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橙果評測
-
2 # 阿柯網路大小事
1、研發通訊基帶難度大
事實上,通訊基帶的研發難度很大,不亞於研發一款新的手機處理器,通訊基帶需要與手機處理器整合,還需要不斷測試與基站的相容性,投入大、研發週期長。對於蘋果公司來說,研發基帶最大的阻礙不是技術也不是資金,而是時間,需要一步一步來,可能幾年後,蘋果自主研發的基帶才能問世。
2、蘋果的多供應商策略
蘋果這幾年為了擺脫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開始走多供應商的策略。比如說蘋果之前用三星的OLED螢幕,之後又引入了LG作為OLED的供應商。蘋果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風險均攤,能夠擺脫單一供應商帶來的風險,以及避免高通那樣漫天要價的情況。
而市面上可選擇的基帶有很多,三星、英特爾、聯發科、華為海思、高通...我相信蘋果未來會選擇多家供應商為其提供基帶以制衡高通,並不急於拿出一款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基帶。
3、高通擁有大量通訊專利
高通公司擁有大量的通訊專利,即使蘋果公司研發出自主基帶,也需要向高通繳納大量的專利費,而且高通還擁有相當數量的5G專利,就目前來看,蘋果研發自主基帶並不划算。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幾點原因,蘋果公司之前出於使用者體驗的考慮,選擇了高通基帶,但現在和高通鬧掰以後,研發自主基帶是有必要的,希望蘋果公司早點推出自己的通訊基帶。
-
3 # 券圈圈
研發,不僅僅時造出來,得測試,蘋果並沒有說自己不研發基帶,只是可能還沒有測試好,或者說效果沒有太好,研發,測試各方面都是需要時間的,美國的科技公司,大部份都是掌握核心技術,然後生產交給代工廠的模式,賺取大額利潤,蘋果的基帶從開始的時候其它公司為其提供,對他來講,優先級別沒有那麼高,只是現在中國科技公司出現,給他帶了比較大的競爭壓力,又原來的基帶提供商因為專利問題打官司,所以才顯得現在基帶的事情比較緊迫而已,就跟華為自己開發系統,但並不用,只是現在還沒有那麼緊急,僅此而已!
-
4 # 通訊一小兵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蘋果手機訊號一直口碑不好,但是沒有自己的基帶晶片,最大的原因是就是蘋果沒有自己做基帶的能力。
蘋果雖然是一家高科技公司,但是蘋果本身屬於硬體偏電腦的公司。蘋果雖然是市值最高的高科技公司,但是蘋果本身是做電腦起家的,蘋果手機雖然賣的很好,利潤也最高,但是它是依靠封閉的iOS系統,而不是靠通訊方面的技術。
蘋果公司原來是一家電腦公司,當年蘋果開始做手機也是託了摩托羅拉的福氣,是當年摩托羅拉一手教蘋果如何做手機的。
蘋果公司的基帶晶片原來是採購高通的,現在是轉而使用Intel的,就是因為蘋果在通訊上的專利積累比較少,目前還沒有製造自己的基帶的能力。
而且,蘋果的訊號不好,也不完全是基帶的原因,蘋果的幾款手機的天線設計也存在瑕疵,也導致了蘋果手機訊號不好。
不過最新訊息是蘋果公司開始招兵買馬,打算自己開始打造自己的基帶。最近幾款蘋果的手機由於和高通鬧翻,採購Intel的基帶,但是始終訊號不是很好,現在外媒的最新訊息是蘋果有打算自己造基帶的想法,已經開始招聘了不少基帶方面的人才,開始有計劃自己造基帶。不過,目前的基帶專利主要集中於愛立信、諾基亞、高通、中興、華為等傳統的通訊業巨頭手機,即使是蘋果自己造基帶晶片,專利費的支出也不會是一個小數目。至少高通就是蘋果最大的障礙。
