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寧寧說的話

    新型農民主要有6個方面的特徵:學習型、先進型、知識型、網路型、商業系統型、嗅覺敏銳型。我從這6個特徵進行一一解釋說明。

    1、 學習型:

    作為新型農民當然要一直學習,養成終身學習、時刻學習的好習慣,好作風,因為現在農業生產與種植養殖的技術變化更新是很快的,就拿一個簡單的蘋果樹育苗和選種來說,裡面就有很多的門道,如果作為一個新型農民,不會學習,不知道學習的話,以後是很難去發家致富的。

    2、 先進型:

    這裡所說的“先進”有這樣的解釋,要把我一下三個關鍵詞,與時俱進、敢為人先、有事業心。與時俱進,進的是思想觀念與做事風度,尤其是思想觀念;敢為人先,先的是敢於做出因地制宜但是以前又沒有過嘗試的東西,儘管有人阻撓與失敗的危險,但是在自己做了大量的實際論證之後依舊敢為人先;有事業心,有的是以自己的職業為光榮,比如種蘋果來說,我要種出技術含量,種出品質與產量,種出名堂,這就是新型農民的事業心。

    3、 知識型:

    這個很好理解,作為新型農民要學習與自己相關的養殖、種植的知識,別看一個簡簡單單的種植養殖,裡面的知識和問題是很多的,然而這也是最起碼的知識型,要深入瞭解的話就會設涉及到很多的領域,新型農民以後在社會上面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和技術含量的行業。

    5、 商業系統型:

    這裡所說的商業當然不是那種大的商業,並不需要你做出多大的農村民營企業與公司,因為這樣的例子極少,也是非常難得,這裡所說的商業,就是你要針對某一個地區或者是這一農副產品的市場狀況,你要做到把握和預判,最後達到你的農副產品很好的賣出去,這就是作為一個新型農民所具備的條件。

    6、 嗅覺敏銳型:

    嗅覺,這就與政府農業政策和與農業相關的市場政策以及其他的政府政策性資訊的收取以及把握,這是一個宏觀方面的指導,作為新型農民,你必須指導宏觀指導,這樣才能正確的指導你做出村子裡面和你所養殖種植的農副產品的一個定位與措施。

    除此之外還有圖片當中所例舉到的一些方面。

    這是我的回答!我是萬寧寧,喜歡和大家一起說說三農的那些事兒!

  • 2 # 農說呂不白
    1、技術更新思維出產高品質,差異化的農產品

    現時的農產品同質化的現象非常嚴重。比如2018-2019年,橘橙柑柚類產品,大家一窩蜂地上,出現了非常嚴重的產能過剩。

    像類似的資訊網上一搜一大把, 作為新型農民,應該如何破局?

    不白今天就以“舒蘭大米”的代言人,跟總理面對面談農業的新型職業農民蔡雪為例子,蔡雪原來是一個城市高薪女白領,後來回到家鄉種植水稻,自下決心返鄉種稻後,蔡雪就嚴格按有機標準種植有機水稻,為保證大米的有機品質,為讓消費者放心,她投資安裝了可視農業系統,讓消費者從育種到插秧,從田間管理到施肥,從收割到加工,從儲存到包裝運輸,全程可看可控,種出來口感、品質俱佳的大米。

    再比如不白的朋友,在重慶種植千畝橘園的兩位高學歷農民,研究生畢業從體制內跳出來返鄉種橘子,從技術上採用了生態種植法,不用化肥用有機肥代替、不用除草劑、 透過粘蟲版級放養土雞等物理防治措施,確保全過程無農藥汙染等方法,讓種出來的橘子口感更加好,更安全。

    他們作為新型農民,在技術更新上比一般的農民會更加有動力,更願意去嘗試新技術讓產品更加有差異化。

    2、管理新思維讓新農人走的更遠

    傳統的農民搞農業,小打小鬧還好,但上了一定的規模,註冊企業之後往往管理跟不上,比如出現分工凌亂,員工積極性不高,甚至是鬧內訌等情況。對什麼是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也不清晰,看到別人搞觀光,自己也搞,別人搞團購,自己也弄,結果四不像。

