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故事人生三娃

    只能證明社會現實,進去養老院的人都是沒辦法啊,一個人是否開心從他們的表情都能看得出來,應該說是在哪裡過得不開心又不方便發言只能有表情告訴我們,他們是很不願意又沒有辦法只能這樣了,如果是我的父母親在哪裡有這表情我一定不會讓他們還在哪裡過了。

  • 2 # 東方連話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看。

    首先老人的面部表情普遍缺少是一種生理衰老的自然症狀。即便沒有老年痴呆,沒有神經麻痺,沒有肌肉僵硬等等可以直接導致面癱的病症,也會因為肌體衰老、肌肉下垂、皺紋加深或者情致不彰而導致表情趨於呆板麻木。當然這不是絕對的,有的老人保養較好,身體健康,面部表情依然生動。

    其次是社會性的原因,也就是作為群居的人類成員在走到暮年的時候,因為種種家庭的與經濟的或者別的人與人的關係,而導致的熱情衰減和矛盾糾結。這些不快往往使老人心緒糾結,甚至悲觀絕望,面部也就難有什麼表情了。

    當然,這種面無表情的情形,也有從中年甚至青年時期延續過來的習慣使然的原因。

    為了老人的晚年幸福,做兒女的要多關心呵護,整個社會也要多注意開闢養老場所,使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而作為老人自己,更應該舒展身心,積極治療,看淡矛盾,安度晚年。

  • 3 # 煙雨杏花江南

    1、養老院不是美好的居所,

    2、老人面部表情麻痺,

    3、也有疾病造成的原因,

    4、相互之間天天看習慣了表情。

  • 4 # 2689春天的花兒

    你觀察的真仔細。到養老院養老的人有兩種情況:第一是家庭條件好,自己也有足夠的退休金。但就是兒女們都不在身邊(或者是工作太忙),生活起居無人照料,不得已在身體尚可的情況下進了條件比較好的養老院。

    第二就是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因為兒女們年紀也大了,身體不太好伺候起來力不從心。而且老人本身也有足夠的退休金,於是就把老人送進了養老院。

    第一種老人,一開始進養老院挺新鮮的,有人伺候著吃喝,還有娛樂活動可以參加,並且有個身體上的不適也有醫生問診治療,的確比在家中方便快樂。但是久而久之,總覺得有什麼欠缺的地方。因為必竟不是自己的家,必竟還缺乏兒女們的精神贍養(渴望兒女來探視)。

    第二種就不用說了,他們已經失去了自理能力了,如果沒有人跟他們交流互動,兒女們很少來探視,所以看似面無表情.但是裡面卻充滿了無奈與絕望。人到老的時候對精神生活要求較高,性格比較執拗少有不順心就很敏感。

    糾其原因就是老了沒有安全感,沒有歸屬感,覺得哪兒都不是他們的家,都不如他們的意。兒女們能送父母到養老院裡去,也算是盡心了。還有很多進不起養老院的失能老人,兒女們也是一身的病痛,不也是在那兒熬著嗎?

  • 5 # 安妮42978

    他們能有什麼表情啊?在他們的心中,光存在著淒涼與絕望了,因為在他們的心裡,已經沒有了一絲的未來,每天只是在那兒等死,孩子們都拋棄了他們,他們的臉上上哪裡去有笑容呢?這事兒誰沒擱到誰身上?擱誰的身上,臉上也不會有表情的。

  • 6 # 老馬48709

    為什麼養老院很多老人面無表情?這值得深思

    •。據一些去過養老院的探望老年父母的子女反映,養老院的內部條款相當是捆綁型的,凡是送進養老院的子女在簽署合同是裡面的條條框框簡直把養老院當上一個監獄似的,能夠自理人除了上廁所外,仼何地方不得亂跑,人活動的範圍很小。從床到廁所就這麼一點距離。望窗外看花園式的小橋流水,花草繁榮,五彩賓紛。但您眼能觀望,不能身臨其境地享受,只是供上級領導來檢查時給外來的人員參觀訪問時觀看著。

    我在網上曾看到荷蘭的一個老年痴呆症的一個養老院。這個養老院很有特色,有超市,小賣部,也有一部分與生活起因有關的生活用品,輕度的痴呆症能推出購物車進入超市裝貨,把一部分貨物裝車推進養老院。到第二天那些裝入購物車的貨物又被院內的工作人員重新放進超市的貨櫃臺上。分門別類•一方放好。那些重度的痴呆症狀也能推出購物車把要的貨物裝到購物車裡又推進到宿舍放在桌子上或床上,待第二天•會有人把這些小朋友需要的送回到養老院的課教中心。•儘管臉部表情很呆呆地但這是一種病狀態的表現,而且養老院的牆粉飾的很活躍,五顏六色,相當漂亮。不像我們的養老院就像一個監獄,很呆板,大多數像醫院的病房,既沒有活潑的氣氛又無法滿足輊庋養老院內的病人自理狀態,所以•會存在養老院內的老人面無表情。

