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大仙說說
-
2 # 老大爺的菜園子
很現實的一個問題就是現在很多的90後都有房有車有存款了。
年近四十至少也是工作十多年了。月薪一萬已經高過了全國平均水平。這樣子看來,至少是收入方面是沒有問題的。那問題可能就是處在了花銷上面。既然同等條件下的人們早就已經有房有車有存款了。就說明你的消費方式可能存在很大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講問題就出在你不會理財上。俗話說的好,“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有時候看來,其實就真的是這個樣子。下面我們就簡單的看看。如何透過理財,來改變你現在尷尬現狀。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什麼是理財?根據百度百科給出的解釋。理財,指的是對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理財分為公司理財、機構理財、個人理財 和家庭理財等。人類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動離不開物質基礎,與理財密切相關。以你現在的情況,應該先開始從個人理財開始。來一點點的積累自己的財富。
國內能夠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的機構主要有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公司。既然準備改現狀,你就可以從小做起。每個月留出一部分工資來做理財。攢錢是一個辛苦的過程,你可能會降低你現在的生活質量。但是為了你的幸福,為了娶老婆。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攢錢是需要提前留出一部分,而不是每個月花剩下的攢著。那樣是永遠攢不下來錢的。
-
3 # 職場潘多拉
相比現在的焦慮,何不靜下心來好好規劃下未來怎麼走?焦慮的人認為33的年齡馬上就奔4了,享受生活的人認為,還有7年才40,而40歲也還是年輕力壯的時間。
現在生活壓力大,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從你的月薪來看,多半是在一個這樣的城市中,如果不是當地人,那房租、聚會、各種生活開銷,一定會讓你變成月光族。
我覺得以你現在的年齡,當務之急是做好投資。一是做好理財規劃,每個月把自己的工資分成幾份,然後一定要流出定量的機動資金(比如30%),來強迫自己節約,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做好規劃,你發現,原來每個月7000也能活出以前10000的水準;二是投資自己,這是現在這個年齡段最划算的投資,工作技能的提升(比如office、演講、寫文等)、眼界的提升(讀書、旅遊)、斜槓職業的發展(根據你的愛好興趣和你手中的牌來決定)。
另外,如果說理財方法是“節流”,投資自己是“開源”的話,那還有一種介於二者之間的方式:深挖現在的工作,進行縱向拓展。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升職的方式來完成收入的增加和人脈的積累,這其實你現在時間相對緊缺之下的最好選擇。
透過上面的描述,也許你已經發現了,職場技能的提升、理財計劃對提升自我的規劃和升職三種方式是互相促進的關係,如果能夠“三頭並進”,那最後形成合力的結果也最好。
回覆列表
確實已經奔4了,還沒有人生巔峰就要走下坡路了,這一般是中年危機的套路;我們上一代何嘗不是這個套路。現在人對物質要求越來越看中,思想也越來越浮躁,導致中年危機過早的來臨。
例如大城市的平均工資,網路上是這樣的
那北京為例子,如果按簡歷求職樣本統計是這個樣子的。
是不是頓時覺得一萬塊工資還是能打敗很多人的,為什麼會有那麼大差異呢,是因為富人和精英人群不會投簡歷的,這樣我們也不會被平均。
還有就是對於中年的80後,應該已經開始靠資產掙錢了,而不是隻靠工資掙錢。在前十幾年積累的資產該替我們掙錢了,如果一直是月光族,那估計應該感到中年危機了。不會理財,不會在風口掙錢,就已經脫離社會的發展模式了,要想改變現狀也是難上加難。
不過從現在做起也不晚,王健林也是38歲創業,老乾媽42歲下海;只要努力也能獲取你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