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職言心語

    一場雨擋住了員工下班回家的路;老闆一句荒腔走板的加班話,揭示了老闆與員工之間的利益感情糾葛,令人深思。

    下班了,下雨了,員工聚集在廠大門口等雨停了再走。員工本來就歸心似箭,心急火燎地盼能早點回家。老闆非但沒有一句安慰的話,卻冷血地讓員工去加班等雨停。員工負氣寧可冒雨回家也不加班,絲毫沒給老闆面子。此情此景,該是何等地尷尬!

    作為老闆,想必也是五味雜陳吧。

    我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我的老闆和這位老闆處理的方式就截然不同。

    那是幾年前的一個冬天的傍晚,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擋住了我下班回家的路。因雪大路滑,公交車已停運。我和幾位住在市區的同事,在公司大門口等計程車。在寒風大雪中,苦苦等了兩個多小時,也沒見到計程車的蹤影。無奈之際,老闆開著他的車緩緩來到公司門口停下來。見我們無法回家,他公司也沒進,執意要開車送我們幾個回家。老闆不顧雪大路滑的危險,安全將我們幾個送到了家。那時,儘管身體已經讓寒風吹透了,但是,老闆的舉動卻讓我感到全身熱血湧動。

    回到主題上來,這位老闆就似乎有些冷血了,情商也忒低了。

    平時加班,員工能忍也就忍了。在這種情形下,怎能還說出讓員工加班的話?也難怪員工寧願冒雨回家,也不去加班,也不顧忌你老闆面子了。

    試想,如果當時老闆能說句問候安慰的話,讓大家別心急;甚至,說句客氣話,用公司的車送一送,提供給雨具什麼的,看看那是什麼效果?

    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老闆簡單的一句話,員工冒雨回家也不加班的舉動來看,這裡面蘊含著老闆與員工之間的利益、感情糾葛,反應出一些深層次的問題。

    一、員工為什麼這麼討厭加班?

    這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是不是平時加班已成常態化?是不是加班沒有加班費?很有可能,加班已成為員工一塊揮之不去的心病,談加班色變了。

    作為老闆,要想贏回員工的心,就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要不要加班,該如何加班,加班要給加班費了這一敏感話題了。

    二、員工為什麼敢不給你老闆面子,寧可冒雨回家也不加班?

    這也要打個大大的問號。說明你老闆在員工心目中的威信打了折扣,與員工的感情產生了危機苗頭。作為老闆,須認真反思平時對待員工的態度了。僅憑你的那句話,基本上就能斷定平時只注重公司的效益,而忽略了員工的切身利益和感受,對員工關心不夠,缺乏感情的溝通和共鳴,僅僅是“僱傭關係”了。對員工缺乏應有的關愛和尊重。感情是相互的,你對員工是如此冷漠,員工當然也會對你抗命不遵了。

    寫給老闆的話:作為老闆,注重公司的效益固然沒錯,但也要關心愛護自己的員工,顧忌員工的感受,照顧員工的合理關切,取得利益的交融,感情的共鳴。惟有如此,企業才能發展的更好,走的更遠。

  • 2 # 沈理職談

    站在各自的角度來說,出發點都沒錯,只是表達出來的方式方法存在很大的問題:因為下雨大家不能按時回去,老闆想著反正大家都在這裡等雨了,還不如多幹點活,殊不知員工對於無償加班是很反感的,寧可冒雨回家也不願意多幹一會活。這個情況下老闆沒有用一定的利益或者話術來引導員工自主加班,而是顯得過於直接壓榨員工下班時間了,最後結果肯定不會好。對於員工來說,冒雨離去,如此不給領導面子也是不妥的行為,太過於任性早晚也會吃虧,其實這情況下雙方有更好的辦法來處理。

    為了能夠理解這個場景下大家的心理變化,分析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尷尬的局面,我將全面分析職場中“讓員工加班”這個話題,具體分析和建議如下:

    第一、在這個場景下,老闆和員工的心理活動是怎麼樣的

    天下雨了,導致員工不能正常下班,需要等雨停了以後才能回去。

    在這個場景下,因為已經到了下班的時間了,雖然還在公司,但是剩下的屬於員工自由支配的時間,領導讓大家再加會班的想法是:反正大家也回不去,在這裡閒聊不如多做點事,為公司多創作點價值。

    可能領導原話是這樣的:“外邊雨下的比較大,大家現在也回不去,在這裡加班吧。”

    如果這個領導平時為人都不怎麼樣,喜歡壓榨員工,沒有什麼威信可言,加上大家本來是可以不加班的,只是因為下來雨而已。如果還繼續讓加班,員工肯定不買賬。大家內心極度不服,寧可冒雨也不呆在公司了。

    我相信,之所以出現這個情況,並不只是因為今天領導的表現才導致的,這個團隊必定存在積勞成疾的狀態,只是透過這個小事體現出來而已:領導沒有權威,得不到員工的支援;員工對公司沒有什麼歸屬感,只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中的狀態,這是一個病態的團隊,自上而下都是有問題的。

    如果公司平時對大家都不錯,員工對公司和領導也比較認可,我相信看到天下雨回不去的時候,有人肯定會說,那再忙一會工作,雨停了再走吧。

    這種截然相反的結果肯定來自於公司平時的文化氛圍。從這一點來說,公司管理者應該先思考平時的功夫下到位了嗎?

    第二、如果想要員工加班,老闆應該怎麼做

    我們還來就事論事,在這個場景下,如果領導想要大家留下來加班,其實可以有更好的表達方式和話術的,而不是直接讓大家留下來加班。這裡邊的技巧也就在於員工的接受度問題。

    話術一:提供雨傘的做法

    領導可以這麼說:“雨下的這麼大,大家先彆著急,我去聯絡讓人送來一批雨傘,一會雨傘到了大家再回去,傘送來之前這段時間大家可以先看看手頭有沒有工作,也不能幹等著是不是。”

    你要你先想著幫大家解決問題,作為價值交換的角度來說,員工不可能聽完你這個話還要冒雨離開的,那這種員工也不值得公司留下了。

    話術二:幫助特殊員工的做法

    領導可以這麼說:“雨下這麼大,看情況一時半會也停不下來,我知道公司小張住的比較遠,還需要接孩子,我讓司機先送小張回去,然後一會送來雨傘了大家再回去,這樣淋著雨出去也容易感冒。這會時間,大家再加會班。”

    同樣的邏輯,你先表現出人性關懷,員工才能投李報桃。

    話術三:給加班費的做法

    領導可以這麼說:“雨下的這麼大,大家都沒有帶傘,冒雨回去對身體不好。這樣吧,我去給老闆申請今天算大家加班了,給大家爭取點加班費,看看誰的工作還沒有做完,大家再忙一會,等雨下的小了再回去。”

    你能夠讓員工得到回報,加上你關懷的語氣和幫助大家申請加班的想法,肯定會有人配合你的要求的。

    話術四:給其他福利的做法

    如果領導想要一毛不拔,又想讓員工等雨期間給你加班,我認為除非你平時打了很好的人緣基礎,否則必定有人給你唱反調。

    不給加班工資,總得有其他福利吧:

    領導可以這麼說:“外邊雨下這麼大,看情況一時半會也停不了,大家要是冒雨回去的話我也不放心。這樣吧,大家在這裡加會班,我一會讓公司給大家定大餐犒勞一下。”

    說這種話的時候要懂得調動某些員工的積極性,你的大餐還必須是比較稀缺的,不能是路邊攤那種,起碼燒烤、盒馬、龍蝦、啤酒類的吧,能夠讓大家樂呵起來的福利。

    小結:任何讓員工給你主動配合加班的行為都是需要付出的,要麼是平時付出,要麼是當時的承諾或者福利兌現。職場是非常現實的,全靠權利的壓制定會適得其反。第三、面對這個情況,員工正確的行為是怎麼樣的

