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lnoe1999

    中中國人被名聲所累!哪個文人騷客不是寫詩寫文要君王看上施展抱負其實就是想要榮華富貴!卻又裝模作樣假裝清高!為什麼不乾脆一點實際一點倒向權貴?

  • 2 # 高覃

    唐寅的《桃花庵》,我一直很喜歡。

    它寫出了一種看破塵世的灑脫,這種灑脫不是對貧者的憐憫,也不是對富者的羨慕,反而是以一種赤子之心的澄明表達出對不同生活狀態的社會人的客觀寫實。雖然以社會潛規則來看,富者應該比貧者幸福,豪宅大院一定比陋室舒適。其實不然。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唐寅早已看明白。

    因而,透過本心看到真實的自己,才算得上真正的幸福,坦然自若,清風徐來。即便別人笑我瘋癲,我又何必要他看穿我的真實?

  • 3 # 青年沉思者

    為什麼,因為這個世間不如意者太多。

    有多少快樂的人呢?

    誰不是苦苦掙扎?

    誰不是辛苦日夜?

    誰不是壓力巨大?

    誰不曾遭遇白眼?

    誰不曾差點斷糧?

    誰不曾負債累累?

    五千年的時間裡,幾百億的人口裡,皇帝不過一百多個,而這一百多個皇帝裡,有幾個是快樂的?

    人生,就是如此痛苦,有如此悲哀,但也有偶爾的開心和快樂。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樣的活著,所以,唐伯虎的這首詩,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即便是當年的皇帝,看到唐伯虎這首詩,也未必沒有感動。

    只不過,他不能說出來。

    因為,他還要扮演一個皇帝。

    正如你,還要扮演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一個學生,一個老闆,一個員工。

    眾人皆苦,誰能超脫?

  • 4 # 紫城焉沙

    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看淡所有的不辭而別。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 5 # 學史小作坊

    《桃花庵歌》是唐伯虎詩詞中最著名的一首,乃是自況、自譴兼以警世之作。

    說起桃花庵歌,這裡必須要說說它的創作背景。唐伯虎天資聰慧,16歲的時候,秀才考試得了第一名,在蘇州城引起轟動,後中得解元,唐伯虎信心滿滿的前往京城參加科考,卻遭到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打擊,科考舞弊案。

    唐伯虎因舞弊案的牽連,被牽扯入獄,雖然後來得到澄清,但孤傲的他以之為恥,仕途斷絕的他回到家鄉,建“桃花塢”以自娛。屋漏偏逢連夜雨,唐伯虎的父母,妻子和妹妹相繼去世,唐伯虎只能靠賣畫來維持生計。

    《桃花庵歌》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創做出來的,一出世即驚世。唐伯虎在長期的生活磨鍊中,看穿了功名富貴的虛幻。他的這種蔑視功名富貴的價值觀,在人人追求富貴的年代無異於石破天驚。此詩明面上表達了其樂於歸隱、淡泊功名的生活態度,實則是對當時社會環境,官場腐敗的諷刺。

  • 6 # 鶴羽

    桃花時節桃花顏,飄入桃園只因閒。

    髮飾又如桃葉翠,人行宛如落英翩。

    春至如同人少年,新葉未展花蕾圓。

    暖陽漸北花招手,花如葉落歸根還。

    桃花粉顏催春緣,花繁果密老農煩。

    剪枝疏果無情落,桃大色紅好換錢。

    桃花無意成春色,賞花不得出言惡。

    如同紅杏本無錯,人間是非花之過。

    桃花豔時葉同綠,寒梅葉來花別去。

    暖春桃花多蜂蝶,夏蟲無知懲後懼。

  • 7 # 行走的時空行者

    2個有方面

    一個方面,因唐伯虎的優秀而喜歡上這首《桃花庵詩》,眾首周知,唐伯虎是江南四大才子,才華橫溢,是很多文人都喜歡他的詩集,所謂愛屋及烏,因喜歡他的人而喜歡上他的這著《桃花閹詩》

