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茗史館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都看過,不知題主是要問武將還是謀士,亦或者帝王?那麼是基於《三國演義》呢?還是《三國志》?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臣謀士我認為很難分出高低,武將則普遍認為呂布排第一,而帝王方面曹魏、蜀漢、孫吳都不是最終的贏家,畢竟三家歸晉了。

    那麼究竟誰最厲害呢?又該以什麼標準去排名?(以下借用一個段子)

    關羽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胯下赤兔馬掌中青龍偃月刀,縱橫天下罕逢敵手,關羽的確厲害。

    可是關羽既然這麼厲害,為啥關羽、張飛、劉備三個打呂布一個人卻沒拿下來?

    呂布呂奉先?畢竟人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胯下馬掌中戟縱橫三國罕逢敵手,轅門射戟箭法驚人,似乎的確挺厲害。

    可是呂布既然這麼厲害,為啥最後又被曹操給殺了?

    曹操曹孟德?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官渡之戰以少勝多,虎踞中原一統天下,的確是厲害。

    可是曹操既然這麼厲害,為啥赤壁之戰敗給周瑜了?

    周瑜周公瑾?七歲習文九歲習武,13歲官拜東吳水軍都督執掌劉郡八十一州兵馬,赤壁一戰戰敗曹操百萬雄師,使曹操望風鼠竄險些命喪江南。周瑜也的確厲害。

    可是周瑜既然這麼厲害,為啥被諸葛亮給氣死了?

    諸葛亮?諸葛之智近於妖,未出茅廬定三分天下,抱膝危坐笑傲風月,隆中對是傳世之作,諸葛亮自然也是很厲害的。

    可是諸葛亮既然這麼厲害,六出祁山為啥愣是沒打過司馬懿?

    司馬懿?天下三分終歸晉,司馬懿城府極深,那自然也是極為厲害的。

    可是司馬懿既然這麼厲害,為啥愣是被曹操壓著一輩子不重用?

    …………陷入死迴圈

    對於三國之中誰最厲害,大家心中各自都有一杆秤,都有一個排名,究竟誰最厲害,實在難以評判。

  • 2 # 知常容

    我覺得三國裡面最厲害是賈詡,當然僅僅是從自身角度出發在這個世界上游刃有餘,從貢獻上來說賈詡肯定排不上號。賈詡他被稱為毒士,他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發揮了最關鍵的作用。

    比如王允引誘了呂布許給他高官,然後呂布殺了董卓,這個時候呂布建議王允殺掉所有的涼州人,王允不同意,但是城內流言要殺掉所有涼州人,所以董卓的部下很害怕就想跑。賈詡也是涼州人,這個時候就把這幫人拉住了,你們這幫人如果跑掉,一個獄卒就可以把你們抓到了,普天之下莫非皇土,你能跑得了哪裡?乾脆集合部隊反了吧。所以李傕等人成功的攻入長安殺了王允。

    賈詡自己就保住了性命,這個李傕等人覺得賈詡主意出的很好,讓他當尚書令。賈詡是活不幹,他說我最多就當個尚書。因為他始終很清醒李傕等人成不了大器。

    後來他幫了張繡,兩次勸張繡投降都是抓住了最好的機會。他為張繡謀了後路,所以就算張繡反叛之後殺了曹昂,第二次投降的時候,曹操還是善待了張繡。如果沒有賈詡的話,那就可能被曹操幹掉,所以他既保住了主人,又成就了自己。

    後來在立太子上面,他又幫曹丕說的話,所以曹丕也對他很尊敬,這個人最後很高壽,這是一個很懂得知進退的人物,如果一個人能夠像賈詡一樣非常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對這個世界遊刃有餘,難道這不是神仙式的牛人。

  • 3 # 溫讀

    論堅持,我只服劉備。

    一個有大志向的人,沒有經歷過風風雨雨,大起大落,沒有經歷過各種坎坷,是不會明白劉備一個47歲的人,還堅持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志向的。

