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冰冷雨天

    題主的意思應該是進入本世紀之後的獲獎事情,但“拿18個諾貝爾獎”這個數字不很準確。在日本文科省的統計中並沒有將在2008年和2014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南部陽一郎教授和中村修二教授計算在內,因為他們現在是美國國籍。但是南部教授和中村教授都是在日本接受的教育,最終學歷都是日本的,而且諾獎的獲獎工作都是在日本國內完成,所以經常把這兩位也算成日本的獲獎成果。但是201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石黑一雄雖然在日本出生,但是因為受的是英國教育,用英文寫作,所以在日本沒有人把石黑一雄的獲獎算作日本的成果,只是提到他和日本的關係。所以說日本人在本世紀拿了17個諾貝爾獎比較符合實際。

    可能會出乎不少人的意料,日本政府對教育的投資並不多,在OECD發展國家中,無論是教育開支所佔政府開支的比例,還是政府教育開支對GDP的比例都是最後幾位。但日本政府很有效地使用了這些不多的教育經費,形成了一個以國立大學為中心,以舊帝國大學為主幹,以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為頂點的高等教育體系。

    日本能拿到這麼多諾獎有不少原因。

    1. 日本高質量的高等教育。

    日本的舊帝國系列大學包括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大阪大學、東北大學、名古屋大學、九州大學和北海道大學等7所大學,從東京帝國大學1886創辦以來,除了名譽學位之外這些大學沒有賣過一張文憑,而且各校主持入學考試,劃定分數線,這樣就把全國最優秀的生源集中了起來,也只集中最優秀的生源,不存在地方加分現象。

    日本至今為止所有的諾貝爾獎得主全是國立大學畢業,上世紀的8名得主全部畢業於舊帝國大學的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本世紀的17位得主中也有12位是畢業於舊帝國大學的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名古屋大學和北海道大學,這些數字就說明了日本國立大學,尤其是舊帝國系列大學的教育質量。

    2. 團隊精神。

    特別是日本的物理學獎得主,除了2014年的藍色發光二極體之外都是搞理論物理學的,就是一個團隊的傳承。從1949年獲獎的湯川秀樹開始一直到2015年的梶田隆章都是從日本物理學之父仁科芳雄一線傳了下來。而2014年的諾貝爾物理和化學獎一直被人吐槽是發反了,物理獎給了化學專案,化學獎給了物理專案。

    (1951年就去世了的仁科芳雄教授沒有拿到諾獎,但是日本理論物理拿到的包括南部陽一郎在內的8個諾獎都是從他這條線下來的)

    3. 和實際結合,和產業結合。

    除了理論物理的那條線之外,日本其他的物理、化學和醫學獎專案都是觸媒、試劑、二極體、分析儀器或者具體藥品或者醫療技術,不少都是生產企業的工作,其中2002年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更是島津製作所的普通工程師,在世俗看來應該是離諾獎最遠的人。

    4. 日本人不浮躁,肯花時間幹不一定看得到成果的苦活。

    2016年醫學生理學獎得主大隅良典被問起為什麼會研究細胞自噬時的回答是“因為別人不做”。化學獎中的觸媒和試劑,發光二極體中的材料選定以及醫學生理學獎中的iPs細胞的製作都是一個枯燥無味而且前途未卜的反覆篩選和測試的過程。在做那些工作的時候,不要說諾貝爾獎,連能不能找到想要找的東西都不知道,但只有這種枯燥無味的反覆耐心尋找才有可能找到想找的東西,才拿到了諾獎。

    (2010年的化學獎得主鈴木章教授(左)和根岸英一教授(中)說起他們的獲獎工作能讓聽眾發瘋)

  • 2 # 加油啊騷年

    日本到08年大概五六個吧,加上美籍日裔大概八九個。但是近十年確實諾獎爆發了,一口氣增加了八九個吧。

    南韓到目前為止一個都沒有,包括全世界有南韓血統的人!——補錯,2000年金大中拿到過和平獎。

    中國包括民國時期和美籍華人也有六七個吧,08年之前和日本差不太遠!

