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頑石補天

    我想,這首詩表達的是境界。相對於上天,下界則為塵世。非常清楚!塵嘛,不乾淨。所以,凡人則必須拿一塊抹布時常擦拭那些骯髒的塵埃。而作為修行有潔癖的企圖超凡脫俗之人則要勤拂拭。但是,豈不知,在上天仙界佛道法家,那裡是乾淨的,佛道是四大皆空,豈有塵埃,豈容塵埃!故此: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牛逼吹得三響。要不是唐僧有一盞金缽,儘管歷經千難萬險,跋涉萬水千山,遇險八十一難,恐怕就要空手而歸了。佛也就是那麼回事。世間也好,上屆也罷,沒有絕對的一塵不染。還是:身做菩提樹,心應明鏡臺,時常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 2 # 知常容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按我的理解是這個樣子。你能看到一棵樹,那麼你自然就能夠看到灰塵,因為你是用眼耳舌鼻等去感知這個世界的。

    世界還是那個世界,就看我們怎麼去感知這個世界。等到我們不只是靠感官去感受世界,到能真正感知世界自然就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了。

    請諸位斧正。

  • 3 # 柳莊神算

    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心中無一物,才算是真空。人生一春,草木一春。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幸福何處來?就在人心田。人的心代表天上的星星,照亮了別人也照了你自己。阿彌陀佛...

  • 4 # 仁依生

    說的是一種境界。相對於“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是一種初級境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從佛學的空性、忘我是追求來說,境遇更高一點。禪宗比較講究頓悟,就是說修煉講究悟性高低,第一種是勤奮,第二種是覺悟。就是說死煉不如活學。

    還有一個例子說境界,更透徹。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比較常用在藝術境界。

    沒開悟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不到山水裡的美和風格,精神氣質。

    開悟以後,看山看水不是隻看到表面了,能看到表象之外的東西。

    當你更成熟老到,境界更高的時候。一切都可以信手拈來,一看可以看穿事物的本質,沒有必要在意什麼形式和說法了。這就看山水還是山水。並不是回去了,而是更自由了,遊刃有餘了。

  • 5 # 碎葉牡丹

    本性為佛性,佛為無上智慧。即菩提。有樹為菩提樹,佛陀在樹下成佛。但是智慧不會就是那棵樹,而是自身的開悟。修道之人稱明鏡為心臺,本性即在明鏡臺之上。坐禪時心坐明鏡臺為一個境界。但是明白禪悟卻不是那個明鏡臺,而是本心。所以菩提與明鏡臺都是有而非無。真正覺悟是空。所以原本無一物啊。

  • 6 # 如若天風

    《自由體詩》

    ——(論一下,惠能之語)

    胡語說的破天荒,不到徹底心不甘。

    後世愚者痴痴吹,總把廢話放神壇。

  • 7 # 張鐵軍158

    第一,“菩提樹”與你無關,拿“菩提樹”說事兒沒用!

    第二,你的“心”不是明鏡臺,哪兒有什麼“塵埃”可以落?也沒地方落!

    第三,人的“心”中只有本性,沒有“垃圾”、沒有“灰塵”!“人性”中只有倆事兒:“快樂”和“煩惱”。

    第四,人的本性就是趨利避害,“危險境遇”可以逃離,而“心中的恐懼、煩惱”必然如影隨形,不可逃避,任其存在而不管,就可以因適應而堅強,此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與此同時,把全部力量用來付出建設性的行動、用來創造快樂,畢竟快樂是可以創造的! 快樂多了,煩惱相對就少了。這樣就會獲得智慧,這就是通向幸福、卓越的路。

  • 8 # 甸原富利

    慧能大師《菩提偈》的這四句,高僧大德都不敢說“盡解”,作為凡夫俗子的我,更不敢信口評之。

    以我個人的淺識,簡而言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9 # 王利軍

    菩提(智慧)本來是沒有的,就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樣。人的本性本來清 淨,本來就什麼都沒有,那裡來的灰塵呢?。通過這些我們可以看出,彗能大師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都是虛幻不實的。應放下一切執著,順其自然才會明心見性。本人淺見讓大家見笑了。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 10 # NBALen

    通俗的解釋應該是:菩提(智慧)本來就沒有樹,他是五行的,換句話說神秀說的“身是菩提樹”,拘泥了自己的身體。也就是說,“身”,本來也是無,只是“名”叫做菩提、身。如果執泥於“名”,就執著於“有”了。後面一句“明鏡亦非臺”,明鏡也不是照臺,明鏡本來並不會照東西,是人的覺知,賦予了他“能”照。換句話說,心本無心,因為有外物的對待,就生了我的“心”(念頭)。最後兩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是說“宇宙生命”這個本來為什麼沒有“一物”呢?因為所有的“物”,所有的“有”,都是“心”這個鏡臺“造”的“知”,本體其實是“無”。

