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修元道人
-
2 # 古城金地140787426
優良傳統和陋習是文明嗎?是習慣要用文字明確表達清楚明白叫文明。
什麼叫文明?
文明首先要有文字表達清楚明白叫——文明,這就是定義。
離開了文字,文明就不存在。
大家都說世界上的文明古國只有中國了。
為什麼只有中國了?中國和別的文明古國有哪些不一樣嗎?
對比以後就明白了什麼叫文明。
國際上認同文明的三個條件:1,城市遺址不存在了嗎?答案不是。2,是他們的文字不存在了嗎?答案也不是。3,是他們的宗教信仰不存在了嗎?答案還不是。
上面的條件各個古國都存在,為什麼說他們的古代文明失落了?只有中國文明還存在呢?
只有一個答案就是三個依據 不正確。
正確的答案就是: 他們的古老文字現在沒人使用了,文不明瞭。只有中國的古老文字還在使用。
他們失落文明的原因就是文字已經看不懂看不明白了。中國的文字還能看懂看明白。這就是 區別。
中國文化的根就是文字的使用。離開了這個根文明不存在了,文化不存在了。
原始和文明是兩個大家認為相反詞意。如果,在原始大森林裡有人迷失了方向,那麼他就很難走出去了。但是,有一個符號出現在他的面前,上面有個↑箭頭指出方向,如果能明白他就會得救。原始和文明就從這裡分開了。那個有↑就是象形文字。沒有字的是原始森林,有了文字就能看明白出去方向。
人與高階動物比,人本身就是高階動物。智慧接近人的猩猩,還是海豚人和它們比,人有文字,它們沒有。人可以把所有的事物記錄下來,把世世代代的經驗記錄下來,傳給後代,而別的動物不能。
人和動物的腦子記憶有侷限,不可以記很多的事情。
人使用了文字記錄,可以幫助記錄更多的東西。一個人靠人腦一生學習,能夠掌握的學科幾種就很了不起了。一生拿到幾個博士就不簡單。而學科有幾十種,靠腦子記是不可能的。文字在這方面使人腦增加了幾十倍,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翻閱。這就是他們的區別。
人和動物的區別不能用道德來衡量。原始人也是人,他們為了爭奪食物打的你死我活,遠古的原始人連個遮羞布都沒有,還談何道德廉恥。
中國字文明在於指向明確,馬字讓人看了就是馬這個動物。鳥看了就是鳥這個動物。不會把鳥看成馬。不會馬字看成鳥。這就是文明。如果兩個字看了分不清,就是文不明,就會出現混亂,是非不分,指鹿為馬。特別是在法律法規方面,容易造成怎麼解釋都可以,說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說你不是 你就不是,是也不是的混亂局面。造成文字獄的悲劇。
金屬沒有文字不是文明,只能證明當時的冶金技術,三星堆的銅疙瘩,誰能說說是誰鑄造的,到現在也不明。城市遺址也不是文明,只能證明那裡有人生活過。有人強求有國家的出現就是文明。這是不講理的說法。國家是什麼?是一個組群各司其職,分工明確的集體社會。如果沒有文字就不是文明。像這樣的社會有很多,像螞蟻,蜜蜂。能說它們文明嗎?它們文在哪裡?怎麼明?文明重點是,文,要明。不是城市明,不是國家明,不是銅器明,也不是石器明,而是文明。強調的是文。
就拿繪畫來說中西方也有區別。
東西方的繪畫就不是在一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的畫是水墨畫。而西方的畫是油彩畫。
油彩畫和水墨畫比,一個是西方畫比較細膩,精準,認真關注每一個微小變化。
從他們的油畫,就可以觀察到,他們認真的做事態度和一絲不苟。
他們發明的油畫可以隨時反覆修改。他們的油畫可以描繪出很小的細節。
而中國的畫是水墨畫就無法修改,必須要胸有成竹一氣呵成。中國畫注重雲裡霧裡,朦朦朧朧,隱隱約約,含含糊糊,似是而非。看的人也只有難得糊塗了。就像有的人說話說一半留一半,讓你去悟另一半。如果,是領導說的話就是害怕負責任。