    以色列從1948年建國到08年一共大概四個諾貝爾獎,遠遠低於奧地利,瑞士,這樣的歐洲小國,甚至只有他們的幾分之一。

    拿諾貝爾最多的國家二戰前是德國拿了一半左右,二戰後是美國也拿了一大半以上。

    二戰前有很多猶太裔的德華人英華人法華人拿諾貝爾,是因為那時候猶太人是富裕階層,猶太人成績好的都有錢讀好大學,自然拿獎多!二戰後,猶太人在以色列建國只拿了大概四個獎遠低於沒有猶太人的奧地利瑞士,所以猶太人種優秀論不攻自破。

    希特勒提名過諾貝爾和平獎!但是沒有得到!然後幾年內希特勒都不讓德國科學家去拿諾貝爾獎!

    因為諾獎資料太過於枯燥沉長,有眼漏的地方,現在做過一點修改,完全以中立的眼光看待各國諾獎排名!實事求是,客觀分析。

    總結一下08年之前日本拿獎並不多。以色列因為猶太種族最聰明論,就更比想象中的少,南韓應該就一個和平獎。

  • 3 # 瞬間看地球

    政治問題,還有就是造假。諾貝爾獎就是一個打壓對方陣營的工具,打擊對方陣營的自信心。獎而已都是人判定的,你信你就輸了。

  • 4 # 張狼羊

    日本的大學的研究室都是教授個人負全責的,也就是說,教授是掛靠在大學上,科研招生等權力基本屬於教授說了算!也就是類似我們農村的“包產到戶”責任制!

  • 5 # 日本專業買手

    諾貝爾獎釋出現場截圖

    2018 年 10 月 1 日,臺北時間 17 時 30 分許, 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ison)和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因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貢獻榮獲 2018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提起諾貝爾獎

    大家都耳熟能詳

    因為這次科研成果與治療癌症掛鉤!!!

    講本次的科研成果之前,先講個小插曲

    提到肺結核,大家腦海裡第一印象是什麼?

    相信預防防治等關鍵詞會浮現出來

    可是要知道

    早在19世紀

    肺結核就像當今的癌症一樣

    屬於不治之症

    許多年輕人因感染肺結核飽受摧殘

    匆匆離世

    比如日本著名俳句詩人正岡子規

    年僅35歲便離世

    日本著名短歌詩人石川啄木

    年僅26歲離世

    幾年前5000日元紙幣上印的作家樋口一葉

    年僅24歲離世

    截止到1943年

    日本感染肺結核人數到達頂峰

    每1萬人裡大約有24人感染肺結核

    在那個時代

    肺結核病成為了文學作品的經典主題

    正如我們現在一樣

    癌症成為了文學作品當中

    拷問生與死的最佳利器

    萬幸的是

    經過眾多科學家的努力與試驗

    終於找到一種藥治療肺結核

    拯救千萬人於水深火熱之中

    那就是抗生素

    1945年,弗萊明、弗洛裡和錢恩因“發現青黴素及其臨床效用”而共同榮獲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50年

    醫學界關於抗生素的使用仍處於激烈爭執中

    彼時的日本醫學界主流治療手法

    是切除感染病毒的肺部

    當然就目前的結果來看

    抗生素的使用大大降低了肺結核的死亡率

    歷史總是很相似

    癌症作為疑難雜症一直困擾著當代人

    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免疫系統

    幫助我們消化病菌抵抗疾病

    參與免疫系統的還有許多細胞因子,細胞膜蛋白等等

    當人體裡有腫瘤病毒時

    腫瘤會限制我們人體體內的免疫細胞功能

    在身體裡大肆橫行

    但現在

    有許多科學家發現

    PD-1在治療腫瘤中有顯著效果

    PD-1的發現

    使免疫療法成為癌症治療的第4種治療法

    (手術、化療、放療之後)

    未來可期!

    以後癌症治療將步入新的里程碑!!