    另一個方面,因這首詩所表達的意境而喜歡這首詩,這首詩給人一種意境美,讓你讀起來就會想到遠在深山,獨處一小屋,園子滿是桃樹,樹下人獨自飲酒,四處安靜,與世隔絕,過著自給自足,不去理會俗世的錢財和政務紛爭,過得亦是瀟灑安樂。按現在的時代來說,有多少人能做到這些,這是很多人所希望和想得到的一份寧靜,因現在的生活太奔波勞碌了,生活節奏太快了,快的讓你感到還沒有好好的享受就已老去了,所以這首詩給了忙碌的人一份意境和嚮往

  • 8 # 林生日記

    到了後半生,唐伯虎在蘇州城北建成桃花塢,他自稱桃花塢主,其中《桃花庵詩》就是在描寫唐伯虎自己的一舉一動。

    《桃花庵詩》表達的是唐伯虎自己平凡真實中帶有庸俗消極一面的真實內心,帶有憤世嫉俗之意氣。很多人是比較有共鳴吧,說句難聽點,就是懷才不遇,我這麼有才華,偏偏功名不找上我,只能日過一日,頹廢過日。這應該是主要原因,人與人之間找到共同點了之後,就會覺得好有緣分,一旦反目成仇,看對方任何事情都會不順眼,不是嗎?

  • 9 # 雨彤文武燴

    唐伯虎《桃花庵歌》的詩意,可以用泰戈爾的一句詩來總結: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作為明代畫家、文學家,唐伯虎在民間的知名度很高。他天資聰敏,16歲秀才考試第1名,29歲鄉試第1名,30歲赴京會試,不幸被科場舞弊案牽連,遂絕意仕途,賣畫為生。

    很多人喜歡唐伯虎的《桃花庵歌》,是喜歡他的才氣,喜歡他的曠達,佩服他揹負命運的重擔前行,絕不肯低下高傲的頭顱。他說:“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我有我的樂趣,我的樂趣你學不來。

  • 10 # 印真1975

    借景抒情,寓物暢懷。失之不得,情趣詩開。

    清貧獨守,淡痴世態。唐寅酒放,桃花醉才。

    一心多用,畫比詩乖。人若笑我,我看他呆。

    桃花庵記,才子豪邁。人生如歌,江南氣派!

  • 11 # 蓉兒在北京

    唐伯虎是文人雅士圈的代表人物,蓉兒之前也瞭解過,就題主的兩問專門去查了資料。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1. 世俗化,即“語殊理淺”。不用生僻字,採用的都是常見意象,所有人初讀都有一片歡快之感。唐伯虎本人灑脫不羈,創作就是為了抒發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像隨口說出來的一樣,因此接受度高。袁袠(zhì)為《唐伯虎全集》作的序中,“伯虎曰:……‘且人生貴適志,何用劌心鏤骨,以空言自苦乎?’”可見,唐大才子認為抓心撓肝想出來的大名詞空洞無物,自己聽了都受罪,果然清流。2. 口語化。20句都押在“言前轍”上,想記不住都難。“桃花”這種討喜的意向多次出現,既清雅又美好。據說唐伯虎還曾經拉著祝枝山等好友扮乞丐,唱“蓮花落”戲弄達官貴人,難怪合轍押韻,傳唱幾百年。《桃花庵歌》想表達什麼?

