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楠溪印日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語出[六祖壇經]。一切福田是指:世間的一切出、入世善惠福緣功德。方寸是指我們的寸片至心

    。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是指:從善念純真的本性中體會尋得,如此反覆斷惡修善,世上就沒有什麼事不能感應通達的。

  • 2 # 其心休休焉

    《前赤壁賦》讓我喜歡上了蘇軾: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裴回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陵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AVANCIER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 3 # 歷史成敗誰評說

    白鷺——陸龜蒙

    雪然飛下立蒼苔,應伴沙鷗拒我來。

    見欲扁舟搖盪去,倩君先作水雲媒。

  • 4 # 漢子詩人

    《*漢子*》

    印堂旭日升   目藏月彎弓

    襟斂紅塵淚    袖褶天地情

    仙風香道骨    浪跡滄海行

    舉杯邀彩虹    滿桌唐詩宋

    〈李恭覺~2019元月26日*臘月初廿一日*12點29分於北京〉

    《六兮一一大秋風歌》

    我乘凌風八萬

    裡,千峰萬壑

    我昂藏。

    我梳江河姿韻

    妙,我歌天高

    地幽香。

    四季唯我大將

    軍,天公遇我

    避路旁。

    <李恭覺~2018年10月29日於北京>

  • 5 # 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緣

    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憶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首詩的意思是:獨自一人遠在他鄉,難免有點淒涼,每到重陽佳節,就會更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我這個兄弟不在身邊,而感到遺憾的。

    這首詩明如白話,情真意切,觸動著每個人的心。也正是一句“每逢佳節倍思親”,成了代表鄉愁的千古名句。

  • 6 # 使用者9175635865224

    “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 7 # 凡奇達

    《那一世》

    那一天 我閉目在經殿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轉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控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我轉山轉水轉佛塔啊 不為修來生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夜 我聽了一宿梵唱 不為參悟 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月 我轉過所有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控你的指紋

    那一年 我磕長頭擁抱塵埃 不為朝佛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我翻遍十萬大山 不為修來世 只為路中能與你相遇

    那一瞬 我飛昇成仙 不為長生 只為佑你喜樂平安

  • 8 # 斗大二尺

    賀蘇先生的《七律二首無題》

    其一:

    尋尋覓覓視茫茫,止止行行夜未央。

    七寶樓臺光暗淡,一尊泥塑影淒涼。

    鬼神世界香菸少,風雪人間道路長。

    坐破蒲團終徹悟,佛經不讀讀西廂。

  • 9 # 輕寒詩社

    藍藍的《礦工》

    一切過於耀眼的,都源於黑暗。

    井口邊你羞澀的笑潔淨、剋制

    你禮貌,手躲開我從都市帶來的寒冷。

    藏滿煤屑的指甲,額頭上的灰塵

    你的黑減弱了黑的幽暗;

    作為剩餘,你卻發出真正的光芒

    在命運升降不停的罐籠和潮溼的掌子面

    鋼索嗡嗡地繃緊了。我猜測

    你匍匐的身體像地下水正流過黑暗的河床……

    此時,是我悲哀於從沒有撲進你的視線

    在詞語的廢墟和熄滅礦燈的紙頁間,是我

    既沒有觸碰到麥穗的綠色火焰

    也無法把一座矸石山安置在沉沉筆尖。

    2004年4月

    寫出了礦工的生活

  • 10 # 白水石心1987

    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一幅江南春季的美麗畫卷如在眼前。

  • 11 # 翰墨中原

    第一次讀到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就一下子喜歡上了作者的詩。讓我們再一次回味下這首詩詞吧。

    《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橋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蒿,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 12 # 飛天ZY漫雪

    喜歡陸游的《夜吟》陸游,南宋大詩人,字務觀,號放翁,浙江人,主張抗金,恢復中年的信念始終不渝,也是寫詩最多的詩人,現存詩九千多首。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夜吟》

    六十餘年妄學詩,

    工夫深處獨心知。

    夜來一笑寒燈下

    始是金丹換骨時。

    這是一首陸游晚年概述自己創作的一首詩,就是說從,漸參,到,頓悟。而另一首晚年之作,我也由為喜愛。

    《題廬陵彥毓秀才詩卷後》

    法不孤生自古同,

    痴人乃欲鏤虛空。

    君詩妙處吾能識,

    盡在山程水驛中。

    這首詩是他七十八歲所作,他引用佛家語來談創作過程中主觀與客觀的關係,主張詩人要走出書齋,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去,山程水驛,中去接觸豐富的現實生活。總之,陸游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被後世列為南宋四大家詩人之一。其實讓我真正喜歡陸游的是他的《示兒》。可惜抱著一身,死前恨不見中原,的遺恨離世,是他最大的遺憾!