    1992年,在詹姆斯·艾利森取得發現之前,本庶佑發現了PD-1。這是一種在T細胞表面表達的蛋白質。為了揭示這種蛋白質的作用,本庶佑在京都大學的實驗室中進行了一系列精巧的實驗。

    本庶佑教授建立了免疫球蛋白型別轉換的基本概念框架,他提出了一個解釋抗體基因在模式轉換中變化的模型。試驗表明,用抗體阻斷PD-1,可以增強對腫瘤的免疫能力。

    結果顯示,PD-1阻斷在動物實驗中被證明是一種非常有前景的抗癌策略。這為利用PD-1治療癌症患者的目標鋪平了道路,這一發現為PD-1阻斷建立癌症免疫治療原理做出了重大貢獻,曾在2013年被《Science》評為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之首。(上述相關介紹引用自: 傑德· D ·沃夏克(Jedd D. Wolchok).)

    此後臨床開發隨之而來,2012年的一項重要研究表明,該療法對不同型別的癌症患者療效顯著。結果非常具有戲劇性,幾位患有遠端轉移癌症的患者出現了長期緩解甚至治癒的跡象,而這樣的疾病此前被認為是不能治癒的。

    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是美國著名免疫學家,美國得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學研究平臺負責人、免疫學教授。艾利森被認為是分離出T細胞抗原(T-cell antigen)複合物蛋白的第一人,他同時發現,如果可以暫時抑制T細胞表面表達的CTLA-4這一免疫系統“分子剎車”的活性,就能提高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的攻擊性,從而縮小腫瘤的體積。他對T細胞發育和啟用,以及及免疫系統“剎車”的卓越研究,為癌症治療開創了全新的免疫治療思路——釋放免疫系統自身的能力來攻擊腫瘤。(上述相關介紹引用自: 傑德· D ·沃夏克(Jedd D. Wolchok).)

    京都大學的本庶佑教授,獲得諾貝爾獎的醫學生理學獎,是日本人獲得該獎的第5人,也是日本人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第26人。

    本庶佑在演講中表示:"我是個十分幸運的人,很榮幸有此殊榮能獲得這樣的獎項。在長時間艱苦奮鬥的研究科研期間,感謝一直站在我身邊的研究者,學生以及家人的支援,對於諸位的幫助我感激不盡。

    自從我們發現了蛋白質PD-1,並透過它建立癌症免疫臨床療法,有許多瀕臨生死一線的人透過這種治療手法恢復了一線生機。看到這樣的成果,我感到十分欣慰,這讓我感覺到我所投身的科研事業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我堅信今後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的發展將更上一層樓,本次獲獎對眾多一線基礎科研者們也是一大鼓勵,衷心期待今後這樣的治療法能拯救更多的人於水深火熱之中,希望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們朝著這一目標,為抗癌事業堅持下去。

    獲知得獎訊息後,本庶佑與研究室學生等人合照

    重點來了

    到底什麼是免疫療法?

    免疫療法究竟是什麼呢?顧名思義,它是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去治療疾病的一類方法。而腫瘤免疫療法,自然就是一類用於治療腫瘤的免疫療法。

    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可以識別並清除腫瘤微環境中的腫瘤細胞,但為了生存和生長,腫瘤細胞能夠採用不同策略,使人體的免疫系統受到抑制,不能正常的殺傷腫瘤細胞,從而在抗腫瘤免疫應答的各階段得以倖存。

    腫瘤免疫治療就是透過重新啟動並維持腫瘤-免疫迴圈,恢復機體正常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從而控制與清除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法。包括單克隆抗體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性抗體、癌症疫苗、細胞治療和小分子抑制劑等。近幾年,腫瘤免疫治療的好訊息不斷,目前已在多種腫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癌和前列腺癌等實體瘤的治療中展示出了強大的抗腫瘤活性,多個腫瘤免疫治療藥物已經獲得美國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臨床應用。腫瘤免疫治療由於其卓越的療效和創新性,在2013年被《科學》雜誌評為年度最重要的科學突破。

    “神藥”PD-1/L1?