  • 11 # 俯首豔陽天

    菩提樹是客觀存在的,明鏡臺也是客觀存在的,但如果人心中無物,那麼一切客觀的存在就都不能影響一個人的內心。說的更玄幻一些就是一切所謂的客觀存在只不過是內心世界幻覺,如果從內心裡摒除了這一切,那麼紛雜的身外世界就影響不到內心的清淨了。這兩種解釋都又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以內心世界決定身外的一切,這是一種極度自我中心的唯心主義觀點。

    心中無一物,這本身就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謊言。儒家王陽明說的好:除山中賊易,除心中賊難!這種總結是非常符合人性的,最厲害的賊在心中,怎麼可能心中無一物!看看物質世界,除了從人心裡發出來的各種惡念惡行,還有什麼能夠算作塵埃呢?正是人心中的塵埃導致了社會的烏煙瘴氣,正是人心裡的邪惡造成了世界的各種罪惡。

    人想通過悟性或者修行達到心中無一物的理想境界,那隻不過是一種想法罷了。囊腫裝滿黑色墨水的筆,無論用什麼方式努力寫,字跡都是黑色的。但人性中的驕傲卻總是看不透這一點。結果就導致了一代代的自欺欺人,當真相被模糊到一定程度後,糊塗佔據了主流,蠻橫倒成了真理,然後被許多人頂禮膜拜!

  • 12 # 黑夜中發現美的眼睛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本來就不是樹,明鏡也不是臺子,本來就空無一物,哪裡還需要執著塵埃的去留?,不要執著於現有的東西,也不要妄想未發生的,該來的終究會來,去也阻止不了,不如靜下心來,定下這躁動不安的心!

  • 13 # 淡然一笑蓮花開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基本意思是:菩提本來無樹,明鏡葉不是臺,原本恐無一無,又到哪兒若來塵埃?

    如果單從這四句謁來看,而沒有設定背景或事件,那麼李姐起來難免雲裡霧裡,似懂非懂,要真正讀懂,就必須和北棕創始人神秀的另外四句偈合起來一起理解:“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試,勿使惹塵埃。”

    神秀和慧能是師兄弟,他們的師父是禪宗五祖弘忍,根據《壇經》記載,當時五祖一日換門人盡來,要大家各作一偈,並說悟大意者,即付汝衣伐,稟為六代。結果神秀寫了以上四句偈,但五祖不滿意,後來慧能作了以上四句歌偈。

    讀了神秀的四句偈,我們能明白神秀對於佛性本心的理解,他認為應該通過修行而漸悟,我本身就是一顆菩提樹,我的內心也如同明鏡一般,只要我經常內省反思,防微杜漸,就能保持內心的明淨如初,這就是北禪宗的“坐禪習定”、“住心看淨”。

    慧能的四句偈,更讓人期待,對後世的影響更大,他推動了佛教中國化,讓中中國人相信佛教不是外來,佛性人人皆有,不要執妄念,自可明心見性,茲證菩提。而“菩提本無樹”四句指明瞭不拘泥萬法也可以領悟得到,不論次第,直接成佛。

    不是每個人都能頓悟的,但修行卻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修行的終點並不一定是領悟,但漸悟無疑是適用每個人的道路。

  • 14 # 易可85635859

    這是禪宗六祖寫的一首詩。他叫惠能,他的頓悟派禪宗的出現,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個革命性的產物。佛教本來來自印度,在東漢年間傳入中國,一開始,佛教的傳播受到很大的阻礙,因為他的思想體系與中國的固有的文化格格不入。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佛教與當時社會思想領域佔據主流的儒家思想產生了衝突。儒家是強調現實的,強調入世的,儒家認為人的價值和最高理想是成就聖人的人格,成為那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儒家把人的價值定位在現實世界,定位在此岸世界,並沒有什麼虛無飄渺的彼岸世界。而佛教則不同。佛教以因緣為基礎,告訴人們四大皆空,人的最高理想是到西天淨土成為佛,享受無上的幸福。

    第二,儒家要求仁愛,仁愛的基礎是孝,而佛家則要求人們拋妻棄子青燈黃卷,遁入空門萬事不管,這是第二個衝突。

    第三,儒家強調以禮為中心的社會規範和秩序。如孔子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後來稀西漢的董仲舒更是強調人倫之間的無常,這就要求人們遵守社會等級制度,而佛教的教義是萬物平等,人人都有成佛的機會。無論你是王公貴族還是平頭百姓,都是一樣的。所以這是他們之間的第三條衝突。也就是說,佛教徒到底要不要敬王的問題。

    佛教的發展比較緩慢。但是中國文化具有強大的融合與改造能力,能將外來文化改造成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在佛教發展的過程中,隨著各種佛經被運用中國的漢字和書寫習慣被翻譯出來的時候,必然帶有中國文化的特質。所以,在這個基礎上,產生了各種佛教的教派。本文講的禪宗就最中國化最有革命精神的教派,禪宗特別是禪宗六祖的出現,一下子讓佛教發展壯大起來,起真正的原因,在於他的修行方法的不同。這就是這首詩的意境之精細佛理。