    還是回到上面種水稻的新農人蔡雪的例子,她將父親創立的以水稻種植為主的小企業升級為以開發糧食精深加工為主的,集研發、生產、收購、加工、銷售、物流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公司,採用“企業+基地+農戶”的訂單模式進行有機水稻、生態水稻的開發和種植,每一個環節都有專業的人負責打理。

    這種組織變革上的管理思維是每一個新農人都需要具備的。 說簡單點,新型農民,會種,會養,還要會管理。

    3、營銷新思維讓農產品賣的更好

    農產品出來之後,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怎麼賣?而新型農民,他們會不斷地“搞事情”,打響知名度,積極地擁抱網際網路賦予的三農紅利。

    比如不白認識的一位農友,是種皇帝柑的,透過各種自媒體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縣城網紅”,再此基礎上,組建了社群社群,還開了實體店,構建了以實體店為依託,以社群社群作宣傳,小程式強推的營銷閉環。

    4、對涉農政策的“江春水暖鴨先知”可先人一步

    新型農民,一定是對農業政策非常瞭解的,《2019中央一號檔案》提到: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強調“土字號、鄉字號”,那麼食用菌、雜糧雜豆、中藥材、特色養殖和花卉苗木等產業就大有機會。不白所知道的一些農友,已經有幾個在2019年佈局上面提到的一些產業。

    新型農民,一定是跟著政策的東風走的, 無論是《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大政策還是涉農金融扶持等一些小政策, 新型農民都應該非常瞭解,才能快人一步。

  • 3 # 一生所恨

    中引導農民學法、懂法、守法並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要加大執法力度,整治農村社會治安,淨化社會風氣,為農民群眾提供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

    (四)大力發展農村大眾文化事業,是提高新型農民文明風尚素質的有效途徑

    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文化設施是農村文化建設的物質基礎,首先要擴大廣播、電視、電影的覆蓋面。地方文化單位要積極組織實施農村電影普及工程,堅持常年開展送戲、送電影等文化下鄉活動。地方政府可組織建立圖書館,使農民有書可讀。要把報紙、雜誌送到農民手中,使農民的文化學習與時代同步。還可透過大力扶持基層文化站,成立興趣協會等形式,不斷加大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和支援力度,為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基層文化隊伍是傳播文化的主力軍,要著力培養群眾文化工作者、民間藝人、專業文化工作者等多支文化隊伍。積極鼓勵和倡導文化工作者到農村志願服務,深入農村幫助農民提高衛生知識、文藝知識、法律知識以及科技知識。加強對農村地區文藝骨幹的培養,透過他們的力量把各種社會文化組織發展起來。

    開展特色文化活動。在農村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娛樂活動,可以為農民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質起到推動作用。村民可以自編自演一些短小精悍以及反映農村新人新事、有鄉土生活氣息的節目,以文明健康新風尚佔領農村思想陣地。積極建設文化特色村並鼓勵支援農民建立自己的文化隊伍和文化協會,挖掘本土傳統文化,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

    (五)加大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和新醫保投入力度,是提高新型農民體能素質的重要舉措。

    長期以來,農村醫療條件都處於一個較低水平,極大地影響了廣大農民的身體健康狀況,也損害了農業生產力的有效發揮。現代農業的發展,不但要提高農民的智力和技能水平,更應該重視農民的體能水平,因為只有健康的機體才能承載智力發展所需的能耗。因此,國家政府部門應著力在短期內完善農村醫保制度,理順農村醫保執行機制,健全農村醫療服務機構,培養一大批既有真本領,又能紮根農村,願意為農民服務的醫務工作者,充實農村醫療服務隊伍,提升農村醫療服務水平,提高農民的體能素質。

    新醫保要加大向農村傾斜的力度,大幅度提高國家在新醫保投入中的比重,加大國家財政轉移支付農村醫療的比重,儘快改善農村落後的醫療條件和醫務工作者低下的醫療水平狀況,讓農民有病可醫,有病敢醫,有病能醫,使為國家工業化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的農民及其後代共享國家富強帶來的豐碩成果。同時,也使農民在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中以更健康的體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貢獻自己的力量。

