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多特兒童專注力

    1996年,美國科學家在《自然》科學雜誌社上發現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他們利用核磁掃描技術對大腦進行研究,證實了在人的大腦中有一個專門負責學語言的區域——布羅卡區(Broca`s area)。

    並且發現,布羅卡斯區在幼兒時期開始發育,12歲左右發育基本成熟,伴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區域的靈敏性呈現逐年減弱的特徵。

    在12歲以前學語言時,語言資訊直接儲存到布羅卡斯區,12歲以後再學習語言,語言資訊已無法直接儲存到布羅卡斯區,只能存到記憶區,使用語言時,布羅卡斯區必須和記憶區進行聯絡。

    也就是說,12歲前,青少年所學的優秀語言智慧會直接存放在布羅卡區,“不假思索”即可直接呼叫、妙語連珠。

    而12歲以後,大腦已無法將學習的語言知識直接貯存在布羅卡區,只能將其儲存在記憶區,這個新的記憶結構沒有布羅卡區靈敏,運用時不再那麼靈活自如:

    當你產生思維表達話語時,語言的調動不是直接從母語區反射出來,而是要繞一圈,從記憶區提取出來,然後再說出來。

    因此,語言學習存在關鍵期,12歲以下的孩子學習語言比大人更容易。

    想要把握孩子的語言學習關鍵期,家長可以在平時為他創設輕鬆的談話氛圍,多和他交流互動,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才會想說,願意說,才會體驗到說話的樂趣。

    比如,可以試試以下5種方式:

    1、 豐富且統一的父母語言環境

    父母每日和孩子相處,保證足夠的語言時間,全家儘量統一使用普通話,尤其是兒童的撫養者。任何老人、保姆都不能替代父母對孩子的養育責任。

    2、 面對面交談

    任何音像製品都不能教會孩子真正的口語溝通。只有和孩子面對面的交流能夠提升孩子的語言社交能力。

    3、 為孩子拓展語句

    當孩子可以說2個字的單詞時,幫他擴充套件為3-4個字的短句。當孩子可以說3-4個字的短句時,幫他擴充套件為一個完整句子。當孩子可以描述一句話時,幫他豐富更多的語言細節。這樣,孩子的語言就會越來越長,越來越豐富。

    4、為孩子講生活事件

    為孩子講動畫片中的虛擬故事,不如先把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事件用照片展示,用語言講述。親身體驗的事件讓孩子更容易理解。

    5、根據兒童語言能力,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式

    瞭解每一個階段的語言發展規律,孩子的語言進步,我們的語言輔助也要同時減少。時刻調整自己的語言輔助方式,用最少、最有效的方式讓孩子的語言得到最大的進步。

    除了營造促進孩子語言發展的交流環境,另外在玩遊戲時或在各種生活場景中,也可以有意識地多問孩子問題,讓孩子多思考多表達自己的想法。

    1、小小主持人

    目的:

    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力和隨機應變能力。

    遊戲方法:

    在家庭當中準備一些小型的節目,讓孩子拿話筒學做主持人,可以讓孩子先準備好開場白,宣佈節目開始。比如為什麼要開展這個節目,為誰開展等。媽媽還可以用錄音機把孩子講的話錄下來,回頭播放給孩子聽。

    2、看圖說故事

    目的:

    鍛鍊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增加孩子的詞彙量。

    遊戲方法:

    家長先拿出準備好的圖片,讓孩子說說圖片的主人公是誰,問問孩子主人公的周圍都有什麼,以及主人公在幹什麼等等。問完之後,再鼓勵孩子把圖片上的情節從頭到尾講一遍。

    3、跟著我說

    目的:

    鍛鍊孩子的聽覺記憶能力,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遊戲方法:

    家長從讀物中選擇一個短篇故事,先給孩子講一遍,讓孩子對故事情節有個大概瞭解,然後挑出裡面關鍵性和精彩的句子,再說一遍,並讓孩子跟著說一遍。家長可以慢慢增加難度,讓孩子複述三四句,直到能把整個故事複述下來。