    這就與大眾想象的“桃花美好世界”大相徑庭了,就好像真正的唐伯虎沒有那麼rich也沒有與秋香的三笑姻緣,其實字裡行間遊走著唐伯虎的鬱結、滄桑。

    圖中紅框指作者摒棄的生活,藍框指作者嚮往的狀態。

    1-2句:表明自己的場地和定位,日常賣桃花換酒喝,羨慕我的神仙日子嗎?(不,這絕不是太窮了的原因。)

    3-4句:一年中迴圈切換“酒醒”、“酒醉”、“半醒半醉”3種模式。天天如痴如醉,嚮往嗎?(恐怕能如我一般做到的人甚少)

    5-8句:重點來了,我是在“花間醉酒”,不是“富貴安逸”,我的真愛是“自由”。

    9-10句:你們不懂我,我也不需要你們懂我。一切都將化作塵土,與其為富貴違背本心,不如安享我當下的神仙日子。(雖然有點不太好過)

    詩中表明自己安貧守志,不慕富貴,詩酒逍遙,對人生價值有獨特的看法。唐伯虎是一個文人儒士,儘管曾經高居榜首,曾經躺槍冤案,終究不能說服自己同流合汙,選擇了孤獨前行的寂寞與悲涼。

    唐伯虎的桃花庵,是他內心向往的美好淨土。在這裡,他可以真正做自己,毫不做作,獨立、充實而強大,真快活,真神仙。

  • 12 # 貓眼觀史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著許許多多的朝代,而在這些朝代中都有些很多代表性的人物,比如漢朝的東方朔、唐朝的李白、清朝的紀曉嵐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熟知的人物,還有許多其他朝代的人物是我們比較瞭解的,比如明朝的唐伯虎。

    現實中唐伯虎的生活可以用窮困潦倒四個字來形容,因為他的家境並不是很好,平時也只能靠著賣一些自己所做的字畫來維持生活,別看現在唐伯虎的書畫在拍賣行裡這麼吃香,在明朝的時候並沒有多少人能夠欣賞他的作品,所以賣畫所得收入也只能勉強解決他的溫飽問題。

    唐伯虎作為一個讀書人,自然和大多數經過數十年寒窗苦讀的學子一樣,想要考取功名利祿,用自己數十年的艱辛付出,換取個一官半職,所以在當時,唐伯虎也是參加了考試,不過不幸的是,雖然唐伯虎通過了鄉試的考驗,並且正準備在後面的考試中大顯身手,但是天不遂人願,因為受到牽連,他失去了進一步考試的資格,這也讓他徹底的放棄了做官的念頭。

    看破世俗的唐伯虎選擇了一種清貧的生活,找到了一個名叫“桃花塢”的地方給自己建造了一個草菴,唐伯虎把它命名為桃花庵,而自己正是這桃花庵的庵主。

    唐伯虎在畫畫方面的成就很高,同時在詩詞方面也不差,我們熟悉的那句“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就是唐伯虎寫下的,在唐伯虎在桃花庵過起了歸隱的生活之後寫了著名的《桃花庵詩》,這首詩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一首詩,為什麼這麼多人會喜歡這首詩呢?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字——俗。這首詩很容易就能看出唐伯虎所要表達出來的意境。

    這首詩不僅僅是寫唐伯虎的生活狀態,更是一種與世俗對抗的態度,世人都在追逐功名利祿,而此時的唐伯虎則是看透一切,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看似整日醉酒的消極墮落,實則是表達一種對黑暗官場的不滿。

    因為唐伯虎寫出了一種全新的生活狀態,與晉朝的陶淵明相比較,《桃花源記》只是陶淵明對這種生活狀態的一種嚮往之情,而唐伯虎卻真正做到了這種生活,雖然是人人都向往的生活,但是現實中卻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的做到。

    雖然生活比較清貧,但是依舊擋不住唐伯虎對這種生活的熱愛,相比之下,我們這些人還在現實生活的泥潭中不斷下陷,但是唐伯虎卻已經過上了真正的自由生活,這是我們所向往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這首詩。

  • 13 # 文字的二三事

    唐伯虎的《桃花庵歌》全詩如下:

    詩的大意是:

    桃花塢裡有一桃花庵,桃花庵下有一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下桃樹,摘下桃花換買酒錢。

