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446479839813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詩經》原本叫《詩》,共有詩歌305首(另外還有6篇有題目無內容,即有目無辭,稱為笙詩),因此又稱“詩三百”。從漢朝漢武帝起儒家將其奉為經典,因此稱為《詩經》。漢朝毛亨、毛萇曾註釋《詩經》,因此又稱《毛詩》。《詩經》中的詩的作者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 《詩經》所錄詩歌多來自民間,據說,周朝設有專門的采詩官,採集民歌,以體察民俗風情、政治得失。《詩經》中大部分詩歌都出於此。另一部分則為公卿、士大夫向周天子所現之詩,歌功頌德、粉飾太平。其中,部分詩歌曾有人考證其作者,有臆斷者,有有理有據者,不過不很重要。至於《詩經》編撰者,有以為周公者,現在看來無法成立。另有孔子刪詩的說法,也沒有說服力。 《詩經》所錄詩歌時間跨度長,從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直至春秋中葉(公元前6世紀)500多年的社會生活,涵蓋地域廣泛,黃河以北直至江漢流域的都有。漢時,先有魯、齊、韓三家時,立於學官,後有《毛詩》。《毛詩》盛行後,齊、魯韓三家詩先後亡佚。歷代解《詩經》者頗多,較好的有宋朱熹《詩集傳》、清王夫之《詩經俾疏》、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王先慊《詩三家義集疏》等。 《詩經》存三百零五篇,分《風》、《雅》、《頌》三部分。《風》有十五國風,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這一部分文學成就最高,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徵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雅》分《大雅》、《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是西畿正音。《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頌》則為宗廟祭祀之詩歌。《雅》、《頌》中的詩歌,對於我們考察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價值。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孩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後來,《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包括《詩》、《書》、《禮》、《樂》、《易》、《春秋》)及《五經》(無《樂》)之一。 《詩經》作品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黃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肅的一部分,北到河北省西南,東到山東,南到江漢流域。 成書過程 《詩經》中最早的作品大約成於西周初期,根據《尚書》上所說,《豳風·鴟鴞》為周公姬旦所作。最晚的作品成於春秋時期中葉,據鄭玄《詩譜序》,是《陳風·株林》,跨越了大約600年。 關於《詩經》的收集和編選,有“王官采詩”和“孔子刪詩”的說法: 王官采詩 《漢書·食貨志》中記載,周朝朝廷派出專門的使者在農忙時到全國各地採集民謠,由周朝史官彙集整理後給天子看,目的是瞭解民情。 孔子刪詩 這種說法見於《史記》,據說原有古詩3000篇,孔子根據禮義的標準編選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詩經》。 現在通常認為《詩經》為各諸侯國協助周朝朝廷採集,之後由史官和樂師編纂整理而成。孔子也參與了這個整理的過程。 體例分類 關於《詩經》中詩的分類,有“四始六義”之說。“四始”指《風》、《大雅》、《小雅》、《頌》的四篇列首位的詩。“六義”則指“風、雅、頌,賦、比、興”。“風、雅、頌”是按音樂的不同對《詩經》的分類,“賦、比、興”是《詩經》的表現手法。 風、雅、頌 《風》又稱《國風》,一共有15組,“風”本是樂曲的統稱。15組國風並不是15個國家的樂曲,而是十幾個地區的樂曲。國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檜、齊、魏、唐、秦、豳、陳、曹的樂歌,共160篇。國風是當時當地流行的歌曲,帶有地方色彩。從內容上說,大多數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間歌手,但是也有個別貴族。 對於《雅》的認識有各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是指周朝直接統治地區的音樂,“雅”有“正”的意思,把這種音樂看作“正聲”,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樂的區別。也有人說“雅”與“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統治地區的稱呼。還有觀點認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樂。《雅》共105篇,分為《大雅》 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數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內容幾乎都是關於政治方面的,有讚頌好人好政的,有諷刺弊政的。