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別贊大師兄

    正義和明理並不矛盾,這與一個人的書名和號名一樣,都是同一個人。無論說這個人正義也好,明理也好,都是同一個意思。總不可能有一個正義道德的人不明理?或者是明理的人就不義?相反,世界上沒有不正義講理?也沒有不講理的人正義?

  • 2 # 公民健康為重

    回答您的問題:做人先明理還是先正心?

    人在出生之時,只會索食,要大人親膚摟抱,保護,害怕孤單,整天不離大人。日哭夜啼,累贅令家人四鄰生厭,只有最愛他的人不厭棄他。這是叫幼稚無知,無心之過。

    孩子的天性心機是帶來的,也有遺傳性。聽婦兒醫生,專家說,胎教。母親的一舉一動會引導胎兒的波動,母親在懷孕期間心情愉快,他就笑,母親傷心哭泣,他就苦口苦臉。母親受驚了,被人打被人撞倒,胎兒就拱動不安,胎心音速過快。當母親用手輕輕撫摸肚皮,安撫胎兒,他就漸漸稍安。這是感觸的教引。

    嬰兒出生時,對世界陌生,不懂不識,連父母祖輩都不熟悉。眼睛的視覺模糊。只憑嗅覺記認母親的乳汁氣味,還有憑聽覺記憶母親的心跳和聲音。嬰兒心思是不分道理的。以自己的任性為主要,硬要。得不到就高聲大哭,哇哇亂喊,不分日夜,不分場合,只要大人順應他,給飽吃,給安慰,深更半夜陪他逗玩,服侍周到,他就會傻笑,甜笑。安睡。奈何他不得。寶寶自私自利的心是自己生成的,所以初心未明,父母是子女的首任先師教導員,從小,子女的明智啟聰教育是父母的一分一分;逐點逐點引導,言傳身教。初始教育應該是規矩,認知,分辨。應知、應會、學懂,認知年齡大約在三歲左右。孩子略懂用心算計。心計有正有錯,孩子的心很單純,不知好壞,有的孩子得寵,嬌生慣養,任性妄為,這個時候,必須抓緊時機,給孩子學道理,分對錯,啟蒙教育,就是正心教程,素質教養,正心就是辨別好壞,始初的修養,教他善良;人生哲學大道理的第一頁。先明白做人的道理,然後用心去掌握運用做人的真諦:信仰,行為原則。媽媽常說的話,未會做人,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不懂做人的道理,豈不是白活了嗎?媽媽還說:做人不識理,橫行霸道,作孽傷生無陰功,就是枉生人世,反天逆地的敗類。人好丶人壞出於教育。出於自己的認知自律,修養。

    我生長的過程,家庭和學校的啟蒙教育是:聽話,遵守紀律,凡事要講道理,不做醜事,不損人利己,要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行善積德,團結友愛,先學道理後學做人。沒有真理哪有真心。做人不求真理,內心必定蠱惑邪惡。

  • 3 # 流liu西瓜

    不明,何以正?!

    知曉,是個大體印象;理解,卻歸屬由入到出的認識範疇。

    明是非,方論道。

    正則是價值的取捨。

    何以明?唯學。

    思想的完善,則要腳踏實地,一步步來。

    年齡不是長大的標誌,思想的完善才是人格魅力之顯現。

    圖來自李友,謝謝!

  • 4 # 平凡2850

    先說答案

    先正心,後明理。

    正、靜、明、虛。

    先有“正”,後有“靜”;先有“靜”,後有“明”;先有“明”,後有“虛”;有了“虛”,才見“道”。

    聞道,見道,行道,方可為人。

    先正心,後明理

    在儒家的《禮記·大學》中這樣寫道: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很多人就會認為,是先格物去找尋事物之理,而後透過學習事物之理而正心誠意,進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樣的看法的前提,就發生了偏差。

    那就是,何謂格物

    很多人眼中的格物,就是研究萬物層次的道理。

    他們將格物大致分為兩個方面,物理學和邏輯學。

    物理學,講的是如何理解世界;

    邏輯學講的是如何去描述知識。

    然而,格物格到最後,就會面對兩個問題。

    一是,當格物的工具,尺度上和格物的物件相比相去甚遠,該怎麼去格?

    因為,基於格物致知的科學,他們的自下而上所擬合出來的解釋模型和原理體系,適用範圍只能是物。它們只能研究有,不能研究無。所以,量子力學這樣的微觀世界讓人難以理解。另一方面,宏觀的宇宙,在人類看來是無窮無盡的,人類所有的科學工具加起來,都無法探究宇宙的一角一隅,因此,宇宙想要研究個透徹,對人類來說也是極大的挑戰。一步步的升級科學研究的工具,這樣的升級,是沒有窮盡的。

    二是,格物最後的一個問題,怎麼格自己?