    酒醒後只在桃花前坐,酒醉後還在桃花下眠。

    時醉時醒一日復一日,花落花開一年又一年。

    只願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間,而不願在車馬前低頭哈腰。

    車塵馬足是富者的樂趣,酒盞花枝是貧者的因緣。

    若將富貴和貧賤相比較,一個在平地一個在上天。

    若將貧賤和車馬相比較,他用來驅馳我自在悠閒。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見不到五陵豪傑的墓冢,無花無酒只有耕種的田。

    詩意賞析: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這四句中,詩人稱自己是桃花塢下桃花庵裡的桃花仙。詩人酷愛桃花,因此在桃花庵裡種滿了桃樹;詩人嗜酒,又把桃樹上盛開的桃花摘下換酒錢。像極了小農經濟下的自產自銷,自力更生。

  • 14 # 陳述影錄

    唐伯虎作為“四大才子”之一,頗有風流才子的代名詞。

    他的名是唐寅,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詩人、書法家,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桃花庵詩》寫的是什麼?

    唐伯虎的詩文大多數是遊歷、感懷之類的作品,大量採用口語,意境清新。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願鞠躬車馬前,但願老死花酒間。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世人笑我忒瘋癲,我咲世人看不穿。記得五陵豪傑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從朗讀的語感來看,這首詩讀起來朗朗上口,很有韻味。

    從詩的用詞來看,通俗易懂,語言淺顯,便於理解。

    從詩的意境來看,很形象,很有畫面感:一大片漂亮的桃花林,有人在花間喝酒,這個人還“但願老死花酒間”。彷彿就是一位瀟灑的、超凡脫俗的神仙,邊喝酒邊笑嘆:“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

    這首詩反映唐伯虎的什麼狀態?

    《桃花庵詩》是唐伯虎晚年寫的,可以說是他一生比較淒涼的時候。這時候他因為仕途不順,對功名利祿已經沒了奢望。

    這首詩也能反映出他當時的狀態,看透了名利,不再強求。

  • 15 # 山中老儒

    這是唐伯虎《桃花庵》是一個版本。

    說起唐伯虎這個人,其實算得上是一個悲劇人物。

    唐寅,字伯虎,號六如居士,天才少年,比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惜這樣的天才一般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孔融如此,徐渭如此,唐寅也如此。

    16歲時,他考秀才成為案首;19歲時,迎娶了一生中唯一的妻子徐氏;29歲時,他在鄉試中考中解元,這也是他唐解元的來歷。

    唐伯虎與一個富二代徐經赴京趕考,富二代心術不正,騙來考卷,結果被人告發。

    只因為主考官程敏政說了一句:“這必是唐寅與徐經的。”唐寅便被牽連其中,可謂是無妄之災。

    後來雖然皇帝平反,但這小子也有點心氣,沒有去做一小吏。

    隨之,唐寅的妻子也離他而去。

    也就在這段時間,寧王很不老實,準備謀反。

    既然謀反,總需要一些人才,有人便向寧王推薦了唐伯虎。

    唐伯虎被寧王請到府上瀟灑了有大半年時間,便察覺出寧王有些不對勁。

    “寧王是不是要謀反啊”想到這裡唐伯虎三魂嚇丟了兩魂半。

    提出離開,但是寧王不允,唐伯虎靈機一動開始裝傻,雖然唐伯虎逃過這一劫可是名聲卻也毀了,從此只得是留情于山水,潦倒度過餘生。

    《桃花庵》創作也是有個小故事。據傳,唐伯虎當年在蘇州看上了一處別人廢棄的別墅,但是沒有錢,只好用自己的部分藏書作抵押,向朋友借了錢。後來,他用了兩年多時間努力寫字畫畫賣錢,才還清了購房款。說來跟咱們買房也差不多,都是借的房貸。

    這些年來因為眾多藝術作品,而且因為他的詩詞確實還不錯因此唐伯虎廣入人心。

    《桃花庵》朗朗上口,唐伯虎再寫《桃花庵》之前經歷了眾多事情,此時也頗有些看透世事,寫出的詩句自然不凡。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桃花庵》所傳達出來的灑脫卻是也吸引了不少人。

  • 16 # 深漂小樑18625

    唐伯虎在詩歌之上的高度遠不如他在畫作的成就,就這首代表作來看,滿眼“花”、“桃”、“酒”、“醉”,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古詞唯美意象的大堆砌。可是為什麼它並沒有像我們今天那些所謂古風作者的作品讓人覺得離奇、怪異、荒誕而聽不下去呢?

