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提醒辣語
-
2 # 飄逸的歷史
讀過書的人都知道,中國傳統的書寫方式都是從右往左書寫,古代建築的牌匾也都是如此。哪怕是當代的仿古建築,除了一些粗製濫造贗品外,基本上也採取傳統方式從右往左書寫牌匾。
比如古隆中的牌匾都是從右往左書寫的。
其實臥龍崗武侯祠作為始建於唐宋的紀念諸葛亮的場所,其牌匾大都也是從右往左書寫的。
可是1973年,國學大師郭沫若給臥龍崗的草廬題詞“諸葛草廬”偏偏是從左往右書寫的,放在一眾從右往左書寫的傳統牌匾中顯得格格不入。
要知道從左往右的書寫習慣是現代引進自西方,放在中國古建築中明顯不合時宜。做為國學大師郭沫若難道不知道嗎?當然不是。
在1964年,郭沫若參觀古隆中時,給隆中題詞“諸葛草廬”就是按傳統方式從右往左書寫。
可見,郭沫若用現代西方書寫方式給臥龍崗草廬題匾就是有意為之。我認為郭老是在暗示,臥龍崗的草廬就是個西貝貨。
其實,“臥龍崗草廬是贗品”也是南陽人自已的看法。
1985年南陽市編撰的《歷史文化名城南陽》一書中說:“南陽的諸葛廬、抱膝石等等雖系贗品……”
《光緒南陽縣誌》也說“然漢荊州八郡南陽居首,襄陽(隆中)四(是)為鄧縣實隸南陽,故侯自表謂‘躬耕南陽’。漢晉春秋亦謂亮家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以此推之,南陽祀侯固宜歷代,迄今築居以像之,與隆中並稱,於以見侯德感人之深,而民之好之……”可見南陽縣誌也承認臥龍崗是“築居以像”隆中。
事實上,在元代以前沒有任何史料,提到南陽有臥龍崗,明代以前沒有任何史料提到臥龍崗有草廬,清代以前沒有任何史料記載臥龍崗是劉備三顧地。而隆中草廬最晚在宋代就廣泛見於各類文獻。比如,司馬光就有詩曰:“武侯暫為蒼生起,長憶隆中臥舊廬。”陸游也有詩曰:“幸好隆中客,無為起草廬。”當代中國政府也一貫認可隆中。
1976年5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南陽市委宣傳部編寫的《諸葛亮小傳》一書就認定南陽臥龍崗是紀念地,襄陽隆中是躬耕地。該書第二章《躬耕南陽》指出:“隆中在襄陽城西北二十里,當時屬南陽郡鄧城管轄”,“諸葛亮在這裡度過了十個寒暑”。“小小的隆中實際上成了他的第二故鄉,所以他自稱‘躬耕於南陽’。”
1980年南陽市臥龍崗武侯祠門前出售的導遊性小冊子《武侯祠簡介》也說:“諸葛亮隱居在南陽的隆中(今湖北襄陽附近)……劉備三顧茅廬見到了諸葛亮……從此他就離開隆中輔佐劉備……(南陽)臥龍崗武侯祠後部的茅廬……是後人根據諸葛亮生活起居而興建的紀念性建築物”。1985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河南省政府組織編纂的《河南風物誌》。該書武候祠一節說:“(諸葛亮)在襄陽西隆中結茅隱居,他躬耕壟畝,攻讀史籍……漢室後裔劉備三顧茅廬於隆中……孔明遂離開隆中,佐劉備攻伐中原……人們知道,湖北襄陽古隆中為孔明隱居躬耕之所……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過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很明顯,這裡所說的南陽系南陽郡,並非今日之南陽市。後人出於仰幕,於今日南陽建祠以祀。”
1986年確定的第二批文化名城中,就確認隆中為諸葛亮故居。晚清開始編輯1915年完成初稿,1980年第一次印刷的《辭源》中,關於【隆中】“山名。在湖北襄陽縣西。漢末諸葛亮築廬居於此。相傳劉備三顧茅廬,即此”。1989年的《辭海》,關於【隆中山】 “在湖北襄陽縣西,臨漢江。東漢末年諸葛亮曾隱居於此。”關於【隆中對】“東漢末年諸葛亮隱居(今湖北襄陽西),建安十二年劉備三次往訪。”《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是1995年12月經中國國務院批准正式立項,由胡喬木任總編輯委員會主任主持編輯的煌煌鉅製。其中說“諸葛亮“詞條說 :“諸葛亮……隨叔父諸葛玄往依荊州劉表。隱居南陽隆中(今湖北襄樊西),躬耕隴畝…”綜上可知,官方對於躬耕地的態度是一貫的:隆中是真正的躬耕地!
郭沫若作為通曉歷史的國學大師,不可能不知道歷史上關於躬耕地的真實記載是哪裡,但礙於情面又不得不題詞,所以只能用這種有違常理的方式暗示:臥龍崗草廬是個只能掛西式牌匾的西貝貨而已!