只有幾首表達個人感情的詩。但是沒有情詩。 《頌》是貴族在家廟中祭祀鬼神、讚美治者功德的樂曲,在演奏時要配以舞蹈。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共40篇。其中《周頌》31篇,認為可能是西周時的作品、多作於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魯頌》4篇,認為可能是魯僖公時的作品;《商頌》則認為是春秋以前宋國的作品。 賦、比、興 “賦、比、興”是詩的表現手法。“賦”是直陳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經過。“比”是打比方,用一個事物比喻另一個事物。“興”是從一個事物聯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毛詩序 西漢初年,傳授詩經的主要有四家。一是魯華人申公,一是齊華人轅固,一是燕華人韓嬰。但是這三家著作除《韓詩外傳》,都已不存。另外一家就是毛詩。即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萇所傳。現存的毛詩每篇都有一個題解,叫做“小序”。其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現在一般都認為解說文字除少數幾篇可信以外,大部分都不可信。但是毛詩序對後人的影響非常大。古人做詩、寫文章用典都愛用裡面的解釋。 社會政治詩 主要有三類 1、下層人民抨擊政治的詩 2、官吏對政治表達不滿的詩 3、書法生活鬱懣和人生憂傷的詩 情愛詩 這是詩經中最重要最著名的一部分。如《靜女》以饋贈信物書寫純真的愛情,嫻靜美好;《鄭風·狡童》則是一個姑娘的相思;《周南·桃夭》寫女子的出嫁。 評價與影響 《詩經》對中國的文學史、政治、語言、甚至思想上都起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孔子對《詩經》有很高的評價。對於《詩經》的思想內容,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對於它的特點,則“溫柔敦厚,詩教也”(即以為詩經使人讀後有澄清心靈的功效,作為教化的工具實為最佳良策)。孔子甚至說“不學詩,無以言”,顯示出《詩經》對中國古代文學的深刻影響。孔子認為,研究詩經可以培養聯想力,提高觀察力,學習諷刺方法,可以運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侍君主,從而達至齊家,治國,平天下。 在古代,《詩經》還有政治上的作用。春秋時期,各國之間的外交,經常用歌詩或奏詩的方法來表達一些不想說或難以言喻的話,類似於現在的外交辭令。 詩經開啟了中國數千年來文學的先河,亦開創了中國多年以現實主義為主的文學作品。 現在對詩經的研究更多用來考察古今音韻的不同,或者用來研究上古時期的歷史。而古今研究《詩經》的著述更是汗牛充棟。 秦代曾經焚燬包括《詩經》在內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於《詩經》是易於記誦的、士人普遍熟悉的書,所以到漢代又得到流傳。漢初傳授《詩經》學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個學派:齊之轅固生,魯之申培,燕之韓嬰,趙之毛亨、毛萇,簡稱齊詩、魯詩、韓詩、毛詩(前二者取國名,後二者取姓氏)。齊、魯、韓三家屬今文經學,是官方承認的學派,毛詩屬古文經學,是民間學派。但到了東漢以後,毛詩反而日漸興盛,併為官方所承認;前三家則逐漸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傳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詩經》,就是毛詩一派的傳本。 詩經的開篇 詩經裡開宗明義的第一首詩歌是《國風·周南》中的《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須知何為"窈窕"的原義。安靜,高雅,深邃而有智慧的(並非身材嬌好的女性)。須知為何以“雎鳩”這種鳥來“興”起全詩。雎鳩,魚鷹的一種,因為終身只找一個伴侶而被古人讚譽為王鳩。 詩經開篇便是這一論夫婦之義詩。可見夫婦在傳統五倫關係中的重要性。家庭的破裂將直接導致犯罪率的上升(即下一代無法獲得父母的關照而學壞)。犯罪率的上升直接影響的社會的安定。 補充一下,是關頌的,不少人都知道有商頌,“天命玄鳥,降我大商”。不過呢,裡面有《長髮》《殷武》可能是宋頌 注:《長髮》 浚哲維商,長髮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國是疆。幅隕既長,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 玄王桓撥,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率履不越,遂視既發。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帝命不違,至於湯齊。湯降不遲,聖敬日躋。昭假遲遲,上帝是祗,帝命式於九圍。 受小球大球,為下國綴旒。何天之休,不競不絿,不剛不柔。敷政優優,百祿是遒。 受小共大共,為下國駿厖,何天之龍,敷奏其勇。不震不動,不戁不竦,百祿是總。 武王載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苞有三櫱,莫遂莫達。九有有截,韋顧既伐,昆吾夏桀。 昔在中葉,有震且業。