    因為整首詩敘述、議論圓熟完整,還有點睛之筆,讓整首詩意境上做出了突破,沒有隻停留在“流俗”的層次上。

    不過正是這種“俗”的寫法,讓它在傳唱度上遠超那些陽春白雪的高層文人的格律詩詞,在民間廣為流傳,一旦和無厘頭的戲劇文化契合,互補互助,立刻成為很多人都喜歡的作品。

    真正做到“大俗大雅”的詩歌,《桃花庵歌》是排得上號的。

    因為口口相傳,所以這首詩版本較多,但是大致一樣,我們選取一個版本來看。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願鞠躬車馬前,但願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世人笑我忒風顛,我咲世人看不穿。

    記得五陵豪傑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這是很明顯的歌行體,即古風,所以我們就不看平仄了。因為古體詩只要語言流暢,音韻起伏頓挫有致,就是好詩,何況當時有可能還拿來和樂演唱,只求押韻,音調之類的就隨意了。就像我們現在的歌詞和現代詩,只求通順、清朗,無關平仄。

    這首詩就是唐伯虎寫給自己的一首歌。

    這樣就好理解了。雖然他本身是個文人,寫歌詞卻沒必要高深,一切以簡單易懂、興之所至為主。起手四句就用了大約六個“桃花”來進行反覆迴旋的意象強調,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重複、重複又重複”,這其實也就是現代詩最喜歡用的手法。

    古體詩雖然沒有長度限制,但是到了宋明時,長短句經過平仄的精修都已經成了詞牌。所以這首詩反倒看起來更像唐以前的宮體詩。而宮體詩,很多都是四句一段,直接產生了“絕句”這種體裁。

    真正做到“大俗大雅”的詩歌,《桃花庵歌》是排得上號的。

    因為口口相傳,所以這首詩版本較多,但是大致一樣,我們選取一個版本來看。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願鞠躬車馬前,但願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世人笑我忒風顛,我咲世人看不穿。

    記得五陵豪傑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詩意雖然簡單,但是通過重複強調的手法,故意突出“桃花”意象,借桃花隱喻隱士,刻畫了一位優遊林下、灑脫風流、快活似神仙的隱者形象。

  • 17 # 都市怪異錄

    唐伯虎的經歷,可以串講半部明朝歷史。

    唐伯虎確實很有才華,被稱江南才子。那年進京應試,遇到同樣來自江南的徐經。徐經家很有錢,江陰鉅富,並且遺傳了祖上經商的天賦,擅長經營運作。開考前,約上唐伯虎,一起拜訪另一個江南同鄉——程敏政。而程敏政,是當年的主考。就是這次拜訪,改變了唐伯虎的命運,可能也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之後唐伯虎和徐經雙雙高中。可是這時,有人揭發,唐伯虎和徐經,賄賂考官程敏政,證據就是那次拜訪。其實,在明朝,或者在科舉盛行的年代,考生拜見考官的現象非常普遍,還會起諸多好聽的名號。可是唐伯虎名號確實太大,堂堂江南才子,也幹這種下作的事,於是小題大做的,程敏政罷官,唐伯虎和徐經罷功名。

    說說唐伯虎和徐經兩個人的不同人生。

    唐伯虎回了老家。那時唐家其實已經家道中落,唐伯虎頗為撂倒。於是就寫了桃花庵之類的詩。這時候寧王朱宸濠來找唐伯虎,想讓他當自己的幕僚。唐伯虎拒絕了,因為這位江南才子敏銳的發現,寧王想造反。