    47歲那年,劉備客居荊州,這從他當年入軍伍起義,已經過去23年了,天下茫茫,他沒有一塊安身立命之地,他這半輩子,面對曹操,屢戰屢敗。

    髀肉復生的年紀,近乎知天命的年紀,還在堅持。

    誓與漢賊不兩立。

    此後,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那一年,諸葛亮27歲,劉備47歲半。

    如魚得水的劉備,開始走向人生巔峰

    劉備五十歲得荊州,五十四歲得西川,五十九歲得漢中,六十歲漢中之戰唯一一次正面戰場打贏曹操,六十一歲,稱帝。

    極盡輝煌後,有迅速衰落。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而後孫權背後捅刀白衣渡江敗走麥城死於東吳宵小之手。

    關羽死,張飛也死了,劉備夷陵之戰大敗白帝託孤。

    劉關張三兄弟情同生死,最後終如他們所願,可惜了諸葛亮被這三個豬隊友坑了。

    總有人說劉備假仁假義,就會哭,形同婦人,我感覺這樣是有失偏頗的。

    諸葛亮,治政如管仲,軍事打爆司馬懿的臥龍,拜服於他,奉為主公

    龐士元,能和諸葛亮比肩的鳳雛之才,依舊拜服於他,視為主公。

    沒有點真材實料,有怎麼能在東漢末年,18路諸侯中脫穎而出

    成為三分天下之主呢?

    劉備一生愛護子民,不曾屠城

    桃園三結義情同生死,最後關羽死張飛死的情況下,一意孤行夷陵之戰

    這是劉備唯一一次沒有聽諸葛亮的,結果也是悲劇。

    相比較於曹操,三十年侍奉他為主的于禁,因投降關羽就被屈辱至死。

    而劉備部下的黃權投降給曹操,劉備體諒他的難處,並未株連他的家人。

    劉備一生,為君為兄為人,說不上光明磊落但也比曹操這樣輕輒睡夢殺人動輒屠城的人要好上很多了吧。

    隨手關注,祝你幸福。

    以上

  • 4 # 紅色星河

    漢末三國時代,當然是諸葛亮最厲害。曹操帶領一大幫人先是在中原混戰了二十多年,機關算盡,到處攻城掠地、屠城屠俘,大殺四方,享盡了先發優勢。

    在曹操一統北方,即將大舉南下、席捲天下之際,諸葛亮出山了,千古名策《隆中對》橫空出世,讓曹操氣勢如虹的勝利勢頭嘎然而止。

    諸葛亮先是渡江智激孫權,締結孫劉聯盟。讓此前沒有立足之地、四處逃命的劉備得以窮屌絲逆襲,成為了孫劉聯軍的總指揮,得以率領孫劉聯軍在赤壁之戰中大破曹操,接著又幫助劉備智取荊南四郡。此後按照《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劉備奪取益州,又接著在漢中之戰大敗曹操,併成功奪取漢中,自此三分天下有其一。

    後來,在形勢一片大好時,關羽、劉備先後違背《隆中對》,使得蜀漢連續遭受重創,元氣大傷,復興漢室的事業遭遇重大挫折。諸葛亮欲哭無淚,只能長嘆一聲,道:「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又是這個諸葛亮,在劉備白帝城託孤後,於危急時刻,撐起風雨飄搖的蜀漢,內修國政,外御強敵,南征北伐。

    為了不坐以待斃,諸葛亮引領兵微將寡、實力弱小的蜀漢,開啟了可歌可泣的北伐。在諸葛亮與曹魏的六次戰爭中,諸葛亮以一州之地,抗衡擁有九州之地、人口眾多、勢力強大的曹魏。憑藉嚴格訓練出的鐵血虎師,出色謀劃,多次重創對手,極大地消耗了曹魏國力,而蜀漢國力之消耗則遠小於曹魏,並且由於諸葛亮卓越的內政管理,蜀漢戰後恢復也優於曹魏。諸葛亮每次北伐,均實現了多重目標,從戰術及戰略層面上來看都是很成功的。

    【亮所能者,日用兵而民不知兵,日調賦而國不知賦。軍農並行,若行無事。以周公之法寓以管子之令,而天下莫能窺其間,是以神也】

    【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聲東擊西,先是命令趙雲鄧芝率領疑兵佯攻郿縣,把曹真大軍騙入崎嶇難行的箕谷。接著諸葛亮親率大軍攻打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望風歸服。此戰擾亂了曹魏隴右地區,對曹魏經濟是極大破壞,並使得曹魏大軍疲於奔命,消耗極大,而蜀漢僅僅街亭之戰損失了一部分軍隊,但王平收攏了散兵,損失不是很大。諸葛亮期間收服了包括姜維在內的大批曹魏人才和士兵,並把天水數千戶百姓遷移至漢中,街亭之戰的損失得到了彌補,曹魏則是純粹損耗,沒有獲得任何彌補。