    2016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度研究進展報告中將免疫治療評為2015年癌症研究領域的最大進展。目前,腫瘤免疫治療較成功的領域及研究的熱點主要集中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不同於傳統化療和靶向治療,原理是透過克服患者體內的免疫抑制,重新啟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殺傷腫瘤,是一種全新的抗腫瘤治療理念。

    人體免疫系統中主要的“抗癌戰士”稱為“T細胞”,其表面有不同功能的受體,類似“油門”與“剎車”,被稱為“檢查點阻斷劑”的藥物可以鬆開剎車踩油門,與腫瘤作戰。PD-1是其中的關鍵,作為一種細胞膜蛋白受體,正常情況下其功能是抑制T細胞的啟用,這是免疫系統的一種正常的自穩機制。

    但許多腫瘤細胞利用這一點,讓“剎車”一直工作,使T 細胞功能被抑制,PD-1 的抗體則可以阻斷這一通路,使這些細胞能夠繼續殺傷腫瘤細胞。由此可見,本次科研發現成果將對未來治療癌症有極大推動作用。

    諾貝爾獎編年史

    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

    1911年,瑪麗居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15年,羅曼羅蘭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921年,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4年,諾貝爾獎不再授予去世者

    .

    .

    .

    自2016年來,日本時隔兩年又一次奪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來看看近十年來該獎項的主要獲得者都有哪幾位:

     2017年

      美國科學家傑弗裡 霍爾、邁克爾 羅斯巴什和邁克爾 揚因解釋了許多動植物和人類是如何讓生物節律適應隨地球自轉而來的晝夜變換的,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2016年

      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因發現細胞自噬的機制,榮獲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5年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為“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提出了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療法”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同時,愛爾蘭科學家威廉 坎貝爾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因“發現對一種由蛔蟲寄生病引發的感染採取了新的療法”同獲該獎。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獎頒獎典禮舉行。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領獎。

      2014年

      英國科學家約翰 奧基夫和挪威兩位科學家愛德華 莫索爾和梅 布萊特 莫索爾因“發現構成大腦定位系統的細胞”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2013年

      美國科學家詹姆斯 E 羅斯曼和蘭迪-W.謝克曼,以及德國科學家托馬斯-C.蘇德霍夫因“在細胞內運輸系統領域的新發現,三人發現了細胞囊泡交通的執行與調節機制”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2012年

      英國科學家約翰 格登爵士和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因“發現成熟細胞可被重寫成多功能細胞”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資料圖:2012年瑞典諾貝爾獎評審團宣佈,日本京都大學物質-細胞統合系統據點iPS細胞研究中心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與英國發育生物學家約翰·戈登(John Gurdon)因在細胞核重新程式設計研究領域的傑出貢獻。圖為約翰·戈登(左)和長山中伸彌(右)拼圖。

      2011年

      美國科學家布魯斯 巴特勒和法國科學家朱爾斯 霍爾曼因“他們對於先天免疫機制啟用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美國科學家拉爾夫 斯坦曼也因“他發現樹突細胞和其在獲得性免疫中的作用”共同獲得該獎。

      2010年

      英國科學家羅伯特 傑弗裡 愛德華茲因為“在試管嬰兒方面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資料圖:被譽為“試管嬰兒之父”的英國科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2010年10月4日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因身體欠佳未對獲獎訊息發表感言。圖為愛德華茲(左)與世界第一個試管嬰兒路易斯(右)和她的兒子、母親合影。

    2009年

      澳洲科學家伊麗莎白 布萊克本、美國科學家卡羅爾 格雷德和英國科學家傑克 紹斯塔克因為“發現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護染色體”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2008年

      德國科學家哈拉爾德 楚爾 豪森因“發現了導致子宮頸癌的人乳頭狀瘤病毒”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法國科學家弗朗索瓦絲 巴爾-西諾西和呂克 蒙塔尼因“發現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同獲該獎。(完)

    關於日本,我們專業,赴日工作留學,加weixin:monsterxinzi

  • 6 # 微積分3點14

    最核心的當然是教育了,自明治維新到現在一百多年,日本人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可以說是在世界範圍都屬罕見的了,不用多說些什麼。其次是自由的高等教育環境與研究環境,這個就不說了。

