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奕天讀歷史
-
2 # 帝國中興
在歷史上王莽一直被認為是篡國奪權的反面人物,廢黜劉嬰,建立新朝,坐上了新王朝的皇帝。但是由於新朝存在的時間太短並不被後世王朝所承認。近代以來史學家也注意到了王莽很多積極的方面,比如銳意改革,努力改變社會弊端,因此也有人把他稱為“中國社會主義的先驅”!
西漢末年朝廷官員貪贓枉法成風,外戚干政,土地兼併,社會動盪不安,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王莽不但不隨波逐流,還把自己的錢財,土地和獲得的賞賜捐贈給失去土地的貧農。如果遇到自然災害王莽就帶頭命令全家人吃素,並帶頭捐贈物資救濟災民,獲得了百姓的感激和稱頌!
新朝建立以後王莽實行了“託古改制”的國策,妄圖實現儒家經典中描述的古代社會,這一政策使社會各個階層的人都獲得了實際的利益,贏得了百姓的廣泛支援。但是王莽在不觸犯貴族豪強利益的前提下改變普通百姓的生活,在那個時代顯然是行不通的!
王莽深受儒家“夷夏之辨”的影響,對周邊少數民族實行了很多錯誤的政策,他強迫生活在青海一帶的羌人獻出土地,設青海為西海郡,與北海郡,南海郡,東海郡合稱為“四海”。之後將成千上萬的犯人遷往西海郡,充實那裡的人口!招致西海郡少數民族的強烈不滿!
王莽將匈奴改稱為恭奴,將單于稱為善於,將高句麗改稱為下句麗,對周邊不服統治的民族長期動用武力鎮壓,使得邊境衝突不斷,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正因長期的戰爭使得人民生活困苦,國內起義不斷,最終葬送了新朝!
-
3 # 歷史宴
王莽當皇帝的十五年裡,一直都在瞎搞!
王莽的瞎搞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與匈奴輕開戰火
王莽篡漢之前,匈奴與漢朝已經和睦相處了有三十餘年。而王莽登基不久,就與匈奴重開戰火,而交戰的原因也非常荒唐,僅僅是為了一枚印章!
怎麼回事呢?原來,王莽登基後,為了向四周的少數民族證明他所建立新朝的合法性,派使者去往匈奴,要求匈奴交出原漢朝授予的印章“匈奴單于璽”,更授予新朝的印章“新匈奴單于章”,雙方在激烈的爭論後,匈奴答應交換。然而第二天,匈奴單于發現,新印章的印文,含義上等於將匈奴視為新朝的臣下,於是找新朝使者索要舊印,結果新朝使者早已經將故印毀壞掉,並且態度傲慢。單于仍然不答應,派右賢王入朝向王莽索取,也被王莽拒絕,單于大怒,出兵進攻邊塞,從此開啟了王莽朝廷與匈奴持續多年的戰爭。
於此同時,西南夷和西域諸國,也因為更換印章問題,與新朝發生交火!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那位在匈奴製造事端,引發民族糾紛的使者回到長安後,王莽竟對他大加褒獎。
二、自欺欺人的改革
王莽的改革涉及的方面很多,全部以失敗告終。本文篇幅所限,不對這些改革逐一進行點評。我們就單單來看王莽的幣制改革。王莽的幣制改革堪稱是一場災難!
首先,王莽的幣制改革是以掠奪為手段,以聚斂財富為目的。他宣佈金銀收歸國有,並且不予兌換,是一種公開的強盜行徑!
其次,王莽的變換貨幣,簡直就如小孩子過家家,三天兩頭變來變去,很好玩似的!從公元7年到13年,短短六年時間內,王莽就進行了四次貨幣改革,空前絕後!
三、任用奸佞
王莽用人的標準是什麼呢?就是誰能夠用符瑞來取悅他,他就重用誰!
哀章,因為向王莽進獻符瑞,讓王莽最終篡漢成功,因此得到王莽的寵信,被列為“四輔”之一。
崔發,特別善於對符瑞進行有利於王莽的解釋,所以後來被封為“說符侯”。
在王莽當權的二十多年裡,在他麾下,無恥之徒、凶殘之類、奸佞之輩、無能之人,如魚得水,大行其道。堪稱歷史上官場最為黑暗的時代之一!
王莽瞎搞了十五年,其結果就是:民不聊生,綠林、赤眉等農民起義如火如荼。
應當說,王莽當皇帝的這十五年,沒有絲毫的亮點,是必須給予全盤否定的。
-
4 # 望觀真一
王莽,(前45-後23)新朝皇帝[6]。公元8-23年在位。字巨君。魏郡元城 (今河北大名東)人。漢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初任黃門郎,遷射聲校尉。成帝永始元年(前16)封新都侯,遷騎都尉光祿大夫給事中。因劾奏外戚定陵侯淳于長,獲正直名。矯情偽飾,示人儉約。綏和元年(前8)任大司馬。哀帝時,因外戚丁、傅用事,罷官就第。哀帝死,王政君以太皇太后臨朝稱制,復任以為大司馬,與議立平帝,進封安漢公。為籠絡人心,出錢獻田賦給貧民,增加博士名額,網羅儒生士人。元始五年(5)平帝死後,選立年僅兩歲的孺子嬰,仿效周公居攝踐祚,自稱“假皇帝”。初始元年(8)自立為帝,改國號曰“新”,建元“始建國”。旋託古改制,更名天下田為“王田”,奴婢為“私屬”,禁止買賣;設立五均賒貸和六筦;屢次改變幣制,造成社會經濟極大混亂。法禁煩苛,人民因鑄錢犯法,伍人相坐,罰為官奴婢者以十萬數。加以連年災荒,饑饉疾疫相繼,以致民不聊生。又強迫各少數民族統治者改換漢朝封授的印綬,貶王為侯,引起各族反抗,社會危機進一步加深,終於爆發赤眉綠林農民大起義。地皇四年(23)九月,綠林起義軍攻入長安,遂被商人杜吳砍死,新朝滅亡。
-
5 # 免費手機炒幣機器人
在西漢末年有一個非常可怕的人,這個人最後還當上了皇帝,他就是王莽。王莽與當時西漢末年的皇太后王政君是有著親戚這一層關係的,他藉口自己的表姑母在把握朝政,所以自己就表現出一副非常好學的樣子。他在外人面前是出了名的好人,在所有人的面前都是一個好人,無論什麼樣的人,只要來投奔他的人,他都會收留這個人。並且對外人是非常的大方,但是自己的家裡卻過著一貧如洗的生活,最讓人吃驚的事情就是他的兒子將自己的家奴打死了,他居然逼著自己的兒子自殺為這個家奴贖罪,這個人其實還是比較可怕的,因為他的本質並不是一個好人,而是有著狼子野心的人。
後來王莽讓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漢平帝為皇后,而他的姑母就變成了太皇太后。但是在公元5年的時候漢平帝就病了,於是王莽就讓自己的表姑母擬詔書讓自己執政,太皇太后只好答應。在後來的時候,就有人起兵來反王莽,他派人出來平息此事,可是這也讓大家看到了王莽的狼子野心。王莽很快的就自立為王,該為新朝。西漢就此滅亡。在王莽上臺之後,正式的釋出了一些列改革的政策,可是這些政策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他剛一上臺就讓所有的王變成了諸侯。而他改革的內容中,有些也是觸及到了一些地主的根本利益,所以自然就有很多人反對他。而且在反對它的這些人中還有很多都是地主階級的,這樣有財有勢的人一起來反對他,雖然他權力大,但是也是沒有辦法的。所以說王莽最終失敗也是有原因的。
而是他改革的這些內容,最終導致了全國鬧饑荒出現了很多很嚴重的災情,所以歷史總結出王莽改革是一次失敗的改革。他在位15年。這15年以來不能否認他一點成就都沒有,但是事實證明,他並不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並不能說,她在當時的社會進步中一點作用,都沒有發生相反的應該說,她在當時的社會中起到了推進作用,因為當時的西漢末年已經是一個危機四伏的朝代已經不足以給人們帶來幸福的生活了,所以這樣的朝代註定我是毀滅忙到而王莽的出現,確實是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只不過他最大的不足就是他雖然有自己的改革想法,而且這些想法也是非常不錯的,但是他總是將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私心放到一起來改革,這就造成了改革的內容非常的混亂,所以才導致了他的全部改革失敗。
其實這也是歷史必然的,雖然說王莽有一定的看法和見解,但是他這個人剛愎自用,說白了就是太虛偽,平生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所以最終不會有好的結局。而他建立的王朝根本也是不可靠的,所以在最後的時候走向了滅亡。就像煙火一樣有短暫的生命。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慧量化(歷時收益,資料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
6 # 小林史話
建立新朝後,乾的也都是些我們覺得在那個時代很新潮的事。