    4、倒著說

    目的:

    鍛鍊孩子的記憶能力,反應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遊戲方法:

    家長先和孩子說一些簡短的詞句,讓孩子複述,比如“我是寶寶”,然後把句子倒過來再說一遍,如“寶寶是我”讓孩子複述,慢慢的,家長正著說,讓孩子自己倒著說。如果孩子能夠熟練掌握,可以不斷加長句子,增加難度。

    5、讀詩詞

    目的:

    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遊戲方法:

    家長可以先借助圖片或音像製品,給孩子讀一首詩,然後讓孩子跟著一起讀一遍,並把詩所表達的意思像講故事一樣給孩子講一講。講的時候可以指導孩子透過肢體動作把裡面的一些內容表演出來。

    6、為故事設定結尾

    目的:

    鍛鍊孩子的記憶能力,反應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遊戲方法:

    在孩子聽熟的故事中設下“如果”。例如講完龜兔賽跑故事後,家長提問:“如果兔子中途不睡覺會怎樣?”讓孩子自己講下去。或者在講新的故事時講到一半把書合上讓孩子去想象,自己把故事講完。

    7、辨別聽到的聲音

    目的:

    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力和隨機應變能力。

    遊戲方法:

    讓孩子轉過身或蒙上雙眼,家長髮出一些聲音,比如“咳嗽”“倒水聲”等,讓孩子辨別並說出聽到的是什麼聲音並說出來。

    結 語

    李開復說:“有思想不能表達就等於沒有思想。”

    語言是實現我們人際交流的一個重要手段,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人內在邏輯的外在體現。

    如果能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好,那孩子就會具備一個良好的性格,對於孩子未來精彩的人生之路能夠埋下一個伏筆,將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 2 # 普洱的阿嬌

    我們大人應該在小孩子1到2歲的時候就多跟他溝通,他雖然有多數時候是不懂你在講什麼,你也不知到他要講什麼,但你千萬不要讓孩子每天都自己一個人低著頭玩玩具,這樣的孩子他是養不成跟別人溝通的習慣的,他只喜歡生活在他自己的小世界裡,在這個階段你要慢慢的多跟他講話、溝通,以後你慢慢的會覺得他自己語言表達能力很強,他能把一句話說的很順暢,,小孩子就是要多跟他講話,溝通,有些人家小孩兩歲還不會講話就是因為大人跟他溝通互動少,導致小孩不講話、講話慢。

  • 3 # 兒科醫生陳青

    你好,孩子已經三歲半,出現不會說話的這種情況,有可能以下病因導致的:

    1、需要考慮舌繫帶疾病引起的

    2、需要考慮腦發育不良引起

    3、需要考慮單純的語言發育遲緩導致的

    孩子的情況這裡只是初步考慮,建議及時帶孩子到正規的專科醫院詳查,明確病因,配合醫囑進行配合訓練、治療,以免耽誤孩子病情!

  • 4 # 星雲美術

    孩子不說話有多方面原因:1、錯過嬰兒發音關鍵期,在一歲裡孩子會發出類似媽媽的音,在這個階段要反反覆覆跟他聊天,教他發音,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機,就要在平時多給他講故事,帶他到處遊玩,見到什麼就教他說什麼?不厭其煩的反覆的說話。

    多帶孩子做戶外運動,多與同齡孩子互動。晚上臨睡覺前,跟孩子一起看書給他讀故事,養成讀書的好習慣。2、檢查舌繫帶,有的孩子舌繫帶長或短的現象,也會影響孩子說話,因此要針對這樣的孩子就行發音練習。

    3、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營養均衡,保持孩子愉悅的心情,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以促進孩子語言表達能力。

  • 5 # 巧妙媽育兒

    謝邀。如果3歲半幼兒還不會正常說話,首先應該到醫院去檢查一下,看孩子發音器官是否存在問題,是否有語言發育遲緩等原因,聽醫生的治療方法與訓練建議,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期。當然,孩子能順利說話,主要還是靠家庭的堅持訓練。父母該如何引導,個人認為可以這樣做:

    1.不斷重複指認某一物品。

    孩子之所以不能用語言表達,是因為具體的東西沒在他們大腦形成影像。所以,要透過不斷重複指認一件物品,直到物品印在孩子大腦裡。父母指,孩子看,也可讓孩子摸一摸。開始孩子不一定會有興趣,不斷重複直到孩子感興趣,再到大人一說物品名稱,孩子就會去找,用手去指,這時可以把物品的漢字貼在旁邊,指著讀給他聽,重在會說不要求會認。利用孩子的觸、聽、看全方面感觀促進語言的發展。

    最好是,利用生活中孩子感興趣的東西開始,當孩子積累的影像多了,有一天就會表達。

    2.訓練孩子的發聲器官。

    可以同孩子一起比賽吹蠟燭,看誰先吹滅。讓孩子用吸管喝水。剪一些紙條讓孩子吹著滿屋飛,吹泡泡。每天變著花樣與孩子玩,當孩子的口腔器官功能越來越強大,也能促進孩子的發音。

    3.教孩子模仿發音。

    當孩子能夠對你的說話感興趣,能看著你的嘴、眼睛時,可以在教孩子生活物品,嘴適當張開一些,讓孩子看著你的嘴形,再用小手摸一摸,從單音到雙音三音,逐漸增加,讓孩子模仿說。

    4.與孩子唱童謠。

    琅琅上口的童謠,孩子會喜歡,一邊教孩子唱,一邊表演動作。從認識孩子的身體開始,一邊唱一邊指。開始孩子不會唱,父母唱,拿著孩子的手指各個部位,只要孩子喜歡,就重複到他自己會指、自己會說。當然家裡也可以經常放著童謠、古詩讓孩子聽,多磨孩子耳朵,聽著童謠父母可以與孩子有節奏的跳舞。

    5.給孩子講故事。

    開始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圖片,教孩子認,與孩子猜、找。孩子可以聽你的講,就給孩子選擇繪本讀,與生活聯絡近的開始,每天固定時間講,重要講一本孩子喜歡的書,到後來啟發孩子來講,哪怕一個字也行,這時就要表揚孩子。

    繪本對語言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因為語句精練,孩子能表達時,就會使用正確的語句。

    6.釆用引誘與激勵的方式,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最好用的就是食物,孩子肯定有很多喜歡吃的食物,當孩子想要的時候,先教孩子拉著你的手,走到食物邊指給你看,做到了就給,沒有就再來;再到一遍遍教孩子說,最後就是,只有孩子說出來才給,即使一點聲音也給,給孩子信心與希望,長期堅持孩子就不得不表達。

    總之,孩子能說話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家長千萬不能著急,逼迫孩子,慢慢來,堅持訓練孩子就容易開口講話。祝好!

  • 6 # 8爪媽媽

    通常孩子先會發母音,然後才是子音。一般來說,孩子最先能夠發出的子音是b、d、t、m、n、h。

    結合自己孩子情況,找出大概有哪些字是孩子可以發出來,並且是生活中常用到,並設計好適當的互動如寶寶能發出:爸爸(ba ba)媽媽(ma ma)摸(mo)抱抱(bao bao)

    由此,我們知道寶寶能發的母音:a、o、ao 子音:b、m

    然後我們就可以把這些子音和母音進行組合,得出以下可以嘗試教的字:

    拔(ba)貓(mao)脖(bo)馬(ma)包(bao)飽(bao)摸(mo)抹(mo)

    個別漢字遊戲互動示範:

    除了上面表格中為大家所做的示範,同時,家長還要觀察孩子喜歡吃的或者玩的東西,然後利用這些東西作為誘餌,引導孩子說話。

    舉例:孩子要吃蘋果

    1.要將這些食物應該放在孩子不易夠到的地方,每當孩子想吃時,需要用語言明確的表達才能得到,

    這時,家長可以故意說:“寶貝你想幹什麼?你說出來”,接下來輔助孩子表達:“吃蘋果”。

    2.透過示範,幫孩子理解

    家長可以示範這個過程,爸爸對媽媽說:“吃蘋果”結果得到了一塊蘋果,再說一句“吃蘋果”,又能得到一塊。

    當孩子說出“蘋果”、“吃”、“要”等單詞時,立即給予獎勵一塊蘋果,剛開始不要強求孩子說多詞,只要意思相近都可以給予獎勵,然後再逐級的增加表達準確度。一段時間後自然就能掌握這個詞並會運用了。

    最後再附上一般兒童較早容易發聲的50個字、詞,家長們可以參考,並根據上圖方式設計遊戲或應用到實際生活場景中:

    除了上面講述的方式,家長還要注意:為孩子拓展語句,當孩子可以說1個字後,父母就要再為孩子進行拓展語句,也就是幫他擴充套件為不是2-3-4個字的短句。當孩子可以說3-4個字的短句時,幫他擴充套件為一個完整句子。當孩子可以描述一句話時,幫他豐富更多的語言細節。這樣,孩子的語言就會越來越長,越來越豐富。

  • 7 # 陽光語言矯正師

    很多媽媽以為,剛出生的寶寶除了哭,就沒有其他交流渠道。肢體語言、眼神都是促進寶寶語言的方式,但最重要的是要多聊天。和寶寶交流的最好方式就是把寶寶放在面前,大約10英尺左右的地方,給寶寶唱歌、聊天或是透過面部表情刺激寶寶。這可以讓寶寶熟悉聲音以及交流時的形式。最好是在寶寶吃完奶放鬆的時候這樣做,這同樣有助於父母與孩子之間關聯的建立。

    資料統計:經常和爸爸媽媽說話、聊天的寶寶,語言啟蒙的時間會早3~6個月,不要小瞧這3-6個月的時間,這幾個月的變化,可能就會讓寶寶在日後的語言學習中學習的能力更強、學得更快。根據語言學家的分析,出生後幾個月的孩子,對聲音是有識別意識的,爸爸媽媽和寶寶多聊天,能夠增進感情,讓孩子產生依賴感,爸爸媽媽使用的語句、詞彙會潛移默化地在寶寶的腦中留下印象。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口齒伶俐,聰明可愛。但是很多孩子的語言發育都會遇到一些坎坷。而0-3歲這個階段,是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3-6歲是語言能力的分水嶺。這兩個階段是寶寶語言發育重要時期,如果有語言障礙現象,也是最佳觀察時期,更是矯正的最有效的時間,因為從生理、心理機能來看,不完善,不成熟,更容易接受外界的干預和介入。

    父母多說話有多重要?

    健全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啟發孩子語言能力的溫床。模仿時語言的開始,父母成人的語言具有正規化作用,父母的語言資訊量決定著孩子的語言接收質量,兒歌、謎語、故事等家庭親子互動,為語言的使用提供了豐富的生活背景。

    父母和寶寶說話需要注意什麼?

    眼神接觸,引起孩子注意,注意互相角色名稱,語速適中,句子簡化,說話時加以手勢,使得對話淺顯易懂,多鼓勵孩子主動響應,如摸孩子頭,多誇獎,讓孩子帶領,跟隨他們的意願,學習觀察,主動聆聽,運用好溝通技巧,給予更多語言刺激:解釋,延伸孩子的話,加以修飾,命名孩子正在凝視的東西,選用適當的問句。

    寶寶的語言發育非常快,大腦的語言神經發育每一分鐘都在變化,家庭語言環境的後天培養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是語言發育的規律不可逆轉,所以在點滴異常的變化中,需要父母細心呵護,仔細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不要錯過任何可能包含著重要的資訊源。

  • 8 # 梵哺媽媽

    寶寶學說話必須要有適當的引導,家長要注意和寶寶說話的方式方法,語言要簡潔,語速要慢,重點突出,不要複雜,每一個字都要說清楚,如何正確的引導寶寶說話主要從這五個方面著手:

    說“媽媽語”,不要“寶寶語”

    教寶寶說話要用正常的詞語和句子,例如:吃飯、穿鞋子。而且要採用緩慢的長音、高音來說話,句子要簡單,這樣可以幫助寶寶理解語言並學會說話。

    做什麼說什麼

    不要認為寶寶不能理解我們的語言,其實孩子是可以聽懂我們的。

    因此當寶寶餓了哭的時候,你可以說“寶寶是不是餓了呀?媽媽來給寶寶餵奶”。

    總之,不管你做什麼,看到什麼,都可以告訴寶寶,讓他/她接觸更多的詞彙。

    不要對孩子做消極暗示

    孩子有缺點錯誤,不要當著外人指出,應尊重寶寶,多多表揚、讚美孩子,給孩子信心,鼓勵孩子多說話。

    充分利用音樂和遊戲

    可以挑選一些簡單的兒歌,和寶寶一起反覆唱。再配上動作。利用好音樂和遊戲,對於寶寶的語言發育非常有好處。

    給寶寶讀書

    閱讀能夠帶給寶寶更多的詞彙量,可以從最簡單的紙板書、卡片書開始,隨著寶寶的成長,逐漸增加故事的長度。

    總之如果家長這方面的意識較差、不愛說話、和寶寶交流太少,又或是說話太快,寶寶聽不清聽不懂,沒有給寶寶足夠的示範與鼓勵,那麼寶寶開口晚、不說話是必然的。

  • 9 # 小林子啦啦啦

      在人際關係中,溝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口才差的人談不下來的合作,口才好的人就能夠談下來,而且還能夠從中賺取能多的利潤,這就是表達能力。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樑,如果想要在社會上更好的生存,那麼溝通必不可少。所以,我們要在孩子小時候就要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不要覺得寶寶剛出生,什麼都不懂,不用跟寶寶說話。

      事實上,我們應該還跟寶寶進行交流,雖然在我們自己感覺是自言自語,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是種成長。有研究表明,第一組父母經常跟嬰兒交流,第二組父母是不跟嬰兒交流。孩子長大以後,第一組的孩子表達能力更強。

      

      3個月寶寶:寶寶不說話,媽媽則不停地嘮叨

      在嬰兒時期,寶寶自己不會說話,除了吃東西的時候,其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閉著嘴巴的,他們只能夠用哭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但是新生兒對於聲音特別敏感,比如說寶寶坐在床上,你在寶寶的背後發出聲音,寶寶會費力的轉過身體,也要看看到底是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音。

      在寶寶1個月左右,才能夠分辨出不同的事物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才能夠知道哪些聲音是人類發出來的。我們經常跟寶寶對話,這樣能夠不斷刺激寶寶的語言神經,這樣的寶寶將來說話會比同齡人早。

      

      4~12個月的寶寶

      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學會了用咿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了,那些發育比較快的寶寶,他們已經開始會發出啊啊、哦哦的聲音了。

      這個時期的寶寶喜歡各種聲音,如果你跟寶寶進行對話,他們會用咿咿呀呀、哦哦的聲音迴應你。

      對於1~2歲的寶寶,要怎麼進行對話

      在這個時期,寶寶通常會用片語來表達自己,比如說,餓、餓,這就說明孩子想要吃飯了,或者有另一種表達方式:“飯、飯。”同樣也是代表孩子餓了。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我們需要怎麼跟孩子進行交流呢?我們應該在孩子說餓之後,問孩子,怎麼了?想自己吃飯嗎?儘量用3~7個字來表達,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快的學會用多字來表達自己想要的東西。

      

      2~3歲的寶寶

      這個時期的寶寶經常會問為什麼,而且能夠用2~3個詞語組成一個句子。當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我們可以放慢自己的語速,讓孩子能夠聽清楚我們想要表達什麼,而且孩子也會模仿你所表達的內容,這樣就可以幫助孩子掌握更多的語句了。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蒸鍋能蒸粘豆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