  • 7 # 張怡環球覓食

    諾貝爾獎一般要頒發給重大原創的發現。這需要持續的基礎研究作支撐。科學研究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因為很多本身就是未知,所以興趣是最大的驅動力。同時也要有寬鬆的環境。日本這方面做得比較好,對研究課題有著連續的支援,同時考核寬鬆,不唯論文。科研者不用疲於奔命完成人為的指標。不用一股腦的都去申請容易出論文的課題,你做的東西究竟有沒有價值是同行來評價的,不是發了幾篇論文。

  • 8 # 厚德載物兮

    為什麼日本年年都拿諾貝爾獎?看完他們的家庭教育我沉默了……壹家壹育

    2001年,日本出臺了“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該計劃雄心勃勃地表示,在“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從日本國內到國際社會,對此爭議都不小。

    可從2001到2018年,日本平均一年拿下一個,計劃進行時間尚未過半,已經完成了超出目標二分之一的數量。

    本庶佑,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將得主

    剛剛獲獎的本庶佑是第26位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也是第5位獲得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日本人。日本超過了德國、英國、法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諾獎大戶”,其中23個為自然科學獎。

    毫無疑問,日本人連年斬獲諾獎,離不開日本政府對基礎研究長期穩定的支援。但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家庭教育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01

    家庭教育:樹立孩子的探索意識

    “一個人在幼年時透過接觸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興趣和慾望,這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啟蒙教育,是通往產生一代科學巨匠的路。”2016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大隅良典說。

    從小,大隅良典非常喜歡自然,採集昆蟲是一大愛好,他還是小學科學教材的編撰者。在他看來,讓孩子們愛上自然、愛上科學,對世界抱有寶貴的好奇心,是一切的起點。

    “(小時候)熱衷於飛機模型、半導體收音機的製作,夏天喜歡在小河裡撈魚、捕螢火蟲、採集昆蟲,手持網子在野外一走就是一天。採筑紫、野芹菜、木通、楊梅、野草莓,能夠感受自然的四季變遷。

    抬頭看見滿天的星星可以很容易辨認出星座,銀河像地上的河流一樣奔騰。這些當時都沒有想過,但今天作為自然科學專業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者,這樣的體驗,就是一切的原點吧。”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下村修談及自己為何走上科學之路時,說:“我做研究不是為了應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為什麼會發光。”應該說,對大自然和周圍世界保持一顆好奇心,是引領諾貝爾獎獲得者走進科研世界的直接原因。

    雖然日本屬於島國,地理條件有諸多不利因素,但日本人往往對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懷有一種親近感、自豪感,對各種自然現象也比較敏感。

    日本的學校教育就很重視讓孩子親近自然,很多幼兒園和中小學會結合地理條件,因地制宜地保留了當地的自然特色。

    而且,除了學校教育非常重視以外,日本的家庭教育也非常支援孩子親近自然。他們甚至有句諺語:“心愛的孩子要讓他出外闖蕩。

    這說明日本人是非常重視孩子的實際鍛鍊的。

    02

    家庭教育: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2002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小柴昌俊在《我不是好學生》一書中坦陳,上小學時班主任金子英夫送他一本書——愛因斯坦著的《物理學是怎樣產生的》,使他對物理產生極大興趣,並最終走上物理研究之路。

    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福井謙一在《直言教育》中寫道:“在我的整個初中、高中時代,給我影響最大的是法布林,他於我可以稱為心靈之師,對我的人生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從小就有抄書的習慣,他在書中坦陳:“為了讀書寫下很多筆記,並且持續這種讀書方式,成就了今天在此處的我。”

    從幾位獲獎者的言談和著述中,明顯可以感覺到閱讀對於他們成長的重要意義,其中幾位更是因為閱讀而堅定了人生方向。

    反觀我們孩子,能堅持養成的習慣不是閱讀,而是玩手機。小至幼兒園,大至大學,玩起手機都是一把好手。而一說起學習,卻總是和父母爭論不休。

    在這裡也想和各位家長說聲,當你教育孩子好好學習不要玩手機的時候,請先自省下你是否經常在沙發或床上一副葛優癱的樣子玩著手機。

    如果答案是“YES”,那就試著放下手中的手機,帶著孩子一起學習吧。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當你是個愛閱讀愛學習的家長時,你的孩子也絕不會太差。

    而那些說自己工作忙碌,沒有時間的家長,只能說你投入到孩子身上的教育時間有多少,結果就會是怎樣,上天是公平的!

