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胡文生心理
-
2 # 秋果1179
精神病人心地善良…?沒聽說過,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都是連線在一起的,人格分裂之人首先就有反社會,反人類的缺陷…許多恐怖分子就是有很嚴重的反人類,反社會的傾向…另外,精神病人都是極端自私的,叫做神進不神出…這種性格的病人會善良嗎…?再說精神病人思維分裂,什麼是善良,什麼是惡行根本就無從認知…所以精神病人犯病時犯了罪,法律上的犯罪學是予以從輕處理的,終身監禁一般都是精神病人!
-
3 # 陶然之道
這個問題說起來我覺得要這麼說,走的人活在法律框架下,只要不違法,什麼都敢做,比如現在那些亂寫明星八卦的,小時候我們接受的教育是不亂說閒話,但是他不違法,卻是違背道德標準的。這也是另一部分人以道德標準為行為準則,道德標準遠高於法律標準,道德標準來源於家庭,環境等等因素。而用道德標準要求自己的人,總體就是兩種,一種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一種無法理解或者接受某些人或物逐漸進入死衚衕出現巨大精神壓力,抗的住的慢慢變麻木,扛不住的精神病了!
-
4 # 一盞茶的恬靜
謝邀請。沒有這樣的說法,患精神病和心地善良沒有必然的聯絡。這裡首先,大部分的精神疾病都是和異常或者個人內在的生理改變有相關性或者有這方面的聯絡。也會受得外部條件的影響,和社會心理應激因素也有關。“善良”算是個性裡面的體現,算內在因素的一個方面。而會使人有這樣的錯覺也是有些可以分析的因素的,比如一些重性的精神疾病會有前驅期的表現,這個前驅期表現首先就會表現為一個性格的改變,比如本來行為情感正常的一個人,會變得孤僻,少語,離群。這樣給人的感覺會是一種“善”的表現吧!也有一些抑鬱障礙患者,本來就是多慮,對周圍的人過於擔心,而忽略自己的感受,這也是一種“善良”的表現吧。個人見解!
-
5 # 水色離騷V風再起時
精神病是心理精神上的疾病,分類眾多,原因複雜……
像普遍常見的“精神分裂症”多與家族遺傳有關,查家族史以隔代相傳居多,少數心因性疾病未得到及時重視,從而引起轉變也有……如“鬱郁症”也分心理性與大腦化學物質異常病變……“癔症”則多見人格障礙:缺乏安全感,容易有被害妄想等……還有“躁狂症”“雙向情感障礙”“偏執型精神病”等等……
以上種種,與“善良”與否並沒有直接聯絡:精神病人裡也會有善良的,或者不善良的人,也可能病情穩定時大多就如善良的常人,而發病時就無法“自控“了……
這個問題裡的“有人說“,不知道這都誰說的?“為什麼“會這樣說就更不得而知了……僅僅以曾經有過的五年精神科護士的工作經歷來說,大概知道的就這些。若諮詢精神科執業醫師,應該會有更專業,更精確的回答……
精神病人的世界,常人一般走不進去,他們自己也走不出來……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愛來有助病情的穩定,對於精神疾患也需要有客觀的認識與對待,既不要唯恐避之不及的歧視,也不要或許是出自於“善意”的“曲解”~
-
6 # 愛的劇場失眠康復
精神病人,和善良沒直接關係
只不過,精神病人的意識有時候不太清醒
這個時候是潛意識在主導行為
表現出來的都是本能行為
人之初性本善嘛
所以,某一瞬間
會給人的感覺是精神病人很單純
如果你見到精神病人暴躁的一面
你就會改變這個想法
因為,善良只是某一瞬間
一旦其控制不住
魔鬼的一面就會出現
作者簡介,知名心理導師,著作《演戲心理學》
抑鬱,失眠療愈康復1000人次
-
7 # 裡外雅堂
精神病,即精神疾病,醫學上又稱精神障礙,泛指所有與精神上有關的疾病,包括抑鬱症、躁狂症、焦慮症、強迫症、雙相情感障礙、人格障礙、精神分裂症等等。不過,一般人眼裡的精神病這個概念,僅限於精神分裂症。
不管是醫學上的精神病概念,還是一般人眼裡的精神病,其產生都有多方面的原因。
1.遺傳因素。有些精神疾病是會遺傳的,比如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症。