  • 13 # 高勝歷尋常話

    我18歲的時候迷上了詩。從一本破舊的《中國文學史》上,讀到了唐代詩人李白的《上李邕》:

    大鵬 一日騰空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冥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那時候就像遇到了知音,我為超凡脫俗,桀驁不馴的李白所傾倒。那是一個心比天高的年齡,李白自比大鵬,豪氣萬丈,藐視權貴,張揚青春,與那時候我心中的嚮往,是何等一致啊!

    我幾乎找遍了一切能找的地方,搜尋這位詩仙的歷史記載和逸聞趣事,每天都會朗誦李太白的詩作。70年代中期,古典文學作品很難在書店買到,我就把蒐集到的李白詩作一字字地抄錄在一本硬麵筆記本上,做上封面,畫上插圖,裝潢成精裝書的樣子。後來,新華書店裡來了重印再版的《李白詩選》,我託朋友弄到一本,捧在手裡,就跟得到了寶貝一樣開心。如果那個時候有“粉絲”的話,我可稱得上是李白的大號“鐵粉”啊!

    由一首詩而喜歡一個人,由詩的途徑進入詩人的精神世界,可以走進歷史,形成穿越時空的對話。這樣的交流,古人稱之為“神交”。我在這樣的神交中,為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的氣魄而叫好;為“天子呼來不上船”的灑脫而讚歎;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骨氣而喝彩…….不知不覺間,這也影響到了我青年時代的處世之道。李白追求自由,釋放自我的天性,在現實的世界裡難免不會處處碰壁。而我也因為用理想化的色彩看待事物,鋒芒畢露,嫉惡如仇的性格而吃盡了苦頭。到現在的年齡,回過頭來看,詩人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的區別,那時候的自己,居然不能分得清楚啊。

    現在的自己,與當年那個迷上李白的自己,已經變化太多。隨著成熟的到來,似乎離李白也越來越遠了。然而,心中的那個“李白情結”,還一直隱隱的存在著。我的書架上,現在還擺著民國時期胡義太畫在一隻糖缸上的“太白醉酒”;還有一件來自廣東的石灣公仔”醉李白”。我一直仔細地收藏著這些物件,就算是作為青春歲月的一個念想吧。每當我的目光觸碰到它們的時候,就會為當年那個意氣風發,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己而發出由衷的喟嘆。

  • 14 # 野狐習禪

    題主好,由一首詩而一下喜歡上一個人,很多喜歡讀詩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和感受吧。

    我喜歡倉央嘉措,就是"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首詩開始的。這首詩中有信仰的執著,有紅塵的愛戀。這兩者難以調和,詩人是如何去面對和解決的?我對倉央嘉措產生了興趣,就去尋找有關他的資料,閱讀他的詩歌。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倉央嘉措生於藏南一戶農奴家庭,家中世代信奉佛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紅教,紅教允許教民結婚生子。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倉央嘉措為的轉世靈童,同年九月,在布達拉宮為十四歲的倉央嘉措舉行了坐床典禮,倉央就這樣成為六世達賴。

    相傳倉央嘉措在入選達賴前,在家鄉有一位美貌聰明的意中人,他們終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馬,恩愛至深。倉央嘉措進入布達拉宮後,他厭倦深宮內單調而刻板的黃教領袖生活,時時懷念著民間多彩的習俗,思戀著美麗的情人。倉央嘉措雖為達賴喇嘛,卻並無實權,第巴獨掌大權已久,達賴喇嘛只能作為存在。生活上遭到禁錮,政治上受人擺佈,倉央嘉措內心抑鬱,索性縱情聲色,這既出於他對自由與愛情的嚮往,也是他對強加的戒律和權謀的故意反叛。就像他那首著名的詩歌寫的:"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據傳說記載,他一到晚上就化名達桑旺波,以貴族公子的身份,流連於拉薩街頭的酒家、民居,再後來,竟"身穿綢緞便裝,手戴戒指,頭蓄長髮,醉心於歌舞遊宴,夜宿於宮外女子之家。"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桑結嘉措和拉藏汗的矛盾演化為一場戰爭,拉藏汗調集蒙古大軍擊潰藏軍,殺死桑結嘉措,並致書清政府,奏報桑結嘉措謀反,又報告說桑結嘉措所立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沉溺酒色,不理教務,不是真正的達賴,請予貶廢。康熙皇帝於是下旨:"拉藏汗因奏廢桑結所立六世達賴,詔送京師。"蒙古軍隊將倉央嘉措押送到哲蚌寺山下時被武裝僧人營救到寺廟裡,僧兵和蒙古軍隊戰鬥了三天三夜最後倉央嘉措為了避免無辜的傷害,獨自一人從哲蚌寺走了出來,放棄抵抗。寫下了那首著名的絕筆詩:白色的野鶴啊,請將飛的本領借我一用。據傳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途中圓寂。