對內第一點,“將天下田改曰王田,以王田代替私田,不得買賣”,可能有人看不太懂。翻譯一下就是:土地收歸國有,人民沒有土地的買賣權,只有土地的承包經營權。這下是不是能懂了。像不像中國現行的土地法。還有一個點,“山川河流收歸國有”,兩點加起來差不多都動搖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根基,可以說很新潮了。
第二點,“奴婢改稱私屬,與王田一樣,均不得買賣”,這就好理解多了。怎麼說呢,把勞動力牢牢抓住,地主永遠還是地主。
對外都說他是穿越者,但看他的對外政策,還是非常沒有水準的。完全沒有現代中國的風範。
可以說有點荒唐了。
後來他自己也是玩脫了,被劉秀復國了。
再談一下這個穿越者這個繞不過的話題,那其實很多巧合都只是被強行巧合了。通過他為政舉措也可以看出來,他的思維還是很侷限的。為什麼他又能搞出一些驚世駭俗的東西呢。因為他從小讀的是《論語》,入的是儒家,信的是孔子。想根據孔子的學說建立出一個強大的國家,所以一些東西還是因為儒家思想。
-
7 # 花開水不流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王永之弟。中國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也稱建興帝或新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
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社會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朝野視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選,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佈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
王莽統治的末期,天下大亂,新莽地皇四年,更始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歲,而新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
王莽改制是新朝皇帝王莽為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從而樹立自己的威信,鞏固自己的統治而採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幣制改革、商業改革和官名縣名改革。
內容:
(1)“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買賣,用恢復井田制的辦法來解決土地問題。
(2)改奴婢為“私屬”,亦不得買賣。
(3)實行“五均六管”,即在國都長安及五大城市設立五均官,政府管理五均賒貸及管理物價,徵收商稅,由政府經營鹽、鐵、酒、鑄錢和徵收山澤稅。
(4)改革幣制。
(5)改革中央機構,調整郡、縣劃分,改改官名、地名。
(6)改變少數民族族名和首領的封號。
-
8 # 古今談笑間
王莽建立的新朝現在看來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現象,他不遵循當時社會土地私有制的社會發展趨勢,反而要走一條復古的道路。在當時來說,復古是指效仿上古時代的制度,目的是為了緩和社會矛盾,階級鬥爭。早在漢初,劉邦實行“郡國制”,就是說郡縣制和分封制並存,就是這個制度的弊端導致社會貧富差距不斷增大,最終導致西漢滅亡。所以王莽的本意並不壞,雖然最終還是失敗了。我們就來看看王莽在位期間都幹了些什麼吧。
1.改官制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的領導上任,總要幹一些“與眾不同”的事情,以此來彰顯他與之前的領導的差別,順便提高一下自己的威望。王莽作為新朝皇帝,也不能免俗。比如說改革官制,王莽改了一些官職的名稱,比如太常改為秩宗,太僕為太御,太守改為大尹等等,然後又添了些官職。最主要的是他仿照周朝時的分封五等諸侯,總共分封了一兩千的新爵位,但是其中很多人都沒有實際封地,只有點工資。不得不說王莽是有點任性,這樣做只是能加劇社會矛盾,沒什麼好處。
2.土地改革
這個改革是王莽緩解貧富差距的重要措施。王莽曾頒佈詔書: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買賣。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井者,分餘田予九族鄰里鄉黨,故無田,今當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聖制,無法惑眾者,投諸四裔,以御魑魅。總的來說就是恢復土地國有制。削減地主大戶過多的土地,把多出來的土地勻給土地不足或沒有土地的人,然後是奴隸不能進行買賣,違者重罰。這麼說的話,王莽已經看透當時社會的弊端,所以打算進行革除。在這裡不得不說王莽是很有遠見的,很有政治眼光。可惜,土地私有制已經實行幾百年了,豈是你一紙詔書就能更改的?改革過快過猛只會讓政權陷入危機。
3.貨幣改革
王莽在位期間一共實行了四次貨幣改革,一開始在五銖錢之外新增了大錢、契刀、錯刀。後來又新增了共計二十八種貨幣,後廢除。其實這個貨幣改革就是王莽的一種斂財手段,這種改革不但嚴重影響了貨幣在民間的流通,而且每次更換貨幣時都是用更輕的貨幣代替更重的貨幣,而且價值越來越大,這就使得物價飛漲,讓本就貧窮的百姓更加難以生存,所以王莽的貨幣改革也是新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
9 # 清風
王莽利用外戚勢力,於公元8年,登上皇帝寶座,根據“更受命”的原則,改國號為“新”。為了緩和當時十分尖銳的階級矛盾,在第二年下詔進行大規模的改革,歷史上稱之為“託古改制”。
王莽改制的主要內容有六:
(1)“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買賣,用恢復井田制的辦法來解決土地問題。
(2)改奴婢為“私屬”,亦不得買賣。
(3)實行“五均六莞”,即在國都長安及五大城市設立五均官,政府管理五均賒貸及管理物價,徵收商稅,由政府經營鹽、鐵、酒、鑄錢和徵收山澤稅。
(4)改革幣制。
(5)改革中央機構,調整郡、縣劃分,改易官名、地名
(6)改變少數民族族名和首領的封號。
對王莽改革的反思:王莽改制是一場地主階級為自救而進行的改革,改革針對的是當時土地兼併、奴婢氾濫的社會現實。從改革內容看,其中的王田制是井田制形式下的限田和均田,其實質是要限制土地兼併,緩和階級矛盾;而不許買賣奴婢等含有關心民間疾苦、保護和扶植小農利益的要求,其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王莽改制的結果並沒有實現預期的目的,卻激化了各種社會矛盾,包括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王莽集團和少數民族的矛盾,最終政權也在農民起義的風暴中滅亡了。
王莽稱帝前後七八年間(公元7-14年),主要是改制。西漢後期,朝廷的賦稅勞役日益嚴重,統治階級“多畜奴婢,田宅無限”,奢侈揮霍,弄得民窮國虛,土地兼併和奴婢、流民的數量惡性膨脹,成為當時嚴重的社會問題,階級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日趨尖銳。在此背景下,掌權的王莽力圖解決日益嚴重的社會矛盾,而著手於改制。
措施:
王 田 制
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王莽頒行了王田制的詔書,指出古時行井田制,國給民富,秦漢以來破壞了井田制,土地兼併嚴重,“故富者犬馬餘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奸”;提出了王田制方案:
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日“私屬”,皆不得買賣。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井(九百畝)者,分餘田予九族鄰里鄉黨。故無田,今當受田者,如制度。
