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19380517461

    一、二兩句描寫水陸風光,再現詩人風塵僕僕的身影和暗淡悽迷的心態。山路蜿蜒,落木蕭蕭,秋雨紛紛;溪水伸展,秋風浙浙,波搖草動:山程水驛,風雨悽迷,字裡行間流露出人行秋風的寒涼心態和冷寂情緒。“蕭蕭”描落葉紛飛之狀,暗含秋風無情、寒意蕭疏,枯黃了行人的口光,遮蔽了蜿蜒的山路。“淅淅”狀秋風颯颯之態,泛起波光,掀動菖蒲,暗含詩人行舟水、漂泊無依之感。“窮秋”助長寒涼,平添空曠;“一岸”鋪展水草,點染秋風。整體而言,詩人善於觀察,精於描繪,於細微處傳精神,於平淡中顯韻致。山路秋雨,風吹草動,葉落江流,這些尋常景物,被詩人用“蕭蕭”點染,用“浙浙”潤飾,立刻營造一種寒涼悽清氛圍,烘托奔波勞頓之苦,有聲有色之感。當然,詩人筆下的風景從來都不是純粹自然的描寫,自然的風景其實是心靈風景的折射。一、二兩句採用對起之格,這在絕句中是不多的。它這樣用是為了排比刷色,增強景物的描繪性。寥寥幾筆,就把山程水驛、風雨悽迷的行旅圖畫生動地勾勒出來了。起句對仗,在絕句裡宜活脫而不板滯,像“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四首》),雖然色彩鮮活,卻跡近合掌,不是當行的家數。這裡卻不同,它筆勢夭矯,如珠走盤,有自然流轉之致。 《秋浦途中》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作於會昌四年(884)九月杜牧貶官途中,淒涼的秋天加之被貶官的遭遇,讓作者內心充滿痛苦。前兩句以清疏簡淡的筆墨勾畫出一幅風雨悽迷的行役圖,於悽清的自然景物中透露出作者的宦情羈愁,運用對仗而有自然流老之勢,緣情寫景,景中含情。後兩句不直抒鄉思旅愁,只借歸雁設問,則旅途的孤寂愁悶、對故鄉和親人的懷念盡寓於其中。含蓄蘊藉,富有情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熱車後怠速穩定但車身輕微抖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