    這個問題,曾經把王陽明折磨得吐血,也把笛卡爾折磨成了精神病人。

    笛卡爾是西方第一個格自己的人,他格到最後,宣稱我思故我在。

    這和王陽明格自己得出的“吾心即宇宙”的結論差不多。

    他們的格物,在格自己的領域,再一次陷入了難以走出的困境。

    那麼,到底什麼是格物呢?什麼人才能格物呢?

    格物,將事物放在一個個的格子裡,那個格子,就是事物的常然,是他們本來就應該待著的正確的地方。

    那麼,什麼人才能格物?

    聖人君子尊道貴德,立天道,以格萬物;循天而立人道,以定萬民。

    中國文化中的格物致知和西方文化中的物理學,都無法自下而上的通達天下之始,和萬物之母,更無法致真正的萬物之理,只能研究淺層次的道理。

    在正統的華夏思想看來,樸散以為器,道散以為物,物各命其名,格物以為知。

    人因為失去了本真,而產生了匱乏,於是就有了慾望。

    人因為失去了道,而迷失在萬物叢中,進而產生了各式各樣的知識。

    那些真正的知識,被無窮無盡的智巧淹沒,而迷失了本真的人,再也無法發現真正的知識,也無法存其真,抱其道了。

    我們的社會里各種各樣不合常理的現象,都是由於這些偽巧的“知識”氾濫造成的。

    他們的出現,由於人失其真,非聖立教,他們的泛濫,更由於人失其真,追逐智巧。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說的正是這樣的現象。

    那麼,到底怎麼樣才能抱道存真,真正的通達這個世界呢?

    “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致虛極,守靜篤”,“虛心實腹”“載營魄抱一”“專氣致柔”:“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

    具體的說,就是要恬淡虛無。莊子的具體思路是“純氣之守”、“心齋”、“坐忘”、“正靜明虛”。

    那種狀態在老子那裡,被稱為玄同,在黃帝那裡,被稱為提挈天地,在莊子那裡,被稱之為齊物,同於大通,與天地並生,與萬物為一。

    如此,方為格物,如此格物,方可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而對於我這樣平凡普通的人,無法立教,無從格物,又如何去致知,正心呢?

    透過閱讀,閱讀哪些古聖之書,透過那字裡行間彌散出來的氣韻構建自己人格的大廈,透過在書中與古聖們的對話,去明白事理,通達萬物之奧。

    如此,方可致知,誠意,正心,進而修身,明白自己的命運,達成生命賦予自己的使命。

  • 5 # 復中三

    謝邀?你認為做人是先明理,還是先正心?為什麼?我認為要先正心,為什麼要心先正,因為一個人如果心不正,就是任何時侯做任何事都不會明理,象這種人往往在某些事上都會亂來,如果心正的人,就會自然會明理,假如一件事做錯了,別人批評他承認,老前輩有句這樣的話,人要心正,樹要根深,才能平安幸福。謝謝!

  • 6 # 黃有銀1

    我認為要先正心,後明理,心不正,何談理明,正其心,方能使非理消在萌芽狀態。

    慧能大師曰,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六祖指方寸福田即正心,這是透過向自己戰鬥,反省,沉澱,剔除內心負能量,不義的,歪邪的,惡意的,不正確切妄念後,讓正念的思維發揚光大,做人要做怎樣的人,你確定正心後,做人要做這樣的人,——善良,正義,強大,智慧,寬容,這正心念一直翻來覆去,從不改變,持續下去,一念永恆,時時用做人要做這樣的人要求自己,對照自己,反省自己,習慣成自然,你將日復一日地發現,自己逐漸征服內在,因為正心,導致外在和諧而理明,因為一切一切源於內心,因為正心,才與明理統一步調,正念就象發動機的引擎一樣,讓明理的行為舉止發揮到極致。

    刀劍能殺死人是真理,但正心的精神比刀劍更有力量!