    在這個場景下,員工不辭而別冒雨而走也是不明智的:你不想加班是可以的,但是總得給領導打個招呼或者說出某些話術才可以吧。

    我們可以想一下,寧可淋雨也不願意聽領導的加班安排,這場景會讓領導有多尷尬。你就這麼不辭而別了,回頭領導要給你穿小鞋了。

    具體建議如下:

    話術一:有人來接

    員工可以這麼給領導說:"領導,一會我朋友開車在前邊路口接我,我還有點事,今天就不加班了,工作也已經處理完了,我先走了。”

    這種情況下,你其實也不是冒雨才走的,因為有人接著你,領導不會說你什麼的。

    話術二:要去接人

    員工可以這麼給領導說:“領導,本來想著加會班呢,不過媳婦今天等著我有事,雖然下雨了,我打個車去接著她,今天工作已經忙完了,我就先走了。”

    一樣道理和邏輯,領導即使知道你這個是藉口,也不好說你什麼。

    小結:員工不能一聲不吭的離去,總要找個合適的理由給領導說明不加班的原因,這樣你的離去才不會給自己以後的工作帶來影響。第四、如果正確看待職場加班這個話題

    職場加班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並不是讓人深惡痛絕的。在這個場景下,我整體有幾點建議,分別針對企業和員工:

    1、尊重員工的付出,不要讓別人多次無償加班,時間久了也就沒人給你幹活了;

    2、公司凝聚力打造是需要功夫下在平時的,臨時想要員工表現出來非常崇高的價值觀是不可能的;

    3、對員工來說,正確看待加班:完成本職工作,提升職場競爭力有時候需要合理加班;

    4、尊重領導的意見和看法,即使你不樂意也要有更好的話術去面對。

  • 3 #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我問為主要是溝通的問題

    1、都下班了,人都聚集在大門口,這時候才通知加班,請問怎麼通知的?靠幾個人去傳話?依靠微信圈?還是靠喊的?不知道你們單位多少人,不知道再這樣嘈雜的環境下,要多少時間能送達命令到每一個人?這時候有人走,還真不好說是故意還是真的不知道要加班。

    2、即使通知加班,命令也到了每個人,那麼加班到幾點有沒有說清楚?只是為了避雨?等雨小了?還是雨停了?還是等最近一階段都沒雨?每個人理解不一樣,也許有人說,我家近,現在跑回去也沒事,一會就到了,不需要避雨!

    3、看情況你們估計不是生產企業,好像加班容易,下班也快,也就是說工作量不好檢查,這時候加班說好聽是加班,不好聽是耗時間。加班費怎麼算?通知的時候說了嗎?加班費給不給?

    4、本來下班前沒通知加班,也許有的員工定好活動時間,有的已經有家人來接。這時候是走還是留?看一下有其他人走了,那我還留嗎?走人算了!

    群體活動一定要提前通知,提前準備,這樣臨時任務效果不好,還容易影響領導權威。

  • 4 # 小人物17113047

    我老闆每天快下班時都會來問一遍 : 今晚有沒有人加班?每個週六也會問一句 : 明天要不要上班?有貨沒貨都這樣。

  • 5 # 職場三哥

    這是真實發生的工作經歷:下班時突發大雨,員工大多沒有帶雨具,擁在公司大門口,看著天已晚。老闆開車出廠門口看到就電話打給廠長,廠長過去通知要求先回崗位加班。讓員工回去加班。接著 就發生了員工一起冒雨回家的事情。

    這件事裡有三個關鍵詞:大雨,通知加班,冒雨回家。

    從我瞭解到的實際情況和站在客觀立場來看待這個問題,分別從老闆,管理者和員工的立場和角度來談:

    一,老闆想到的是:大雨天,員工沒有帶雨具,而且大多騎電動車和摩托車來上班,一是對身體不好二是安全問題。因為在下班路上發生的安全事故可以界定為工傷範圍。

    二,管理幹部想到的是:老闆通知加班,反正公司都是計件工資,既然一時不能回家,讓員工再回車間繼續工作,對公司對團隊績效和員工自己的收入都有利。

    三,老闆和管理幹部沒有想到的是:員工工作一天了,又趕上壞天氣,家裡孩子要接送,屋子外還有要收回的傢伙什。大家心情正焦躁的時候,公司還要安排回去加班,哪有那個心情和心勁,有人帶頭冒雨走,就激發了員工的勇氣,逃獄一般的衝進大雨中。

    領導要會洞察人心,摸透人性,會圓通處理事情。老闆安排加班時要會接話:老闆,員工都急著回家接孩子收東西,這回兒都無法安心加班,我會盡量動員安排,要保證員工安全回家。

    領導面對焦急的員工要會寬慰:雨天路滑看不清路,安全要注意。大家不要著急,有願意繼續先幹著,等雨停再走的,我可以安排一下,和大家一起加班。

  • 6 # 奕佳看職場

    子佳剛看到題目時還在想,哪個管理者情商水平這麼低,怎麼當上領導的?

    在問答裡看到題目詳細的背景補充,原來是老闆發話,廠長可能壓根沒想清楚老闆的真實目的,就不假思索地讓大家回來加班。

    子佳看職場的意見是: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不要被權威的身份所影響,跳出盲目順從思維,才能避免頭腦發熱,做出愚蠢的行為。

    著名大師羅伯特在《影響力》一書中,詳細的闡述了權威對我們的影響,遠遠超出了我們預期。

    在《影響力》書中舉了一個很著名的心理學實驗——米爾格拉姆電擊實驗。

    在實驗中,心理研究人員讓兩個完全不認識的路人,分別扮演“老師“和“學生”,然後讓學生開始答題,由研究人員判斷對與錯,當學生犯錯的時候,老師要對學生進行電擊,沒按下一次電擊,電擊力度都會加大。

    最開始的時候還好,雙方都覺得這是一個好玩的遊戲,但是隨著實驗的持續進行,研究人員開始刻意犯錯,無論“學生”回答什麼答案,都判定學生做錯了。

    最令人覺得可怕與意料不到的是,隨著電擊力度的增加,即使扮演學生者在實驗中痛苦的呼喊、尖叫的掙扎著,“老師”都會嚴格在研究員的竭力要求繼續按下電擊按鈕,即使他們自己也覺得,這是一種痛苦與折磨,並哀求研究員停止實驗。(高達近70%的參與人員聽從了研究員的指令,遠遠超出了實驗人員的本身預估)

    這個實驗後面還做了很多的變種實驗,無一不證明權威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力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甚至於只是代表權威身份的一項物件,比如警服、醫生大褂、一張名片、甚至於一輛豪車,都會讓人們服從命令,不假思索的去執行。(這也是社會上騙子屢屢得逞的原因之一)

    再回到題目的場景中,老闆就是一個權威的象徵,而廠長則是不假思索的執行了權威的一個命令而已(即使只是老闆的錯誤命令或廠長自己的錯誤解讀)。

    比方說,老闆可能只是擔心員工冒著大雨回家,容易發生意外和工傷,提醒廠長可以考慮員工的安全問題,同時老闆也給了個建議:假設員工有意願,可以繼續加會兒班,一方面賺點錢,另一方面也不急於這一時回家,以免出意外。

    但是,廠長在權威思想的影響下,壓根兒就沒有動腦袋去想,老闆的本意是什麼?

    廠長選擇了盲目而不假思索的去執行,通知大家加班,甚至於連廠長自己可能都覺得是不是老闆有點不靠譜,資本家,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廠長“盲目而完美”地執行了老闆的一個提示(或者是決定)

    很明顯,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本來大家在躲雨,現在直接冒雨走了。

    廠長的行為,就是在幫倒忙,不僅沒有達成老闆的本來目的,也沒有讓員工感受到公司的關懷與好意,甚至於,還讓員工覺得公司是沒有人性的血汗工廠。

    我想,事後老闆應該對這個廠長會極不滿意。

    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其實很簡單,在遇到權威的命令的時候,把權威的身份和事情本身分開思考。

    1、詢問自己,權威是真正的專家嗎?