西方的油畫可以畫出來一樣的作品,因為他可以修改。
中國畫就無法畫出來一樣的畫,因為無法修改。
中國的文明文化什麼都沒有中斷。什麼是古文化?什麼是現代文化?古代的文字化資訊是古文化,現代的文字化資訊是現代文化。
一個國家的發展速度要看這個國家的文化普及程度。
————就是文字化的使用。
中國文化和文明能夠生存下來不斷代是因為,華人的聰明智慧儲存了中國的文化連綿不斷髮揚光大。
這就是世界上只有華人,使用了能夠輕便的,把文字資訊隨意攜帶的工具——甲骨和竹簡。
首先,甲骨和竹簡的儲存比石頭和泥土的儲存方便。
其次,重量輕,容易攜帶。
再則,就是可以摺疊,資訊儲存空間大。
還有就是可以長期儲存,用的時候可以隨時展開閱讀使用。
以上優點使中國文化能夠在戰亂年代隨身攜帶,就算背井離鄉也可以有人傳承。
而使用石頭和泥土,作為承載文化資訊工具的人,就沒有那麼方便了,戰亂到了被迫背井離鄉無法攜帶,經過幾代異地生活,原地使用的文字已經不認識了,文已經看不明白了,就消亡了。
造成大規模戰爭因素,都是在文化資訊傳遞比較方便的時期,這樣可以及時聚集大量人員投入戰爭。中國的三國演義就很能說明問題。
中國文明的功勞應該在有水的地方,那裡有龜甲和竹子,是它們讓文字流傳千古,保持文明。
-
3 # 埋沒明珠W
中華文明幾千年的傳承中,優良傳統不多、屈指可數;糟粕東西不少!優良傳統有:一、孝文化。二、勤儉持家。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糟粕的東西:一、女孩、婦女纏足!(人為殘害婦女幾千年)?!二、對死人比對活人還好?!比如:活著時,不為其(本人、長輩等)投入或花費精力、時間、物力、財力;死後,卻一反常態鋪張浪費,就是薄養厚葬?!張揚的祭祀,燒香、燒紙、扣(磕)頭、什麼二十四拜……?! 四、燃放爆竹、煙花。……過年過節、結婚、生孩子、建房、上樑、喬遷、上學、金榜題名、……等,都要大肆燃放爆竹煙花,既浪費資源又汙染環境!增加安全隱患?!五、結婚鋪張浪費,尤其女方向男方索要高額彩禮錢?!……為婚後埋下感情不好、不和、破裂、甚至兇殺案?!六、華人,崇尚科學的少,相信、迷信封建思想的多?!不與時俱進?!七、華人,還有一部分人盲目迷信崇拜沒落的中醫、中醫藥;不懂、不認、不學、不崇尚現代醫學(西醫)!八、中國式的婦女生孩子“過月子”一系列不科學身體回覆、飲食、生活方式、習慣等!…………等……?!
回覆列表
漢族以農為本,起始於炎黃二帝,本為華夏族,後因漢朝的強大被外族稱呼為漢人。華夏文明創始人能整合眾多族群形成華夏族,靠的是他們通曉天地的知識,也就是道家的前身,黃帝靠天道之學成為華夏的人文始祖凝聚了華夏族群。但盛極必衰,在豐厚的物質精神遺產誘惑下,人心不古,開始爭鬥分裂無法避免,故有周之後的諸子百家,這是華夏族分裂的開始,後秦統一中國然後被漢朝取代,漢亡於內亂後,晉引胡人入室,則標誌著華夏族開始放棄華夷之辨進行胡化,漢族變得更加混亂,終於造成了五胡亂華,也就是一盤散沙的開始,此後胡漢混雜,漢人胡化進一步加深,而族群卻逐漸失去了道統天道之學的傳承,最終亡於明朝被通古斯滿清毀滅華夏文化科技將漢人變成奴隸,成為徹底的一盤散沙也就不奇怪了。然後西方文明崛起,幹掉了滿清,崇洋媚外產生,所以漢人自己不知曉自己曾經的文明強大輝煌,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自己抹黑自己,何其悲哉。幸之當世,不破不立,華夏族人重立道統天道之學,聖人出而華夏聚之時機已到,可見散沙凝聚為華夏之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