    當年燕王朱棣起兵南下,四處籌措勢力。而大明最強大的騎兵朵顏三衛,掌握在寧王朱權的手裡。寧王是個老實人,不願意跟自己的四哥折騰,於是朱棣在寧王那裡蹭住了很長一段時間,暗中收買了朵顏三衛的將領。在寧王送朱棣出城的時候,半脅迫半慫恿的,拉寧王朱權下了水。當然少不了事成之後你我兄弟二人平分天下之類的口頭協議。

    最終朱棣成功登上皇位,寧王朱權也沒有傻到要求四哥履行當年的承諾,只是提出,蘇杭富庶美女多,您把我分封到那裡去吧。朱棣不放心,最終把他分封到江西南昌。

    朱權的子孫,也就是後來的寧王們,一直覺得大明的江山,應該有我家一半。暗中準備多年,終於在朱宸濠當寧王的時候,造反了。

    多年謀劃,加上朱宸濠已經買通了京城很多官員,他們對朱家兄弟爭權的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樣看來真的有可能成功。可惜,朱宸濠運氣太差,他遇到了中國近千年以來唯一的一位聖人——王陽明。文武雙全且天賦異稟的王大聖人,幾乎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35天平定謀反,並生擒寧王朱宸濠。當時的武宗皇帝朱厚照想過過打仗的癮,早就帶領大軍殺過來。等趕到時叛亂已經平息。王守仁主動把平叛功勞讓給了御駕親征的武宗皇帝,而皇帝明顯沒有過癮,繼續南下游玩,不久落水導致病重,次年駕崩。武宗皇帝死時無子,只好找來他的堂弟朱厚熜即位,也就是後來的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即位之初通過大禮議掌握朝政,晚年沉迷煉丹,算是明朝的一個轉折點。

    說完唐伯虎再說徐經。

    被罷了功名的徐經回了江陰老家。徐家鉅富,當然不愁吃喝。只是徐經內心憤憤不平。據說立下家規,徐家後代讀書但不許參加科舉。幾代以後,徐家出了一個旅遊達人,不僅四處遊玩還愛好打卡。祖國大好河山名勝古蹟,幾乎逛了個遍,還寫下海量遊記。後人編成《徐霞客遊記》,被稱為中國地理地貌開山之作。

    如果沒有當年的檢舉揭發,可能就沒有了徐霞客遊記,唐伯虎可能仕途平坦當個內閣大學士,世間也少了桃花下酒醉的落寞才子吧。

  • 18 # 福鼎妙逸茶者

    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唐伯虎的《桃花庵詩》?

    因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你我都是凡塵俗客,擺脫不了肉身的束縛和生活的油膩,詩和遠方就成了我們擺脫當下無聊生活的理想。

    而唐伯虎在《桃花庵詩》中表達出了一種“詩意地棲息”的生活方式:

    試問誰不喜歡、誰不向往這種生活呢?且讓我們走近唐伯虎的桃花庵世界,領略那心靈的放空之旅吧——

    二、賞花飲酒最生活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賞花或品酒,美景與美食。醒時花為友,醉後花同眠。自在生活,逍遙日子,忘記了時光,忘記了歲月。

    三、人生難得不委屈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人生在世,無論高低貴賤,誰沒有委屈的時候?誰沒有低聲下氣的時候?可誰又願意這樣呢?

    四、不與人比我自樂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有得必有失。不跟人比,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會有快樂的人生啊!

    五、快樂來自心放下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我們往往在意他人的目光,放不下自己的面子,所以活得總是太累太壓抑!學會捨得,學會放下吧!自己的生活,自己才能作主。美女帥哥滿抖音都是,有趣的靈魂卻難尋;努力賺錢當然應該,但慾望不能太強。曾經多少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們花了許多錢造的豪華墓園,看著是挺氣派的——但他們還有機會在裡面賞花飲酒嗎?

