靜的,甚至還能像平常一樣活動,比如看書、洗澡、散步等。
▶ 這個階段的特點:
這時候的宮縮還不是太頻繁,大概30分鐘一次,每次30-40秒;
如果你是初產婦,這個階段可能會持續8小時左右;如果你是經產婦,這個階段可能會持續4-6小時,而且大多數還出現了見紅、腹痛、尿頻等,少數發生羊膜破裂。
▶ 這個階段產婦身體變化:
宮縮越來越強烈,由開始的20-30分鐘一次慢慢變為10分鐘一次,子宮頸口會隨宮縮強度變軟、變薄,並且擴張,之後會消失50%-80%,擴張到3-4cm。
▶ 第一產程第二階段:活躍期
如果孕媽感覺到“宮縮的強度和頻率已經讓自己喘不上氣,甚至連說話的心思都沒有了”,這就表示進入宮縮的“活躍期”了。
這個階段,孕媽需要調動所有的精力才能應付這種幾乎無法忍受的疼痛;但這種疼痛會持續多長時間?會存在個體差異,很多孕媽活躍期的宮縮是間歇性的,強烈的宮縮與陣痛,然後停止一會,再接著更加強烈的宮縮陣痛。
▶ 這個階段的特點:
活躍期宮縮大約是3-5分鐘一次,每次持續1分鐘左右;
這個階段初產婦大概會持續3-4個小時,經產婦會縮短到1-2小時。
▶ 這個階段產婦身體變化:
在活躍期孕媽的子宮頸會完全消失,宮口擴張到4-8cm,胎兒頭部開始下降到骨盆,然後壓迫羊膜,導致羊水流出,這時候大腦也會釋放出更多的內啡肽,以緩解這種不斷增強的疼痛感。
▶ 第一產程第三階段:過渡期
經過分娩的潛伏期和活躍期,產婦的骨盆通道已經開啟到4-8cm,這時候就到了過渡期,也就是宮口完全張開的階段,是胎兒準備出生的最後準備階段,也是整個分娩過程中最疼痛的時候。
▶ 這個階段的特點:
過渡期持續的時間很短,就20-90分鐘,宮縮1-3分鐘一次,每次持續1分鐘左右;
這些宮縮帶來的疼痛,往往讓孕媽們根本沒有機會休息和補充體力,而且在胎兒經過彎曲的產道時,孕媽會感覺到 強烈的骨盆痛和背痛。
▶ 這個階段產婦身體變化:
過渡期孕媽的子宮口會擴張到10cm,子宮肌肉也在超負荷工作,將子宮頸口向兩邊拉扯,使其充分擴張,方便胎兒的頭部透過,並且開始把胎兒的頭向外推。
✔ 第二產程:娩出胎兒
第一產程的過渡期結束之後,會有10-20分鐘的間歇,才會有再次用力娩出胎兒的衝動,這段時期我們稱它為“寧靜期”。主要讓產婦休息片刻讓體力得到最大程度恢復。接下來,孕媽就會產生一股無法控制的力量想把胎兒推出產道,陰道也有一種短暫被撕裂的感覺。
有的孕媽在這個階段可能不用怎麼費力就可以把胎兒生下來,有的孕媽可能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完成分娩,這取決於產道、產力、胎兒大小三大因素。一般來說,初產婦的平均時間為1.5小時,經產婦因為有過分娩經歷,再次分娩可能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 這個階段孕媽身體變化:
隨著胎頭拉扯陰道和骨盆底部肌肉,這些部位中的神經末梢接收器會刺激大腦發出全身用力的訊號,並刺激產婦身體釋放出更多的催產素來刺激子宮收縮。
經過一段時間的用力,醫生就可以看到胎兒起皺的頭皮,但宮縮停止時胎兒又會縮回去,再次宮縮時又會出現,反覆幾次以後,產婦就會感覺到會陰被胎頭慢慢撐開,這樣僵持幾分鐘再經過幾次收縮,胎頭就會隨著肩膀向下轉動,繼而被推出產道,脫離媽媽身體。
✔ 第三產程:娩出胎盤
