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阿嘛

      在心理學界、文學界、管理學界、醫學界等都會常常談到“冰山理論”。何謂“冰山理論”呢?“冰山理論”為何如此著名呢?首先來看看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和著名作家海明威他們曾經在各自領域裡所提出過的“冰山理論”。

      1895年,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與布羅伊爾合作發表《歇斯底里研究》,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論”也就傳佈於世。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中,他認為人的心理分為超我、自我、本我三部分,超我往往是由道德判斷、價值觀等組成,本我是人的各種慾望,自我介於超我和本我之間,協調本我和超我,既不能違反社會道德約束又不能太壓抑.與超我、自我、本我,相對應的是他對人的心理結構的劃分,基於這種劃分他提出了人格的三我,他認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樣,露出來的僅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識的層面;剩下的絕大部分是處於無意識的,而這絕大部分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人的發展和行為,包括戰爭、法西斯,人跟人之間的惡劣的爭鬥,如此等等。 所以弗洛伊德把他的精力主要用於對人的無意識的研究,這點也受到了後來人的批評。見圖。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紀實性作品《午後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學創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說:“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學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謂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謂的“八分之七”。前兩者是具體可見的,後兩者是寓於前兩者之中的。後來,大家在研究任何文學作品的時候,總是首先要搞清楚水下的“八分之七”,因為這一部分是冰山的基礎。

      正是因為弗洛伊德和海明威在各自領域將“冰山理論”提出並加以應用,“冰山理論”才得以廣為流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被愛情傷透的人最後都怎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