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未初心之助

    說到陰陽魚,人們往往以為是漢族傳統文化的代表。其實不然,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觀念裡,陰陽魚作為圖騰的觀念也一直存在。只是,因為民族文化特點不同,這種陰陽的觀念更多地附著在他們對於花鳥昆蟲的認識當中。而今天我們去尋找這種圖形也不是從他們的文化典籍中,而是要聚焦到母親揹負孩子的揹帶上。在那裡,用刺繡裝點著心靈手巧的少數民族女性對孩子的祝福,同時,刺繡圖案中也蘊藏著民族文化對陰陽魚的記憶。中央美術學院的呂勝中教授在對廣西壯族自治區進行民間美術的田野調查中,為我們揭示了這個秘密

    外部形象上的統一曾是體現人類部族或叢集凝聚力的一種普遍形式,而圖騰或其他統一的符號便是形式的具體表現。久而久之,符號統一了部族的集體意識,符號成為識別親疏遠近的標誌,符號炫耀著部族的存在與發達,符號也是宣佈一個新生命的歸屬。揹帶是人生禮儀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道具,因而,揹帶上必須有著這種特定的標記符號。人們在長期使用符號的過程中,不斷給予修訂,使之更加符合符號原有的背景和現代的時空。如金斑大蜘蛛是一個如花朵般孕生萬物的混沌,已成為侗族使用了千秋萬代的符號,應該說也是民族的圖騰。

      廣西有包括漢族在內的12個民族,在悠悠歲月中,分散而居的民族及其分支相對獨立地過著自給自足的封閉生活,各自的歷史文化和發展脈絡也不盡相同,所以揹帶上的標誌也呈現多樣化的面貌,甚至同一個縣境同一個民族居住的兩個村莊,揹帶上的花紋結構都不一樣。

      僅據收集到的資料可見,壯族揹帶上的圖案有15種之多。在壯族的揹帶上,叢集分支的標誌大多是透過揹帶心的構圖骨架來體現的。如南丹巴良村壯人則用“四角芙蓉紋”或“田字紋”,而那地村壯人則用“葉託花紋”或“牡丹套蝶紋”。當然,一個民族總會有成為共識的

      東西不能放棄,壯族揹帶上的“花”便是這樣的“共識”。壯人對於祖神米洛甲的共同崇拜,漸漸轉化為對百花的鐘情,因而揹帶上或是滿地開花,或是花中套花,總是離不開花的影子。

      依憑這些不同的標記樣式,揹著孩子的母親同時揹負著一種宣稱民族繁盛、人丁興旺的榮耀。

      繡在揹帶上的美麗花紋,當然不是一張供人觀賞的裝飾畫。它之所以具有生命護符的精神功能,是因為揹帶上的花紋可以傳達出民族各自萃集已久的資訊,去提示所有的生命。

      民間藝術向來不是以表達客觀事物的表象為目的的,因此,揹帶上的花紋就不是生物形態的花草蜂蝶的再現,也不是它們在自然狀態中的意義的傳達。民間繡花人已使它們成為表義的文符。

      混沌,是天地未分時的狀態,古人描述其形為一個橢圓的大雞子,太極圖可看成是混沌之形最理性的圖解。而廣西揹帶藝術的造型中,混沌藉助花的外殼,使生命追問的鄭重命題變得輕鬆活潑起來。

      從右側侗族揹帶的一例混沌花中,仍可看出陰陽魚共形互生的特徵。只是綠色塊所示意的形塊已經擠佔了圓形的大部分空間,成為有五官的生命。位於左下角的混沌花花肚是橢圓形,倒探下來的花須探向花蕊的瓣,兩邊有些像眼睛樣的東西,是太極陰陽魚的一種活用。在同一個揹帶中心的花卻與之不同,花肚沒有陰陽魚的痕跡,卻明顯繡著盪漾著的清濁二氣。仫佬族的混沌花多了些以物喻理的生動,在碩大的花肚中,一隻自上而下鋪來的蝴蝶,用卷鬚一邊撥開花心兩邊撩起的細細草絲,一邊探向花芯中的擰嘴石榴。石榴與蝶都是多子的象徵,共同構成可以化生萬物的理想配偶。

      混沌,在古代神話的文字記載中是一個封閉的球體,它未開之前的內部情景,誰也不曾得知。民間的造型術剖開了混沌,讓人們一覽其中的秘密。水族揹帶尾上的混沌是以圍繞著四個蝴蝶的圓形捧托出來的,圓形中有些許花的影子,雖有意做了含糊的處理,卻清楚地強調出兩性器官的交接。

      一切的神秘在此作了直白。隨著狹隘生命意識的不斷建立,人類越來越關注自身的繁衍,以圖擴張控制世界的力度。於是,一個廣義的生命主題變得更加具體起來。壯族揹帶上的牡丹花,花肚中也有象徵清濁二氣的雲勾勾,但早該散去了,因為一個清濁陰陽苟合而成的生命已經成熟———小孩子就站在其中了。

      如果說混沌花提示和回答的問題屬於物種起源的範疇,那麼另一類揹帶花中的圖紋則是民族歷史蹤跡的尋覓。水族揹帶上的大蝴蝶、侗族揹帶上的花,都是民族曾經的圖騰。

      在壯族、苗族、侗族、毛南族等民族的揹帶上,常常可以看到文字的出現。與古時的“福如東海”、“金玉滿堂”等老句式畫(這不是錯字)題並存的,還有許多較為新鮮的句子,如“懷中玉燕,長大成人”(壯族)、“自力更生、奮發圖強”(毛南族)……繡在揹帶上的有關生命的提示從悠久歷史長河順流而下,結整合一部從圖符到文字的長篇巨帙。繡花就像深明大義的岳母刺字,將有關生命的前鑑與經驗、勸戒與銘志、規矩與矛盾、自在與群體都刺在了後輩的脊樑上,成了抹之不去的叮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的不如意十有八九,該怎麼做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