    第二次北伐攻打陳倉,實施“圍魏救趙”的策略,是一次小規模軍事行動。既成功策應了孫吳的軍事行動,破壞了曹魏荊豫都督司馬懿荊北沔水計劃,又擾亂消耗了曹魏經濟,最後還額外殲滅了曹魏王雙追兵。

    第三次北伐奪取了武都、陰平兩郡,既獲得了地盤、人口,增強了實力,還獲得了西漢水之航運通道,並使得曹魏與隴右的聯絡變得困難。

    隨後是對曹魏大軍三路大舉進攻的防禦戰。此次戰爭不僅伏擊了曹魏西線張郃夏侯霸軍隊,使其損失慘重,諸葛亮還命令魏延吳壹率軍千里大迂迴,兵出羌中,在陽溪之戰中先後重創郭淮、費耀軍團,而曹魏大軍損兵折將,消耗極大,一無所獲,見勢不妙,趕忙撤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結局。自此不敢主動進攻諸葛亮在世時的蜀漢。

    此後就是諸葛亮與司馬懿的直接交鋒。司馬懿的軍事能力遠勝曹操和周瑜,而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又遠遠超過司馬懿。

    公元231年春,諸葛亮率領五萬步兵發起第四次北伐。司馬懿則率領至少十萬軍隊進行應對,司馬懿不僅具有軍隊數量優勢,還具有步騎混合的兵種優勢,又有主場作戰、糧草供應快捷的優勢。

    諸葛亮採用靈活機動的策略,始終保持主動,始終牽著司馬懿鼻子走。諸葛亮先是透過伏擊,幾乎全殲上邽的郭淮四千精兵,然後搶割了隴上小麥,此後就是滷城之戰:

    【九年,亮圍祁山,平別守南圍。魏大將軍司馬宣王攻亮,張郃攻平,平堅守不動,郃不能克。】

    【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

    那個時代甲首通常是由伍長所穿戴,甲首三千意味著滷城之戰司馬懿大概損失一萬五千士兵。而“滷城之戰”成為了《三國演義》中所謂“上方谷之戰”的歷史原型。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司馬懿坐擁十萬以上的強大軍力,卻被諸葛亮五萬軍隊殲滅兩萬五千人左右,其中的滷城之戰,諸葛亮一舉消滅司馬懿一萬五千多人,打的司馬懿狼狽逃跑,“宣王還保營”。最後諸葛亮實施木門伏擊戰,殲滅了當世名將張郃及其統領的數千追兵。司馬懿自此畏蜀如虎。

    【《三國志 後主傳》:夏六月,亮糧盡過軍,郃追至青封,與亮交戰,被箭死。】

    【《華陽國志》:夏六月,亮承平指引退。張合至青封交戰,為亮所殺。】

    【 《三國志 諸葛亮傳》: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

    【《三國志 張郃傳》:郃追至木門,與亮軍交戰,飛矢中郃右膝,薨。】

    第五次北伐兵出五丈原,威懾長安。在大好形勢下諸葛亮意外病逝,導致北伐中止,沒能實現佔領雍、郿以西的最大目標。當時蜀漢八萬大軍屯田於渭水之濱,一邊收穫糧食,一邊把二十多萬曹魏大軍堵截在城池裡白白消耗糧草。那個時候,曹魏經濟疲憊,民有菜色,洛陽、許都等多地爆發疫病,形勢危急,長期對峙下去,必然拖垮曹魏。而諸葛亮意外病逝,則挽救了司馬懿、挽救了曹魏。最後死諸葛還嚇跑了活仲達。

    【三月庚寅,山陽公薨,帝素服發哀,遣使持節典護喪事。己酉,大赦。夏四月,大疫。崇華殿災。】

    正是因為蜀漢的不斷北伐,使得曹魏不得不重用司馬懿,促成了曹魏內部生變。當司馬懿於公元249年發動高平陵事變、屠滅曹爽三族時,曹魏就已經名存實亡,成為了魏蜀吳當中實質上最先滅亡的政權。

    由於曹魏國力強大,並非速亡之國,北伐曹魏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必然需要持續的、多次的北伐。但從第一次北伐開始,上天僅僅給了諸葛亮六年時間,這點時間不足以讓諸葛亮率領弱小的蜀漢滅掉國力遠比蜀漢強大的曹魏。陳壽由此猜測到:“蓋天命有歸,不可智力爭也?”