    權威對這個事情,是否真正的瞭解,其意見是否足夠的專業,能夠代表專業上的權威?

    2,權威所說的就一定是對的嗎?對達成目的有幫助嗎?

    我們採取行動一定是有目的,要判斷這個行為對達成目的是否有幫助,而不只是服從於權威的意見。

    所以,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將權威的身份和其說的話、做的事分開,我們才能真正的獨立思考,不至於像題目中的廠長一樣,做蠢事幫倒忙。

  • 7 # 喻德武

    這個領導很會碰瓷,員工加班,只能怪天公不作美了。

    可惜領導打錯了如意算盤,下雨安排加班等雨停,沒想到員工直接無視,紛紛冒雨走人,絲毫不給面子,真是啪啪打臉!

    這件事情反映了老闆只關心自己的需要,卻忽視了員工的需要。領導想多利用時間見縫插針式的安排加班,為了更好的完成任務,這當然能夠理解,但是你也得看具體的情況。

    首先,安排加班應該提前吧。等到下班的時候下大雨,再安排員工加班,並沒有提前打招呼,也沒有徵詢員工的意見,就強制安排下來,這是很不尊重員工的行為。而且對於管理規範的公司來說,加班都是有計劃的,極少有這種急匆匆臨時加班的情況。這樣做既打亂了加班計劃,又對生產進度和人員安排造成影響。

    其次,要考慮到員工的需要。領導有自己的事業,員工也有自己的家庭,不可能每天加班加點的一心撲在工作上不回家。有的還要準點回家接送孩子、照顧老人,家裡還有一攤事要處理,都提前計劃好了。結果你一句臨時加班,把這些事情都弄泡湯了,讓員工怎麼交代、又怎麼處理呢?個別情況還好說,涉及到的員工這麼多,哪個沒有點事情呢。

    正因為如此,更要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員工下班正好碰到下大雨,給員工回家出行帶來了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老闆還是領導,不是漠不關心,更不是在員工遇到困難的時候還讓他們幹活。有沒有考慮過這樣做,即便真的加班效率也是不高的,因為大家的心思已經不在工作上了,身在崗位心繫家,能好好的幹活嗎?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懂人性的領導,不僅不會安排加班,而且還會想方設法給員工出主意,幫助他們借雨傘、雨具,或者囑咐員工:等雨小一點再走,以防淋溼,還要注意安全。

    這樣做,員工的感受就會完全不同,覺得公司很人性化,有困難都為員工著想,在幹活的時候就會更實在、更賣力,在客觀上反而有利於提升公司的效益。

    如果這麼點道理都不懂,那麼做領導也是挺累的。在員工心目中,也會留下公司不講人情、不關心員工的印象,怎麼可能對公司產生認同感呢?

    做管理的,不要寄希望於員工都那麼自覺,都以為跟自己一樣的想法,為了工作和事業,連家庭都可以不要。這樣的人畢竟是極少數,我們千萬不要苛求。更不要把員工當聖人來培養,而是當做正常的一般人來看待,懂得他們的需要,瞭解他們的人性,這樣做才能夠因勢利導,才能夠贏得員工的心!

  • 8 # 視職場

    針對題主的這個問題,我只能說領導是自找其辱。

    領導的這個加班理由也太牽強了,水平也太low了。這能怪員工嗎?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場景:

    昨天剛剛因為公司的業務需要,大家加班很晚,今天上班已很疲憊不堪了,早希望下班後回家放鬆休息一下,心也早飛走了!