  • 7 # 堤岸獨行

    都沒說到點子上。我外婆癱瘓在養老院護理區住了5年去世,我大概每週去探望2次,每次半小時以上,當年買車也是為了跑養老院方便,所以對養老院還比較瞭解。

    養老院對老人心理上真正的恐怖之處在於老人們都知道幾乎不可能活著離開這個封閉式管理的地方,加上幾乎每隔幾天就有認識或見過的老人離世,每次樓下鞭炮一響 樓上的老人們就集體沉默回房了,平時夜裡也經常聽到患病老人的哀號,每天生活在這種氣氛之中確實令人窒息,象待決的死囚一樣 下一個不知輪到誰。。。。在養老院最幸福的是老年痴呆的老人,而對其它老人來說這種生活真是一種煎熬,所以面無表情太正常不過了。。。。。

  • 8 # 秋至關山

    為什麼療養院的老人面部都沒表情?一個人站的位置不一樣,看到想到的就不一樣!我也可以稱是老年人了,我的一個同學也是同志一六年進入療養院於一九年春節後駕鶴西去。在二年多的時間裡我多次去療養院,談談我的看法!我和同學張某是一九六五年初中同學,一九六八年下鄉知青,一九七一年返城又在同一企業。我在八十年代初離開企業到政府某部門了,張某就一直在企業工作,他是電氣工人技師,對弱電非常有研究。他所在企業弱電專案都有他的傑作,現在講就是大工匠!大工匠有技術人就是有些犟!犟也用到了家裡,婚姻也出現了問題。夫妻雖沒有離婚但是分居狀態。妻子領著兒子另過。一六年因糖尿病合併症住院,出院後因家八樓且不是電梯樓而且也沒有人照顧只好住進養老院。他住的是我們所在地較好的養老院,是個五層樓房各方面條件瞧著還不錯,因我們是發小,後又是同事關係一直沒斷,我就隔段時間就去看他,而且他還換過養老院所以接觸了些老人。本人以為一、養老院老人有許多本身就是痴呆症患者。二、養老院老人的子女大多四十多歲正是家庭的頂樑柱正是忙事業的年齡段,給老人送養老院的目地就是花錢讓養老院幫照顧或者老人本身就是無子女。三、養老院本身就是老人扎堆的地方,年齡大了都有些慢性疾病,到了夜間睡不著覺那裡不適就喊叫,弄的全樓都別想睡好。四、也是最重要的方面。白天大家還在一起閒談,第二天人沒了去另個世界了。給其它老人造成恐懼感!

    他們住在那裡每天都盼著親人,朋友去看他們去接他們回家。所以每當有來探視的,他們的目光就一起投向來的探視者,那種目光帶著幾分無奈,帶著幾分乞求!

  • 9 # 張望鹽井

    大家細心地觀察一下,生活中的老人不光是在養老院,在社會上也是面無表情的,目光呆滯。

    因為一個人的年紀大了,身體衰弱,各項技能都在減退,特別是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基本上消失了。所謂面部表情,就是一個人在遇到外界事務時的條件反射。

    老人由於反應遲鈍,在聽到一句好笑的話,看見一個最親的人,頭腦裡面始終是一片空白,不能及時地將外部資訊傳遞給大腦,而不能引起面部表情的變化。

    在養老中心,這種情況會表現得特別突出一些。老人在一起沒有什麼交流,由於疾病折磨加上死亡的恐懼,他們都處於焦慮、緊張、不知所措狀態。

    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年輕的時候奮發努力,人生也有輝煌,子女們也安排得妥妥帖帖,現在年紀大了,孤身一人在養老院,雖然子女定期看望,但大部分時間都在孤獨、鬱悶中度過,心裡空落落的。

    他們當中也有一些人,年輕的時候位高權重,少與普通人接觸,根本就瞧不起市井小民,現在受自然規律的支配,不得不與大家為伍。此時他們還不能正確定位自己,為人居高臨下,護理人員稍有疏忽,便大喊大叫,人為的封閉自己,孤立自己,麻痺自己。

    現在有關部門提倡居家養老,小區增加一些養老設施,給老人提供一些方便,我認為是發展方向。

    老有所依很容易做到,但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沒有合適的環境和條件,口號喊得再響,也是一句空話。

  • 10 # 手機使用者17442992942

    人老了。兒女送老人到養老院,就是讓他們在那裡等死的!自己省心,也沒老人牽絆!死了電話火葬場了事!家裡又不需要打掃。如果老人有房子還有財產何樂而不為呢?到時還是自己的!

  • 11 # 海闊天LQK

    的確在養老院裡的人們,都有孤獨感,他們年邁高齡,各種原因來到了養老院,這裡吃宿無憂,但人與人之間需要熟悉,需要相互勾通,雖然有的說,也有的聊,但不會有家人的感覺,畢竟血緣的牽掛是無從取代的。 時間長了就有寂寞感,繼續下去,孤獨取代寂寞。就會造成這種面相。

    我們都會變老,只要你能動,有愛好的,都可以利用時間,逝去一切寂寞。不要把自己想的那麼老,要讓自己快樂,只要你想做!

  • 12 # 己逝去的誓言

    西方國家不養老,老了也入養老院,為什麼別人老人不感覺可憐。中國太多巨嬰,小巨嬰,啃老一族,老巨嬰,太依賴兒女,人本來是一個獨立個體,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看開一點

  • 13 # 春天1209644733

    人老了心事重重,老人老小孩,其實人老了真的不希望和家裡的親人分開,她們除了夢中的回憶,而最放不下的就是對親人的牽掛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畫一個你呀’是什麼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