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悠然小寶寶

    古稀老僧五爺廟住持常青:五臺山變遷的見證者 7歲出家為僧,24歲參軍入伍,26歲還俗娶妻,50歲重入佛門,素香青燈伴隨餘生。 78歲高齡的五臺山五爺廟住持常青,可以說是數十年來五臺山變遷的見證者,他經歷的坎坷人生與五臺山的興衰緊密相連。 早年在菩薩頂出家的常青是一名漢喇嘛。他說在自己出生的年代,五臺山並不太平,各路軍閥在三晉大地上你來我往,後來又是日本鬼子四處“掃蕩”。即使是吃齋唸佛的出家人,也感慨時事紛亂、民不聊生,有一些僧人毅然挺身參軍、報效國家。 新中國成立以後,四處逃散的僧尼陸續回到五臺山。1952年,中央政府第一次撥付專款修繕五臺山的寺廟;1953年,五臺山古蹟保護所成立。 然而此時的常青卻不在五臺山。“我參加志願軍,抗美援朝打仗去了。”老人笑呵呵地說。 1953年北韓戰爭結束,常青退伍回到山西老家,在五臺山附近的村莊安家落戶,娶妻生子。 回想起動亂的十年,常青搖頭嘆息:“清涼寺被拆毀,到現在只剩一塊清涼石。五爺廟被改成糧站,到處是裝著糧食的麻袋。殊像寺的八角亭也被推倒。” 常青說,那時的五臺山,臺上的寺廟遭到了嚴重的損毀,佛像被人砸的砸、搬的搬,石雕被鑿爛,經卷書畫被當作“四舊”焚燒。 最讓人痛心的就是中國最重要的佛樂傳承地——南山寺,40多套樂器散失過半;用文言文寫成的樂譜原本憑藉口授的方式相傳,十年動盪光陰將這些珍貴的“梵音”變成無人能懂的“天書”。 所幸,80年代初,中國恢復保護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五臺山重聞朗朗誦經聲,重見嫋嫋香火,國家還撥出大量資金重修寺廟。 1987年,在塵世遊歷了34年的常青作出一個決定:重新出家。“我從小就是五臺山的一個小喇嘛,我覺得寺廟生活更適合我。”他這樣解釋當年的選擇。 常青來到菩薩頂腳下的一個小喇嘛廟——五爺廟,當起住持。 “五爺廟的香客稀少,香火沒辦法跟大廟比。”精明的常青取消了門票,並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廟裡的香火逐漸旺了起來。 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惠及五臺山,不少寺廟開始自給自足。常青引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祜巴龍莊勐長老的話說:“經濟發展才有佛教的發展。經濟不發展,人們生活艱難,哪還有人來寺廟朝拜呢?” 利用香客捐的錢,常青以廟養廟,補塑聖象、重修殿堂,五爺廟又恢復了昔日的輝煌。 如今,在旅遊旺季,五臺山遊客每日不下10000人次。常青所在的五爺廟香火鼎盛,每天接待的遊客人數超過3000人次。 五爺廟供奉著龍王五太子。常青說,傳說中五爺愛看戲,因此五爺廟正殿前搭建了一座大戲臺。歷史上五臺山佛教鼎盛時期,一年也只唱兩次戲。可現在,前來還願的香客居士絡繹不絕,一天要唱兩齣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VE求個多米尼克斯級做4級任務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