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聞魯生
-
2 # 追烽難1
歌曲的定義非常廣泛,如果只談流行音樂的話,能與中華傳統文化緊密聯絡的流行歌曲的代表應當是:八十年代鄧麗君的詩詞風,九十年代屠洪剛的京韻風,新世紀周杰倫的中國風!
-
3 # 鴻鵠迎罡
音樂是一種文化形式,它裡邊包含了一些民族文化共性,包含的越多,其生命力就越頑強。欣賞音樂或歌曲,是用想象和思考在聽,都是把抽象思維還原成具象形式的過程。
我覺得,能代表中華文化的歌曲很多,象中國古典十大名曲,如《高山流水》、《漁礁問答》、《陽關三疊》、《十面埋伏》等,以及二胡名曲《二月映泉》等,不但擁有動聽的旋律,旋律或歡快,或舒緩,或激昂,或溫婉,而且,聽者還能透過旋律感受到那種優美意境。
《高山流水》意境圖
這種意境都是用東方人的思維和趣味營造出來的,把中華民族共性裡那種含蓄、內斂的基因展現得淋漓盡致。
比如,我們在欣賞《高山流水》時,透過音節和旋律的遞進,會聽到流水的嘩嘩聲,風的呼呼聲,樹木的悉悉索索聲,鳥兒的鳴叫聲,會不由自主把聽者帶入身臨其境的感受中,如同觀者站在瀑布或山澗前,感受大自然發出的曼妙聲音。
《十面埋伏》意境圖
同樣,聽《十面埋伏》時,那種激昂而歡快的旋律,有強烈的緊張感和壓迫感,會把聽者帶入一個千鈞一髮的時刻,帶入一種危機四伏的險境,就如同身臨戰場,或陷入對手的包圍圈中。此時,聽者已經變成了旋律中的主人公,唯有跟對手鬥智鬥勇,方可不亂陣腳。
《十面埋伏》表現得是智慧、勇敢、堅韌頑強,這些基因同樣是民族共性中的優良傳統,所以,此曲同樣生命力頑強。
中國心
如果說經典名曲是一個起伏跌宕的完整故事,能直擊人心,引導聽者聽下去,那麼,流行歌曲或通俗歌曲就是隨筆式的感慨,絕大多數格調不高,旋律簡單,曲子中缺少節奏變化,藝術感染力不是那麼強。所以,這些歌曲往往如過眼雲煙,沒什麼生命力,它代表不了中華文化。
但是,有這麼幾首通俗歌曲,我還是很欣賞的,如張明敏1982年發行的歌曲《我的中國心》裡有這樣的歌詞:長江 長城 黃山 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 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
又如,高楓1995年的歌曲《大中國》唱到: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錯,家裡盤著兩條龍,是長江與黃河。
《華人》
又如,劉德華1997年的歌曲《華人》,其中有這樣的歌詞:五千年的風和雨啊,藏了多少夢,黃色的臉 黑色的眼,不變是笑容。
又如,王力宏2000年的歌曲《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唱到: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巨龍腳底下的人們,長成以後是龍的傳人,黑眼睛黑頭髮黃面板,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
類似這樣的歌曲還有很多。歌詞朗朗上口,通俗易懂,都是用概括式的語言,描述了華夏大地的風土人情和民族精神,以及人們對民族5000年曆史的敬畏之情和熱愛之情,唱出了幾代人的心聲,可以說,它們也完全能代表中華文化。
回覆列表
非常感謝悟空先生石破天驚璀璨一問,也非常榮幸忝列其間誠惶誠恐冒昧一答。畢竟,俺們中華音樂,抑或昊天罔極之非物質文化中華美“散”、美琴、美曲,已被輕怠、疏離、消停得太過久遠。譬如《廣陵散》、《流水》、《胡笳十八拍》和《酒狂》,譬如《梅花三弄》和《陽關三疊》,譬如《離騷》和《醉漁唱晚》…… 俺以為,當下無以計數的音樂學府未盡其職,甚而忽略了音樂本身所蘊含的禮儀崇尚、民俗風情和友愛交流。說多何益之有?不妨言歸正傳。回顧中國二十世紀的堪稱經典的音樂作品,不勝唐突,推薦兩首 —— 呂其明創作的《紅旗頌》,以及何佔豪、陳剛創作的《梁祝》。原委不多贅述,惟希望更多網友踴躍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