  • 5 # 探點歷史

    我覺得三國最厲害是司馬懿,忍辱負重,不僅終身不能受到重用還能翻身,現在來說說我的看法

    話說說三國智慧謀士,我們第一個自然會聯想到諸葛孔明。他從小就飽讀詩書,機智過人。終身的理想是振興漢室讓天下一統,但最終還是沒有實現。並不是說他沒有努力,而是遇到了強大對手司馬懿。

    說到司馬懿,他是一名晚輩,因為他首次登場比較晚。正當曹操與袁紹進行官渡之戰時,他還在家裡種田。因為是司馬懿此時的能力更差嗎?所以不敢出來謀生計?實際上不是,這是因為司馬懿正在靜觀其變。曹丞相和袁公是當時天下最有權勢的人,最後雙方肯定也會分出勝負,這樣他才能做下一步打算。當時曹袁雙方將軍謀士眾多,也不缺加官進爵之輩。這時司馬懿的出現也將不會受到重視。

    後來曹操擊敗了袁紹,整個北方几乎都是曹操在統治。不久之後,曹操想借此機會消滅東吳和劉備。這時,司馬懿再也無法忍受,並且覺得他必須出來主持大局,否則天下將被曹操統治,再等下去就沒有機會了。

    曹操赤壁之戰大敗後,此時司馬懿知道曹操已經受到了重創,他迫切需要人來重新振作。但曹操也知道,正當我出現敗仗時候司馬懿會出現在眼前,它自然有其他請求。曹操認為司馬懿過於聰明和野心蓬勃,很少有人能夠贏得了他。因此,曹操總是在警惕他。從建安13年到建安20年,司馬懿沒有管理軍事,甚至還幫過曹操餵馬。當然,司馬懿自然是一個城府很深的人,他將來也會讓他雙倍奉還。

    後來曹操去世後,曹丕始終謹記父親的遺言,不能讓司馬懿委以重任。但是,司馬懿忍受了那麼久怎麼會就此罷休?司馬懿覺得此生難成大事。更不幸的是,曹丕年紀輕輕就去世了。在曹睿繼承魏國後,蜀國開始向魏國發起北伐戰爭,這次諸葛亮親自負責指揮。就在此時曹睿立刻感到緊張。他很快派曹真去抵擋蜀國的進攻,但面對如此強大對手,曹真根本沒有獲勝的機會。結果可想而知曹真失敗了。看到此時的情況不樂觀,最後不得已邀請司馬懿來輔助魏國,這時機會已經來了。

    諸葛亮心知肚明,如果不能趁自己在世解決掉司馬懿這個麻煩,蜀國也將會被打敗。但司馬懿知道諸葛亮的心思,任憑諸葛亮像百般侮辱也堅持守到最後。諸葛亮六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諸葛先生也在前往北伐五丈原中遇難。然而,幾十年來一直潛伏的司馬懿也成功獲得大司馬官職。憑藉雄厚的軍事力量,最終推翻曹魏政權,真正實現三國統一併建立自己的晉朝。

  • 6 # 嗯哦哎呀

    看了三國後我認為最厲害的是司馬懿和關羽一文一武天下認同,三國曆史上人們懂的是司馬懿拜的是關羽,要說小說那樣我最喜歡的是周瑜和馬超敢愛敢恨,可惜啊像諸葛亮所說天不佑啊不成功變成仁!為數的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可惜啊!東吳美男數週郎!西涼更有錦馬超!喜歡周郎錦馬超美貌加智慧並重,英雄俠士的化身!。

  • 7 # 範煒

    諸葛亮和司馬懿

    司馬懿為何選擇效忠曹家?

