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存在感稀薄的我
-
2 # 高官之主
其實髒話在中國也有很悠久的傳統,但不變的都是用私密部位做物件,親人為媒介,動詞作為連線方式,來達到表達的效果。
髒話有很多時候並不能代表我們當時心裡的真正想法,有時候只是隨口說一句,所以問主這個問題需要加上一些前提,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不同的場合也會有不同的解讀,就舉個例子吧,如果有兩個很久沒有相見的哥們有一天突然在街上碰到了,其中一個人說了句,kao,這麼多年你死哪裡去了,走我們去找個地方好好喝幾杯敘敘舊。這個時候我們也是可以理解髒話背後難以用矯情的話語表達的感情。我們也不會覺得說了這句髒話會有損自己的形象。
當然,如果用髒話侮辱別人來獲取快樂,這個問題就沒有回答的意義了。
-
3 # 復古風
生活中,我們較為常見喜歡說粗話髒話的人有兩種,一種是以口頭禪來表達的人。比如老蔣的“娘希屁“’和國罵“他媽的“;一種是一開口就粗話髒話連篇的人。
但不論哪種人,說粗話髒話都是不好的習慣,也是一種不文明沒禮貌的行為。
那麼,哪類人喜歡說粗話髒話呢?
一,修養較差的人。因為所受的教育較少,文化程度不高,知識面較窄,思維能力與認知能力有限。從而造成個人素質低下,修養修為自然無法得到更好的修煉與提高。
二,教養較差的人。由於受家庭的影響,尤其是受父母的影響,從小就養成說粗話髒話的習慣。
三,無知自大的人。不懂得尊重他人。把說粗話髒話當一種本事與能耐來顯擺與炫耀。
說粗話髒話有哪些危害。
一,個人形象受損。
二,不尊重他人,尤其是不尊重女性行為。
三,容易產生矛盾,發生誤會,不利於團結。
四,語言環境汙染。
總之,在生活中,有時難免會有說粗話髒話罵人的需要,只是我們應該儘量減少或避免使用粗話髒話罵人。萬一真要用粗話髒話來罵人也應該懂得掌握與運用“說話不帶髒“的罵人技巧和藝術。
-
4 # Lydia棠棠
首先,中國是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國度,我們尊師重道,我們長幼有序,即便我們再氣憤,再不滿,在師長面前我們依然應該保持謙和,不應該說髒話。這裡我要說明一下,我並不是從教科書裡面走出來的八股人格,只是八零後從小就上的思想品德課文一篇一篇澆築成了現在的態度,一個有著良好家教與學習經歷的人,於自己長輩,老師,孩子面前始終要克人克己,髒話行為並不是標新立異個性的變向展示,反而滿嘴跑火車會拉低別人對行為人的整體評價,即便我們踏入社會也會影響著職場同事,領導,前輩對我們的印象分。
其次,有一些場合確實不適合髒話的出現,即便它有時候彰顯了我們的個性。網際網路是一個高速傳播資訊的新興力量,然而魚龍混雜的媒體資源也影響著我們的行為。面對一些社會現象,一些令人氣憤的事情,似乎講兩句髒話才能顯示出我們不同流合汙,我們的態度鮮明,表明我們的個性。但試想一下,衣袂飄飄雲鬟繚繞的外交商務場合,大家身處高跟鞋,紅酒杯,威士忌的社交活動,這些西裝晚禮裙的氛圍似乎並不需要大排檔幾句“他媽的”來助興,彷彿我們竊竊私語也帶著一些莊重和謹慎,所以在類似上述場合的髒話行為,就沒那麼容易被理解和寬容了。
誠然,硬幣亦有兩面。髒話行為有時候也會出現在小組動員會上,比如部門經理做季度動員 講到激憤處,一句“他媽的,我們這個季度一定要要把目標業績拿下”也是很鼓舞人心的,我想這時候,即便是職場小白也不會跳出來感慨“我們經理說髒話啦”,而是不知道怎麼就被打了一管雞血,同樣的慷慨激昂,同樣鬥志昂揚,同樣散會就準備衝鋒陷陣了。