    剛要下班時,天下起雨來,愉快的心情,一下子變得有些不爽了,原本計劃吃飯以後出去放鬆放鬆,看來一切的計劃都泡湯了。

    突然領導對大家說:現在天下大雨,反正大家都走不了,不如我們加班吧……

    “什麼?又加班……”、“因為天下雨,就成加班的理由嗎?……”、“想過下屬員工麼,已是多麼累呀?還想要……”,員工七嘴八舌,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後冒著大雨,紛紛離開了公司。

    領導獨自一人呆呆的站在那裡,鐵青著臉色,然後一陣紅一陣白。

    透過這個場景的描述,可以探究一下,為什麼會是這樣一種結局?

    1、領導要求加班的理由,名不正言不順。

    有些職場中領導,喜歡做拍腦門的事情。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純粹是腦袋發燒的決定。

    這種無厘頭似的理由,如何能讓員工接受呢?這完全是領導自取其辱,根本就沒有思考這個理由的合理性在哪裡。

    如果領導能夠這樣說:明天我們將加班處理XXX工作,今天碰巧下大雨,大家一時半會也走不了,不如把明天要加班的工作,提到今天來做吧!昨天加班大家都很辛苦了,今天大家一定很累,明天大家可以下班後好好休息放鬆一下……

    若領導能這樣安排工作,那結果肯會有所不同!員工肯定會想:現在天下大雨走不了,不如利用這段時間把明天的加班工作做了吧,這不是一舉兩得……

    領導安排工作,要師出有名,才會讓人易於接受。2、領導安排加班工作,應站在員工的角度來思考。

    領導安排加班工作,如果只是站在領導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這很容得導致領導與員工之間的思想衝突。

    即使領導採用強制的手段讓員工加班,那隻會影響員工的工作效率與效果。畢竟人的思想問題沒有解決,始終不可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因此領導的管理工作,本質上來說是對人的管理,是對人思想上的管理。真正高明的管理者也是一位心理學家,他們懂得如何去抓住員工的心理,從心理上去調動起員工的工作激情。

    而題主的這個問題,領導者就忽視了對員工心理的思考與分析,根本就沒有抓住員工究竟想要什麼,領導的工作安排也就不可能得以實現。

    如果要是領導能夠站在員工的角度,分析他們的心理狀態,理解他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下班休息,就不會草率做出這種決定,也不會發生這種尷尬的事情。

    領導安排工作前要懂得抓住員工的心理,否則只會讓自己的工作安排失敗。3、領導安排加班,應懂得運用管理的藝術和手段。

    一個領導是否具有高超的管理藝術和手段,往往透過員工對待領導安排工作的態度與反應,就能夠讓人一目瞭然的判斷出來。

    懂得運用管理藝術和手段的領導,從來都不會強迫員工去幹工作,而事實上員工自己主動去工作。

    只有那些無能的管理者,才會運用粗暴的命令和手段,去強迫員工。這種管理的效果往往會極差,領導與員工之間的關係也會顯得很對立生硬。

    例如,有一位建築工地的領導,每次他去安全檢查的時候,發現有不少員工都沒有佩戴安全帽。於是,他對那些沒有佩戴安全帽的員工給予了扣款處理,但是員工佩戴安全帽的效果卻並不理想。

    後來領導換了一種管理方式。他不再對未戴安全帽的員工進行批評教育或者是罰款,而是詢問員工,戴安全帽有什麼地方不太舒服,並表示理解員工的這些問題。但安全帽是保護大家安全的保障,為了我們個人安全和家庭的幸福,我們還是最好將安全帽帶上。

    慢慢的員工都不自覺的帶上了安全帽,不帶安全帽的現象越來越少了,員工與領導之間也變得越來越和諧了。

    這就是管理的藝術與手段。

  • 9 # 17譚

    這個問題剜到我的心了。

    同樣的場景,深夜,大雨嘩嘩的下。會議室裡,領導看著窗外的雨說,雨那麼大,反正大家也走不了,不如再多聊一會吧。

    但是會議就延續到將近12點,雨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領導就說那散了吧。然後大家收拾東西,撐著傘到大門口去打車。可是雨夜的北京,哪裡還有車打呀,幾個人就站在門口,左等右等,左等右等,一輛一輛的計程車路過,就是沒有停下來的。