    在滾滾紅塵中,做個有趣的靈魂,過上有趣的生活——

    我想,這就是唐伯虎《桃花庵詩》很多人喜歡的原因吧!

    (作者風中禪影:喜歡讀書寫字喝茶交友。信奉有趣的生活來自有趣的靈魂。喜歡本文的話,來點鼓勵吧!)

  • 19 # 三點文墨

    這首詩可以說是唐伯虎的代表作了。在文人墨客的筆下,桃花是一種自由奔放的植物;同時桃花的桃也有“逃”的意味,自從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之後,桃花也就被很多詩人引用來表達隱逸生活。我個人也是非常喜歡唐伯虎的《桃花庵歌》,這其實是一首歌謠詩,歷代很多人為這首詩歌譜曲,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郭德綱《三笑才子佳人》中的也唱過這首《桃花庵》01.詩文灑脫,發人深省

    這首詩是唐伯虎在弘治十八年的作品,這時候是唐伯虎的“科舉舞弊”後的第六年。

    曾經身為解元的唐伯虎在被剝奪功名後,有遭受生活中的各種波折,心中已經看破世情,決心歸隱田園、淡薄功名。

    這首詩雖然入眼皆是花、酒、醉、桃等迷人豔俗的字眼,但是讀起來卻讓人酣暢淋漓、引人入勝。

    02.民謠詩詞,迴旋婉轉

    整首詩歌讀起來朗朗上口,旋律優美。採用層層疊進的手法,先是在前四句寫明自己桃花塢主的身份,以及種桃花、賣桃花買酒的生活寫照,刻畫了一個風流快活似神仙的田園隱者形象。

    緊接著四句,將桃花和桃花塢主的形象緊密的連線在一起,不論是醉是醒、花開花落,隱者都是年復一年的與桃花作伴,也表明了作者隱逸到底的決心。

    03.直面內心,真實自我

    在詩句的後半段,通過對比富貴和貧賤的差異,作者認為富貴者為了財富車馬勞頓,遠不如自己這個貧者悠閒自在,如果以富貴換取自己現在的生活,不是作者所願意的

    這種精神上的富足是作者最為寶貴的財富,雖然貧窮卻安貧樂道,每日逍遙自在,真的是快活似神仙。

    最後是大家都喜歡的一句:“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唐伯虎這種豁達超脫的人生價值觀,在人人追求功名利祿的年代並不被主流認可,但是這種境界確是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04.心中的烏托邦

    每個人都有一個到達不了的烏托邦,那裡有著我們想要的生活,可是我們都是平凡的普通人,終將面對的是現實中的柴米油鹽這些生活中的小事。

    唐伯虎的《桃花庵》描寫了一幅悠然自得、自給自足的神仙生活,這種生活讓我們嚮往,但是我們都做不到,能做的只是在工作之餘,讀著《桃花庵》幻想一下。

    我想這就是那麼多人喜愛這首《桃花庵》的原因吧!

  • 20 # 娛樂叄班

    本人覺得大家喜歡的和作者想要表達的其實恰恰相反,大家喜歡的是唐伯虎“出世”的灑脫狀態,而唐伯虎詩裡要表達的卻是想“入世”而不得的苦悶心境。

    為什麼大家會有這樣的理解偏差呢?

