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不會愛的小笨蛋

    苦與樂 一個人苦味嘗得越多,他對甜的渴望就越厲害。——高爾基 當我們“能夠說不幸的事”的時候,那還不是最不幸。——莎士比亞 追求幸福,免不了要觸控痛苦。——霍爾特 痛苦這一把利刀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了生命的新水源。——羅曼·羅蘭 認識從苦難中滋長起來的,唯有樂觀奮鬥,才能不斷茁長,反之則易埋沒,默默終生。——拿破崙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巴爾扎克 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後甜——白樸 我從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是生活的本生,這種理論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想。——愛因斯坦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沒有一回的快樂是無憂擾的。——福萊 我們這些人畢竟是由無限精神所構成,而且生來就是要經歷痛苦和歡樂,人們不妨這樣說,最傑出的人總是用痛苦去換取歡樂。——貝多芬 瓦爾登湖畔的羅梭 1845年,羅梭一個人在瓦爾登湖旁邊建造了一棟木屋,然後自己種植物養活自己,靠打工的錢添置些生活必需品。就這樣,他一個人獨自隱居了2年,他一年只花六個星期時間勞作,其他時間用於親近自然,以及對人生、社會一些問題進行思考。遠離了塵世的喧囂,拋開了世俗的煩惱,金錢的羈絆,過著毫不奢華的簡單日子。羅梭在《瓦爾登湖》中寫道:“我隱居竹中,因為我希望活得從容,只和生命中最本質的東西周旋,看我究竟能否領略其中的奧妙。” 李清照的苦與樂 李清照夫婦二人勤儉度日,常典當衣物“取十錢”,買來一些碑文古蹟回家研習,且全身心投入,她給自己立下規矩:不吃第二道葷菜,不穿第二件綢衣,更不置辦貴重首飾,有時她在街上碰見珍貴史料,寧肯脫掉身上的衣服典當也要買回。李清照夫婦生活雖然過得清苦,但他們傾其所有地致力於求知鑽研的無窮樂趣是任何物質享受所不能獲得的。 苦有時候卻是一種人生享受,只有吃過苦,人生才會取得輝煌。挪威數學家阿貝爾以“一般高於四次的方程沒有代數解”這一論斷結束了高斯以來數學家們長達300年的爭論和求索。他的一生都生活在貧困與苦難中,他18歲時,父親去世,一家七口人交給了他,後來由於長期苦難、營養不良和沉重的工作,使他染上了肺結核,26歲英年早逝的阿貝爾用人生的苦難博得了令人敬仰的輝煌成就。 十年前,臺灣一家小演藝公司找了兩名助理,一男一女,因為公司規模小,人手也少,他們兩個什麼都幹,給演員端茶送水、打雜、打掃衛生間,他們兩個輪換值日,女的一三五,男的二四六,他們每次都在衛生間上的表格上籤到。當時很少有人在意他們。十年後的今天,他們的名字被大家熟知,女的叫劉若英,男的叫金城武。中國古代科學家張衡發明地動儀時,遭到當時朝廷政治上的打擊,他被降職任用,頂著他人冷嘲熱諷的壓力,他努力研究鑽研,最後成功發明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感應地震儀器。 巴爾扎克是法國現實主義作家的代表,他一生完成了90部長篇小說,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年輕的時候嚐盡了生活的苦,經商失敗的他欠下了6萬法郎的債務,成名後收入不菲,卻又奢侈浪費,最後又落得個入不敷出的境地。 蘇軾的苦中豪邁 是那個“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寒鴉麼?是那個“一蓑煙雨任平生,何妨行嘯且徐行”的行者麼?是那個高唱“大江東去”的詩人麼?蘇軾,一個被宋神宗稱讚為“才與李白同,識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遭受小人潑來的汙水,接連貶謫,幾近流放,何其苦也?然而,官場上的險惡風波並沒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貧並沒有銷蝕掉他那樂觀向上的心。他在黃州種地釀酒,“夜飲東坡醒復醉”,在黃州“倚杖聽江聲”,在黃州寫下“大江東去”。他總是那樣的淡泊從容。