所謂王田制,實質上是個均田的制度。這是針對土地兼併和貧官分化,打算做到“一夫一婦田百畝,什一而稅”,以緩和階級矛盾的土地制改革的方案。這種王田制,是從書本上學古代的井田制,想解決現實的土地問題,是託古改制,比之師丹的限田政策還有過之。但經過幾年,到了始建國四年(公元12年),中郎將區博提議,並田制廢之已久,不可復行,現在“天下初定,萬民新附,誠未可施行”。王莽也明知實行起來困難,乃下令:“諸名食王田,皆得賣之,勿拘以法。”這實是向大土地所有者妥協,聽任土地買賣,而宣告王田制中廢。
奴婢政策
王莽在頒行王田制詔書中,指責買賣奴婢有違於“天地之性人為貴”之義,而規定“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買賣”。這是承認奴婢為人而不是牲畜,通過禁止買賣而加以限制的奴婢政策。但到了始建國四年,王莽在宣佈土地可以買賣的同時,也令“犯私買賣庶人者,且一切勿治”。新奴婢政策也廢止了。稍後,天鳳四年(公元17年)王莽下令:“三公以下,諸有奴婢者,率一口出錢三千六百。”這是為了搜刮錢財,但也寓有限制奴婢之意。
五 均 六 筦
王莽為了限制商賈兼併及物價波動,於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定了五均六筦政策。所謂“五均”是:在長安及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等六大都市設立五均官,由原來的令、長兼理,稱為“五均司市師”。五均司市師的工作,一是定時評定物價,名曰“市平”;二是控制市場供應,市場貨物滯銷時,以原價收購,貨物漲價時,則以平價出售;三是辦理賒貸,根據具體情況,發放無息貸款(賒)或低息貸款(貸);四是徵收山澤之稅及其他雜稅。所謂“六筦”,是指官府掌管六項經濟事業,即:由國家專賣鹽、鐵、酒,專營鑄錢,徵收山澤生產稅,經辦五均賒貸。王莽說,搞五均六筦,是為了“齊眾庶,抑兼併”。他下令六筦的詔書還說:
夫鹽,食餚之將;酒,百藥之長,嘉會之好;鐵,農田之本;名山大澤,饒衍之藏;五均賒貸,百姓所取平,仰以給贍;錢布銅冶,通行有無,備民用也。此六者,非編戶齊民所能家作,必仰於市,雖貴數倍,不得不買。豪民富賈,即賈貧弱,先聖知其然也,故斡之。
六筦的目的是為了限制富商大賈的投機兼併活動,以保證人民 生活生產所需,也是為了增加官府的財政收入。六筦之設,王莽雖依託於“先聖”,實際上多繼承於漢武帝的經濟政策,稍加變通而已。在當時政治腐敗的情況下,五均六筦是官吏從中漁利和剝削人民的工具,給人民帶來了災難。
改變幣制及其它
西漢自武帝以來,通行五銖錢。王莽則四次改變幣制,第一次,居攝二年(公元7年),於通行的五銖錢外,另鑄三種新幣:“錯刀,一值五千;契刀,一值五百;大錢,一值五十。”三種都是高值貨幣,只有五銖錢是低值。而每種貨幣的含銅量相差並不甚大,於是“民多盜鑄”,造成貨幣混亂。第二次,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王莽下令廢止五銖錢及錯刀、契刀等幣,另鑄小錢,重一銖,值一,與大錢並行,為大小二種貨幣。但這兩種貨幣的重量與幣值關係也不合理,故有私用五銖錢及盜鑄的現象。第三次,始建國二年,王莽為了使貨幣輕重大小各有差品,重新發行貨幣,總名“寶貨”,分金貨、銀貨、龜貨、貝貨、錢貨、布貨等六種貨幣,六種貨幣又細分為二十八個品種。因品種繁多,換算比值又不合理,造成“百姓憒亂,其貨不行”的後果。王莽強制推行,於是“農商失業,食貨俱廢”,犯法者眾。王莽只好恢復小錢、大錢二品。第四次,天鳳元年(公元14年),廢止大、小錢,發行“貨布”(重二十五銖,值二十五)、“貨泉”(重五銖,枚值一)兩種貨幣。這次改變幣制較為合理些。但因屢次改幣,幣制極大混亂,“每一易錢,民用破業,而大陷刑”,“犯法者多,不可勝行”,因犯法及株連而沒為官奴婢者“傳送長安鍾官,愁苦死者什六七”,從而加深了人民對王莽的怨恨。
此外,王莽還改變朝廷與地方的官制與官名,頻繁地更改地方行政制度及名稱,甚至一個郡更了五次名,弄得官民都記不清楚,公文上還得附寫上舊名。還設五等爵,大行分封,但因“圖簿未定,未授圖邑”,有些諸侯只是虛封。還新定吏祿制度,分明等級,多少不等,但因制度煩碎,“課計不可理”,官吏往往得不到俸祿,於是“各因官職為奸,受取賄賂以自供給”。這又加重了百姓的災難。
王莽在民族關係上也搗鬼。他無理地侵侮各族,貶降各族的王為侯,引起各族的不滿與反抗。王莽隨又加以征討,更加侮辱對方,如改稱高句麗為“下句麗’,改稱匈奴單于為“降奴服於”,於是破壞了漢與各族的友好關係,特別是破壞了漢匈和親,斷絕了漢與西域的交通,發動了幾次戰爭,造成重大損失。
-
10 # 凹凸花開
建國元年(公元9年),王莽得到傳國玉璽後,認為萬事已俱備,就正式即皇帝位,去漢號,改國號為“新”。在改國號前後,王莽主要抓了以下兩件事:其一,停上奴婢和土地的買賣;其二,採取一些措施,節制商人們對農民的過度盤剝,制止高利貸者的猖獗活動。另外推行了好幾次貨幣改革。由於其搞的改革在目標、策略等各方面很不合時宜,不僅沒緩解當時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還一下子觸犯了達官貴人和富商巨賈的根本權益,引起強烈的反彈,造成了更大的社會動亂,最終導致了全國性的反抗鬥爭。地皇四年(公元23年)秋,更始軍攻入長安,十月三日(公元23年10月6日),王莽死於亂軍之中。王莽在位計15年,享年69歲。如果新朝算中國歷史上一個朝代,那就是短命的朝代之一。
(王莽差布五百布錢)(三)如何看待王莽改制?要說歷史上篡位的事兒多多,曹丕篡漢建立魏國,司馬炎奪取魏政權建立西晉,趙匡胤“黃袍加身”變周為宋......這些或被歷史上說得堂堂正正,或不痛不癢地輕描淡寫一番,唯獨王莽被搞得臭不可聞。筆者管見主要是以下原因:從理論上來說,傳統的皇家史觀容不得篡位者的事蹟載入史冊。但成功的篡位者都要想方設法將自己在歷史上樹立起一個光輝的形象。一般做過皇帝或具備同等地位的人,在史書上都要被傳之於“本紀”,雖然王莽做了皇帝,卻被列入一般大臣名士的“傳記”之中,不承認王莽的皇帝身份。首先是東漢朝就對失敗的篡位者王莽給予了極大的醜化和貶低。
古代的史學家們,大多以“正統”觀念,認為王莽雖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實則沽名釣譽。“三人成虎”哦,以後王莽幾乎成了每個朝代的反面教材,就這麼代代相傳,形成了一種定式,誰打破這種定式誰就會成為罪人。成功的篡位者有繼承事業的後代,這些後代要為前輩人成功篡位塗脂抹粉,可嘆王莽雖有六個兒子,嫡出的4個被他殺死,另2個庶出的做了他的殉葬品,全都死於非命,更沒有人來為他正名了。筆者讚賞現代史學家錢穆的觀點:“王莽的政治,完全是一種書生的政治。”王莽登位前後推行的所謂新政,基本上是仿照周朝的制度,如屢次改變幣制、更改官制與官名、以王田製為名恢復井田制,把鹽、鐵、酒、幣制、山林川澤收歸國有。其實質是恢復周禮模式。除了“周時月”和“漢時月”可以說一個樣外,周時和漢時的社會狀況可大不一樣了,環境各異,風俗不同,朝野的思想認識更不相同。舊瓶裝新酒,甚或是新瓶裝舊酒,未必一切都合時宜?從實踐來看,王莽的新政違反了社會發展規律,推行起來失敗,自屬歷史必然。所以從這個角度看,說王莽是一個事事復古,脫離現實的政治家,一語中的。
(王莽新錢 金錯刀)
-
11 # 老泰迪講歷史
建立新朝前-收買民心
王莽這個人做事非常狠毒,其建立新朝前為了得民心曾做過這麼一件事:
封建時代,雖說天子犯罪與庶民同罪,但是很多時候權貴們犯罪,老百姓們可能都討不回公道;
據說王莽的兒子王獲殺了一個家奴,對於王莽這樣的權貴而言本身也沒啥,打發點錢,也就過去了,畢竟是自己的家奴嘛;
然而王莽的做法在民間受到極度追捧,也等於說是深得民心了;
為奪權-毒殺漢平帝後來年幼的漢平帝繼位,太皇太后將王莽召回宮掌管國家大小政事,這本就是輔政大臣,可王莽為了奪權,強行將漢平帝害死(酒裡下毒),隨即在宗室內選了一位只有2歲的小孩做自己的傀儡皇帝;
上位後,王莽就開始了一系列改革:
1. 對現有的奴隸數量進行凍結,禁止民間買賣奴隸;
2. 制止民間猖獗的高利貸,減少對農民的剝削;
3. 建立貸款制度,人民可以向朝廷進行貸款,如果是因為喪葬或祭祀,那麼只需要歸還本金,不需要收取利息;但如果是從事農業商業,就會收取百分之十的利息;
4. 把鹽、鐵、酒、幣制、山林川澤收歸國有;
5. 將刑罰、禮儀、田宅車服等儀式,慢慢改為西周時代的周禮模式;
6. 多次改變幣制
7. 不停的修改地名;
8. 根據儒家經典,將大批政府機構和官職更換了名稱;
9. 強迫無業遊民進行勞動,每人每年繳納布帛一匹,無力繳納的,政府強迫其服勞役,並在勞役期間供給飲食;
10. 為防止物價上漲,朝廷強行管控日用品的買賣,防止商人擾亂市場;
11.將土地收歸國有,再以“井田制”分配下去;
12.鼓勵支援民間的一系列發明;
13.實行“廉租房政策”,他建設了幾百戶住宅提供給了窮人;
............