最後,我來總結一下,但凡以謾罵侮辱攻擊脫口而出的髒話行為,無論怎樣都是不被禮儀規範允許的;但凡彰顯自己個性,標新立異脫口而出的髒話行為,看場合而定,倘若這個場合不好區分,就想想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做了這樣的行為,自己若覺得臉上無光,那麼為什麼我們還在做;但凡帶動氛圍鼓舞士氣脫口而出的髒話行為,謹慎用,即便再放得開的領導內心也總不會希望同事誇獎你的第一句話就引用了自己常說的國罵吧。
-
5 # 請將他打死
我感覺,這種事不應該一竿子打死,像老一輩人,很多人說髒話,也沒什麼,有時候說著說著髒話,互相之間的關係反而越來越近,當然,前提是,髒話不是太髒。
說髒話沒教養,這個也沒錯,文明社會嗎,文明交流。
不過,現在髒話,我發現一些‘乾淨’點的髒話,比如說‘狗日的’、‘媽的’等等諸如此類的詞,反而倒更像是一種口頭禪,我感覺這些東西,跟教養著實沒關係,一些習慣的事。
說著,我感覺也沒什麼錯。
不過,我相信,隨著老一輩人的逝去,新一輩人會慢慢將髒話淡出去,這些事,我感覺不用太在意,文化的發展嗎。
誠如上圖所看,這些語言,算是髒話的範疇,但我想,裡面並沒有什麼罵人的意思。
記得老一輩人,尤其是抗日戰爭的時候,髒話是常常掛在嘴邊的東西,現如今,髒話已經很少了。
至於如何去看待那些說髒話的人,我想,有些人可能真的是無意的,脫口而出,也並沒有任何罵人的意思。看待那些人的話,也不用太過在意,更不用鄙視什麼,只是一種交流方式而已。
我一直感覺,髒話,其實就是罵人的話,沒有罵人意思的詞語,其實真的算不上髒話。
彬彬有禮的交流沒有錯,但我感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如果一直那麼彬彬有禮的話,總是那麼的怪異,也總是有層隔膜在。。。
尤其是兄弟、哥們之間,髒話,根本不算髒話。
我想那些很在意並沒有罵人意味髒話的人,在當今這個文化氛圍之中,是很難交到真正的朋友的。
-
6 # 大話精神
跟大家分享幾個說髒話的試驗研究。
1、說髒話能緩解疼痛
研究人員讓一組參與者在他們可以忍受的程度內,將手放在冰水中,同時一直重複一句“髒話”;另外一組參與者在另一個場合進行同樣的冰水實驗,但他們重複的是一句“中性”或“非髒話”的語句,監測兩組參與者的心率。
結果發現,重複“髒話”的參與者在冰水實驗中忍受了更長的時間,並報告了更少的痛苦體驗,相比於重複“中性”語句的參與者,心率也增加得比較快。這表明他們在“說髒話”的同時會有一種情緒反應,也會有一種戰鬥啟用反應:這是一種自然防禦機制,不僅可以釋放腎上腺素和使心率加快,還可以緩解自然疼痛例如壓力導致的陣痛。
2、說髒話與雙向情感關係
研究人員又透過實驗進一步探究“說髒話”和情感是如何聯絡在一起的。參與者被要求玩一個影片射擊遊戲,以在實驗室中產生情緒喚醒。研究人員給他們營造了一個虛擬環境,讓他們在這個虛擬環境中對各種敵人進行戰鬥和射擊,參與者在虛擬環境中可以玩10分鐘。研究人員發現,這是一種成功的激發情緒的方式,與那些玩Golf影片遊戲的人相比,玩射擊遊戲的參與者情緒會更為激進。
接下來,參與者進行了“說髒話”流利程度測試。結果發現,玩影片射擊遊戲的參與者能夠列出比玩影片Golf遊戲的人更多的“髒話”。