    我們知道,人類總是很懶惰的,他們總想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回報。在佛教的修行上也是如此。

    本來的佛教的修行是非常辛苦的。要斷絕慾望遠離紅塵,要每日唸經拜佛心無旁騖,這些繁瑣的儀式倒也罷了,最重要的是我們不知道在這樣辛苦的條件下,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成佛。

    禪宗六祖慧能的出現,讓這一切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關於六祖慧能,有一個傳說,據說他本是個獵人,不識字,但是天生聰明有慧心。在拜在五祖弘忍門下時候,僅僅是個廚房做飯的雜役。五祖要將衣缽傳人,就叫來大弟子神秀,讓他寫一首偈,神秀寫道:“身是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而正在廚房幹活的慧能,因為不會寫字,就自己口述請人幫他下來,慧能寫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由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認為神秀的修行不夠,對佛性的理解不夠,就祕密地把衣缽傳給了慧能,並讓慧能連夜逃走,慧能回到老家廣州,經過十多年的修行帶徒,最終在弟子的幫助下,成為禪宗的六祖,成為禪宗的南方教派的教主,而神秀則成為北方教派的教主。

    那麼,慧能和神秀的這兩首詩,到底有什麼區別,那麼慧能的詩到底是好在哪裡,為什麼五祖能把衣缽傳給他呢?

    其實,他們兩首詩的不同,是修行方法的不同。神秀認為修佛要用盡全身心的力量,不斷地讓自身和內心清靜,就像是擦拭鏡子的一樣,一旦有灰塵,就要擦趕緊,但問題是,理論上講,人心永遠都沒有清靜的時候,所以修佛是一個痛苦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這種修行方法就是當時最流行的漸修派。

    而慧能認為,人心就是佛心,佛並不是外在的,而是在我們的內心,內心之外,別無它物,人人都是有佛性的,只要我們能返回自己的內心,找到佛性,就能成佛。而成佛的過程也許就是那個一瞬間,一下子就頓悟了,就能成佛了。慧能的這個修行方法叫做頓悟派。就像是慧能在另外一首詩中說的那樣: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惠能曾經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接著說:“心但無不淨,西方去此不遠;心起不淨之心,唸佛往生難到。” 這就很明顯地告訴我們,人心 就是佛心,你修佛不需道外面尋找,否則就是到了西天你也找不到。真正的修行方法,是自己到自己的內心深處去找。慧能又說,“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向何處求佛!”“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覓佛,去覓總是大痴人。”反覆申明向人的自我求真,自我求佛,這是惠能教導其弟子立地成佛的唯一途徑。在他看來,求佛的人只圖自悟,不假外示,心注一境,化難為易,自能達到目的。

    通俗地說,慧能認為,既然內心有佛,我們在修行的時候,就有可能突然發現佛性發現佛心,就可以一時間茅塞頓開產生了化學反應,這就是頓悟。慧能的理論與傳統佛教的修行方法相比則更具優勢。

  • 15 # 隨河入海

    這種修養對生活在紅塵中普通人來說可望而不可即,因為我們不可能做到四大皆空,萬緣具滅。但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時常反省拂拭,還是可以做到的

  • 16 # 心誠則靈4476

    我的理解就是不管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一顆順其自然旳心態和積極的態度。也就是積極能好本職工作,儘可能的保持好正能量的積極心態!積極鍛鍊身體!合理安排時間,張馳有度,在這個高度商業的社會裡,物慾橫流,欺詐盛行,能做到勤身營務,恭慎保持已屬不易。[祈禱][祈禱][祈禱]

  • 17 # 興海亭

    簡單的說,就是“四大皆空”,甚至像在寺廟叩拜佛祖這樣的行為都沒有必要,因為“本來無一物”。可以說是佛教理論的最高境界。可惜世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甚至自己做了傷天害理的事,也想賄賂菩薩銷災。你看哪個老虎跑掉了?

  • 18 # 鈺小福工廠

    本人雖然信佛,但是我今天想從做人方面談下我的理解:現實生活都不易,降臨世間本來就沒有帶來什麼,何苦又要把身外之物據為己有,把自己搞的遍體鱗傷。一切果皆因自己的行為舉止的結果,所以,沒有對與錯,沒有是與非,放平心態有了足以支撐你生命的物質後,其他一切隨緣吧!給予我們生命的父母做到問心無愧,給予我們幫助的朋友及路人做到問心無愧,給予我們賴以生存的國家問心無愧足矣!

  • 19 # 惜泉緣

    本無一物的道,能生萬法,能育萬物,不增不減。惠能明心見性,識得本心,但如果沒有神秀作偈的緣,也無法做出此偈。沒有緣生哪來的慧法?因此可以斷定神秀是為了配合惠能才來此世間。

    秀曰: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拂塵室 勿使惹塵埃

    惠曰: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木工程專業能考特崗教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