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鵜鶘心理
-
2 # 家有雙語娃和喵
這個問題昨天還在和我家娃討論。因為孩子進行數學模考練習,錯的題一對答案孩子就說知道,是因為粗心沒注意才錯的。但是,粗心真的是習慣嗎?我個人覺得,孩子粗心,更多的還是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還是有一些客觀原因的,例如:首先,如果考試經常出現粗心大意,更多時候還是基本概念不夠清楚,練習的還不夠熟練。
比如出現加號做成乘號,開啟括號的時候變號出現錯誤等等,貌似孩子是知道有關原理的,但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出現錯誤,其實還是不夠熟練。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建議還是有針對性的多加強一些相應知識點的練習。
其次,孩子身體狀況的原因。比如累了,生病了等等。還是拿考試來舉個例子,通常考試都要1-2個小時,需要孩子精神高度集中。試卷做到最後的時候,孩子的身體其實是很疲勞的。眾所周知,如果已經累了,自然會影響判斷力甚至發生看序列等等情況。
這種情況下,鼓勵孩子平時多鍛鍊,均衡營養,注意睡眠等來提高身體素質是比較有效的方法之一。
第三,孩子的身體處於發育階段,很多機能需要進一步鍛鍊。例如大腦完全發育成熟通常在25歲左右;手眼協調等能力每個人發展的程序也不一樣。而通常孩子進行的活動要運用到手眼大腦等多種器官協調,對於身體尚處於生長階段的孩子來說,發生粗心,往往還是因為身體器官協排程還沒達到有效配合的階段。
因此,很多專家都建議,幫助孩子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鼓勵孩子多進行可以促進手眼協調能力發展,促進身體平衡能力發展的運動。例如:游泳、跳神、滑冰、球類活動等等。每天保證孩子有30-60分鐘的運動,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幫助孩子改善粗心。
總之,個人覺得孩子的粗心更多的還是因為孩子的身體還處於成長階段,需要透過有針對性的訓練來幫助孩子,而不是僅僅告訴孩子要改正粗心的習慣。
經常性聽到家長在責怪孩子粗心,尤其是考試之後幫助孩子檢查試卷時動不動就會說一句:看,要不是你粗心,這幾分是可以拿到的。粗心這好像是小學生的共性,那為什麼這麼多孩子都會粗心呢?這裡面肯定有共同的原因,當我們家長在責怪孩子時,有沒有想到產生這個共性,這是因為這個年紀的生理發育情況所決定。他們的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造成他們的注意面比較狹窄,感知能力偏弱,感知事物也叫籠統和粗略了。這種能力缺陷就會體現在把加號看成減號,把六看成九等。所以,對於孩子的粗心,我們首先要考慮生理發育原因,不要太過求全,給孩子過多的責備,以免給孩子帶來較多的心理負擔。
當然,雖然這種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可是我們還是可以透過一些訓練來進行必要的改善,以幫助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在孩子粗心的背後,除了生理發育造成注意力範圍狹窄感知力差之外,還有很重要的原因是不能靜心和專注力不強了,雖然這還是因為孩子的年齡因素活潑愛動心理限制的,不過,這個可以透過家長和老師的訓練得到較好的提高。只是在訓練方式上,可能要多花一番心思了。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對新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然而往往難度不能太高,不然他們會失去耐心和積極性。所以用遊戲的方式來訓練寓教於樂可能效果好一點。前提就要父母有這份耐心去陪伴,比如說拼圖遊戲,很多拼圖是非常有知識性的,也需要一定的耐心。父母可以與他進行比賽來誘發他的好勝心理。再就是練練書法,學習打乒乓我感覺也是不錯的方式。不要以為這個會耗費孩子讀書的時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不知覺中,這些遊戲和運動都會無形中磨練出孩子的品性來。
最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強調,那就是作父母的要有耐心去陪伴和引導,是引導而不是責備哦!不要想著自己一天工作下來,自已也累,而讓孩子自個兒去玩,那也別指望孩子能夠迅速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