    不是英雄,不讀三國

    你我都是性情中人,儘管整天忙碌個不停,總得留點時間讓自己抒發一下壯志難酬的豪情

    喜歡三國的人一定是迷戀故事裡的英雄情結

    可能你也聽過這樣一句話:“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剛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被嚇了一跳,什麼!三國裡那麼多英雄,怎麼就不值得讀一讀了?

    可後來,我藉著解釋慢慢明白了

    英雄遲暮,老了老了,什麼都晚了

    確實,當我看完三國最大的感受就是

    不該走的都走了,尤其是諸葛亮這位“大神”,所以,趁著自己還有滿腔熱血,趕緊奮鬥吧!

    東漢末年分三國,歷史上罕見的三國並立就被無數人解讀起來

    三國說白了就是一群英雄好漢陪司馬家玩了60多年的故事。

    天下三分,各事其主,諸葛亮選擇了劉備,而司馬懿選擇了曹操,但你有沒有想過?司馬懿他那麼聰明,為何會選擇奸雄曹操?其實整個故事都存在著一個大bug,且看漏洞的誕生:

    首先是對一眾英雄的吹捧 :看起來,這個故事裡的每個人都蠻厲害的,哪知道這些厲害的角色都是走走過場而已!

    你看,將士們多厲害!

    你看那五虎上將多威風!張飛大哥在長坂坡上一聲吼就嚇退破了敵人的膽,百步穿楊的黃忠大爺更是練就了誰與爭鋒的絕招,關二爺拿著青龍偃月刀溫酒斬華雄的神威,只得感嘆一聲:兵貴神速!趙雲大哥更是無數英雄佩服的偶像,以一人之力敵千軍萬馬的本領可不是誰都有的。馬超這位馬背上的真漢子,被曹操都看中了的男人,相信一定差不了!據說馬超還是位美男子,有資料記載,馬超“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你就可想而知這位英雄有多麼迷人的氣質了!

    你看,謀士們多聰明!

    你再看那些謀士們多聰明!就單拿曹操這一方來說,許攸是他腳都顧不上洗就想見的人,陳琳是罵了他祖宗十八代還想任用的人,魏種是背叛了他,他也捨不得殺掉的人。除了這些叫不上名字來的謀士們,曹操的孩子們也是個頂個的厲害,曹丕雖然狠毒,人家好歹也過了幾天皇帝的癮,而值得一說的就是七步成詩的天才曹植和會稱大象的那位小神童曹衝了,想來曹操也是很幸福的,自己已經那麼有謀略了,家裡還養著兩位天才,這可是親生的,誰也比不過,只是,這兩位並沒有來得及拿才華拯救蒼生就先蒼生而去了,曹操一生愛才,偏偏就看不見眼前這倆天才。真想看看這倆小天才和諸葛亮他們交流的畫面,假如三國最後的結局是將這些人聚整合一個國家,那真是無比強悍了!

    你再看,大佬有那麼多!

    臥龍鳳雛都搬出來了,說到諸葛亮,大佬們也確實該登場了,要說這三國的大佬們,我比較敬佩的前四位有:

    NO.1諸葛亮

    他那麼牛的人物,結局真的很可惜,很多人都說他並非那麼神,

    但是我只看到了他的木牛流馬,

    我只看到了他的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我只看到了他舌戰群儒的風姿,

    他的確不是神,否則就不會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當看到如此精妙絕倫的人才,心裡只有滿滿的愛惜,好像時間多流失那麼一點點都對不起他的才華,特別是在三國的後期,真希望諸葛先生能慢點老去。羽扇綸巾笑談天,奈何蒼老就在一瞬間!一輩子鞠躬盡瘁,你只是謝幕了,而不是因為失敗了......

    NO.2司馬懿

    說實話,三國之中最揪心的就是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的交戰了,

    諸葛亮拿一招沒底氣的空城計唬住了司馬懿,

    司馬懿的老謀深算也讓諸葛亮真正的棋逢對手了,

    要說這兩位,如果不是因為各事其主,應該會是另一番風景,

    司馬懿可是諸葛亮斷氣之後都放不下的人,而司馬懿在內心也一定佩服諸葛亮,但是,這一切都是後話了。

    至於曹操的奸雄和劉備的執著與衷心,也許只適合煮酒論英雄了。雖然這兩位大佬混到了國主的位置,我還是無法打心底裡接受他倆。

    在我眼裡,NO.3是孫權

    孫權剛出場的時候真的是一代人的驕傲,那個年少的他就有著過人的膽識,面對敵人出奇地冷靜,也註定了他成為三國之一的掌權人,可是如此有智謀的他,怎麼悄咪咪地就在最後投降於司馬家了呢?在晚年的時候,竟然還變成了一個人人唾棄的昏君?