胎兒出生以後,產婦會有一種虛脫的感覺,但是寶寶的出生會讓媽媽們感到很有成就感,所以在聽到寶寶啼哭時也是非常驕傲的。不過這時候的分娩還沒算結束,子宮還在繼續收縮,但收縮強度已經變得很小,然後娩出胎盤。
胎盤的娩出大概就10-20分鐘,如果超過30分鐘沒有娩出,那醫護人員會手動剝離胎盤,以免造成產婦大出血。
▶ 這個階段孕媽身體變化:
胎兒娩出之後,由於腎上腺素的作用,產婦會有些發抖,而且機體功能已經開始進行分娩後的調節,產婦會有飢餓的感覺。
由此可見,分娩是極具消耗產婦體力的,將其形容成“生平最艱苦的工作”一點也不誇張,一個最少5斤重的寶寶要從媽媽的肚子裡出生是非常吃力的,而這個過程只能靠產婦和胎兒一起努力才能完成。
所以,產婦在生完孩子之後除了要注意休息外,還要注意減輕心理壓力,先不要擔心寶寶出生後是否有被細心照顧,應該先調養好自己,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為身體補充能量,這樣才能為接下來的母乳餵養打下基礎。
-
10 # 墨媽育兒經
過去有句老話兒叫“屁屁越大越好生養”,實際上真真正正好生胎兒的並不是由屁股大決定,正確的應該是盆骨大,一般在30幾周的時候進行孕檢的時候,孕媽的主治醫生會步計算孕媽媽的盆骨尺寸和胎兒大小,按綜合百分比來判定孕媽媽分娩生寶寶的難度係數,假如資料判定差距過大,胎寶寶就難以入盆,主治醫生會推薦孕媽媽做好剖宮產的準備,預防分娩時發生意外。
臨產那天應當是墨媽到目前為止最難受也最難忘的一天了,身為一位初產孕媽媽,緊張焦慮的心情再加上強烈的疼痛感讓育兒感受到旁人嘴裡“痛不欲生”的感覺,然而疼歸疼,育兒最後依然憑著自個的堅強意志挺過去了,在被推入醫院病房後瞅了瞅下時間,大吃一驚的問我老公表會不會是壞掉了,我感覺都要生一晚上了,為什麼才過去了那麼點時間。
臨產的確是件十分難熬的事兒,所有的孕媽也都想順順當當的儘早把胎兒生下來,但事實上每一個人的臨產時間都不同,有時孕媽感覺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實際上時間卻沒有過去多久。
孕媽媽們的臨產準確時間通常是多長時間呢?而臨產時間又會遭受哪些方面干擾呢?選擇自然分娩的時間通常是多久?針對選擇順產的孕媽而言,臨產大體上可分成3個價段:
第一輪是由宮頸口進行擴大然後到產室前這段時間內,大概會維持8—12個鐘頭,在這段時間儘管開宮口會很疼,但孕媽媽要調節好情緒,切忌不可大吵大鬧,要保持精力。
第二週期是胎寶寶脫離寶媽身體的環節,這一環節大概會維持1—2個鐘頭。
第三個環節就簡單許多,此刻胎兒已生產下來,孕媽只要娩出胎盤就可以了,大概為5—15分鐘左右,為了更好地保障孕媽的健康安全,分娩後通常要在待產室內再呆上觀察2個鐘頭左右,待高危期過去了才會被送進醫院病房。
臨產準確時間會受哪些干擾?胎兒頭位
一般來說,胎寶寶在自然引力做用下應當是頭朝下的,但有時候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意外,有一些是胎兒橫位甚至於是臀位,這會在臨產時產生非常大的干擾,孕媽媽要時時刻刻留意自個的胎兒頭位,假如條件容許,可在懷孕期間由主治醫生協助矯正胎兒頭位。
胎兒大小
胎寶寶的身體大小是干擾分娩過程的重中之重,胎寶寶過大會使分娩過程時間增加甚至於發生難產,主治醫生為了孕媽能更好地進行分娩,一般會選取會陰側切或是剖宮產,以防孕媽和胎寶寶發生意外,因此孕媽媽在孕期生活時必須要留意調節食物的攝入量,預防胎寶寶過大。