    倉央嘉措的一生是一個悲劇,但他深得藏民的喜愛,他的詩歌被藏民廣為傳唱,他的《情歌》以手抄本在藏族民間傳播。現在,中文譯本海內外至少有10種,國外有英語、法語、日語、俄語、等文字譯本。倉央嘉措的詩歌表現了他短暫而傳奇一生的愛與憎、 苦與樂、 行與思、 感與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願望。關於倉央嘉措的傳說太多,還是錄兩首他的詩結束吧。

    少年的愛情

    永遠不夠用

    一杯酒足以了卻

    一件心事

    為午後預設的獨木橋

    在天亮前就被

    一個女子夢斷了

    漸悟也好

    頓悟也罷

    誰能說清

    從刀刃上失蹤了多少情人

    一個人

    需要隱藏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

    度過一生

    這佛光閃閃的高原

    三步兩步便是天堂

    卻仍有那麼多人

    因心事過重

    而走不動

  • 15 # 白溪釣客

    【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一一【北宋】晏幾道《臨江仙》

    這首詞讓我記住了晏幾道,一個相門浪子,人百害而不恨,乃古今之性情中人也。透過讀這首詞又知道其中有二句非晏幾道所作,借用了晚唐詩人翁宏的句子,遂成千古名句。附翁宏原詩: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

    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

    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一一【唐】翁宏《春殘》

    臨江仙這個詞牌讓人浮想聯翩,不由趁醉詠誦南宋詞人陳與儀的詞作: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河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一一【南宋】陳與儀《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受詩文概念之影響,特別是《臨江仙》這個詞牌,在下也有拙作:

    遠遠山峰涵細雨,坐看心矌神怡。遙思戰國競雄時。神機穿史冊,民意豈相違?!

    今日又逢雲起湧,何當趕超西夷。東方霸業待何期。曙光浮海色,壯麗賦新詩。

    一一臨江仙•細雨抒懷(閬水漁民)

  • 16 # 心中的力量

    吸收文化精華,@❤❤❤愛的力量。

    《道德經》的古老智慧告訴我們:

    我只有三件事要告訴你們——

    純真、耐性、慈悲。

    這三件事是你們最重要的財富。

    在行動和思想中保持純真,

    就能回到生命的本源。

    對朋友和敵人保持耐性,

    就與萬物之道一致。

    對自己慈悲,

    就能使世上所有生命和解。

    所以智者居住在道之中,

    為所有生命立下榜樣。

    由於他從不炫耀自己,

    大家都能看見他的光芒。

    由於他不需要證明什麼 ,

    大家都能信賴他的話。

    由於他不知道自己是誰,

    大家都在他身上認識自己。

    由於他心中沒有目的,

    所以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會成功。

    就是以上的這首詩,讓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作者。這是這首詩讓看到了世間智者真正的模樣。這是要有多麼通達,多麼智慧的一顆頭腦,才能寫出如此簡潔又充滿睿智的詩句。雖然我一時達不到這樣高的境界,但是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那就是——

    回到生命的本源,與萬物和諧一致,與一切生命和解。既不需要炫耀什麼,也不需要證明什麼,甚至都忘記了自己的存在。就像一棵樹,一朵花,一片白雲一樣,以生命的本來模樣徜徉於天地之間,感受風花雪月,沐浴日月光華。不悲不喜,一切隨緣。

    這首詩讓看到了自己的渺小,自己的淺陋,自己的愚鈍。當我想炫耀的時候,我就讀這首詩;當我狂妄的時候,我就讀這首詩;當我浮躁的時候,我就讀這首詩;當我痛苦的時候,我也來讀這首詩……

    太喜歡這首詩,所以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首詩的作者。

  • 17 # 訥於行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

    因我家男丁盡皆脫髮並稍稍謝頂,僅留茸茸細毛,用兒子的話叫做“無發可悲”,因而喜歡上了謫仙李太白,從此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且“人生得意須盡歡”,又在世不稱意,去五湖散扁舟,自此鳳凰臺上鳳凰遊,伴君直到夜郎西,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灑,與爾共消萬古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朋友還需要學習書法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