2.生理因素。五羥色胺、多巴胺等神經分泌不正常,是精神疾病產生的原因之一。比如,抑鬱症患者的五羥色胺分泌不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多巴胺分泌過多。而一些過度縱慾的人,多巴胺分泌也不正常,有誘發精神疾病的潛在危險。
3.心理因素。一個人的早年經歷(主要指童年)對這個人的人格形成具有決定性影響。比如,一個生長在苛刻教育環境的人,通常比較自卑、敏感,容易往往強迫症、偏執型人格障礙、偏執型精神分裂症的方向走;一個生長在暴力環境的人,容易往反社會人格障礙的方向走;一個生長在溺愛環境的人,容易往表演型人格障礙的方向走;一個生長在不穩定情感環境(家長對其忽冷忽熱)的人,容易往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方向走……因此,家庭教育很關鍵。
4.突然事件和應激能力。即天災人禍等不可預計的災難、刺激,以及這個人的心理應對能力。而一個人的應激能力又和家庭教育及後天成長有很大關係。
5.社會因素。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也是不可忽略的。現今社會節奏太快,人們生活壓力大,加上科技日新月異,也人們帶來方面的同時,也暴露了人性的弱點。而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沒有吸收人家的精華,反而吸收了不少糟粕。比如懶惰(缺乏運動是抑鬱症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尋求刺激(吸毒、出軌越來越多)。吸毒對人的神經系統影響尤其大,多數毒品誘發神經興奮,導致多巴胺分泌過多。比如新毒品“浴鹽”,一旦吸了,神經就被破壞,產生被害妄想。因此,吸毒的人往往到最後不是身體垮了,就是心靈崩潰、精神分裂。
可見,心地善良與得精神病之間並沒有必然聯絡。
不可否認的是,精神疾病患者當中有一些心地善良的人,而這些人以抑鬱症患者居多,他們往往由於過度強調忍,沒有及時疏導情緒,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而抑鬱。
-
8 # 臨床心理常醫生
有人說,不代表這是一個普遍性的結論。只能說是具體某個個體吧。
我的理解是因為多數精神病患者都是普通老百姓患的多,這些人群相對是弱勢群體,都在為柴米油鹽醬醋茶而奔波呢,再加上患上了這種不好治療的精神疾病,真的是雪上加霜。
所以,可以這樣說,善良是人的本性。和患什麼病關係不大。
-
9 # 哀愁的年代
現在的說法精神病包括了抑鬱症,但抑鬱症不代表所有的精神病,只聽說抑鬱症的人往往心地善良,並不是精神病,以偏概全的提問。
-
10 # 靜心永恆本好紅塵笑
這是因為,
由於噁心的能量,
才造成的得病。
這身體,以往的善的能量,自然就會來平衡。
但最後,他本身惡的能量還是多。
有些時候還會兇相畢露。
所以,或輕或重的這些人們,
還需要改正。
是否精神障礙,沒有固定界限,
也不永遠區分,
人們因為迷染,輕者迷困、愚蠢、煩惱、抑鬱,
重者,私貪過重,不能自控,瘋狂著魔。
人們都要清醒自守,
避免惡果輪轉。
回覆列表
精神病人是不是心地善良,這之間沒有什麼必然聯絡。
關於我們平時所說的精神病主要指精神分裂症病人。精神分裂症主要是指症狀,而是否善良主要指性格。
說一個人是否善良,主要指一個人的性格是否和善,同情人,幫助人。
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格,有善良的,也有邪惡的。因為精神分裂症主要以全好全壞的模式來認知事物,他認為好時就是全好,過一段時間認為壞時就是全壞,易兩極化。這也正是病症的主觀性。
當他認為全好時,他對事物所做出的反映就是善良的一面,認為全壞時就會反咉出邪惡的的一面,是不確定的。
所以精神病人是否善良,要取決於他的病症認知處在哪一個極端,而不能說精神病人都是善良的或不善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