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結構彎曲破壞會出現塑性鉸,這是一種延性破壞,是比較理想的情況‘而剪下破壞則是脆性破壞,是要避免的情況。
我們的設計是小震設計,也就是說,按照計算配筋的結果是小震(低於抗震設防標準)的地震力下“不壞”。而在中震乃至大震的時候,結構就可能會出現塑性鉸。
按照應力集中原理,塑性鉸一定會出現在薄弱環節。根據這個道理,我們可以人為控制薄弱環節的位置,從而控制塑性鉸出現的先後順序,依靠塑性鉸完成地震應力重分配,充分達到耗能的目的。
配筋剛剛夠滿足計算,那麼在中震大震的情況下就會出現塑性鉸。而如果大於計算值,提升了抗彎效能儲備,那麼就不一定會出現塑性鉸,或者可能不會首先出現在這裡。
框架樑的地震剪力是從柱子傳來的,支座處也就是剪力最大的部位。一旦支座處形成塑性鉸,地震剪力就會被塑性鉸消耗,不再對梁產生負擔。所以我們理想的情況,是首先在支座處形成塑性鉸,而不能讓梁在塑性鉸出現之前就被剪力破壞,這就是“強剪弱彎”的目的。
至於為什麼要放大跨中,如果跨中配筋沒有抗彎儲備,而支座處有少量儲備,那麼可能在剪下破壞之前,跨中先形成塑性鉸。一旦跨中形成塑性鉸,那麼梁彎矩會被消耗但是剪力不會,依然有出現剪下破壞的危險。所以也要避免這種情況。
其實這三大原則,歸根結底都是在控制塑性鉸出現的位置和順序,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就能理解了。
混凝土結構彎曲破壞會出現塑性鉸,這是一種延性破壞,是比較理想的情況‘而剪下破壞則是脆性破壞,是要避免的情況。
我們的設計是小震設計,也就是說,按照計算配筋的結果是小震(低於抗震設防標準)的地震力下“不壞”。而在中震乃至大震的時候,結構就可能會出現塑性鉸。
按照應力集中原理,塑性鉸一定會出現在薄弱環節。根據這個道理,我們可以人為控制薄弱環節的位置,從而控制塑性鉸出現的先後順序,依靠塑性鉸完成地震應力重分配,充分達到耗能的目的。
配筋剛剛夠滿足計算,那麼在中震大震的情況下就會出現塑性鉸。而如果大於計算值,提升了抗彎效能儲備,那麼就不一定會出現塑性鉸,或者可能不會首先出現在這裡。
框架樑的地震剪力是從柱子傳來的,支座處也就是剪力最大的部位。一旦支座處形成塑性鉸,地震剪力就會被塑性鉸消耗,不再對梁產生負擔。所以我們理想的情況,是首先在支座處形成塑性鉸,而不能讓梁在塑性鉸出現之前就被剪力破壞,這就是“強剪弱彎”的目的。
至於為什麼要放大跨中,如果跨中配筋沒有抗彎儲備,而支座處有少量儲備,那麼可能在剪下破壞之前,跨中先形成塑性鉸。一旦跨中形成塑性鉸,那麼梁彎矩會被消耗但是剪力不會,依然有出現剪下破壞的危險。所以也要避免這種情況。
其實這三大原則,歸根結底都是在控制塑性鉸出現的位置和順序,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就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