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和淡定的對待人間凡
-
2 # 史海尋蹤
地理位置是影響一個國家是否強大的重要因素,但並非唯一因素。
有不少即使地理位置相仿,發展卻截然相反的例子,典型如加勒比海地區海地島上,並存的兩個國家海地和多明尼加,後者無論是經濟總量或是人均水平,都是前者的近九倍,這種現象已不能單純用地緣狀況來加以解釋了。
在日本明治維新以前,日本只是一個存在感不高、相對落後的農業國家,長期被世界所忽視。距今只短短一百多年時間裡,它能夠迅速崛起並延續至今,其中隱藏著哪些秘密呢?
崛起時期
在大航海時代及工業革命之前數千年時間裡,世界各個地區處於相對隔絕,日本長期尊奉一衣帶水的中原王朝為學習楷模,這種狀態一直到被迫開啟國門。
十九世紀中期,幾艘入侵的美國炮艦拉開了日本改造自己的序幕。面對來自西方的堅船利炮,無力抵抗的日本只能妥協,妥協的背後是不懈的模仿和學習,日本如同海綿一樣,拼命吸收一切先進元素。
殖業興產繁榮經濟,普及教育洗滌精神,甚至連千年不變的治理方式,也由君主制改為君主立憲,實施以西方為模板的內閣政體。
這種全面而徹底的改變,令日本煥然一新,成了最類似於西方的亞洲國家。從制度、經濟、以至軍事,無一不是移植於西方諸強。
以上能夠更深入的說明一點:日本是個崇尚並尊重強者,更善於學習和模仿強者的國家。為了能讓自己強大,不惜放棄部分遵循千年的規則。
稱霸時期
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日本先敗清朝再勝沙俄,從而進入“列強俱樂部”。嚐到甜頭的日本,慾望開始急劇膨脹,並試圖在東亞建立以自己為中心的“新秩序”。
侵佔臺灣、征服北韓半島、發動全面侵華、最後將魔爪伸向東南亞,為此不惜同美國一戰。小小日本國,如何做到的橫掃四鄰、鯨吞八方?
以上歷史說明:日本是個具有強大凝聚力的國家,善於將分散的個體組織成整體力量。
上到一國之君可以為籌措海軍軍費壓縮開支,下至升斗小民為國家利益無畏生死。拋開目的性不說,千百萬人朝著一個方向努力,便能匯聚為無堅不摧的力量。具體表現為國家的穩定、民族的團結。
這樣的國家恥於內耗,勇於對外,猶如一部執行精密的機器。表面上看按部就班,缺乏個性精神,但就是這種平平無奇的統一步調,更易於聚焦。
戰後時期
國家強大不止表現為戰爭,也在於發展建設。戰後的日本已成廢墟,幾代人創造的物質財富灰飛煙滅,然而不服輸的精神讓日本重新站起。僅僅用了十幾年時間,日本重新起飛,又過了不到二十年,日本又站在世界之巔。
從日本這幾個不同時期的表現,可以歸納出,日本能夠強大不是藉助外部條件,即使成為內陸國,它依然能夠強大。
-
3 # 宇宙之音傳播真理
美洲大陸是印第安人的故鄉,由於人口稀少,資源異常豐富,沒有發展技術的需要,即使農業生產,不過是狩獵與放牧的補充。所以,幾千年原地踏步。
日本除了濱海,資源貧乏,火山地震頻繁,平原狹小,糧食不能自給。日本才有了擴張的需要,才有了創新精神,珍惜資源,節約能源成為社會準則,經過艱苦奮鬥才成為發達國家。
當今,是知識經濟時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是智慧。死盯自然資源,是過時思維,同時也是懶惰的籍口。並不真正明白財富是隨人類社會的實踐深入,處於運動之中。不是一成不變的。
-
4 # 西餐劉顯琨
這個題幹就有問題,日本今天的強大,並不是完全依靠地緣特點與地緣政治。
人類文明發源,由於地理環境的差異,產生了遊牧文明,農耕文明與海洋文明。
由於日本人民處於孤島之上,所以古代社會生產力有限,很難產生強大的國力。但是這個善於學習的民族,總是可以在關鍵的歷史時期找到最適合本國的老師,努力發展生產力。
白江口之戰後,日本看清了自己這個彈丸之地與大唐之間的差距,於是開始主動臣服於大唐,派遣遣唐使,向中國學習。
美國將軍佩裡的黑船,叩開了日本的國門,沒經歷血腥的戰爭,幕府就決定欣然開啟國門,支援通商了!
到後來,日本也主動派出巖倉使團,遊歷歐洲列強各國,研習自強求富之法。
接受俾斯麥的建議,確立了天皇主導的並不徹底的近代化改革目標,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明治維新。
作為深受中國儒家思想,佛教思維影響的島國,居然在決定國家命運走向的時代,毅然選擇了脫亞入歐,完全西化的態度,絲毫沒有猶豫與徘徊。
這個狹窄的島國,向世界展現出了可怕的壯士斷腕之決心。這世界最可怕的,就是對自己都能下狠手的人!
至此,日本已經在經濟政治各各方面全面領先於東亞。
所以總結來看
正是地狹多災的環境,練就了日本決絕的民族性格,不畏首畏尾。
正是內憂外患,讓日本人很早覺悟到自己與世界的差距。
也正是善於學習開放的態度,讓日本舊階級沒有做更多的無意義掙扎,欣然接受,加快了近代化腳步。
地緣位置只是客觀因素,如果主管思維有強有力的慾望需求,內在的變革動力,那麼無論是內陸文明還是海洋文明,最終都能走向富強。
回覆列表
正因為日本是個太平洋島國,這就為日本創造了一種與世界各國航海交流的特天獨厚的天然優勢,正是如此,它也是亞洲國家最早開展了與世界各國交流活動,最早接觸到歐洲英國等國的先進理念和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概念,創造了當時的亞洲經濟強國的地位,這也為以後發動的侵略戰爭奠定了經濟基礎!就是換成內陸國家,只要國家的思想、意識有所轉變,再採取另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從根本上還是能夠得到改變的!因為:頭腦意識決定著具體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