-
12 # 今古雜壇
王莽(前45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委粟裡(今河北邯鄲大名縣北沙窩廟村 )人,新朝開國皇帝(公元8年-23年在位)。 王莽為西漢外戚的重要人物,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在漢哀帝早亡、皇權旁落的情況下,乘機竊取大權。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佈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其統治末期,天下大亂。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更始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新朝滅亡,共在位15年。
王莽幼年坎坷,父兄先後去世,由叔父們撫養成人(典型的屌絲出生,王莽兄的穿越確實很困難,是一步一步靠自己艱難發展起來的)。在投效西漢王朝後,王莽也算是鞠躬盡瘁、嘔心瀝血,再加上他待人誠懇、艱苦樸素,並且政績斐然、勤政愛民,因此他獲得了朝野民間很高的評價,被譽為是當代周公(看看,穿越者都這個德行)。隨後王莽的勢力日漸增長,控制了西漢朝政,並且贏得了人心,最終,他開始了穿越者的第二步——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帝國。王莽成功了,建立了新朝,接著,開始全面的大改革了,這是重點。
王莽進行的是一個全面而深刻的改革,不同於其他改革是在制度上隔靴搔癢,王莽的改革是非常深刻的,具有非常超前的眼光。比起北宋的另一個改革家王安石,王安石是超前,而王莽則太像穿越者的作風了,他直接搞得就是社會主義。王莽哪裡和穿越者酷似呢?請看:
王莽非常鼓勵和支援科學試驗與發明創造。目前史學界公認王莽時期是中國古代科技發展史上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時期,因為這一時期內的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由於對新科技高度重視,王莽當時進行了很多被儒家稱為奇技淫巧的新生事物,並且他還親手解剖了人體以促進醫學進步。公元18年,王莽得知有位巧匠能製作一種飛行器,可讓人飛行數百步,王莽立即召見他並親自觀看了他的表演,支援他的飛行實驗。另外,王莽還發明瞭一種原始的遊標卡尺,意圖統一全國的度量,從原理、效能、用途看,這個遊標卡尺同現代的遊標卡尺十分相似,比西方早了1700多年。諸位,現代人都知道科學技術對於生產力的決定作用,因此王莽作為穿越者而高度重視科學發展,豈不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
王莽極度仇視匈奴和高句麗。仇視匈奴就不說了,匈奴當時年年和漢朝掐架,但是仇視高句麗就有點說不清了,當時高句麗是鳥不拉屎的窮地方一個,對漢朝根本就沒有什麼威脅或是積怨,但王莽竟然下令把高句麗的國名改成下句麗,還將匈奴單于的名字改為了降奴服於,還將其他少數民族的“王”降低爵位為“侯”。諸位,這說明什麼?這說明王莽是個非常狂熱的民族主義者,崇尚大中華主義者,同時非常厭惡“宇宙第一大國”棒子國,因此專門沒事找茬地羞辱了棒子們的祖先卜高句麗。諸位,恐怕我們穿越過去也會幹王莽乾的這些事情吧?
王莽進行了土地改革!這是重點裡的重點,因為穿越者都知道,想要拉攏老百姓,就必須要進行土改,分發土地給農民,而王莽也這麼做了!王莽當皇帝后宣佈土地國有化,禁止私人買賣,而且將土地重新洗牌,沒有土地的農民每一對夫妻會分到一百畝田地,不足的由國家補償,實行土地國有化,私人不準買賣土地。人均土地一百畝,多佔土地的人家,不管是富豪巨室還是普通百姓,立刻要無條件交出土地,分給貧民,土地不許買賣抵押,這就是赤裸裸的土改啊!這不就是社會主義很典型的體現嗎?只有穿越者才會具有社會主義制度的思想!王莽作為一個生活在漢朝的人,怎麼會想到土改呢?這難道還不說明他是個穿越者?當然,我們也要清楚王莽進行全面土改的結果,他失敗了。因為當時是封建制度,中央政府靠的就是地主,王莽這樣便把地主階級得罪了,導致後來他的王朝被各地的豪強地主給推翻。所以,我們要吸取教訓,土改固然是好事,但也要分時代。在封建時代風風火火地進行全面大土改,是非常有危險的事情。因為那時候的國家主幹力量就是地主階級,而不是資產階級,土改是無產階級來對付資產階級的。王莽雖然知道土改的好處,卻沒有因地制宜、審時度勢,可惜可嘆呀!
王莽廢除了奴隸制度。那時候可是漢朝啊,整整2000年前,王莽就要廢除奴隸制度了。而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也是在150年前的南北戰爭後才正式廢除奴隸制度的。由此可見,王莽的思想是多麼先進!王莽當時十分痛恨奴隸制度,禁止買賣奴婢,但是中國真正禁止買賣奴婢也是在解放後才廢止的,看來,王莽是穿越者的說法更加是可靠了,因為他是穿越者,所以他具有現代人那種人人平等的光輝思想。“人的生命是天地間最尊貴的”,這曾是王莽說提出的口號;“買賣人口是‘悖天心,逆人倫’的罪惡行徑,必須立刻停止”,這也是王莽說過的。
王莽特地頒佈法令強迫無業遊民必須勞動,沒有工作的的遊民,每年必須罰布一塊或者勞役工作,由國家承擔食宿。諸位,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勞動力是非常寶貴的,是不能浪費的,而王莽也知道,所以他不但下令廢除了奴隸制度,還勒令社會上的無業遊民必須工作,這也是穿越者才擁有的思想意識。
王莽頒佈了國家專賣的國企政策。主要內容就是酒、鐵、鹽等全部收為國有,國家統一發行錢幣。王莽還宣佈山川河流等自然資源全部收為國有,私人開採要徵稅,而且還要登記辦營業執照,這就是典型的國家資本主義嘛,這不就是國有壟斷嗎?國有經濟為主體,宏觀調控市場經濟,赤裸裸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手段呀!王莽在經濟上的這一手,再度說明了他是個穿越者。
王莽還制定了貸款制度,以刺激國家經濟增長。他宣佈,經營生意的商人可以向國家貸款,國家收取利潤的十分之一;進行祭祀或者喪事的,國家可以無息貸款。不用說了,這又是他其實是穿越者的證據。
王莽還是個經濟思想家,這是後人封的。因為他很NB地提出了計劃經濟理論,準備在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這六個城市設“五均司市使”,主管評定物價、調節市場、辦理賒貸、徵收稅款等事宜。評定物價是指五均司市師要定時對市場上主要產品物價進行評定,調節市場是指控制市場供應,貨物滯銷時以合理的價格收購,貨物漲價時則以平價出售,以維護市場秩序。這些現代化的經濟手段可是他自己想出來的,用在現在都合適。
王莽超前的就是幣制改革了,目前還不明白他的一套是怎麼回事,但王莽在世界鑄幣史上開創了主輔幣相結合的“寶貨制”,對後世的幣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就是全世界今天使用的幣制。王莽用一些做工精美但不足值的貨幣代替以前的金塊銀塊,這簡直就是近代幣制改革的翻版。但他好像還又搞出了什麼貝幣,不過那個年代還是接受不了。史學界覺得他最失敗的就是幣制改革。至於王莽發行的貨幣,中國錢幣收藏界一直認為是中國錢幣鑄造的最高峰,不論鑄造工藝還是銘文工藝,以後再也沒有超過的了,而且相差很遠,現在一枚王莽幣價值千萬。
