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1、說: 是古代的一種散文體裁。從內容上看,文體可以敘述事情,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發表議論;大多是一事一議,要求說出作者對某個問題的深刻見解。這種“說”,它的敘事及議論,都是為了表明作者對社會生活中的某個問題或某種現象的看法,從本質上說,它是屬於議論性的文體,與現代的雜文或雜感小品相似。初中階段所學的有《馬說》《愛蓮說》等。

    2、傳:記述個人生平事蹟的文章。一般來說多為記述那些在歷史上較有影響而事蹟突出的人物的生平事蹟。多采用敘述、描寫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風貌。這種文體,慣用於史書。一般為他人所寫,也有寫自己的傳記,如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

    3、記:是古代的一種散文體裁。文言文標題中的“……記”,相當於現代文“記……”的形式。如“小石潭記”,就是“記小石潭”,即記述遊小石潭的行蹤以及小石潭的景物。這類文章當中,大多數是遊記,一種用來記敘旅途見聞和某地政治生活、社會面貌、風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勝古蹟等的散文體裁。其次是些普通的敘事性散文或者“雜記”(包括如《桃花源記》這樣的詩前序文)。初中階段,還有《岳陽樓記》《醉翁亭記》《滿井遊記》(與《小石潭記》同類可屬於遊記)、《核舟記》(類於“記核舟”,但類似於說明文多些)等。

    4、序:序 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古代另有一種序是惜別贈言的文字,叫做“贈序”,內容多是對所贈親友的讚許、推重或勉勵之辭,如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即是作者寫給同鄉晚輩的贈序。還有一種是寫在詩歌前面的序,叫“詩序”,多交代所詠故事的有關內容或作詩的緣起,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前面有一段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這段小序即交代了作詞的緣起與過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有何區別?含義分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