這個實驗結果確認了“說髒話”和情感之間的雙向關係:如冰水研究所示,“髒話”不僅可以引起情緒反應,而激動的情緒也可以增加“說髒話”的流暢度。
-
7 # 水車人家1
不說髒話的人,或許是他從小的家庭教育要求很嚴格,懂得在發生任何事情時,能剋制自己的行為,思維也較為理智。基本上人人都會說髒話,只是多與少的問題,在公共場所說髒話,明顯是降低自我形象,有的人你沒見過他說髒話,但未必他從來不說髒話,只是分人分場合。
-
8 # 海藍藍zh
感覺不說髒話的人都是成功的人,因為自己活了28年基本就沒有遇到過不說髒話的人,讀小學的時候那時候正流行普通話,我同桌張謀,成績一般都是全校前三名。普通話也說的很溜,開始想知道說普通話說得好的人會不會罵人,那時候就經常逗他說普通話來罵人,但品學兼優的張謀一次次讓我們失望。直到後來有一次打籃球的時候把他手拐了,不經意用普通話爆了一句粗口“你大爺的”。那時候知道了人生氣了或者不開心就會透過說些髒話來發洩自己的情緒。 例如像我自己的父母他們平時在別人眼裡是模範夫妻,有一次去朋友郭某家玩,當時郭某的父母不知什麼問題正在吵架,我記得比較清楚的是“郭的媽媽就說郭某的爸爸怎麼不學學我爸爸,郭某的爸爸的就說郭謀的媽媽怎麼不學習我媽媽”。至於那些比較難聽的也就忘了。當時我心裡還蠻開心的。覺得自己的父母給了自己一個舒適的成長環境。父母他們結婚20多年確實沒有大吵過,但是偶爾小打小吵還是有的特別是打麻將的時候,媽媽把菜收了,碗洗了的時候想讓爸爸讓她打幾圈麻將,可是爸爸輸了錢不想讓,打完麻將的時候媽媽也不可避免說幾句抱怨和髒話這類的話。像“你這個天殺的” ,“去你的”等。 讀大學時候,室友玩遊戲被坑了會說髒話,考試沒過會說髒話,失戀了會說髒話。工作以後,工作被誤會了明明不是自己的問題被領導說了一頓會說髒話,逢年過節大家好朋友聚在一起也會時不時說髒話。感覺說髒話只要不是太難聽,上綱上線偶爾爆幾句粗口無可厚非。 最後,說道不說髒話的話的人,遇到的不說髒話的人感覺他們大多是成功人事。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不說髒話的人是我們公司的老總。像第一次見到公司老總的時候穿著很普通給人的感覺他藹可親,去吃飯的時候他還問我工作幾了幾年,主要工作做那一塊。當時他給我留我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一個睿智的領導,直到今天我依然很敬重他。還有像著名的企業家例如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阿里巴巴馬雲都是很睿智的人,我覺得這樣高情商的人都是不會說髒話的。因為一個不說髒話的人,不把自己負面情緒傳染給他人,一定是一個高情商的人,一定是睿智的人,他們可以控制好自己情緒,很自律,因此成功也就理所當然。
-
9 # 周大眾
自認這輩子說話很注意,平時說話不帶髒話,但是罵人的時候,就會重複一句兩句。也不會翻花樣,屬於笨嘴拙舌的人。
大約是讀書和工作的環境,都是“讀書人和文明人”,所以,平時幾乎聽不到髒話的,除非吐槽大會上,憤怒聲討時候,也會常常有人掛在嘴邊。
記得小學的時候,班級裡轉來一個女同學,真的是滿嘴髒話,衣服穿得又邋遢,頭髮亂糟糟的,我們那時候也頑皮,總喜歡去惹她,引得她破口大罵。
結果“瘋姑娘”只讀了半個學期,又轉學走了。
長大後,基本不和滿嘴髒話的人交朋友,我的朋友中,也有髒話多的,包括我,我們都對同樣的東西吐髒話,所以,我們有共同語言。