    這就要從《桃花庵詩》這首詩說起了,詩句通篇都是說的作者瀟灑的生活態度,自己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讓陷於生活這潭泥沼裡無法掙脫而出的人們不由好生羨慕。

    詩句的表面並不代表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核心,正如同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會說與本意相反的話一樣。要真正弄懂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詩句中的意思,我們就需要聯絡他的生平來解讀了。

    一、詩句字面意思解讀

    唐伯虎詩畫雙絕,確實是同時代不可多得的才華橫溢的人物。他將畫融入詩句,讓詩句極富有畫面感,又將詩融入畫作,讓景和物蘊含著作者的思緒和情懷。

    桃花庵詩(明)唐寅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別人笑我太風顛,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前四句都是說詩人與桃花為伴自給自足的生活狀態,第二個四句說的是詩人不願意受富貴所累寧願過清貧的生活,最後兩句貌似在直接表達詩人的觀點,富貴皆空不如及時行樂。

    這就是詩句誤導人的地方,我們習慣於認為詩句的前半部分通常寫的是物和事,後半部分就要亮出作者的觀點了,絕大多數詩作正是如此,但這首詩不是,不然咱們也太小瞧唐伯虎了。

    二、淒涼潦倒的一生

    起初知道唐伯虎是小時候通過周星馳演繹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驚豔於他的才華,羨慕他的放蕩不羈,對他八個老婆的富貴生活嘖嘖讚歎。

    等到長大了,有意識的刻意瞭解唐伯虎,查閱的材料越多,越發現電影裡大都是杜撰的,實際上唐伯虎的一生可以用“淒涼潦倒”來形容。

    (一)“淒涼”的人生

    唐伯虎十幾歲之前確實也算是無憂無慮,生活富足,早早就在家人的操持下娶了親,但好景不長,很快雙親接連暴斃,妹妹也生病而死,對他打擊更嚴重的是妻子也接著難產離他而去。

    本來振作起來要迎接小生命的降生重新開始生活的他,不僅沒有盼到小生命,還搭上了他唯一在世親人的性命。

    這樣的橋段是不是似曾相識,很多大文豪和大學問家都經歷過這樣或那樣的痛楚,讓他們開始思考人生,看透問題的本質,唐伯虎也一樣。

    (二)“潦倒”的人生

    人生最痛苦的是什麼?是沒有希望嗎?不,是本沒有希望的生活,有了希望後又被剝奪去。

    二十幾歲已經變賣了家產窮困潦倒的唐伯虎,抱著試一試的心理參加了朝廷組織的鄉試,結果卻中了“解元”,也就是第一名。這種鄉試可不是現在鄉鎮裡組織的考試,而是省一級的考試,也就是全省第一名。

    似乎看到了亮光的他又去京城參加會試,全國性的考試。原本滿懷自信準備大展巨集圖的他,不料卻捲入了作弊案,這樣一來徹底與仕途無緣了。

    三、為什麼說作者本意與字面意思不符?

    說了這麼多,還是會有人一頭霧水。是啊,這又怎麼能說明作者的本意呢?

    (一)連紙墨都買不起的人生是瀟灑不起來的。

    唐伯虎後來的生活已經極其困頓,需要靠賣字畫為生,而他生前的名氣雖然大,但畢竟有汙點,另外相比較而言也沒有身後的名氣大,字畫的收入只夠勉強餬口。

    況且唐伯虎不僅詩畫雙絕,可能是為了麻木自己吧,同樣酒色也是雙絕,日常的花費不是尋常人家能夠想象的。

    (二)唐伯虎也曾多次試圖取仕。

    參加科舉是第一次試圖取仕,鄉試和會試都有參加,並且古代的會試是要去京城趕考的,從江南到明朝的京城北京至少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如果沒有很強的意願他是不會在結果不明的情況下仍願意一試的。

    有的人可能會反駁說,就是在科舉之後他才心灰意冷率性而為的。那麼,好,接下來唐伯虎其實還有一次試圖取仕的經歷。在無緣科舉之後,唐伯虎曾接受邀請成為了明朝王爺寧王的幕僚,在發覺了其造反的意圖後趕忙裝瘋賣傻逃脫了。

    所以呢,唐伯虎在揮灑恣意的詩句之外,透露出來的其實是想出仕而不得的苦悶心境。

    不喜勿怪,讀者大人,您認為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為不看好,結果熬夜追”,至今都讓你回味無窮的好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