-
5 # 筆記流
蘋果為什麼不自己做基帶?題主問題問的勉強啊!是不是還有類似蘋果為什麼不自己做螢幕做電池做晶片?按流程我們先回答為什麼不做基帶晶片。首先我們要知道蘋果歸根到底是一家真正軟體軟體驅動的公司,跟我們熟悉的微軟是一樣的。你以為蘋果手機是賣啥賣的這麼貴?如果換成Android系統,分分鐘沒人買,系統和軟體才是他的法寶。再則要在一個已經成熟的市場做完全的新晶片出來,你知道有多難嗎?你把市場現有的晶片半導體和專利公司放在那裡?這個不像軟體那麼好操作和簡單,製造業很難的,這難度和軟體不是一個量級,何況還有程式支援。要完全自主,企業是追求利潤不是做慈善,消費電子等你開發耗幾年說不定你已經被市場淘汰。這麼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而且未必能夠成功的事情,為什麼要單獨做,現在市場通用的是聯合開發而已,這樣技術可以共享。再說說基帶晶片是管訊號的,訊號這個事情完全由基帶控制嗎?跟你所處的環境,跟三大運營商都有關係。哪些所謂的訊號測試什麼的,有一定參考價值,但是真的不重要,現在的手機那個訊號有嚴重BUG讓你不能用的,這麼微乎其微不會影響蘋果核心的東西,蘋果為什麼要去加大投入。現在可以看到的是蘋果在投入他的CPU研發,這才是手機的關鍵,不然他2G記憶體可以幹掉Android8G記憶體流暢度啊,然後再投入他的螢幕技術,這也是核心。但是蘋果他也不是自己生產啊,你叫他自己建立一個廠自己做,有必要嗎,工廠已經那麼多,這是一種資源浪費,蘋果如果這麼做那證明他已經落寞了。蘋果偉大的初心是什麼,除了系統,就是他供應鏈的思想,合作共贏,天下我用。所以你說蘋果訊號不太好,我覺得是主觀認為,要是真影響到日常使用了,蘋果不是自己開發這個,而是找新的供應商替換而已。
-
6 # 茶鄉電器維修愛好者
自主研發肯定費用很高了,需要一大筆支出,再講了術業有專攻,蘋果的長處是開發自身的作業系統,所以乾脆就買它人的了。
-
7 # 憶夢科技
最近經常聽到蘋果為5G基帶愁白了頭,高通不想用,英特爾、聯發科的太差了,三星不給用,華為給用卻不敢用。如此一來,蘋果似乎無5G基帶可用了。蘋果公司那麼有錢,直接自己研發出來一個不就好了?的確,蘋果已經召集了2000名基帶工程師,在緊鑼密鼓的自研基帶。然而,錢有時候真不是萬能的。並不是說蘋果使勁砸錢,就能在短時間內把5G基帶做到全球一等水平的。
蘋果自研基帶的阻礙蘋果使勁砸錢,招兵買馬,自研出一款5G基帶可能嗎?完全可以。只是研究出來的5G基帶是什麼水平,能滿足蘋果的高要求嗎?能和高通,華為的基帶抗衡嗎?這些短時間內都做不到。另一個角度看,蘋果這2000名基帶開發工程師,寫了一大堆程式碼搭建基帶架構。結果發現,前門是華為專利,後門是高通專利,地板是諾基亞專利,房頂是愛立信專利,三星還拎把獵槍站在門外小樹林,這時候英特爾從窗戶那伸了個頭進來,遠處山上中興還架著大炮。無奈之下,蘋果準備搞搞內飾,卻發現聯發科躺在那裡。或許未來基帶專利費才是大頭。
蘋果如今自研基帶不如買蘋果絕對是有能力自研基帶的,如果5G正式使用要等到5年後,蘋果現在開始自研應該來得及。問題是,2019年就有5G手機上市,2020年將會集中爆發。蘋果如果2020年的iPhone還不支援5G功能,將會迎來毀滅性的打擊。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蘋果根本研發不出符合標準的5G基帶。最終還是得花錢買,只是買哪家的罷了。但同時蘋果也不會放棄自研基帶,畢竟這次吃了這麼大的虧。
蘋果會自研基帶的,只是如今趕不上首批5G手機了,至於蘋果自研的基帶何時能趕上一流水平,那時蘋果就能挺直腰桿了。如今5G浪潮襲來,蘋果還是老實花錢買命吧。
-