    03

    家庭教育:鍛鍊孩子的自立能力

    日本家庭從小培養孩子自立、自主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務勞動,包括吃飯前幫忙做飯,讓孩子自己整理房間,讓孩子自己買東西等。

    日本學生考上大學後,學費由父母負責,但學費之外的生活費要靠自己打工賺取,否則會受到同學和社會恥笑。

    相比於日本孩子,中國的孩子大多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有的甚至到高中學校住宿,還要每週把換洗衣服帶回家給媽媽洗。

    即使長大成人以後,很多家長也會因不捨得孩子吃苦,藉助手中權力,或透過各種關係為他們安排舒適的工作,或為子女的結婚傾家蕩產,債臺高築。

    所以中國的孩子依賴性較強,自立、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都會受到侷限,從而直接影響到工作的創造性。

    這麼看來,也似乎能理解為什麼日本諾貝爾獎頻出,而中國卻幾乎看不到諾貝爾獎影子。

    失敗的家庭教育各有各的不同,而成功的家庭教育卻總是驚人的相似。

    說了這麼多,相信家長們也都意識到了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如果你想給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從關注壹家壹育開始吧!和你一起前行,幫助孩子更好成長。

  • 9 # 高考日語醬

    早在2001年,日本政府出臺了“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目標是“50年內拿30個諾貝爾獎”。

    而這個在當時被看作是不可能的事情,到如今已經完成了大半。

    是什麼讓日本在短短几年之內,就能井噴式的得獎?也許我們從下面幾個方面可窺得一些端倪。

    尊師重教

    日本科學家這一職位,廣受社會尊重。

    日本權威的“日本社會階層與社會移動”曾做過的一項的調查結果顯示,在日本的187種職業中,大學教師得分83.5分,職業威望僅次於並列第一的法官、律師,社會地位和認可度相當高。

    有去日本旅遊或者留學的朋友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日本紙幣上人物印的都是著名的文學家、科學家這類人。

    1萬日元人物肖像是福澤諭吉,日本啟蒙思想家,被認為是日本教育之父。

    5000日元是樋口一葉,日本著名女作家,是日本文壇象徵。

    新版1000日元是野口英世,日本生物學家,畢生致力於科學研究。

    並且,日本科學家獲得的待遇也非常高。

    2015年日本學士院財務報告顯示,本年度共為院士們發放總工資高達3.3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000多萬),差旅等補助經費4.3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633萬)。而且還有大量企業設立科學獎項,讓科研人員源源不斷地獲得研究經費。

    而一般日本企業裡的部長級別年薪是890萬日元,所以說大學教授的年收入已經遠遠超過企業高管。

    除了對科研人員的待遇保障之外,日本對於科研的資金投入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

    資金支援

    回顧2000年以後日本的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三大領域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科研成果,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大都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前後取得的,比他們獲諾獎時間要早二三十年。

    把時間撥回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期間是日本戰後經濟復甦之後,的高速增長期。當時,日本政府制定了著名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推動經濟以接近10%的年平均增長率持續高速增長。

    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給科研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制定“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的同時,還制定了與經濟發展相呼應的“振興科學技術的綜合基本政策”,力爭將國民收入的2%用於科學研究。

    到了70年代,日本政府進一步提高了科研支出的佔比,將國民收入的3%用於科研。

    即便是經歷了經濟泡沫破滅,被稱作是日本“失去的20年”的時期,也沒有降低科研支出。

    到了2013年,日本在科學技術領域的投入佔國民收入比例高達3.8%,是全球第一。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的持續的科研資金投入做基礎,如今日本已經躋身科研大國行列。