    孫權的一生其實並不得意,

    哥哥孫策被早早害死,

    哥哥的好友周瑜一身才華、英俊銳氣,可偏偏和諸葛亮較上了勁兒,說是被氣死的,實際上是自己過不了內心那一關,

    也許周瑜這個人太追求完美了,他見不得自己不優秀的一面,這和那些考試考不好就自殺、一遇到點小事就跳樓的人們好像也有那麼點掛鉤。所以,孫權的一生只能靠深謀遠慮的陸遜了。

    陸遜這個人怎麼樣呢?

    還記得火燒連營那次嗎?

    陸遜的軍事才能也得以展現出來,

    他能做到的還不止這些,擊破關羽、大敗劉備、氣死曹休,

    我相信,真正的人才一定是“國際化”的,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有才華的人,即使遇到再厲害的人,也有擊敗對方的魄力,關羽之前已經被吹上天了,可是他也不是不可摧垮的,

    這就說明了,英雄應該和英雄在一起交流,而不要拘泥於一方的稱霸,你認為自己優秀,那你就要和與你一樣優秀的人比一比,這才叫優秀人的視野和格局,只侷限於自己的天地,那不叫真正的優秀。真正優秀的人也從來不會覺得自己很優秀,不是嗎?陸遜在我眼裡是NO.4。

    但是,陸遜這樣的人才最後竟然被孫權逼死,

    果然,在戰士的世界裡,除了建功立業就是被主人猜忌,

    這麼一個大英雄,還是死在了自己人手裡,

    也許江東之人久居水畔,變得比一般人敏感吧,

    心思細膩起來也是極恐怖的一件事,無論是孫權還是周瑜還是陸遜......

    如果這些該在的人都還在,如果該說的話好好說,該體諒的不執著,也許又是另一個新世界。

    也許該是到了認命的時候了,孫權的晚年選擇了破罐子破摔,

    也許他早已經看出了三國的局勢,

    於是變得暴躁起來,互相猜忌、寵信小人,儼然是一個昏君的樣子了,再也無處去覓得英雄孫仲謀之處了,當年可以讓檣櫓灰飛煙滅,如今可以讓自己醉生夢死。

    可說了那麼多牛事,這些牛人最後來了一個共同的結局——生不逢時,英雄遲暮,遺憾離世。這簡直就是一個笑話!原來這些人都白折騰了那麼久!這難道不是一個最大的漏洞嗎?

    五虎上將生不逢時,謀士們生不逢時,諸葛亮、陸遜、孫權......都是這樣,趙雲拼死保護的劉阿斗,誰知他日後竟會樂不思蜀,說變臉就變臉的國主們,一當了皇帝立馬成為暴躁怪癖的人,滿腔熱血無處施展的曹植,用一身才華惹來了一身之禍,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到底有沒有選錯主人?忠心耿耿的陸遜為何會沒有活下去的勇氣?這一群人,還不如曹阿瞞混的有聲有色,至少曹魏政權還和司馬家僵持了許久,而其他人呢?該走的都走了,留下一幫烏合之眾又能成得了什麼氣候?這不,最後的果實被司馬家拿走了,誰能想到這一群豪傑逐鹿的結果竟是拱手讓出了江山,這倒讓司馬家坐收漁翁之利了。

    英雄們生不逢時也就算了,可別忘了這其中還埋伏著一位陰謀家——司馬懿,他可不是什麼英雄,雖然我佩服他的才能,但是他那顆昭然若揭的心也是徹底暴露了,司馬昭之心又何嘗不是司馬懿之心,老子給兒子提前就布好局了,可還行。

    要說這三國團滅的真正漏洞,其實正是司馬懿選擇了曹魏一方!