我們最後進行總結:王莽的思想絕對不應該出現在那個時候,因為他的思想完全和當時的社會生產力與社會發展水平嚴重脫節!細數世界歷史上新思想的出現,都是與當時的社會生產程度有關係,當然,高瞻遠矚的超前思想也有,但從沒有像王莽這樣超前兩千年的思想。人的思想如果落後於時代,那就是唐吉坷德;人的思想如果超前於時代,那就是思想家。社會大環境是土壤,思想是土壤培育的。但王莽改制的政策,完全就是七八十年代中國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翻版了!王莽出身豪族,從小最多接受儒家文化,但是為何會出現如此先進的思想?這種思想是絕對不可能出現在那個封建制度時代!另外,人人平等的光輝思想也絕對不會出現在一個從小活在豪族的人的腦袋中。在絕對封建制度的西漢時期,是絕不會出現王莽這種思想的!如果王莽出現在十九世紀,無疑就是個成功的改革家。所以說,王莽就是個穿越者!但可惜,他沒有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就匆匆忙忙地進行了2000多年後的社會改革,註定緣木求魚、竹籃打水。
-
13 # 一個歷史過客
有時候,好演員是能否榮登帝位的先決條件。歷史上,西漢末年人物王莽便是個好演員,其姑姑是漢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太子劉驁(後來的漢成帝)的生母。當時,漢元帝並不喜歡這個皇后,而是喜歡傅昭儀和馮昭儀,子以母貴,故漢元帝想廢黜太子劉驁。多虧皇后王政君胞兄王鳳,從中斡旋,劉驁太子之位得以保全。
劉驁繼位之後,王政君家族兄弟王鳳等人冊封為侯,但並不包括王莽的父親王曼。一則相較於嫡出的王鳳,王曼是庶出;其次是王曼早早過世。加之哥哥又早逝,王莽家中是度日艱難,但其沒有自怨自艾,反而一步一步登上權力之巔。
王莽建立新朝後,當了15年的皇帝,這15年裡,他都在幹什麼?王莽是新王朝的建立者。他的另一個身份是“社會學家”,從他建立的王朝名稱便可看出,他要打造的是一個嶄新的世界。他在做皇帝期間,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改革。一、西漢王朝第十四代皇帝劉箕子,九歲做了皇帝,十四歲時被他的岳父大人王莽毒害。第十五任皇帝只有兩歲,到了五歲時,王莽發動宮廷政變,於是五歲的皇帝劉嬰頒發詔書,將皇帝職位禪讓給王莽。王莽在沒有發動大規模流血事件的前提下,建立了他的王朝,命名為“新王朝”。因為這樣,王莽作為“篡權”者被唾罵了二千年,即便他是用和平的方法接收那個千瘡百孔的舊王朝。王莽是儒家思想的忠實追隨者,和其他誇誇其談的儒士不同,王莽更是一個儒家學派切實的實踐者。
有人說,在中國歷史上,由正真的儒家學子建立王朝,僅只有王莽。王莽還有更加不同於其他建立王朝的統治者的地方,那就是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的皇帝,都是因為自己的私慾,而王莽的的確確有著自己正真的社會抱負。二、王莽認為在古代社會中,人人平等,可到了後世,卻互相爭奪權力,產生了不平等的社會格局。貧富分化更是逐漸嚴重,富足的人坐擁一切,而貧苦的人努力掙扎也一無所有。為了改變這種社會上的不公平,王莽在建立新王朝後,立即進行一連串的改革新政策。1,土地國有。王朝內的土地私人不準買賣,恢復古代的井田制度。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過九百畝,超過了的土地,一律沒收,或由地主直接分給他的鄰居或下屬。
第一點,“將天下田改曰王田,以王田代替私田,不得買賣”,可能有人看不太懂。翻譯一下就是:土地收歸國有,人民沒有土地的買賣權,只有土地的承包經營權。這下是不是能懂了。像不像中國現行的土地法。還有一個點,“山川河流收歸國有”,兩點加起來差不多都動搖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根基,可以說很新潮了。
第二點,“奴婢改稱私屬,與王田一樣,均不得買賣”,這就好理解多了。怎麼說呢,把勞動力牢牢抓住,地主永遠還是地主。
第三點,改革幣制、官制,規定鹽鐵官營。這其實很正常的操作啊,保證了政府的實力。
都說他是穿越者,但看他的對外政策,還是非常沒有水準的。完全沒有現代中國的風範。
他脅迫羌人“獻”出青海湖一帶的土地設立西海郡,以便與國內已有的北海郡、南海郡、東海郡合起來湊全“四海”。為了使這塊荒地像一個郡,必須強制移民,於是增加了五十條法令,以便增加成千上萬的罪犯,滿足移民的需要。他將原本臣服於漢朝的匈奴、高句麗、西域諸國和西南夷等屬國統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為“侯”。又收回並損毀“匈奴單于璽”,改授予“新匈奴單于璽”;甚至將匈奴單于改為“降奴服於”,高句麗改名“下句麗”;各族因此拒絕臣服新朝。又主動挑起了無謂的爭端,輕率地決定動用武力,不僅導致邊境衝突,還使數十萬軍隊長期陷於邊疆,無法脫身,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造成邊境戰亂不絕。
有人說,這不是很先進麼,王莽徹底實行公有制,多好。這只是看到了表面,王莽實行的是君主制,所謂的公有制,是所有的東西都歸君主,並非全體百姓,跟我們現在所說的公有制完全兩碼事。
結果呢,這等於變相沒收私人財產,甚至將很多人賴以謀生的活計都給改沒了。王莽把地主、自耕農、商人,甚至一些小手工業者的利益,全都損害了。如果王莽沒有強有力的軍隊作支援,王莽死定了。
王莽在禁止王田買賣的同時,還禁止奴婢買賣,相對而言,影響不大。但是,王莽在朝廷內部,不斷的改變官制和官名,這不免又會損害到一些朝臣的利益。而漢朝的劉氏宗族,更是王莽的堅定反對者。
在王莽的英明領導之下,新朝內部很快就要變成一鍋遍佈老鼠屎的粥了。不過,王莽並沒有打算就此收手。他一琢磨,不能只改革國內呀,藩屬國也要改。
於是乎,他將原本已經臣服漢朝的匈奴、高句麗,以及西域、西南夷的統治者統統降級,以前王爵、公爵的變侯爵,侯爵的變伯爵,以此類推。王莽還收回了之前頒發的璽印,全部更名為章。
甚至,這些藩屬國的名字也要改改,王莽將高句麗,改名為下句麗。匈奴呢,更慘,改為降奴,單于改為服於,於是乎,匈奴單于變成了降奴服於……這……不冒煙,才怪嘞,非打死王莽這個小崽子不行。
於是乎,邊境戰爭不絕。國內呢,也是反對者無數,起義不斷。
王莽為了推行自己的改革,對內實行嚴刑峻法,鎮壓起義;對外不斷討伐。戰爭,是很消耗錢的,這又增加了新朝的財政支出。王莽只能增加百姓的賦稅、徭役。
戰爭、苛政再加上天災,王莽終於熬到了內外交困的地步。
於是乎,王莽的剩餘時間,不是在準備平定起義,就是在平定起義中;不是在發動對外戰爭,就是在對外作戰。
總結;王莽的改政忙活的熱火朝天,但結果卻十分悲慘。公元23年,農民造反的武裝攻入長安,王莽死於刀下,結果軍民一起侮辱王莽的屍體,甚至頭顱都被後來的皇室收藏,直到295年,洛陽武庫大火,才被焚燬。
王莽是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一位皇帝。他改革制度的失敗固然有其所在歷史環境的必然性,但是他性情狂躁,輕於改作,不切實際的一味好古,剛愎自用等等方面都使得他在改制過程中不能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調整,也不能建立一個高效的工作班子,所以改革也算是註定失敗吧。
