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史解惑

    這個問題註定不好回答,也涉及到政治是否正確,也註定是閱讀率不高,但是雪峰居士還是來答一下。

    我們知道歷史的作用在於“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可是歷史真正的作用還是在於服務政治、服務時勢。那麼,時勢需要什麼樣的歷史解讀,那就會有什麼樣的歷史解讀出現,這就是歷史功能的最佳定位。要不然呢?歷史所記載的人和事是永恆不變無法改變的,關鍵是看怎麼解讀,站在什麼立場去解讀?那麼歷史事實所表達的出來的意思就截然不同。當明白這一點後,我們回到問題。

    中國農民起義的歷史自秦末陳勝、吳廣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發出後,農民起義就始終貫穿我們的歷史長河。如比較有名的:西漢赤眉軍、東漢黃巾軍、東晉流民起義和民變、隋末瓦崗軍、唐末黃巢起義、宋末(北宋)方臘和宋江起義、元末紅巾軍、明末李自成、清末太平天國等等,可謂此起彼伏連綿不絕。為何如此前赴後繼?無外乎就是各種原因致使農民生計無所出,不拼是死,拼也是死,但拼說不定還有條活路,就是陳勝、吳廣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如此,就非常能夠理解為什麼有的時期會讚揚農民起義、有的時期會批評農民起義的原因啦。當和平穩定繁榮時期,肯定是對農民起義持反對態度、批評態度,因為他們是危害社會穩定的根源;而非常時期,就需要讚揚農民起義,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來號召農民起義,達到某些人不可告人的目的。君不見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爆發後,最後真正獲利的農民又有幾人,最後得利者又是誰?所以,讚揚農民起義的是這些人、最後批評農民起義的還是這些人,在二十四史裡面這樣的記載數不勝數。

    然,即使如此,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之所以前赴後繼,實乃生計之路全部斷絕爾。不然,誰會吃飽了飯沒事幹,找死啊!中國之人,大多數都還是願意“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的。

  • 2 # 蘇蘇看歷史

    從小老師教導我們,要辯證的看待問題,尤其是對於歷史事件,更應該如此。同時老師還教導我們,歷史總是在曲折中前進的,而歷代農民起義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歷史的發展。

    然而我認為,中國歷史上所有農民起義雖然一定程度上都是必不得已,有萬般苦衷,但這些起義並沒有推動歷史發展,反而讓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歷史倒退,因為農民起義並不代表當時社會先進的生產力。

    1.秦末陳勝吳廣起義

    陳勝吳廣起義,被所有華人津津樂道,然而8年秦末漢初戰爭,導致中原人口損失十之七八。北方長城防線徹底崩潰,匈奴人頻頻入侵中原,漢朝初期七八十年對匈奴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忍讓。從漢高帝劉邦到漢武帝前期,漢朝不得已和親七次,向匈奴納幣進女無數。

    然而秦朝時,對待外族入侵,那是何等的強大傲慢,誰能想到當陳勝吳廣振臂一揮,中國需要盡100年時間才能再次站起來。

    2.東漢末年黃巾起義

    公元184年,張角、張寶的利用宗教的黃巾起義徹底讓中原大地陷入戰亂之中,徹底摧毀了中國社會結構,間接導致了三國鼎立以及後來五胡亂華的中國歷史上最長一段戰亂時期。

    回想起這段歷史,除了留下來的文學作品外,華人誰會懷念這個長達400年的動亂時期,國破家亡,社會發展停止不前,民族文化差點消亡,怎麼能讓我對農民起義給予正面評價。

    3.唐朝末年的黃巢起義

    公元874年,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從河南入湖北,渡長江,進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廣西、廣州輾轉中華大地,然後再度北上重遊中國,最後攻克長安,所到之處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這場起義徹底讓藩鎮勢力得到長足發展,各自為政,讓中國大地再次陷入五代十國的戰亂時期。石敬瑭拱手先讓燕雲十六州,從此讓中國大地盡400年都處在北方遊牧民族的鐵騎踐踏之下。