-
3 # 湍水釣叟
由於古書的排版是豎行,按從右向左的順序,因些舊時寫牌匾時,沿用了這種舊俗。
新中國成立之前,牌匾書寫一直是從右至左的豎排形式。漢字的書寫順序正式變為由左至右,由上到下的時間是1954年,因為1953年的學生課本的書寫順序還是由上到下,由左至右;1954年的學生課本正式變為由左至右,由上到下。
1955 年1月1日,一元伊始,永珍更新。《光明日報》上,刊登了一篇題為《為本報改為橫排告讀者》的文章:“我們認為現代中國報刊書籍的排版方式,應該跟著現代文化的發展和它的需要而改變,應該跟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而改變。中國文字的橫排橫寫,是發展趨勢。”
著名學者郭沫若、胡愈之等也很快撰文指出文字橫排的科學性。人的兩眼是橫的,眼睛視線橫看比豎看要寬,閱讀時眼和頭部轉動較小,自然省力,不易疲勞,各種數、理、化公式和外國的人名、地名排寫也較方便,同時還可提高紙張利用率。當時有人開玩笑說:活了幾十年,現在才知道眼睛橫著長,是為了看書方便。
《光明日報》是當時在知識分子裡影響最大的報紙,而偏偏知識分子對文字非常敏感。於是,面對面目一新的《光明日報》,有人歡迎,也有不少人批評。就是記者們也有些不適應,交來的稿子還是習慣豎著寫,為了改變這種情況,編輯部特別印刷了一批稿紙,由以前的豎格變成了橫格,發給大家使用,從稿紙的變化上強制改變這些記者的習慣。
有讀者寫信到報社反對,呼聲最高的是詩人和書法家,因為古詩和書法正文一向是豎著寫的,牌匾都是從右向左的,現在要求改成橫的,並且要從左向右,有些人反而不知道該怎麼寫了。有讀者在信中說:“看著現在的報紙,感覺就好像把一幅山水畫倒著放了,怎麼看怎麼彆扭。”於是,有人搞了一次專項實驗:挑選10名高三優等生,分男女兩組,讓他們閱讀從同一張《中國青年報》上精心選擇的抒情短文。結果差距明顯:橫排版的閱讀速度是豎排版的1.345倍。
《光明日報》率先實踐後,到1955年11月,中央級17種報紙已有13種改為橫排。1956年1月1日,《人民日報》也改為橫排,至此,全國響應。即改為從左向右橫排書寫。
郭沫若作為文化名人,也是這次改革發起者之一,當然會率先遵守這種規定,在題寫牌匾時,從左到右寫,沒有什麼奇怪的。然而六十多年過去了,還是有一些人,仍留戀於過去的書寫形式,似乎只有這樣書寫,方能體現出自身的文化底蘊。
顯然,提這個問題的人,除了不清楚解放後文字改革的一些具體情況外,就是地域意淫的心理在做怪。可憐一些別有用心的回答者也是矮人觀場,自作聰明。
清楚地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期,四川的地方特色小吃“擔擔麵”流入石家莊。當時,坐落在中山路路南的中華飯莊門口,臨時用綠色帆布搭建了一個帳篷。帳篷外掛著一塊不太大的牌匾,上書從右向左看是“擔擔麵”從左向右看是“面擔擔”,引起了人們的熱議。石家莊日報以《擔擔麵還是面擔擔》為題,在社會上展開了討論。最終,多數人認為,隨著國家印刷和書寫形式的改變,應與時俱進,牌匾的書寫形式也應該改為由左向右書寫為宜。
可以說,從五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初期,為適應文字改革的需要,牌匾一般都是按從左向右的順序來寫的。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國家對古典文化復興的日益重視,對書法篆刻、手書題詞、特殊需要等情況下的書寫順序的不再做出強制性要求,牌匾從左到右,還是從右到左,完全取決於書寫者個人的意願。大概是2011年左右,西安市還曾為“含光門”還是“門光含”引起過爭論。最近的爭議應該是2015年莫言為孔廟從左到右題寫的牌匾吧。
去過北京恭王府的人可能都有印象,恭王府裡有些牌匾是從左向右寫的,從噴子們的邏輯來看,難道這是寫匾的人在暗示恭王府是假的?
別怪筆者不厚道,最後再發一張打臉的圖片,就是董必武先生為襄陽隆中題寫的一塊牌匾。
不知道提這個問題的人怎麼解釋?
-
4 # 蒼茫大天地
襄樊人和棒子國有一拼,歪曲歷史生拉硬扯是你們的強項。郭沫若人品怎麼樣華人都知道,拿這樣的人為你們貼金可見你們的人品也和郭一樣
我們都知道中國自古代書寫方式都是從右往左書寫的。目前儲存下來的古建築牌匾都是從右往左書寫。就是一些正規一點的仿古建築牌匾也是從右往左書寫。當然現在也有許多粗製濫造的偽造古建築的牌匾都按西方習慣從左往右書寫。
郭沫若作為國學大家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但他在1973年給臥龍崗的“諸葛草廬”題詞故意按西方書寫習慣從左往右書寫,其目的耐人尋味。要知道1964年郭沫若給隆中的草廬題詞“諸葛草廬”可是按中國傳統習慣從右往左寫的。他是不是暗示臥龍崗崗草廬只是個贗品呢?
回覆列表
南陽諸葛廬,是八角狀,也有人說是模仿蒙古包,這樣的形狀顯然和漢人的房舍不同,因此它不是房屋。
諸葛廬是一個紀念性的建築,這一點南陽官方也認可,只剩下一些民粹式的人物相信是諸葛亮的住所。
一個諸葛亮能給南陽人均帶來多少經濟收入,以致於南陽一些人非拉諸葛亮到南陽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