他總是將所有的痛苦失意拋之腦後,銘記著世間之美麗,盡享“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不然,何來“親煮東坡肉",何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曠達與豪邁? 杜甫的苦中憂民 杜甫的一生,被生活放逐,又被苦難追趕。他甚至還不曾抓住盛唐的最後一縷餘光,就被離亂的秋風,吹往落木蕭蕭的江畔。皇帝和宮城已在側身時漸次遠去。十年客居,連同遲開的牡丹,一起被經年的雨水沖淡。當百姓的血淚最終融匯於戰火,天地間只剩下踉蹌的步履,輾轉於破碎的山河。輾轉於飢餓和病痛,展轉於旅途的滿目瘡痍的憂愁。異鄉的屋頂灑滿月光和露水,露從今夜白,白髮連著秋草。而秋草,秋草瑟縮於一個人的消瘦。最終他用悲苦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卻在用憂國憂民的文字延續著自己的生命。在他的人生之路上,憂愁、痛苦把他的人生道路弄得坎坷荊棘,但他留在文學史上的印跡卻是處處充滿了鮮花與讚語。 陶淵明的苦中淡泊 對於陶淵明官場如樊籠,因而有了“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悠然舒心,即便“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即便“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如此生活固然清苦,陶淵明忘卻了官場的失意,忘卻了仕途的不達,一生長嘆“歸去來兮”毅然掛印歸田園,於清苦中活出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清逸,活出了“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的自由。 奧運冠軍徐莉佳的先苦後甜 第30屆倫敦奧運會帆船帆板金牌得主徐莉佳之所以能折桂奧運會,取得今日輝煌成就是因為她是一個從小就能比別人吃苦的人,她出身貧苦,身體條件並不出眾,她深知要想改變命運,唯有吃苦。12歲時,她的皮艇被17米的巨浪打翻,死裡逃生的她默默承受;2004年雅典奧運會她整裝待發,不料左膝關節被診斷出長了一個小腫瘤,因手術錯過難得的機會,她咬牙堅持。 伏爾泰在苦難中成就自我 被譽為“歐洲的良心”的法國著名哲學家伏爾泰一生經歷過牢獄生活和流亡國外的痛苦,這些苦難並沒有打倒他,反倒促使他寫下了大量的文學、史學、哲學和科學著作。 范仲淹 神宗十年,范仲淹因直言勸諫而被貶岳陽,偶遇故友滕子京,恰逢重修岳陽樓,滕子京請之作賦,《岳陽樓記》一揮而就。面對著浩浩湯湯的洞庭湖,所有的苦愁都化為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豁達自慰。 歐陽修 歐陽修慶曆中任諫官,直言論事貶至滁州,鬱鬱寡歡的他寄情山水,化苦為樂,於醉翁亭暢敘幽情,與民同樂。 柳宗元 柳宗元唐順宗永貞元年擁護王叔文改革被變為永州司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山水,與友朋遊歷山水,遇清幽小潭,化孤悽為文字,作《小石潭記》流傳後世。若是沒有貶謫失意之苦,而整日為政務所擾,又怎會有澄澈的心境坐觀雲捲雲舒? 司馬遷忍宮刑之苦,著傳世之作 司馬遷因李廣陵事件受到牽連而入獄,在獄中他受到慘無人道的“腐刑”,但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他忍辱負重,潛心寫作,苦盡甘來,後終著成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貝多芬用苦難鑄成的快樂 貝多芬由於貧困沒能上學,一生命途多舛,17歲得傷寒和天花之後,肺病、關節炎、黃熱病等接連而來,21歲失去聽覺,愛情受挫,感情遭到重創。然而他在全聾的情況下創作了輝煌傑作《第九交響曲》,他晚年的創作都是用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鋼琴箱內,一端咬在牙齒中間來聽音。 檯球神童丁俊暉能在18歲就奪得世界桌球大賽冠軍的背後是艱苦乏味的反覆訓練,在英國培訓的三年裡,他說的最多的是“開燈、擺球、關燈”,這種單調而乏味的重複讓人苦不堪言,但丁俊暉並不覺得辛苦,反而從中感受到了無窮的樂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清對中華民族融合做出過哪些貢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