每位孕媽媽,都要聽從主治醫生的建議,孕媽媽們必須要高度重視每次孕期檢查,遵從主治醫生的計劃,如此一來才可以儘量確保自個和胎寶寶的健康安全。
-
11 # 三寶媽媽要努力啊
我生孩子就比較折騰呢,我孕期得了糖尿病,到40周還不發動,醫生就給我打催產針,打了四天沒有任何反應,也沒破水也不見紅,把我愁的,醫生說要在不生就要剖腹產,不然怕孩子有風險。我心裡害怕極了,因為我第一胎是順產,所以我恐懼剖腹,醫生得知我有焦慮症,就安慰我說,咱們試下球囊催產,就是放個球到子宮處,人工催產。如果催產不成功那就要剖腹產了,我只能聽醫生的了,醫生當天就給我放了球囊。第二天醫生給我人工破水,然後掛上催產針,就這樣半個小時出現了陣痛,越來越痛。不到一個小時就生了,我真的很幸運,沒挨那一刀
-
12 # 廣西人小董
越久肯定是約危險的,我生第一個的時候痛了很久都生不出來,痛了快十二點小時了都生不出,醫生在那說加油再不快點小孩都有危險了。那個痛是說不出的痛,我都說要破腹產,可我們在鎮上都沒破腹產的要到縣了又遠,不過後面還是生了,現在回想起來還後怕,生二胎的時候就好了很快就生出來了。
-
13 # 文一家政服務有限公司
你好,首先分娩的時長是不一定的,導致分娩時間長短的因素有
1,產婦骨盆的大小
2,胎兒的大小
3,產婦的年齡
4,出產還是經產
5,產婦的身高
這五大因素。
產程越長是越危險的,正常的分娩時間一般是4-12個小時,時間延遲,可能有子宮破裂的風險,或造成胎兒死亡,或產後出血或母嬰感染,所以一般醫生都會採取催產的方式預防危險的發生。
-
14 # 高海荷主任
順產分娩過程中為了利於胎兒娩出,子宮處於不斷的收縮與縮復狀態,子宮收縮過程中會不斷的擠壓胎兒,如果時間過長,胎兒在子宮內不斷的被擠壓極易造成胎兒缺氧,甚至出現窒息現象。
分娩的時候,用的時間越長,代表寶寶還得在子宮多待一下,而子宮裡的羊水會慢慢流失,變混濁。那麼寶寶多待一刻就危險一刻,會因為羊水流失過多或者羊水混濁而缺氧,造成呼吸系統有影響。
我們常說的分娩,一般是指自然分娩,也就是順產,它分為三個產程。初產婦的整個產程時間在14小時左右,二胎媽媽則在6~8小時左右。
回覆列表
分娩時間一般要多久,時間長會有危險嗎?
第一次分娩的初產婦,平均分娩時間為8~16小時。但是每個人的分娩程序不同,所以醫學上人為的把分娩全過程分為三個時期:潛伏期,活躍期,分娩期等。每個階段有一定的時間,但如果超出平均時間過多胎兒仍未娩出,就稱為產程延長。
造成產程延長的原因產程延長的原因首先是宮縮乏力;其次是軟產道堅韌或骨盆狹窄,導致胎頭無法下降;三是胎頭進入骨盆腔的方向異常造成胎位異常,或臍帶纏繞,妨礙了分娩順利進行。
產生延長的危害產生延長會使胎兒在產道長時間遭受擠壓,造成胎兒宮內缺氧;產婦因長時間不能分娩而造成體力過度消耗,產後出血,產後感染等情況。
產程延長處理措施所以當出現產生延長時,醫生會積極的尋找產生延長的原因,積極處理。如果是宮縮乏力,可以採取措施加強宮縮;如果是產婦極度疲勞,可以透過讓產婦休息和供給產婦能量進行調整;如果採取相應措施後分娩仍無法進展,就可能是胎頭與骨盆不一致,稱為頭盆不稱,這個時候為了保證母親和胎兒的安全會採取剖腹產方式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