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名人聊育兒

    我覺得對於青春期的孩子,首要的是給予孩子以尊重,把孩子當成人來看。

    青春期的孩子通常有這麼幾個特點。一個是獨立意識增強,什麼事情都希望自己能夠做主,不希望父母給予過多的干涉。

    第二個是自尊心強,對於父母直接給予指出的過錯,通常放不下面子去承認,即使孩子他意識到自己錯了,但嘴上絕不會承認。

    第三個是逆反。就是你對他講話,他通常感到不耐煩,覺得你絮絮叨叨,竟說一些沒用的話,重複的話。

    對於青春期孩子的這些特點,父母要了解一些,才會更好幫助孩子平穩過渡青春期。針對這些特點,我們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一個是話少說。我們肯定有很多看不慣孩子的行為,但不要面面俱到的去指責孩子,要學會抓大放小。這個階段的孩子也很喜歡嘗試一些新東西,有時候讓孩子碰碰壁,也未見不是一件好事。但有些原則性的,尤其是觸碰法律的,堅決不能讓孩子碰。

    第二個是勤溝通。一定要抽出時間和孩子聊聊天,這個不需要刻意去做,散步的時候也好,吃飯的時候也好,瞭解一下孩子的想法,瞭解一下孩子的需求,適當的給孩子一些驚喜,更有助於增進彼此之間的關係。

    第三個是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無論是陪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或者是一起玩玩遊戲,看看電影,有共同語言了,你說的話孩子更容易聽進去。

  • 2 # 寧靜時光

    首先,家長要放低姿態,同孩子做朋友。其二,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態度同孩子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心理狀態,啟發引導其思想行為。其三,父母對孩子要多鼓勵,少批評。讓孩子感受家庭溫暖,樹立自信心。這個時期的批評尤其要注意方式。其四,關注其交友情況,避免其同不良少年接觸,沾染不良習慣壞風氣。其五,引導樹立遠大志向,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 3 # 格鬥家風雪武士

    大家好,我是風雪武士,專注於教育熱點問題,今天我們來一起為家有青春期叛逆孩子的家長出謀劃策。

    面對青春期孩子,家長要善用換位思考,理解萬歲,畢竟每個人都是經歷過青春期的。對於家長來說,情緒控制、理性思考在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要。

    當孩子步入青春期階段時,不斷地出現新的問題,令父母很是焦慮。 青春期是孩子身體生長的又一個高峰期,更多的體態特徵發育體現出來,與此同時他們的內心也在發生很大的變化,正在經歷由孩童到成人過渡的關鍵時期,獨立性逐漸展現出來,但是由於還不能完全獨立,同時身上揹負著越來越多的期望和責任,夾雜著對學業、家庭、未來、異性吸引等各方面的壓力,他們的情緒隨時在波動。 當他們爆發時,家長的做法對孩子影響很大。要試著去引導、去弱化負面情緒,去溝通交流交心,不可以硬碰硬,青春期的孩子正處於激素飆升的巔峰期,如果你激怒他,後果不堪設想。

    家長肩上的責任重大,既要工作養家,又要撫育子女,贍養老人,每天忙的不可開交,如果再遇上什麼煩心事,難免心情不佳,這時家長需要冷靜,千萬注意不要將糟糕的情緒發洩給家庭、咆哮給孩子,否則將後悔至極,類似的悲劇每年都會聽到。

    正確的做法是平時多與孩子交流溝通,試著與孩子做朋友,而不是整天一副“我是家長,你得聽我的”的刻板姿態。當發現孩子行為舉止出現異常時,要靜下心來與孩子認真交談,不是訓話那樣的!耐心詢問孩子最近是不是遇到什麼困難了,有沒有什麼困擾自己的麻煩啊,是否需要爸爸媽媽幫助,想去哪裡散散心等等。使孩子心裡完全放鬆警戒,完全信任家長,這樣才可以將孩子內心的不快、不適、不暢等負面情緒排解出來。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不要以為只要保證了孩子的生活優越,他們就可以健康成長,其實父母才是最重要的陪伴。一個和睦的家庭環境對未成年的成長有著其他任何條件都無法比擬的積極作用。

    願天下所有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成才!

  • 4 # 教育怪談

    我們要好好地處理這段關係,得明白青春期對於一個人的發展意味著什麼。我們從進化和文化角度來看看青春期。當代兒童心理學會把青春期看成兩種心理模式發展同步進行的結果。一種是尋求刺激一種是控制衝動。前者在青春期達到巔峰,後者則發展緩慢,可能到25歲才發育發完。這兩者的失衡會讓孩子在流行文化的薰陶下,比如電影,音樂,時尚和體育,做出一些讓父母頭疼的行為,比如喝酒,吸菸,性行為等。神經科學家透過核磁共振發現青春期是大腦發育的重要重構期,激素水平的顯著改變影響著神經系統的發育,影響著看世界的角度,這一時期太特殊了,以至於過了這段時期的人,比如父母,其實很難真正理解為什麼好好的孩子突然大變樣了。曾經科學家也很困惑,為什麼這種失衡會存在,如果是從遠古時代開始存在,但它的存在似乎也沒特別大的好處,那早就應該被自然選擇掉了。

    後來人們開始思索社會文化,開始從文化的角度看這個問題。小孩子(孩童時期)所有的物質資源和精神資源幾乎都來自於家庭。孩子吃的跟父母,孩子看的,說的話,甚至是口音都跟父母趨同。青春期後,生理的改變會影響大腦重構,小朋友開始長大了,光光向父母學習已經不夠了,我們都是普通父母,並不能給他提供所有的以後80年的物質資源和精神資源,所以這個時候小朋友必須打破家庭文化對人的束縛,去社會文化種學習,學習如何交流,學習審美,學習面對異性。

    說這麼多青春期的機制,其實是想讓大家明白:青春期所謂的“叛逆”是社會化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適應機制上來說是正常的,甚至是好的。第二是,父母不理解孩子青春期行為也是正常的,每個人就那麼一次機會,你絕對不可能比孩子的朋友更能瞭解他,我是說青春期的時候,所以作為家長也被鬱悶,別老是逼迫孩子有話跟你說了。

    根據以上總結,我給廣大家長們提個建議:閉嘴。別嘮叨,被管太多。你不用非得把他當成人看,你得把自己當小孩。只要不算是觸及道德或法律邊緣的行為,請你當作正常。如果有機會,我甚至會跟他一起出去滑滑板,聽奇怪的音樂,梳奇怪的髒辮。

    我再給大家提個建議。少說話,多做事。前面說過,你可以陪他做稀奇古怪的事情,然後你想跟他聊天怎麼辦?說說你們一起做過的事中你的感受,他自然會跟你說他的感受,如果不說,那就作罷。大家都說要跟孩子多交流,但人家青春期就是用來打破家庭文化束縛的,孩子不理你,你就別說話。他有困惑會開始尋求自己解決或向同伴尋求幫助。你陪他一直默默經歷的意義在於,如果以上途徑失敗,還有老爸老媽嘛。孩子知道有這樣的支援在,反而會跟你處得更好。

    有很多人在青春期這一特殊時段培養出愛好,自主的愛好,這種愛好背後的審美影響他們的一輩子。這一切源於自主。孩子真正的愛好從來不是家長讓他從小練習的繪畫,樂器,書法,往往是青春期看過的電影和書塑造了他以後的價值觀和審美。

    所以家長們,少說話,多做事,是青春期處理實現雙贏的不二法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beyonce的那首《baby boy》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