8 # 東風高揚
蘋果訊號基帶為什麼不自己研發?說起蘋果手機的基帶,現在來看真成了蘋果的痛,特別是5G到來之時可能面臨的無米之炊,雖然有英特爾的力撐但無奈實力有限,總讓蘋果擔心著。當與高通膠著的官司時,蘋果已經意識到太依賴於高通基帶對自己帶來不利,不得不靠自己解決,於是多方下注並開啟了自己的基帶研發之路。
蘋果的進入手機晶片時間並不算太長久,在2008年進入智慧手機領域不久才收購了以低功耗晶片著稱的PA SEMI微處理器設計公司。於是蘋果開啟了自己的晶片研發之路,打造了低功耗效能卓著的A系列手機晶片。可惜那時沒有實力研發基帶,只好採用外購基帶晶片。開始是博通、後轉向高通、再轉向英特爾。
從蘋果晶片開發歷程來看,有幾個因素影響了蘋果開發基帶晶片:
一個是技術實力儲備不夠。本來開發晶片並不長久並且是收購而來,對於基帶技術及專利等沒有儲備。即使是自己開發,也並不會便宜,比如即使開發基帶晶片,同樣需要向高通交納專利費而且不菲。
二是快速佔領市場贏取市場的策略。如果一直糾結於自己的基帶,無疑蘋果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來開發,而市場並不會因此就等你。等到自有基帶產品開發成功,也許瞬息變幻的市場已經沒有了蘋果手機的位置。
三是決策失誤。一直採用外購基帶而早期忽視了對基帶的研發,導致過於依賴基帶供應商。誰知基帶晶片供應商竟然如此快速的洗牌,德州儀器、飛思卡爾、ADI、博通公司等沒想到很快就失勢要麼關閉基帶業務,要麼分拆出售。最後形成了高通一家獨大的局面,佔據了50%以上的市場份額。當蘋果意識到太過於依賴高通時,竟然沒有更好的選擇。
蘋果已經在為這種被人牽住脖子的形勢做準備,已經招兵買馬開始研發自己的基帶產品。不過基帶的門檻高,即使如蘋果這樣的公司也並不是輕易可以辦到的,並且還有眾多的專利需要翻越。在這期間不得不到處尋找緊急時期需用的供應商,據稱向三星、華為等都有過接洽但沒有什麼結果。
而高通對蘋果的喊話,估計傲氣的蘋果還得細細思量。而英特爾沒有選擇,只有默默的擼起袖子加油幹,得把產品搞出來拉住蘋果這個大客戶。
更多分享請關注【東方高揚】。
-
9 # 太平洋電腦網
蘋果在2018年年底的時候已經開始了基帶研發的專案,這個專案大約300人左右。所以並不是蘋果不想研發自己的基帶,但是問題在於,基帶研發不可能幾個月就能完成,尤其是5G基帶。所以蘋果才陷入了目前的情況。
那麼,為什麼蘋果一開始不研發基帶?說實話,我覺得蘋果不是不想研究,而是沒有相當基帶的危機來得這麼快。
一開始,蘋果沒有自己的晶片的,然後蘋果研發了A系列晶片;
一開始,蘋果沒有自己的GPU的,後來自己研發了,蘋果的GPU供應商的股價直接跌了。。。。;
一開始,蘋果沒有自己的ISP,蘋果照樣自己研發;
我們看到,蘋果一步一步的把關鍵部件都變成自己的研發啊。
因為蘋果不是通訊行業起來的,所以對於蘋果來說,研發基帶不是它的本業,難度很高。而且在3G或者4G時代,如果不用高通的就用英特爾的基帶,所以蘋果是打算以後才研發的。
但是,問題在於,在5G時代,英特爾的基帶要2020年才能供應,然後高通基帶又很貴,甚至還跟高通鬧翻了。三星的產量不足,所以不能賣。
蘋果的處境才這麼尷尬的,當然,從目前的情況來,華為和聯發科的都有可能使用。
-
10 # 九度科技小丁數碼
9度科技數碼,為你提供最佳的購機建議和幫助,為你答疑解惑。
什麼是基帶?
基帶是手機上的一塊IC(積體電路), 負責手機移動資料網路無線訊號的解調、解擾、解擴和解碼工作,並把處理好的數字訊號交給上層處理電路模組進行處理,有點像撥號上網的Modem。手機的網路模式(GSM、WCDMA、CDMA2000、TD-LTE等)都是由基帶來決定的。簡單說:基帶決定了手機的訊號好壞和網速快慢。
基帶哪家強?