-
14 # 士說新語
王莽的新朝是在西漢的“馬甲”上建立的,這意味著,整個帝國只是換殼上市,本身深重的統治危機並沒有得到解決。
古代王朝的更迭,遵循這麼一條規律,天下大亂因社會兩極分化嚴重,導致絕大多數人活不下去揭竿而起而重新洗牌,在動亂的過程中,人口大幅度銳減,待新王朝建立之後,得以重新分配土地的利益,從而使新王朝的統治得以鞏固。
然而,王莽的新朝,卻沒有這麼過程,他接手了快要到崩潰邊緣的西漢王朝,統治階級還是原來那波人,階級固化,各階層之間的利益博弈已經難以調和。
所以,王莽成為皇帝后,要面對的便是擺脫統治危機,而他的方法是以復古為旗幟,在經濟領域與社會各階層展開激烈的利益博弈,最終以失敗告終,王朝徹底終結。
西漢晚期嚴峻的統治形勢西漢晚期統治形勢極其嚴峻。當時以小農為主體的 小民階層貧困不堪。從漢宣帝晚年就已經相當突出了,當時的詔書中直言不諱地指出“民多貧”的現象,之後小民們的生存狀況一直呈直線下降態勢,發展至漢哀帝時已經是“民有七亡而無一得”,“民有七死而無一生”。
導致小民階層貧困的原因,無外乎天災人禍,天災自不必說,人禍除了沉重的賦役、豪族的盤剝也嚴重壓縮了小民階層的生存空間。
自漢元帝成帝到王莽時期,除擁有巨量財富的官僚集團以及名動天下“章章尤著”的富商大賈外,郡國富民們興商業於鄉里間也不可勝數。這些人組成了豪族階層,他們運用自己手中的財富,常常為所欲為,逼人為奴,侵佔田地這些都是老套路了。
豪族階層們作為統治階級的一員,他們在大肆進行經濟擴張活動的時候,不僅強力阻撓皇權的經濟調整政策,而且還拼拼挑戰皇朝緩和社會矛盾的禁令,且 屢屢得逞。
皇權為了維護國家機器的運轉,在無力制約豪族階層的情況下,不僅沒有能力扶助小民階層,反而不得不持續加重對小民的盤剝。
而小民為了生存,只好鋌而走險,觸法犯禁,在所不惜,最終發展成為層出不窮的反叛事件,導致社會動盪不安。
王莽的經濟利益調整新莽王朝取代的是這樣一個大亂將興的皇朝,王莽君臣如果不能從速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小民階層貧困問題,則新朝很快就會走向覆亡。
因此,新朝一建立,王莽的矛頭便直指漢朝皇權一直無法撼動的豪族階層,試圖利用國家機器對社會財富進行重新風格,從而達到穩定社會秩序的目的。
在始建國元年、二年,王莽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雖然打著周制復古旗號,但並未機械模仿,而是對漢代相關政策的整合,補充和發展。
王莽在財政經濟制度上所實行的改革措施,除了“賒貸”之外,並不是王莽的發明創造,而是繼承和發展了漢武帝時期實行的財政經濟政策。其核心精神是全面抑制兼併,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徹底解決西漢中後期以來皇朝所面臨的貧富不均問題。
王莽疲於奔命地打擊豪強,但問題是此時的豪族階層不僅擁有巨量財富,同時還掌握著國家的官僚體系,並且由於種種原因,西漢中後期,皇權已經逐漸喪失了對地方官僚階層的控制。
到王莽代漢時,腐朽的官僚集團作為漢朝的政治遺產,也被王莽一併繼承。因此王莽君臣雖然志在抑制豪族階層的發展,但由於其政令的貫徹落實需要透過豪族階層的核心力量——腐朽的官僚集團來實現,其結果自是可想而知。
王莽的夷夏政策失誤除了內部的統治危機,王莽HIA面對著外部民族的威脅。
如所周知,漢代與周邊異族政權的關係是漢代統治者順應時勢,或以武力強取,或以利誘妥協,透過長期努力,才得以構建起來的。
然而王莽及其統治集團,受儒家構建完美理想社會的烏托邦精神所左右,致力於“建設某舟烏托邦式的理想秩序”。在夷夏關係上犯下了嚴重失誤,使得新朝的同時面臨嚴峻的外部危機。
始建元年春,王莽就遣五威將四出宣揚國威,實際上這種政策算是一種變相的挑釁;始建國二年,匈奴單于求故璽,王莽不給,單于遂寇邊掠民殺吏。王莽遂出兵10萬,奈何匈奴不肯臣服,而王莽又不敢發兵進擊,導致大軍長期滯留邊郡,耗費了大量資財,也給邊郡造成了嚴重的消極影響。
除了城兵震懾匈奴以外,西南的句町與東北的穢貉皆亂,王莽又不得不發軍屯邊,致使國家疲於應付,邊郡苦難加重。
自始建國二年十二月以來,王莽倆年用兵邊陲,內郡疲於轉輸,國庫為之虛耗,吏士放縱又斂賦於邊民,致使背部緣邊諸郡及西南地區稅源枯竭。為了維持國家機器的運轉,新莽王朝不得不加大對百姓的盤剝力度。
始建國五年,王莽改革貨幣,將原來重十二銖值五十枚五銖錢並已經在社會上廣泛流通的大錢貶值為僅值舊五銖錢一枚,對於百姓而言無疑又是一場浩劫。
長年用兵,天下困頓,王莽為了招兵,將罪囚、民奴都徵召入伍,為解決財政開支,除了三十取一收天下稅,還頻頻勒索官僚集團的財富,最終導致統治集團人心離散,至此大亂之勢已定,王莽已無力迴天。
-
15 # 慄白二寵
王莾從公元9年登上皇帝開始,主要施行他所謂的新政。首先是土地改革,規定全國土地改稱王田,收歸國有,禁止私有買賣,來改變窮人無地養活約狀況。他是想抑制地方豪強兼併土地,為朝廷聚斂財富。但這樣做,得罪了幾乎所有的地主王公貴族,因而遭到了他們的強烈抵制,相反老百姓也沒有從中得到好處,依舊窮還是窮,富更富。其次貨幣改革,改革在原有基礎上增發新幣,造成了貨幣貶值過快,頻繁改革四,五次,造成了金融市場的混亂,國民財富被洗劫,從而使大量的人民破產失業當,民不聊生,掙扎在死亡線上。另外還有改官制,地名,實行五均,賒貸,及六筦。但是用人不當,管理不力,致使各地官吏,豪強更加橫徵暴斂,巧取豪奪。
當然,王莽在這15年間,也幹了一些好事,廢除奴隸制,禁止奴隸婢女的買賣與產生,從而根本上消除奴隸制。雖然不完全成功,但總歸好一點。
王莽改革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使當時的各種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從而導致了大規模外敵入侵,國內民變四起,自己身死國滅的悲慘下場。
-
16 # Enter133351999
生產力達不到一定的高度,想從封建社會直接跳到社會主義社會,是不可能的。我們新中國建國70多年了,都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
17 # 敏敏的歷史枕邊書
王莽在位的這十五年裡,他只做了兩件事。一件是改革,另一件是鎮壓農民起義。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兩件事其實是一件事。因為如果王莽不瞎改革的話,說不定還不會引來後來那麼強烈的農民起義。“王莽改革”實際上就是“託古改革”,從他當皇帝就開始實行各種改革,一直到他“‘下課’”這個改革也沒整明白,改革弄得亂七八糟,同時還損害了人民的利益。最後搞得天怒人怨,失去了所有人的支援。
王莽生於前45年,字巨軍,魏郡元城縣(現在的河北省大名縣)人氏,新朝開國皇帝。王莽在出生的時候正好趕上了“漢室衰微,外戚為患”的那個時代,他的姑媽是王政君,王政君為漢元帝劉奭皇后,生了漢成帝劉驁。劉驁在位這段時間花天酒地、夜夜笙歌、荒廢政務,並且還重用外戚,因此以王鳳為首的這幾個孃舅們總攬了朝政,當時成為大漢王朝的實權人物。
而王莽的父親王曼,因為很早就死了,所以當時王莽也沒有能像其他的那幾個兄弟一樣,趕上這波機會,導致家族也沒給他打下什麼根基。
