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歷史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但為何例如西方神話中的阿基琉斯,美狄亞……東方傳說中的夸父,刑天……甚至有具體記載的項羽李陵等等……這些失敗的人物為何也能流傳下來併為人們所稱頌呢?
-
1 # 哦發發發
-
2 # 掌上時光
所謂英雄有凌雲之壯志,氣吞山河之勢。有腹納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身負正義,救民於水火。俗話說“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
從古至今悲劇性的英雄很多,西方的拿破崙、愷撒、奧賽羅,東方的項羽、岳飛、文天祥、史可法等等,今天以拿破崙、岳飛為例。
拿破崙.波拿巴(1769.8.15~1821.5.5)出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身材矮小,常常被同學笑話,後經過不斷努力成為19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軍、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締造者。頒佈了《拿破崙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體系,奠定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秩序。對內鎮壓反動勢力,對外先後50餘次打敗了反法同盟軍,同時進行多次海外擴張,讓法蘭西帝國成為當時歐洲首屈一指的強國。後雖戰敗兩次流放,但他高超的軍事才能、指揮天賦讓世人敬仰,讓他成為了史詩般的人物。名震歐洲的皇帝。
-
3 # 使用者3253102189658
東西方理念的根本差別在於,東方尚讓,西方尚爭。用馬克思解釋就是,東方從家族直接進了國家,而西方是在私有制發展中進了文明門坎。這樣,西方開始就有巜伊利亞特》丶《ODYSSEY》,那些英雄,不就是結著夥上遠方掠奪麼?十年時間打下特羅伊,搶個海倫大美女。
中國不是的。周族講自己歷史是老祖母姜嫄踏了上帝的腳印,生下了契,以為不祥,扔了他多次,都有神祐。他長大了,成了一名發現和培養五穀的能手,他的田苗多茂盛,他的收成多豐富……中中國人的史詩不是戰爭,而是和平勞動。
由此讀者可知,西方尚爭,所以經典中多這類英雄,讀者也喜歡,《靜靜頓河》最後還是歸手個一無所得的英雄;葛利髙裡。
-
4 # 史海逐浪大徐
美好的事情大都是相似的,而不幸卻各不相同。悲劇人物更能引起人們的同情,激發人們的惻隱之心。
悲劇人物留下的是遺憾、後悔、不甘、無奈,在人們的心頭久久縈繞,揮之不去。能引發人們長時間的探討。成功的英雄人物,幸福美好的結局,圓滿了。圓滿就意味著在人們心中被放下了。
西方的拿破崙,中國的項羽,不以成敗論英雄,也間接說明同情心是人類共通的情感。
-
5 # 泥人161
所謂的英雄,悲劇式的英雄必定能重創人們的心田,就中國近代英雄來說,劉胡蘭不畏敵人的威協,以常人難有的英雄氣質死在了敵人的鍘刀下,這種悲壯的舉動能不讓後人感動嗎?能不讓人們喜愛劉胡蘭嗎?董存瑞舉炸藥包和敵人的郊堡同歸於盡,這多麼的悲壯,多麼的心劇,這種悲劇是為了大多數人民能過上平安的好日子,人們能不喜愛董存瑞嗎,英雄悲壯的例子舉不勝舉,平鋪直敘裡出的英雄少之又少,且場面很難勾起人們的共鳴,沒有共鳴談何喜愛,所以出於悲壯的英雄很容易讓人產生不同的凡響,無限地敬佩和喜愛。
-
6 # 風聲浪子84
東西方人都喜歡悲劇式英雄題設上存在了概念偷換,不是東西方人主觀上去喜歡悲劇式英雄,人們從不希望悲劇發生,更不願在悲劇中尋求慰藉。但人們願探求真理,追求公平與正義,敬仰良善與奉獻,而悲劇式英雄都是在人生里程中踐行上述行為的人,都是品格高尚無私的其精神是偉大的人,人們喜歡悲劇式英雄就是喜歡他們精神的偉大,也就是人們嚮往悲劇式英雄所探索與追求的精神世界變成現實,自己能生活其中而受益。也許一個悲劇式英雄對人類社會貢獻不一定都很大,不一定都超過非悲劇式象愷撒,拿破崙,毛澤東式成功的英雄的貢獻那麼偉大,但人們卻從不忽略所有悲劇式英雄為偉大而做出的犧牲,僅此人們就無理由不對悲劇式英雄敬仰有加和喜歡了!
-
7 # 誰還記得那些人
題主自己也說,雖然悲劇,但仍是英雄。既然是英雄,他們必然有某些精神值得後人學習,雖然他們的失敗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這種悲劇式的死亡,讓人不得不惋惜,惋惜他們本有機會成功。
完美版英雄不多。
也就黃帝一個。
人間全勝你們不知道有多大能量。
據說黃帝有三千多老婆,全中國都是炎黃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