允也天子,降於卿士,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 原文閱讀:http://www.tianyabook.com/shijing/index.htm ●國風·周南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葛覃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汙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歸寧父母。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頹。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僕痡矣,云何籲矣。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 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螽斯 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兔罝 肅肅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肅肅兔罝,施於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肅肅免罝,施於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芣苡 采采芣苡,薄言採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礻頡之。 ○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汝墳 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饑。 遵彼汝墳,伐其條肄。既見君子,不我遐棄。 魴魚赬尾,王室如毀。雖則如毀,父母孔邇。 ○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從漢以來,註釋《詩經》的著作,今天能見到的,還有不下千種,其影響較大的,有漢人注,稱《毛詩鄭箋》;有唐人義疏,稱《毛詩正義》;有宋人注,稱《詩集傳》;最通俗的,有今人的選注本的和今譯本。 《毛詩鄭箋》 《毛詩鄭箋》,《四部備要》本二十卷,《四部叢刊》作《毛詩》二十卷,是漢人的《詩經》注。漢代傳《詩》。有齊、魯、韓、毛四 家,齊、魯、韓三家說已散失。《毛詩選》是漢毛亨所作《詩訓詁傳》的簡稱;亨,魯人。後漢鄭玄作《箋》;玄字康成,高密(今山東高密縣)人,是著名經學家。《毛詩傳》以解釋《詩》的詞彙為主,大抵儲存了一些先秦的古義;每篇詩前又各有小序,闡明詩作主題,運用封建的倫理觀點,宣揚封建主義,語多附會,不足憑信。《鄭箋》以宗毛為主,遇毛義有隱略處,就替它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已意,併兼採三家詩說,加以疏通。在思想內容方面仍然脫不了《毛詩傳》所走的道路。 《毛詩正義》 《毛詩正義》,《四部備要》本七十卷,是把《毛詩鄭箋》加上唐孔穎達的《正義》和唐陸德明的《經典釋文》中的《毛詩釋文》三書合編成的。《正義》對《毛詩鄭箋》作了詳盡的疏講。《釋文》是註釋音義。孔穎達,字仲達,唐衡水(今河北衡水縣)人。官至國子祭酒,受唐太宗命作《五經正義》。陸德明,名元朗,字德明,唐吳縣(今江蘇吳縣)人。唐高祖時為國子博士,著《經典釋文》。這書裡包括了漢隋間人對《詩經》的解釋,是研究《詩經》的重要參考書。 《詩集傳》 《詩集傳》,《四部備要》本二十卷,南宋著名思想家和學者朱熹(公元1130-1200年)撰。熹字元晦,婺源(今江西婺源縣)人。這部書雜採《毛詩》《鄭箋》和三家詩說,力圖探求《詩經》的本義,對詩的解說,能突破《詩序》舊說,申以已意,不能解決的,則抱存疑態度。有些看法,較《毛詩》《鄭箋》中肯,但也有失於主觀臆斷之處。此處對《詩經》裡涉及愛情的作品,都斥為“男女淫佚”之詩,它以封建道德觀點衡量男女愛情,這就歪曲了作品內容。這部書文字比較淺顯平易,解釋方式一般有題解,有章句訓詁,有對於詩的表現手法的簡單評論,還用反切標出讀音,這都便於學習參考。 《詩經選》 今人餘冠英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本。共選九十篇,計《周頌》兩篇,《大雅》三篇,《小雅》十六篇,其餘都屬風詩。各篇都附註釋,註文除解釋詞句外,於必要時串解,最後說明篇義。所選各篇都是較優秀的作品,真實地反映當時社會各階層生活的詩。註釋中間有可商之處,但不失為便利初學讀物。 《國風選譯》 今人陳子展編著,古典文學出版社本。本書從十五《國風》一百六十篇裡選擇了八十篇,每篇有譯文、匯注和解題。每一組風詩的前後,又摘錄清人顧棟高的《毛詩類釋》。譯文力求正確、暢達,而又儲存它的原始風味、民歌體格,並和原作上下對照,便於瀏覽比較。匯注酌取前人成說,特別重視清代學者研究《詩經》的成果,近人新解,也加以博觀約取,解釋則力求切近詩的本義,對於《詩序》的贊成或反對諸說都作扼要批評。但編著者也有不少借題發揮之處,參考閱讀時,必須嚴加區別。 《雅頌選譯》 今人陳子展編著,古典文學出版社本。這是編著者《國風選擇》的姐妹篇,在《詩經》的“雅”、“頌”一百四十五篇裡選了六十篇,也都是較優秀的作品,並且顧到題材、風格和反映那一時代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等各方面,這也可以窺見《詩經》的基本風貌。註釋仍用匯注方式,解題也是綜合成說,加以批評,或提出已見和問題。書中不足之處,也和《國風選譯》相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ord文件中如何輸入上下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