雖然早期的王莽什麼也沒有,但是他在當官的這條道路上,一點兒不比誰慢。王莽24歲的時候受封了黃門郎、射聲校尉。在30歲的時候有成功晉級成為光祿大夫、騎都尉、侍中,一下子就成了漢成帝身邊的近臣。到了王莽38歲的時候,他僅次於叔父王鳳以及伯父王根之下,官至大司馬,並且順利成為了輔政。他的這一系列操作,為他後來漢哀帝時期繼續侵蝕皇權鋪平了道路。
王莽能升職升的這麼快,不是靠老爹,而是有另外一個秘訣,那就是一個“裝”字。
“裝”這個事情要是運用好了,那也是了不得的。王莽在這些朝臣以及同僚面前,裝的自己多麼多麼清廉、多麼多麼儉樸,然後又表現出自己的高尚、甚至大義滅親。在自己家人和長輩面前,裝得特別孝順。他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親生兒子來作為的代價,自己還像奴婢一樣照顧自己生病的叔父王鳳,真的是表演得淋漓盡致啊,要是在現代怎麼也能得一個奧斯卡大獎了。
王莽的這一系列表演,也給他自己帶來好名聲,此時王莽的地位,幾乎是在這些無數的誇讚聲中突飛猛進、一路上升。
後來等到漢成帝去世以後,他的侄子定陶王劉欣繼承王位,被後人叫做漢哀帝。漢哀帝在位期間,王莽受到了當時新的外戚勢力的排擠,無可奈何,只能選擇先韜光養晦。
後來終於等到了漢哀帝劉欣去世以後,王莽又在他姑媽王政君的縱容之下,不斷奪取權力,導致後來繼位的漢平帝劉衎,變成了王莽手裡面的傀儡。但是即便是這樣,王莽他還是不滿足,他嫌棄漢平帝在皇位上坐著礙手礙腳,把他幹掉不是更好?所以最終,王莽當機立斷的,他也想當一把皇帝。
於是乎,在公元8年,王莽就將漢平帝劉衎給毒死了,然後明目張膽的就登上皇位,改國號為“新”。但是好景不長,王莽從登上他皇位只做了15年皇帝,他所謂的這個新朝就一敗塗地了。王莽他也挺可悲的,你說他當了15年皇帝,什麼皇帝該享受的樂趣也沒享受到,反而是像一個高壓的加班族一樣,整天研究改革,天天給自己整的累夠嗆不說,到頭來還沒整明白。
總的上來說呢,王莽這個人就是有一肚子的想法,滿腦子就是改革思想,在他做“攝皇帝”的時候,就已經控制不住,要重新將這個國家重新改頭換面。所以,王莽從他登基的一開始就有所動作。他在位這十五年的所作所為,可以總結出來以下這五點:
第一, 他首先開始的就是改革貨幣。王莽當時對幣制的改革,那真的是情之所鍾,這個可以說的上是王莽的很大的 “樂趣”。從公元7年一直到公元14年,在這7年時間裡,津津樂道地進行了四次的幣制改革。
第二, 他還改革了田制。人民以糧食為生活所繫,王莽他認為在《周禮》當中的井田是最為合理的,所以他當時將井田換以“王田”的名義來進行推行。說白了就是將全國的土地重新進行劃分,每人大概平均能得到田一百畝,不足十口人的家庭不得佔有一千畝耕地。剩下多出來部分需要轉分給自己親戚或者鄉鄰。另外,王莽把奴婢以“私屬”相稱,不得進行買賣。
第三, 王莽改革經濟。王莽的經濟改革中包括了五均、賒貸、以及六筦等等三個種類。
第四, 還實行官制改革。王莽的進行官制改革可以說是非常的繁瑣複雜,新朝官階分四輔、公卿、大夫、士、輿、僚等十五個等級。但是王莽偏偏不這樣,他自己發明了一套“十進位制”的演算法,按照“災豐年”為根據,來給官員們發放俸祿,簡單的來說就是遇到災難就減,趕上豐收年就增。但是按照他這麼個演算法,這一年到頭也沒有人能算清,每位官員到底應該得到多少的俸祿,導致這些個官員們也領不到俸祿。於是他們只能劍走偏鋒,靠壓榨老百姓還有一些不良的手段來換取錢財。
第五, 王莽鎮壓農民起義。王莽的這一系列改制,將國家改得亂七八糟,所以導致了社會上的矛盾越演越烈。再加上他當時還盲目地與周圍的民族發動戰爭,從而更加重了老百姓們的負擔。後來,這些百姓們不堪重負,最後走投無路,紛紛揭竿而起。
當時王莽面對著這些風起雲湧的起義軍們,王莽也是派出各路的軍馬去前往來鎮壓他們。但劈頭蓋臉的,一下子湧起這麼些個起義軍,讓他應接不暇,一下子有點慌神了。再加上當時他的種種改革宣告失敗,導致他內部的陣營也開始分裂。因此,當時的王莽無論怎麼拼命,在失去幾乎所有人的支援後,滅亡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說白了,王莽這個人就是自己德不配位,才能不夠,但是自己心裡又沒數。所以他貿然改革,必然會招來一些無妄之災。王莽這個人前半生在虛偽中度過,後半生又太急著想改革,到頭來大夢一場空!最後還揹負上了“亂臣賊子”的這麼個罵名,想想其實也挺可憐的。
-
18 # 北行船
王莽是個狠人兒。
他是一個復古的空想家,嚮往《周禮》裡記載的歷史,想恢復周朝時期的制度。但很多想法現在看來非常超前,有人戲稱他是“穿越者”。
在這15年裡,他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
1.土地改革,即王田制。土地收歸國有,平均分配,禁止買賣,官民平等。這個事兒在1800年後被太平天國重新翻出來改了個名,叫耕者有其田。但王莽沒有考慮實際情況,國家的地都在地主豪紳的手裡,這麼做等於直接打臉了扶持王莽上位的人,所以幾年之後就廢除了。
2.廢除奴隸制。1850年後,林肯總統繼承了王莽同志的思想,終於廢除了奴隸制,選上了總統。而當年,由於生產力根本跟不上,奴隸自由之後也無處可工作,所以廢除奴隸制的嘗試也失敗了。
3.國有化改革。下令將鹽、鐵、酒、鑄錢及山林川澤等產業歸於國有,私人不得經營。這與現在的社會主義制度幾乎一致,目前中國主要的鋼鐵廠,鹽業公司,酒業公司也是國有企業。
4.五均制。設立五均官,主要負責平衡物價和發放賒貸。這就是羅斯福總統在美國大蕭條時期實行的新政,用宏觀調控這隻看得見的手來穩定經濟。但五均制度,沒有考慮到看不見的手——市場的自發調控,所有的價格均由官員確定,導致貪汙腐敗,民不聊生。
5.重視科技發展。王莽特別重視科學技術,還身體力行地發明了現代使用的卡尺。
6.貨幣改革。廢除漢朝使用的五銖錢,發行了二十多種貨幣。大量百姓的財富被搜刮一空,也最終導致了新朝的滅亡。
-
19 # 歷史宴
王莽當皇帝的十五年裡,一直都在瞎搞!
王莽的瞎搞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與匈奴輕開戰火
王莽篡漢之前,匈奴與漢朝已經和睦相處了有三十餘年。而王莽登基不久,就與匈奴重開戰火,而交戰的原因也非常荒唐,僅僅是為了一枚印章!
怎麼回事呢?原來,王莽登基後,為了向四周的少數民族證明他所建立新朝的合法性,派使者去往匈奴,要求匈奴交出原漢朝授予的印章“匈奴單于璽”,更授予新朝的印章“新匈奴單于章”,雙方在激烈的爭論後,匈奴答應交換。然而第二天,匈奴單于發現,新印章的印文,含義上等於將匈奴視為新朝的臣下,於是找新朝使者索要舊印,結果新朝使者早已經將故印毀壞掉,並且態度傲慢。單于仍然不答應,派右賢王入朝向王莽索取,也被王莽拒絕,單于大怒,出兵進攻邊塞,從此開啟了王莽朝廷與匈奴持續多年的戰爭。
於此同時,西南夷和西域諸國,也因為更換印章問題,與新朝發生交火!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那位在匈奴製造事端,引發民族糾紛的使者回到長安後,王莽竟對他大加褒獎。
二、自欺欺人的改革
王莽的改革涉及的方面很多,全部以失敗告終。本文篇幅所限,不對這些改革逐一進行點評。我們就單單來看王莽的幣制改革。王莽的幣制改革堪稱是一場災難!
首先,王莽的幣制改革是以掠奪為手段,以聚斂財富為目的。他宣佈金銀收歸國有,並且不予兌換,是一種公開的強盜行徑!
其次,王莽的變換貨幣,簡直就如小孩子過家家,三天兩頭變來變去,很好玩似的!從公元7年到13年,短短六年時間內,王莽就進行了四次貨幣改革,空前絕後!
三、任用奸佞
王莽用人的標準是什麼呢?就是誰能夠用符瑞來取悅他,他就重用誰!