    掎角之勢這個詞在三國裡被無數次提到,其實早已提醒了我們,它的意思就是在戰爭中雙方相互配合,夾擊敵人,其實這個詞已經將故事主旨給總結出來了,什麼才是三國英雄?只把壞的人當作敵人,而不是把和你對立的一方當作敵人,這才叫英雄!而在三國之中往往都是英雄打英雄,而曹操更是,他好事壞事都幹盡了。好不容易有諸葛亮這位大佬能和司馬懿抗衡,可人家偏偏兩袖清風,既然大家都你讓我讓,司馬懿這個鬼機靈就看出了端倪,也許我應該寫這樣一篇文章,司馬懿其實是被世人冤枉了那麼久。人家只不過是想抓住機會當個皇帝而已,再加上本身的才能,怎麼就被世人臭罵了那麼多年?

    正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司馬懿並不在乎世人的眼光,你們愛咋說咋說,我繼續陰我的謀!

    你有沒有想過?司馬懿那麼聰明,為何會效忠曹家?其實,這是司馬懿最有心機的地方。他可以說是找出了三國的真正漏洞,這個漏洞就是曹家,為什麼曹氏一族是bug呢?

    1.因為曹家利慾之心最旺

    人一旦有了最想要的,就越害怕失去,越害怕失去就越容易失去,失去一點點就會方寸大亂,三國之中只有曹家是陰謀陽謀一起上的。

    2.看準了曹家後繼無人

    曹家後期事實上就剩下了幾個傀儡皇帝,成不了大事,曹氏幾代包括曹髦、曹璜等最後都是被迫登上傀儡皇位,然後被架空,徹底失去權力。

    3.司馬懿健在之時,已經將大禍害剷除

    曹家到了後期,能稱得上厲害角色的也就是曹爽了,曹爽和司馬懿明爭暗鬥了好多年,不過那是司馬懿給他面子而已,關公面前耍大刀,最後被司馬懿反將一軍,以謀反之罪將曹爽誅殺,司馬懿剷除曹爽之後,又進一步迫害曹氏一族,至此,這位謀略家的稱帝野心也暴露無遺。

    司馬懿從頭到尾下了一步大棋:假意衷曹,實則想滅曹自立。

    然而,司馬懿這個三國之中的最後的大佬也遺憾離世了,雖說這天下終歸是司馬家的了,可是這皇位沒有選擇文武全能的司馬師,也沒有選擇盛氣凌人的司馬昭,反倒被司馬炎出人意料的拿在手裡了,這把漁翁得利的操作屬實牛!

    於是在紛紛擾擾千百年之後,一切都變了,歷史上多了一個晉國,而曾經輝煌的三國時代終究被團滅了。

    對於三國的其他人來說:就是聰明一世,生不逢時,真可謂是歷史的一大遺憾!

  • 8 # 追逐那一步之遙

    三國的故事,有小說,也有電視劇和電影。以前讀書的時候倒是看過小說,後來也看了下三國演義,三國裡面的人物,非常多,本人覺得都很厲害。如果硬是要說一個的話,那就從武力方面來對比好了,這樣的話應該是呂布最厲害。

    話說呂布是一位武將,在武藝方面他說第二,估計沒人敢出頭自稱第二。縱觀整部演義史,呂布的功績其實並不是非常突出,比起關羽他真的是貌似差多了。但是要知道,曾今呂布和關羽他們是打過一架的。據說當時張飛和呂布單挑,但是全程都被呂布壓制了,處於非常被動的處境,當時劉備見情勢不妙就一起上去幫助張飛,但是他們兄弟三人並沒有在呂布面前佔到什麼便宜,這就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三英戰呂布”。光從這一點來說,呂布就非常厲害了!

    呂布擁有赤兔馬,這也是呂布的厲害之處。赤兔馬不同於其他普通的人,是非常有靈性,也非常難以駕馭的馬,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人騎上去,這馬就會認為主人的。然而呂布卻可以征服這匹馬,並使其為用。足以說明他的實力,是多麼的強悍了。只是,可能他比較低調或者說沒有機會像關羽一樣殺大將軍標戰功罷了!