對什麼事情和什麼人都吐髒話,或者說話之前,不來點髒話,不知如何開口的人,不是我類,道不同不相為謀。
-
10 # 九五人生
1.出於習慣
現實社會中,說“粗口”對於某一部分人來說是一種習慣,當然也與個人素質有一定的關係。 其實,有時候“粗口”不一定等於讀書少,或者沒教養。 比如很多淳樸的勞動人民,雖然經常說“粗口”,但是他們的心底往往卻是善良的。
他們說說“粗口”只是一種習慣,就像是口頭禪。在某種情況下,他們是不自覺地說粗口,且對別人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 2.憤怒的表達
有人說:“一些名人和斯文的人,在說到‘小人’的時候已經無法用什麼詞來形容了。”因此,在這時候用“粗口”比較貼切。
比如剛去世不久的臺灣名人李敖,讀書非常多,可以說是“滿腹經綸”,但是在談到臺灣政府裡面的“小人”時,還是忍不住要講“粗口”,聽眾對此的反映是“熱烈鼓掌”,認為李敖說出了民眾的心聲。 當然,生活中的李敖並不常講“粗口”。而有些說粗口的人,只是自制力不夠,口不擇言。
3.為了發洩心中的不滿
人們聚在一起,特別是很多男人,比較容易說一些“有傷大雅”的粗話,而他們尤其偏愛涉及禁忌的詞彙。
在他們看來,好像只有說幾句“粗口”才能體現男子漢的氣概。其實,他們說粗口的主要原因是內心的慾望得不到滿足。
現實中,有些人,談吐文雅,外表斯文,可內心卻是險惡,骯髒的。他們在平時的表現是彬彬有禮、恪守規矩,不輕易動怒。 而在某些時候喜歡口出穢言的人,他們主要是屬於心理某些方面存在著偏執的人。他們在平時就顯得焦躁不安,內心有眾多不滿的情緒,卻沒有辦法來發洩。
所以經過長年累月,只要碰到偶發事件,一旦被他們逮到機會,不論何時、何地、何人,他們一樣照說不誤。
4.尋求心理上的平衡
如果從溫文爾雅的女人口中說出一些不堪入耳的粗口,這是讓人十分難以理解的。 但是近幾年來,女性亦毫不遜色於男人,有的女人說得比男人更露骨更難聽。 其實,這就好似婦女解放運動時期極典型的女性心理特徵。
如果我們站在女性的立場上看待這種現象,就會明白其心理動機是希望表現得像男人一樣,其實就是為了尋求心理上的某種平衡。 她們會想“為什麼男人可以說,而我們不能說”,於是,他們也像男人一樣說粗口,以尋求一種與男人並駕齊驅的感覺。
5.只是種遊戲
我們在生活中不難發現,那些孩子們特別是男孩子也愛說粗話。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孩子們在父母面前說粗話,毫無疑問,一定會受到父母的訓斥。
所以,這時候粗話就只能變成孩子們和同伴之間在互相遊戲時的用語。 孩子們都知道“那種話”並沒有惡意,只是一種遊戲,而這種遊戲可以讓他們順利擺脫父母教訓的逆反心理。 在小夥伴面前自由地說“粗口”,甚至可以讓他們覺得自己也能像大人一樣說話,自己看起來也像個大人。
回覆列表
偶爾蹦出來一倆個髒話,勉強可以接受。但是天天如此,基本受過教育的人沒人受的了,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講文明,講禮貌。對這種行為雖然有一點容忍度,但太過分了,就應該讓他不要講,至少在公共場合不要講,畢竟大多數人對髒話應該也是覺得偶爾私底下宣洩一下情緒可以,但公共場合講髒話,誰都會受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