    科研態度

    堅持

    2016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大隅良典就足足等待了諾獎20年。

    在此前的學術長跑裡,他經歷了博士畢業無工作、研究專案受挫、轉專業、獨自在實驗室科研,過著長達九年無人問津的學術生活,但是他一直在堅持。

    老帶新

    這些獲得諾貝爾獎的得主,除了醉心於科研工作,大部分科學家對後輩支援和幫助也不遺餘力,18年諾獎獲得者本庶佑,就決定將自己所獲獎金全額贈送給母校京都大學,用於支援年輕研究者的研究工作。

    本庶佑

    除了對後輩資金的支援,日本諾獎的師承關係也是一條特殊的紐帶,讓一項研究得以持續下去。

    2008年的物理學獎得主益川敏英和他在名古屋大學的導師坂田昌一就是這樣的師承關係。

    1955年高中時代的益川在雜誌上讀到坂田昌一的一篇論文,內容是一個由質子、中子和λ粒子構成的複合粒子模型。因此產生了想要加入他們的強烈願望,決定考取名大的物理學系,並且成功進入了坂田昌一實驗室。

    坂田在當時已經是可以比肩諾貝爾獎級別的科學家了,雖然他自身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但他的學生為他圓了諾獎夢。

    坂田昌一(左)、益川敏英(右)

    危機感

    前文說到,2000年之後日本諾獎獲得者的科研專案多是集中在上世紀70年代左右。

    2018年日本《科學技術白皮書》表明在世界主要科研大國中,只有日本發表的論文數量在減少。全世界引用排名前10%的高質量論文中,日本論文佔比從世界第4位降至第9位。

    在政府科研預算方面,日本2018年的投入只是2000年的1.15倍。雖然佔比仍較高,但從增幅上來看,在世界主要科研大國中是最低的。

    在日本,高校研究生中超過一半都是華人,日本本國學生佔比僅有三成。

    梶田隆章就直言不諱的說到:資金、科研環境和科研人員數量,是決定論文數量的三大要素,如果日本在這三個方面不加以改進,未來將難以獲得諾獎。

    在現在這個諾獎井噴的時期,從日本的學界的態度來看,科研和教育的儲備不足已經引起日本相關人群的警覺。

    “學習好,還努力”這樣的學霸才是真的讓人尊重的。

    從日本社會尊師重教的環境、到戰後經濟振興,再到教育資金的投入,這些大方面的因素換來了日本在2000年之後幾乎一年一個諾獎的高光時刻。可以想見這個“50 年獲得30 個諾貝爾獎的目標”也是大機率可以完成的。

  • 10 # Amy夢夢

    我現在來到日本已經三四年了,或多或少接觸了一點日本文化,日本現在是一個低慾望的社會,老齡少子化非常嚴重,日本人確實對待工作和科研特別嚴謹認真。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日本的基礎教育

    日本是一個重視教育、尊重知識的國家。這隻要看一下日本紙幣上的人物形象就知道了。

    1000日元的紙幣是著名的生物學家·野口英世,5000日元的紙幣是文學家·樋口一葉,並且1萬日元的紙幣是教育家·福澤諭吉。在學校教育中,不僅僅是作業和成績,更是讓孩子親近自然,從圖工等課程、自由研究中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

    同時,日本尊重科學家,學者,為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不惜資金。從2005年到2015年的10年間,政府研究費支出達到平均GDP的3%,超過了2016年美國的2.8%。同時,日本的大學和企業的研究環境自由出色。沒有發表論文的數量等定額,反覆實驗失敗也沒關係。

    二、日本的“匠心”精神

    日本人孜孜不倦地埋頭於一件事並且達到極致。“一生只做一件事”,歷代日本諾貝爾獎得主都經歷了20年、30年的孤獨和失敗。儘管如此也不退繼續做了。在日本連續200年以上的公司有3000多家,堪稱世界第一”

  • 11 # Oo大師中大師oO

    倭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在瑞典設立常駐諾貝爾獎公關機構的國家,政府出資,2002年設立,負責公關諾獎評委、推薦學者和研究成果。成效如何,近些年倭國的"爆發"足以驗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預算了1500左右,想組裝一臺主機,偶爾玩玩地下城,有哪些配置推薦?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