    (六)切實保障農民主體地位,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是提高新型農民主人翁精神素質的根本保證。

    尊重農民意願。要保障農民的主體地位,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政府的決策必須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在管理上建立能體現農民意願的制度,讓農民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並使農民群眾的意願成為制約官員行為的重要因素,還要對農村基層組織進行改革,以確保農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要對目前農村鄉鎮管理體制進行改革,簡化鄉鎮政府機構並轉換其職能,儘快實現由管理員向服務員的角色轉變。

    維護農民利益。農民能夠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才是其在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新農村中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最直接的動力源泉。因此,在農村建設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最迫切的實際問題,如加強飲水安全、農田水利、鄉村道路、農村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教育、衛生等公共事業的發展,解決上學難、看病難問題,切實讓農民得到實惠。

    充分保障農民的主體地位,不是減少政府的參與,相反,政府要更積極地參與其中,但應在宏觀上發揮指導作用。在具體的實施中,政府不能越俎代庖,替農民決策或大包大攬,而是要透過制定規劃、組織協調、提供服務以及給予財政和技術支援等措施,倡導和支援新農村建設,實現政府的主導地位和農民的主體地位的恰當結合。

  • 4 # 農佳惜風

    對於傳統農民來說,新型的職業農民到底表現在哪些方面呢?如今,國家大力發展三農,對新型職業農民有大力的扶持,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的人也在增加。那麼新型職業農民跟傳統農民有什麼差別呢?我個人覺得有以下幾點:

    1,新型職業農民是將農業當做事業,並且是主要職業。全身心投入農業,透過書本、網路查閱專業知識,甚至還會去詢問專家。抱著學習的心態在做這份事業。

    2,新型職業農民會將產業規範化,規模化。不再是這塊地種花生,那塊地種玉米,而是一心一意去做一個產品或者某幾個產品,會將領域更加細分。不再是全能型農民,而是專業型農民。

    3,上兩點談的是種植或者養殖型的農民,還有一種經紀人型的職業農民。他們專注三農,不種不養,卻能帶動地域性的發展。他們主要透過網路,透過鏡頭讓更多的人瞭解某些地方,某些農產品,從而帶動該地方的發展。他們會將農戶的農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以經紀人的身份投入到農業當中。

    4,還有一種新型職業農民是屬於農技型和農機型。他們掌握了某一領域的技術和知識,來給農戶講課,讓農民朋友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對於農業的發展會更加有信心。現在農業慢慢的趨近規模化,機械化,所以農機在現代農業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掌握農機知識跟掌握農技知識差不多,都是要教會當地農民某領域的專業知識。

    以上幾點就是我個人認為現代職業農民所表現的,跟傳統農民不同的地方。惜風是回鄉創業的大學生,全身心的在投入到三農中,希望早日認證成為新型職業農民。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哦!

  • 5 # 崔氏莊園

    隨著國家對農業的大力扶持,對農業,及農村的高度重視,三農的全面推廣,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對農業的現代化,精品,高質量的有機綠色食品安全的認知,國家對有學識,有能力的的農民培養加大力度,出現了一批批對農業高科技,高質量的新農人,這些新農人在接受高質量的培訓積極的學習,積極的引進推進對農產品高品質,高質量的大型農業機械,著重吸引高科技的養殖技術,引進優質高產的畜禽,對一些有發展趨勢的畜禽進行改良,加大力度的提高新型農民的培訓,一些對農業的銷售模式極大的改進,引進培訓高質量的電商,微商,這些電商,微商對產品的質量監督有了積極的作用,新型農民組織經常參加農業博覽會,對高質量的種子,農藥,化肥大力宣傳引進推廣,對接實力雄厚的公司做後盾做公司加農戶加高品質的做深加工的農產品,這些新型農民淘汰了不積極改變思想落後的農民,新型農民大大的提高了農業產業化的程序!中國的農業,農民將大大的提高中國的新農村發展建設!謝謝邀請

  • 6 # 王燦

    新型農民不再是簡單種植,該施肥施肥該用藥用藥,而是科學施肥科學用藥,把種地的成本降下來,但是產量不降甚至增加,這就需要新型農民,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可以接受外來的新技術新方法,打破以前的舊思想,這樣才是新型農民。

  • 7 # 無慮山

    第一,要懂農業技術,第二,把農產品商品化,第三要懂市場,有渠道,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懂網際網路+,自媒體!

