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簡客心理GAKER

    孔子的思想是對的嗎?

    這個問題的涉及其實非常的寬泛。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已經傳承了幾千年,在歷史的長河中被認可和被反對是交替的,有秦朝時期的“焚書坑儒”,也有漢武時代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有宋代時期的輝煌,也就明清時期的動盪和革新。

    早起的儒家思想,其核心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仁”。

    何為仁?簡單來講,就是“愛人”。儒學早起的核心觀點是仁愛之道,主張以愛人之心和諧人際關係,以愛人之心鞏固核心道德,並且早期儒學也主張“貴賤有序”。而“貴賤有序”這樣的觀念放在今天,一定是會被批評的,放在文革時期也一定是會被批鬥的,但是在春秋時期,統治者會因為儒家尊崇和提倡“貴賤有序”的思想而推崇儒學,並且運用儒學統治人民的思想,從而達到“國治”的目的。

    比如,儒家經典著作《大學》的核心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提倡的就是以儒學核心思想統治兼修,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可以說,《大學》的核心思想放在任何歷史背景下,都是具有非凡的指導意義的。但是,還是出現了焚書坑儒這樣的歷史。後世對於這一歷史,評價為古代中國文化和統治的政治性失敗。也就是說,焚書坑儒並不是對儒家文化的極致反對,並不是給儒家文化貼上了錯誤的標籤,而是出於某一種政治手段,為了達到統一和制衡而採取的措施。這一歷史事件反應的並不是儒家思想的錯誤,而是政治手段的失敗。但是很多人卻將此標榜為是孔子思想的錯誤釀成的歷史性悲劇。

    儒家思想發展的另一個春天,就是漢武帝時代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治主張。同樣,是為了加強統治者的中央集權制和君主集權,運用統一的文化來達到統治思想的目的。這個時期的儒家文化是相對不成熟的,在漢武帝以前的漢朝統治者不喜歡儒家思想和文化,所以到了武帝前期,儒家的學術源流幾乎斷絕了,而輔助君王的官員常常因為學術流派的不同而不能達成統一的意見,並且內鬥嚴重,通懂儒家思想和文化的董仲舒因其主張更加符合時代背景,更有助於統治者達成目的,所以就有了獨尊儒術的文化盛世。

    儒家文化的再一次輝煌時期是南宋時期,朱熹是其集大成者和傳承者。此時的儒家文化,經過了千里的歷史沉澱和教訓,吸取了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精髓,更加的成熟和全面。朱熹的理學就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到了清末,外來思想和文化的滲透以及中國的新思想運動,對儒學的衝擊是非常大的。甚至到了文革時期,對儒學的打擊也是毀滅性的。

    對於思想和文化,有一句話叫做“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找到適合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找到適合這個時代的思想,才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 2 # 我就是覺得覺得

    首先,用我們現代人的思維去看孔子,孔子的許多思想在現在還是適用的,“仁,義,禮,智,信“在現在依然被很多人用來規勉自己,我們不能百分百說孔子的思想都是正確的,但他依舊作為現代文人的標榜,作為社會廣泛認可的思想家,那就證明他的輿論導向是正確的,他對現代社會依然可以起推動作用,那麼他就值得用來樹立正確的人物形象,值得作為道德的標榜。

  • 3 # 遁世迷糊人

    不全對,與他所處時代的侷限性有關,畢竟是快2600年前的古人了。

    你要是在那個時代,反對封建主義?估計有沒有這個人還是兩說。中國古代對付異端比西方教會統治時期更血腥,不是說燒死了事,那個時代玩異端估計要滅族。

    同樣現今的時代完全照搬孔子那一套,那叫復辟。選擇性的接收,畢竟那東西說白了符合他那個年代的需求,卻不符合現在。

  • 4 # zx三元八宅風水

    一般人在介紹孔子時,不僅會說他是儒家的代表,更會給他冠上教育家或哲學家的身分。他的確收了很多學生,但他講出了什麼哲學嗎?至少在現有的義務教育,我們對孔子的瞭解主要是來自於《論語》摘錄的文章。那麼,學習《論語》就是學習哲學嗎?或者能說孔子是一位哲學家嗎?

    儒家權威還是儒家哲學?