    慈悲心能使暴戾化為祥和,這是毋容置疑的,我對下面關於正心言語感覺頗深。

    社會上只有劍與精神這二種力量,到頭來,劍總是對精神俯首稱臣(拿破崙)

    巖谷也好,黃銅鋪成的城牆也好,密不通氣的地牢也好,硬的不能再硬的鐵鏈也好,都抵抗不了毅然的精神力量,也就是正念的為量(莎士比亞)

    ——世界上最大的力量是無形的力量,人類最大的力量是精神的力量,因為精神的力量是無形的。

  • 7 # 真愛生命遠離剛剛

    儒家稱:“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排序大有講究,用意也大有學問。“修齊治平”,說的是正心為先,修身為要。心思不正,己德不修,此不會有大的作為。所以我認為做人必先正心,後明德。

    正心

    所謂,人之一心,得其正,則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則無一事得由於正。”現實中,一些人操履不嚴,涵養不足,其心不正當是至關重要的原因。或有虛妄之心,好高騖遠,急功近利,虛浮不實;或有陰邪之心,笑裡藏刀,口蜜腹劍,陽奉陰違,兩面三刀。

    《大學》中說:“修身在正其心者,心有所憤怒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意思是因忿怒使人生活莽撞,容易衝動;恐懼則使人畏縮不敢向前,閃爍不定。好樂使人昏迷沉溺,茫然喪志。憂懼使人翻覆不安,理智昏闇。所以首要正心,正心才得以體諒去忿怒,以大勇除恐懼,以淡泊超越好樂,以大智杜絕憂患

    明理

    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我們可以不聰明,不懂交際,但一定要大氣。在挫折中跌倒立刻 能爬起,聽到一兩句壞話立刻就釋懷,不會討厭這個憎惡那個。這是種力量,是成功者的標誌,它形成人的品格,臘梅般傲骨,翠竹般不屈,松柏般凌峰,蓮花般皎潔,海洋般大氣,山谷般謙和。

    看一個人,是看他的品德,不是看才幹。才幹可以學,品德缺失補不齊。品德常常能填補聰明的缺陷,聰明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這樣的人臉上雲淡風輕,誰也不知道他的牙咬得有多緊。他走路帶著風,誰也不知道他膝蓋上仍有曾摔傷的淤青。他笑得沒心沒肺,沒人知道他哭起來只能無聲落淚。這樣的人不矯情、不推諉、不欺騙、不賣身,他們踏踏實實,勤奮努力,在人面前毫不費力,在人背後極其努力。他們相信,沒有改變不了的未來,只有不想改變的過去。

    明理的人,他們會對人生做最大膽的冒險,做好吃最大苦的準備。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明理的人,不會有歪門邪道,他們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用慾望提升自己的熱忱,用毅力磨平困難的高山,同時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明理的人,永不會輕易放棄不該放棄的,固執堅持不該堅持的。他們懂得,一個人只有在很想得到的時候,才會怕失去。這種患得患失的感覺,正是人類許多弱點之一,可正因為此,他們才會用理智控制住自己,冷靜,堅持,向目標更近一點點,才可能真正得到此生的成功。

  • 8 # 善良平安

    你認為做人是先明理還是先正心?為什麼?

    謝邀答,這個問題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是一不是二。只要人明理,就知善惡果報。才能把自己的思想,言論,行為以崇奉孔孑老子的心行為標準,孔子《論語》和朱熹編訂《四書》是華人的是非,善惡的標準。人生價值觀的標準。這是中華民族精神之所在!

    可現代人捨棄了幾幹年來的民族價值觀,才會招來現前的災難。要消除這災難,就要從人心轉變,回頭隨順聖賢教誨,正知正見。於一切事理通達無礙,把鉛前的災難化解。

    在古時有一公案,方孝孺祖父葬他高詛父時,接連三天夢見一穿紅衣服的老者。請他延後三天下葬,他有八百人在地穴穴道底下,願意搬家,讓出這個地方。方孝孺的曾祖父按自乙預定的曰子去下葬。下葬時挖下面都是小蛇,大約七.八百條,他才曉得是那個蛇託夢給他。可他把這些蛇全都殺死了。於是這蛇投胎做他曾孫孑,就是方孝孺。方孝孺生下來時,有二個舌頭,開叉的。是來報仇的,他得罪了明成祖被滅了九族。連他老師都被殺了。他說(滅十族我也不怕丿這就是冤冤相報。

    所以我要對一切人,一切物交往。存好心,就會有好報。你害人,就招人報復你,明白這個理,一切好與壞都是自已感招的。好人好報!

  • 9 # Luzhanxiao

    明理正心是不能分先後的。明理有個過程,正心是發自內心一成不變的心態。明理在多心不正也一樣不成。心正則於明理是次要的,不明白更多道理,心正永遠是正。

  • 10 # 程欣英

    我是這麼看,只有先正了心,才有可能明理。因為正心,意味著看問題的角度一定是所有角度裡最公正的角度,能把自己抽身在外,站在一個審視了各個角度,從而選擇一個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我想,看待問題的公正性就會大大提高。因為相對公正,沒有太偏離問題的本質,自然就明理了。所以說,在一般的情況下,只要正了心,明理是緊隨其後的,自然而然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跟客戶建立很鐵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