    這時司機開著SUV,拉著領導從車庫出來。經過大家的面前,一位女同事大聲喊:某某總,我們都回不去了。其言外之意,就是想讓領導能不能捎大家回家。

    司機見狀主動放慢車速,似乎在等領導發話。領導搖下車窗,隔著雨簾,猶豫地著笑了一下:那你們再等等吧。然後讓司機把車開走了。那一晚上,心那個寒啊,從此對這位領導就有了芥蒂。

    其實越是這種時候,越能夠看出一個領導心裡是不是裝著部下。看到下雨大家都走不了,讓大家留下來再聊聊工作也沒有什麼,但是如果硬性讓員工加班,這就顯得有點冷血了。下雨的時候誰不想早點回家,如果有條件,這時候領導應該安排大家回家才是,趁火打劫,把員工留下來加班,只會加重大家的反感。

    作為員工,如果沒有什麼急事,又實在走不了,留下來多做點事兒也沒啥,關鍵是看平時跟這個領導關係如何。在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如果僅僅因為領導叫加班而冒雨走,一方面可能會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另外,也可能淋雨弄出病來,得不償失。

  • 10 # THANKS

    觀點:其實很好的詮釋了準確傳達資訊的重要性,這也是我們在工作中經常遇到的現象,我認為領導臨時安排加班的意圖一定是好的,是出於員工們的利益考慮的,但是由於安排在傳達時沒有注意用語,以及解釋清楚加班的緣由所導致的,再加上大部分員工都是反感加班的,所以在接受到臨時加班會有所不滿,所以就會出現一鬨而去的現象。作為領導。

    其實,作為旁觀者,領導的意圖很明顯,一定是看員工由於下雨回不了家,與其在那裡等雨停乾耗著,還不如回來加會班,掙點加班費,於公於私都是有益的。從這裡可以看出該領導還是有大局觀,對員工還是不錯的,會設身處地的替他人著想,但可惜想法是好的,但是在傳達指示上面有點想當然了,導致了適得其反的效果。

    我們自己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這些員工是我們自己,我們正在心急火燎的等待雨停,這時所有的心思都是這雨什麼時候能停,給自己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之類的。很少會有員工想著,反正下雨了回不去,還不如去加會班,我相信一定會有這樣的員工,但佔比會非常少。

    而此時,你對這些心急火燎盼望著雨停的員工讓其加班,而且沒有事先傳遞一下個人想法,比如說願意的話可以加著班等雨停之類的話,直接安排加班對員工可以說是雪上加霜,所以這時員工會冒雨也要走的原因,因為他們的情緒此時是非常糟糕的。

    所以作為領導,一定要把自己的真實的想法準確的傳遞給下屬,如果你只傳遞了你的想法所產生的結果,那結果一定會非常的差強人意的,這也體現了一個領導的情商的高低。

    作為員工。

    其實員工的心理是非常單純的,因為他們只想著下班回家,而下雨延長了他回家的時間,所以他們的心理會出現一些負面的情緒。再加上員工基本上都反感加班,所以在聽到加班命令時,心情更會進一步變差,最後就會演變成冒雨回家的情景。

    作為一線員工,往往是非常缺乏‘向上’思考的能力,他們只會考慮自身的利益,一旦自身的利益受到損害,他們就會展現出不滿的行為。而具有‘向上’思考的能力,又是我們在職場中必備的一項技能。你只有能確切的瞭解領導想要什麼,才能避免在工作中做一些無用功。

    總結:綜上所述,在此事件中,領導員工都存在著一些問題,領導在問題的傳達上面出現一定的問題,沒有站在員工的角度去深思想法的的可實施性。而員工的問題就是大部分一線員工的通病:自我為是。缺乏‘向上’的思考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凱出演過哪些影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