    對一般人而言,「中國哲學」幾乎就是「中國傳統思想」的同義詞,其中又以儒家為主流。從孔子算起,儒家大約有兩千五百年曆史,不過一直到1914 年,北京大學才首次以「中國哲學」為名設立學門;而公認首開風氣之先的著作——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則是在1919年才出版,從名稱上來看,儒家並不理所當然地算是哲學,因為儒家自古以來從未拿「哲學」一詞來指稱自己過。

    而就胡適的說法,「中國哲學」的創立目的之一,是要把儒家從精神、道德與哲學的權威上拉下馬:

    儒學曾經只是盛行於古代中國的許多敵對的學派中的一派,因此,只要不把它看作精神的、道德的、哲學的權威的唯一源泉,而只是在燦爛的哲學群星中的一顆明星,那麼,儒學的被廢黜便不成問題了。

    中國傳統學術是以儒家經學為主流,並且有尊奉經典的強烈傾向。所以胡適要藉由強調「儒學只是眾多學派之一」以去除其權威地位,也就是將儒家「降格」。先不談民國初年的思想背景,從上述說法可以看出,胡適認為儒家與哲學在思想性質上不是理所當然地合拍:儒家傳統上一直具有某種權威性,哲學則具有相當的懷疑與思辨精神。在胡適看來,似乎儒家思想可以區分為兩種,一種是權威性的,一種是哲學性的,而他本人則是要打倒權威、重現哲學。這麼說來,至少在態度上,儒家和哲學也可能有差別了。

    孔子的思想是哲學嗎?

    不光是名稱或態度的問題,對西方哲學稍有涉獵的讀者,相信都能發覺《論語》和西哲理論的思想差異甚大。這不是說孔子思想和西哲理論有所衝突,而是指它們的表達形式和概念命題很難直接對應起來,譬如「仁」和「孝」要如何翻譯成英文,學者們一直有不同的意見。所以,就算我們不以《論語》為某種權威,也還 不能推論出它代表某種哲學。

    當然,哲學圈內研究孔子思想者頗多,他們恐怕不會輕易承認孔子不是哲學家。考慮到孔子思想和西方哲學確實差異不小,一般有幾種常見策略,來解釋這種差異不足以否定《論語》屬於哲學:

    認為孔子思想缺乏哲學的形式,但還是具有哲學內容或主張,所以差異是在形式上。以哲學有許多型別,並以孔子思想代表了哲學的一種,這就允許了內容上的差異。強調有某種文化就有某種哲學,孔子思想既是中國文化的代表,所以有中國文化就有孔子哲學,所以差異是在文化上。

    這三個策略的共通問題,在於它們多少都擴大了「哲學」的指涉範圍。或許你可以說語詞定義是隨人而定的,指涉範圍當然也可以改,但是,為了承認孔子思想的哲學性而修改定義,頗有先射箭再畫靶的味道。也就是說,這些策略並非檢驗孔子思想的內容是否屬於哲學,而只是告訴你孔子思想很重要。或者是說,這是把哲學視為一種有智慧、有深度的評價性用語,而並沒有限定哲學應該要討論什麼問題或內容。

    《論語》是給你格言,還是給你思辨的理由?

    有些人也許會說,儒家有很強的倫理學關懷,不少儒者都曾經解釋道德的根源何來、為何要實踐道德,譬如孟子說人人都有天生的道德能力,也就是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等四端之心。但問題在於這一點好像不太適用於《論語》,至少教科書內所舉的子曰云雲,似乎只有教你怎麼做,而沒有給出什麼理由。

    譬如孔子答學生問仁的兩個例子: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我們可以看到,顏淵和仲弓兩位學生在得到孔子的回答後,表示自己願意遵從。孔子所言當然有其價值,尤其是在他所屬的時代裡,「克己復禮」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視為生活經驗的一種總結。但至少在這樣的語錄形式裡,就算孔子思想中隱含著堅強理由,讀者也很不容易看出來。

    哲學的特色之一,是以有條理、有論證的方式來說明為什麼某立場可信,但《論語》似乎只是一些生活原則的集合。已故的臺大哲學系教授方東美,就曾經說 《論語》是「格言學」而非「哲學」。從這一點來看,孔子思想可能還比較接近宗教。事實上,我們的確有孔廟與祭孔活動,甚至清末民初還曾出現一個孔教會,打算以儒家為國教。

    如果孔子思想要能夠算是哲學,至少它應該為某些哲學問題提供理由,而且是不訴諸信仰的、可供反省檢驗的理由。各位不妨想一想,你曾在孔子言談中看出過某種觀點背後的理由嗎?

    先提出哲學問題吧!

    在學術圈中,試圖把孔子思想給「哲學化」的人一直都不在少數。他們在實務上的主要方式是:

    設定倫理學問題。

    解讀《論語》的各個段落,並將解讀出來的諸多內容,重新分配並組織成對倫理學問題的描述、解釋、迴應。

    試圖找出可能隱含的理由或論證。

    譬如,為什麼我應該成為君子仁人?可能因為仁本身就是價值的終極來源,可能因為行仁長遠來看是有利的,可能因為仁是理想人格的實現,我們可以審視 《論語》能夠提供哪些理由或論證。如此一來,就算孔子本人雖然不能算是哲學家,也不妨礙我們從他的思想當中學習哲學,或至少是從他的語錄中找到某種哲學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時候小門店可以開門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