哀章,因為向王莽進獻符瑞,讓王莽最終篡漢成功,因此得到王莽的寵信,被列為“四輔”之一。
崔發,特別善於對符瑞進行有利於王莽的解釋,所以後來被封為“說符侯”。
在王莽當權的二十多年裡,在他麾下,無恥之徒、兇殘之類、奸佞之輩、無能之人,如魚得水,大行其道。堪稱歷史上官場最為黑暗的時代之一!
王莽瞎搞了十五年,其結果就是:民不聊生,綠林、赤眉等農民起義如火如荼。
應當說,王莽當皇帝的這十五年,沒有絲毫的亮點,是必須給予全盤否定的。
-
20 # 魏莘沫
王莽建立的新朝代並沒有被後人承認。他只享受了十幾年的皇帝,就被各地起義的軍隊誅殺了,他死了之後,身首異處,頭顱被儲存在洛陽武庫內。一直到西晉武庫大火才和孔夫子的木屐和劉邦的斬蛇劍一起化為灰燼。可見他有多可恨。
王莽建立的新朝代為什麼只維持了15年就倒了杜甫: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用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王莽就是一個篡位的野心家,但是他做的事情卻像一個穿越者。胡適都認為王莽是第一個社會主義者。
王莽出身外戚世家,家中的長輩都是王宮貴胄,這為他日後篡位打下了政治基礎。
孝平之世,政自莽出,褒善顯功,以自尊盛。
王莽上位以後不斷以各種名義排除異己,還把自己心愛的女兒嫁給了皇帝。
西漢初始元年,王莽逼迫劉嬰禪讓皇位,當上皇帝之後,開始推行各項改革,他推行了幣制、官制、田制等。還改了很多地名。
王莽非常重視科技的發展,那個時候居然會有油標卡尺,所以後來人們都認為王莽是現代人穿越過去的,這是不可能的。
王莽篡位之時,西漢並沒有滅亡,百姓接受的都是忠君愛過的思想教育。大家都認為王莽是篡位小人,他的新朝是來路不正,得不到人們的支援,自然長久不了。
王翁自見以專國秉政得之。即抑重臣。收下權。使事無大小深淺。
王莽在更始帝在位時,擅權專政,又欺騙百姓,矇蔽世人,當他當上皇帝就揭下了他那偽善的面具,盡失民心。
敢用周禮王莽其上也。宇文泰其次也,王安石其下也。
王莽利用周禮害了天下百姓,而周禮沒有錯是王莽錯了,他太一意孤行,剛愎自用。
當時王莽有些異想天開,他遵循周禮,想要重拾土地公有制,想要實現耕者有其田,觸犯了貴族的利益,引起起義軍蜂擁而起。
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買賣。
土地全部是國家的,廢除了奴隸制度,還禁止私人買賣土地,那些王宮貴族對王莽非常的不滿,觸碰了他們的利益,開始造王莽的反。
王莽是一個比較務實的政治家,既然不能透過改革田制來改善民生,那就發行貨幣給百姓帶來福利。他先後進行了四次幣制改革,很快就引發了通貨膨脹。
王莽還不斷的對北方的匈奴用兵,還要對付各地的起義軍,無論是軍費還是兵源都來自老百姓。如此以來,百姓也非常痛恨王莽,王莽想給百姓謀福利,到頭來卻讓百姓墜入深淵。
王莽還改革官員薪水制度,不斷的銷減官員們的俸祿。王莽是一個最有膽識又聰明的政治家,他是一個理想家,他是一個改革家,他和商鞅下場一樣。
王莽的這些改革都不合時宜,根本就不適合那個朝代。王莽當政期間叛亂不斷,天災不斷,王莽並不能拿出解決的辦法。新朝內部的官員也反對王莽的薪酬制度,各地烽煙四起。
傳莽首詣更始,懸宛市,百姓共提擊之。或切食其舌。
可見當時人們對王莽多麼痛恨。公元23年王莽去世。
回覆列表
王莽出身世家大族,其姑姑是漢元帝的孝元皇后王政君。可是,王莽的父親早逝,這讓年輕時的王莽,並沒能沾到姑姑的光。當王莽的叔叔伯伯們紛紛封侯之時,王莽只能獨守清淨,過著簡樸的生活,安心讀書。
不過,這並沒有讓王莽憤世嫉俗,反而讓王莽更加的沉穩冷靜。他開始拜師學習《論語》,並且悉心服侍母親、寡嫂,撫育兄長遺子。王莽絕對稱得上是儒家典範,後來的宋代朱熹都應該是自嘆不如。也正是因為儒家學說,影響到了王莽稱帝15年間的作為。
可惜的是,王莽只學到了儒學中沽名釣譽,粉飾太平的本事,卻沒能學到孔子的真正智慧,要實事求是,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
王莽先是通過討好時任大司馬的伯父王鳳,繼而給姑姑王政君留下了好印象。之後,又通過告發自己的競爭對手淳于長,順利當上了大司馬。王莽為了沽名釣譽,甚至不惜大義滅親逼死了自己的次子王獲。為了清除漢平帝的衛氏外戚,又不惜殺死了長子王宇。
王莽自公元9年登基之後,開始實施改革,史稱“王莽改制”。
王莽的改革,盲目追求孔子所讚賞的周禮。所謂的周禮,除了禮儀之外,還包含周朝的國家制度,諸如居民組織,農田規劃等等。
王莽宣佈,將田地全部改為王田,代替私田,恢復井田制。
商鞅變法時,革除了井田制,就是因為井田制會制約農民的勞動積極性。井田一分為九,八份是農戶自耕,中間一份是王田,農戶代耕。王田產糧歸公,其餘的歸農戶。農戶會疏於王田的照管,對國家收入不利。
王莽這是昏頭了呀。更何況,從秦到新,經歷了兩百餘年,產生了很多大地主。全部將田地收歸國有,除非王莽準備好了充足的軍隊。而那些自耕農,也不會支援王莽。只有失去土地的佃戶,可能會支援王莽。但是,只要大地主不給,佃戶也根本拿不到田地。
等於說,王莽的一個土地改革,即沒能得到失地農民的有效支援,還把農業社會的中堅階層全給得罪光了。王莽的死期不遠了。
有人說,這不是很先進麼,王莽徹底實行公有制,多好。這只是看到了表面,王莽實行的是君主制,所謂的公有制,是所有的東西都歸君主,並非全體百姓,跟我們現在所說的公有制完全兩碼事。
結果呢,這等於變相沒收私人財產,甚至將很多人賴以謀生的活計都給改沒了。王莽把地主、自耕農、商人,甚至一些小手工業者的利益,全都損害了。如果王莽沒有強有力的軍隊作支援,王莽死定了。
王莽在禁止王田買賣的同時,還禁止奴婢買賣,相對而言,影響不大。但是,王莽在朝廷內部,不斷的改變官制和官名,這不免又會損害到一些朝臣的利益。而漢朝的劉氏宗族,更是王莽的堅定反對者。
在王莽的英明領導之下,新朝內部很快就要變成一鍋遍佈老鼠屎的粥了。不過,王莽並沒有打算就此收手。他一琢磨,不能只改革國內呀,藩屬國也要改。
於是乎,他將原本已經臣服漢朝的匈奴、高句麗,以及西域、西南夷的統治者統統降級,以前王爵、公爵的變侯爵,侯爵的變伯爵,以此類推。王莽還收回了之前頒發的璽印,全部更名為章。
甚至,這些藩屬國的名字也要改改,王莽將高句麗,改名為下句麗。匈奴呢,更慘,改為降奴,單于改為服於,於是乎,匈奴單于變成了降奴服於……這……不冒煙,才怪嘞,非打死王莽這個小崽子不行。
王莽為了推行自己的改革,對內實行嚴刑峻法,鎮壓起義;對外不斷討伐。戰爭,是很消耗錢的,這又增加了新朝的財政支出。王莽只能增加百姓的賦稅、徭役。
戰爭、苛政再加上天災,王莽終於熬到了內外交困的地步。
於是乎,王莽的剩餘時間,不是在準備平定起義,就是在平定起義中;不是在發動對外戰爭,就是在對外作戰。
到了公元17年,新朝境內形成了兩支最大的農民起義軍,赤眉軍和綠林軍。
公元23年,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被起義軍所殺,屍體被數十人分裂。
王莽在做了15年新朝皇帝之後,慘死於長安宮城之內,結束了有理想,能折騰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