  • 8 # 鄉村新雨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明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階段目標任務。這些目標與任務的達成,需要政策方針的指引,需要資金與技術的支援和一大批有知識、有技術的農技員、新農民,紮根農村、深耕現代農業。

    新型農民與傳統農民的差別在於:前者是一種主動選擇的“職業”,後者是一種被動烙上的“身份”。這就意味著新型農民是一種自由選擇的職業,而不再是一種被賦予的身份;同時,還有一個大的差別在於傳統農民最多隻能勉強養家餬口,有的連這都做不到;新農民則可奔小康,還能致富。

    相較於傳統農業,新型農民應該具備“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特徵,願意投身於鄉村振興建設中。“新型農民”重要的導向意義: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農業是一項技術活兒,農業也可以是一個有大前景賺錢的行當。典型的新型農民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 能創新、敢創業。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深入推進,農業領域正成為創業創新的沃土,工商資本的進入,“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等新業態催生一批大學生、返鄉農民工和退伍軍人加入新型農民隊伍,為現代農業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新型農民透過發展綠色生態農業以及農業電商、休閒農業等新業態新產業,有力促進了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2. 一批想務農、有經驗的“老農人”轉變觀念提升技能,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骨幹力量。透過教育培訓,一批農民的綜合素質和技能水平獲得提升,正在成為新型農民中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骨幹。他們積極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經營,開展標準化、專業化生產,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提供了基礎支撐。

    3. 一批高學歷、有情懷的“知農”在職業培育中加速成長,成為新型農民後繼者,推動了農業可持續發展。一些地方正在積極探索,創新教育內容與方式,立足未來農業發展培育後備人才,確保中國現代農業發展後繼有人。

    歸根到底,新型農民一定具備相應的創新創業能力,能夠自主提高農業經營收益。新型農民有知識有文化,接受科學管理規範,善於運用現代管理理念,懂生產、加工、銷售、科技化和資訊化知識和經驗。那些正依靠技術科學種田,機器人灑農藥、線上銷售等等的正是新型農民這個群體的真實寫照,他們正在為我們詮釋著什麼是“現代農業”的真正內涵。

  • 9 # 吳鴻峰原生態食材

    新型農民的具體表現如下:一,首先是自己從事與農業有關的職業,並且是一個善於學習並接受農業新技術,將理論與實踐相接合,學以致用。二,是一個在自己所有生產的農產品之前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先市場後生產),不盲目生產。三,自己不僅是農產品的生產能手,更是農產品的銷售能力。

  • 10 # 三農磚家
    新型職業農民,沒那麼簡單。核心:新型職業農民需要農業主管部門認定,併發放新型職業農民證書!

    1、城市戶口也可以成為新型職業農民!

    2、新型職業農民是一種職業,不是身份或階層的劃分。

    新型農民是一種主動選擇的“職業”,傳統農民是一種階層“身份”。新型職業農民主要劃分為生產經營類、專業技能類和社會服務類。這三類新型職業農民是目前的基本形態,以後逐步向融合型發展,不再有類別之分。

    3、新型職業農民是三農發展的創造,是鄉村振興的需要。

    新型職業農民是十八大後自上而下提出的概念,用以指導新時代農業從業者的發展。這是高屋建瓴的定位!新型職業農民概念不僅在驅趕固有觀念對農民形象的固有思維,同時已從上而下矯正全社會對農民作為農村體力勞動者的認識。

    總之:懂農業,愛農村,愛傳統農民是新型職業農民的基本要求。完成2035年鄉村振興第一階段目標任務的主力軍!

    所以,新型職業農民,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雨將至歌詞背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