    歷史上,雖然呂布的排名在第三,但是種種跡象中我們可以看到呂布確實是有實力的人物。只是人們往往只光顧著關注一些非常明顯的人,而忽略了一些幕後的。

  • 9 # 哥哥123

    論綜合能力,程昱趙雲,論計謀,我喜歡賈詡,我黑暗,我變態,賈詡的毒計我喜歡,可以以最小的代價獲得勝利,只要取得勝利,有傷天和又怎麼樣

  • 10 # 笨笨伯伯

    我來答一下。

    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讓無數華人認識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其中誰最厲害,說法不一,我來談談我的認識,呵呵,不要嚇著您。

    純以結果論,孔明絕對有遠見。然而並不是丞相大人……而是胡昭胡孔明

    胡昭,所謂昭就是光明的意思,故而取字“孔明”。曹操老師是喬玄,諸葛亮老師是司馬徽,劉備老師是盧植,司馬懿老師是此孔明!

    在亂世,不投靠任何勢力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能自保已經很難得了,扒開歷史的背後,才發現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三國志· 魏書十一》記載了二件事,足以說明胡昭的能力。

    (1)潁川胡昭,字孔明,亦養志不仕。胡昭始避地冀州,亦辭袁紹之命,遁還鄉里。太祖為司空丞相,頻加禮闢。昭往應命,既至,自陳一介野生,無軍國之用,歸誠求去。太祖曰:“人各有志,出處異趣,勉卒雅尚,義不相屈。”昭乃轉居陸渾山中,躬耕樂道,以經籍自娛。閭里敬而愛之。(2)昭善史書,與鍾繇、邯鄲淳、衛覬、韋誕並有名,尺牘之跡,動見模楷焉。

    袁紹曹操具是一時豪傑,卻先後都看上了胡昭,可見此孔明是一個大才。胡昭具體有什麼才能,史書記載的較少,但其書法寫的特別好,以至於“動見模楷”人人拿來模仿。

    然而,胡孔明面對袁紹的召請,卻推辭之後遁還鄉里,面對曹操的召請,胡昭還是拒絕。胡昭雖然見了曹操,但卻對曹操說,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書生,對軍國大事也不懂,所以懇請讓我回家去吧。曹操也無奈,只能讓他回家。

    回鄉之後,這個孔明先生是“躬耕於陸渾”,諸葛孔明是“躬耕於南陽”,當時牛人都喜歡“躬耕”。不過,和諸葛孔明不一樣的是,這個孔明先生還兼職做了一把老師,所以周圍百姓都非常尊敬他。

    高士傳曰:初,晉宣帝為布衣時,與昭有舊。同郡周生等謀害帝,昭聞而步陟險,邀生於崤、澠之間,止生,生不肯。昭泣與結誠,生感其義,乃止。昭因與斫棗樹共盟而別。昭雖有陰德於帝,口終不言,人莫知之。

    胡昭名氣很大,連司馬懿也被吸引了過來。胡昭和司馬懿聊過之後,感覺此人非同一般,日後必有一番成就,所以也算是亦師亦友的交往。交往的情況東漢名將皇甫嵩曾孫皇甫謐(mi)的《高士傳》中做了記載。

    胡昭獲悉有人要殺司馬懿之後,立馬跋山涉水,不畏艱辛的尋找事主周生。胡昭找到了周生之後,一番泣血結誠,讓周生倍有面子,最終放棄截殺司馬懿的念頭。胡昭的一番努力救了司馬懿。如果沒有這個事情,三國曆史結局尚未可知。

    從歷史上看看,胡昭這個“無名之輩”,不像司馬徽、盧植、喬玄那麼有名氣,卻在不動聲色之間,就教匯出了司馬懿,從而埋下了三國最大的變局,改寫了中國歷史!

    至嘉平二年,公車特徵,會卒,年八十九。

    公元161年-公元250年,胡孔明就這樣在亂世平安度過了自己的一生(想必也是衣食無憂),如果不是有人考證,誰也不知道三國最大的牛人在這裡。

    講在最後的話:

    胡昭的人生就是穿越黨的理想。當年他看見少年司馬懿第一反應是此子前途不可限量。而且刷司馬懿好感度刷得槓槓的。

    據穿越黨講,穿越來的三國時候,為諸葛的人格吸引,以孔明自居;還要怒刷和司馬的好感度,畢竟為了以後活的好點 。知道最後贏的是司馬,以致於司馬懿都給兒子起名司馬師(司馬)昭。三國裡面,胡昭絕對是第一大贏家。

    19.3.21 晚 閒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世說新語》41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