(1)世界霸主-高通
2G和3G時期,幾乎所有手機上的基帶都被高通承包。只要是生產一臺手機就要給高通專利費,最近蘋果跟高通的專利官司就跟這個有關。而4G和5G時代,更多的玩家參與進來,不過高通的優勢依舊很明顯,包括訊號更穩定,速度快,支援全網通等。
(2)高通勁敵——三星
手機供應鏈幾乎沒有三星做不了的事情,從晶片、儲存到螢幕,當然基帶也不例外。從4G時代開始,三星投入重金憑藉研發實力迅速進入。Exyons 8890使用的Shannon 335基帶支援LTE Cat.12 DL和LTE Cat.13 UL,效能並不遜於高通X12和華為海思的Balong 750。
(3)中國產明星——華為海思
華為海思的SOC是公版架構,不過基帶部分卻正是華為通訊領域專業能力的體現。華為海思的Balong 750,在全球率先支援了Cat.13 UL、LTE Cat.12網路標準。海思麒麟960就搭載該基帶,實現真正全網通,華為基帶能力跟高通的差距越來越小。
(4)低端專業戶——聯發科
臺灣的聯發科是全球著名IC設計廠商,特點是價效比高。聯發科的戰略是根據當前國內的移動資料網路建設水平,提供夠用且價效比高的產品,也能夠支援全網通。
(5)甦醒的雄獅-Intel
Intel在PC的晶片製造領域無人不曉,不過巨人都是轉身慢,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一開始沒有跟上步伐,基帶研發被高通吊打。從LTE時代開始,Intel加速了基帶研發程序。不過跟高通確實還有差距,iPhone 7的基帶高通和Intel兩個版本,高通的是MDM9645M,Intel的是XMM7360。有第三方測試資料顯示,高通版本的iPhone 7訊號要比Intel版本的好。
為什麼蘋果做不了基帶華為卻可以?
蘋果手機一直用著自己的A系列的晶片,但是基帶都是外掛的,並沒有整合到CPU晶片中。iPhone7之前全部是外掛高通的基帶,而iPhone7是外掛高通和intel兩種基帶。為什麼蘋果不自己做基帶呢?主要是蘋果在通訊領域沒有技術積累,沒有專利授權。華為的老本行就是通訊,專利和技術積累很多,並且在專利上也有資格跟高通進行交叉授權。
大家說說看,你用的是什麼手機?訊號好不好?
-
11 # 智慧松鼠
自己做基帶的風險太大了,幾乎算是從0開始,基帶的專利幾乎也就掌握在高通英特爾幾家公司。如果蘋果自己研發所要付出的研發經費遠遠大於使用其他廠商的,而且還會面臨研發失敗的危險。綜合考慮弊端遠遠大於利。
-
12 # 夜貓380
現在市面上的基帶都很好了,其他公司都是用一樣的晶片,人家做得到很好訊號,蘋果做出來象狗屎一樣的訊號,自己做基帶也不會有很大的改變
-
13 # heipi雪人
目前基帶晶片由一線的高通,Intel提供給OEM廠商,華為也是一線但是麒麟晶片自家使用。二線是mtk,三星。三線像中國展訊這類的。
其實華為也是有提供巴龍晶片可以作為基帶晶片使用,只是外掛基帶不如直接買高通或者聯發科的晶片簡單,基本沒有主流廠商採用。
那麼蘋果自研基帶晶片,從規模上自家使用是不會虧本的,但這裡面有好幾個坑需要填。
第一,早期的基帶肯定會有問題,這個會導致蘋果手機訊號更差。就像當年聯發科那個還出現WiFi斷流,這種老司機都翻車了,作為新手來說翻個車也是很合理的嘛!
第二,專利這個鬼,不是說你想避開或者交專利費就能解決的了。要跟高通進行專利交叉授權目前基本只有諾基亞,西門子,華為這些也擁有大量通訊專利的企業。沒有專利可以交叉授權,那隻能給高通交3g,4g保護費,華為也有。然後高通是按整機比例收的,是的只要用到專利就按整機比例收,華為好像是按固定金額收的。
這麼算下來,除非基帶晶片能做到像華為這麼優秀,否則算下來怎麼算都是血虧啊!
-
14 # 修心的流浪者
首先就是費用, 自己研發的話付出的精力財力太多了,沒有買來的划算。第二就是自己研發從零開始,技術,人才需要引進,並且想要趕上其他的公司,需要花費多少時間,這還是好的,萬一失敗付出全部都收不回來。現在
現在競爭太多了,全球化的趨勢,使得產業鏈可以遍佈全球。沒必要非要壟斷。
回覆列表
研發基帶並非一蹴而就,
一,華為之所以基帶做的好是因為華為就是靠通訊起家的,高通和三星在很久以前就開始研發基帶。但是和華為相比都還有一定的劣勢。
二,像基帶等整合度超高的晶片組確實需要很深的研發經驗和能力,intel的無線網絡卡現在也還是行業大牛啊,同樣是搞無線基帶,intel致力於pc端的極致體驗,所以給蘋果研發的基帶就會稍有遲緩。
三,個人感覺蘋果近幾年在研發上投入開始減少,2019年春季釋出會不像以往全是硬貨黑科技了,開始轉型到定向服務方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