    我認為,農民起義的負面影響遠遠大於正面影響,他唯一的正面影響就是對統治階級說:你們這些統治階級要好好照顧底層農民,不然我們可能會造反的。

    而農民階級畢竟代表的是落後的生產力,他們所有的鬥爭都是暴力的,血腥的,當他們獲得權力後,會變得更加不堪,更加沒有底線,反而是歷史的倒退。

  • 3 # 歷史的奧秘和輪迴

    其實,歷史上有很多農民起義大多數都是失敗的。可也是,既能被讚頌又能撻閥的。

    1.農民起義有這個群體自身的侷限性。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都是貧困的勞動者,沒有文化素質。在絕境中被逼無奈反抗,起義。這樣的一群人鬧事靠的是血氣,往往是革命小有成功,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為小利息內鬥,而且農民起義軍內魚龍混雜,軍隊紀不律嚴。歷史很多農民起義軍都鬧出了吃人的事件,遠有黃巢起義,近有太平天國運動。

    2,農民起義的成果被封建地主階級盜取或利用。歷史上從大澤鄉起義,到太平天國運動,每一次的農民起義都成了地主階級改朝換代的工具,全部都是農民鬧事,地主階級最後大收割。可是這樣的局面又得不到改變,因為也不可能改變,這是階級侷限性決定的,不可逆轉。說白了,地主階級是比農民先進的階級。雖然,歷史上有朱元璋這個紅巾軍領袖做了皇帝的例子,可他也最終做了地主階級的代言人。

    我個人覺得讚頌也罷,撻閥也罷。論其根本原因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結果,無論說讚頌,挺閥都不對,相對準確的說是悲哀。農民起義只是歷史演進的犧牲品。

  • 4 # 好看影片分享給你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正所謂“勝者為王敗者寇”,你是勝者你說什麼都有理,你想把歷史怎麼寫都OK。

    農民起義在歷屆封建統治者的眼中,都是大逆不道的,像《史記》那樣比較可觀現實的史書,也是在封建統治者允許的情況下才得以著成。

    中華兒女從古至今,不到活不下去的地步,都不會鋌而走險,做那刀口舔血的事。

    縱觀古今,從陳勝吳廣領導的第一次農民起義,到洪秀全領導的最後一次太平天國運動,淳樸的中華兒女,均是沒有活路才幹那造反殺頭之事。

    農民一旦到了起義造反的地步,天下早已是滿目瘡痍,民不聊生,大地哀鴻遍野,生靈塗炭,人們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怨聲載道,啼飢號寒,百姓流離失所,顛沛流離,國家內外交困,稅賦繁重,統治機制腐敗不堪,反了是死,不反也是死,乾脆就反了,說不定還能反出一條生路來。

    就拿陳勝吳廣起義一事來說,稱讚陳勝吳廣的,必定是受苦受難被壓迫已久的人民群眾。而那些鞭撻陳勝吳廣的,多半是統治階級,官僚階級,地主階級,陳勝吳廣令他們的利益受損,他們當然要鞭撻農民起義。

    一般的農民起義都是沒有合理的綱領的,農民們活不下去了,起義造反,造的不知道是什麼反,也不知道造誰的反,只知道起義打官兵,打贏了就有活路,打輸了大不了掉頭,在亂世,能活著,能填飽肚子,就是萬幸的了,那還管那麼多的,先發了再說,所謂跟著領導有肉吃就是這個道理,反了,打贏了,這天下還不是自己的,到時候想幹嘛就幹嘛,這是農民起義的侷限性和尿性。

    農民起義一旦爆發,生靈塗炭是難免的,這也是歷史上農民起義一直被詬病的原因。更何況歷史上的農民起義,成功的是少數,失敗的是大多數,每每一處地方起義,周圍方圓百里都要遭殃,官兵鎮壓往往是屠戮一盡以絕後患,如果是農民勝了,也是四處燒殺搶掠,真的是應了那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農民起義勝利了,得益最大的是那些領導者,受苦受難的是老百姓;失敗了,受苦受難也是老百姓,起義來來去去無非就是換個人當皇帝,農民起義說到底沒什麼值得稱讚的,也沒什麼值得詬病的,不到活不下去的地步,淳樸的中華兒女絕不會幹那造反之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道教聖誥中關公誥是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