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儒者讀書
-
2 # 魅力苗族Hmoob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這是儒家大家孔子所說的一句話,從字面意思上看,似乎現在的人很偉大,學習都是為了別人,而古代的人學習卻是為了自己。我們該如何正確理解孔子所說的這句“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呢?首先我們還是應該明確改句子出自哪裡,然後再來解釋一下句子的意思。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出自《論語·論憲》,從表面上看這句話的意思古人學而為己者私,今人學而為人為公,古人不如今人。然而古人學習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及學問,屬於″自由式″既自己的性趣而學,有點像現在的大學教育,西方中小學教育。當然了"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也可為自己謀一條生活出路。
現代人學習為了文憑,為家人,社會壓力而學,學習的東西都是為了考試,最終獲得文憑,甚至在父母的壓力下而學,沒自己的學習″愛好″,從而導致厭學,叛逆等等,如果真能像宋代大儒張橫渠所講四句那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個人,為家庭,為社會做出貢獻,又何謂今古呢!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正如上文所說,不過我覺得現在的孩子學習真的不應景這句話,沒有幾個人是願意學習的,所以談不上願意為了別人學習。
-
3 # 迷茫的大學生
這句話最早出自與《論語 憲問》,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對於這句話的究竟意思,目前爭議頗多,但大部分人認為這是褒揚為己之學,貶低為人之學。
在這種觀點下,己呢就是自己的意思,因此簡單來說就是“古時候的人們學習是為了完善自己,使自己獲得更好的發展。而現代人學習則大部分是做樣子給別人看的。因此,作者在此肯定了古人的學習目的,這倒也和孔子的崇古思想相契合。學習的最終極的目的就是“為己”,就是去提高自己的思想深度和精神品格,從而去做一個真正的有價值的人。而那種單純為了追名逐利的為人之學則是不可取的。
後來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則對於這個觀點進行了更深一步的闡述,他在勸學篇中講到了“古之學問為己”,表達了對古代學術遺風的尊崇以及對古代學者的敬仰。人首先要做一個有知識有教養的人,在這基礎上才能談什麼治國平天下。
王陽明對於這一觀點則認為了解某一個道理之後,不去實踐,反而拿大道理去壓別人,這種為人之學便是典型的假學。
這句話其實在今天看來也十分的受用,現代人的種種行為大都被賦予了價值的含義,這種行為的做出也被認為是趨利性導致的。在這其中,教育更是功利。從小人們被灌輸的思想便是好好學習,將來賺大錢、做大官,大學選專業的時候最看重的也往往不是興趣、學科的意義,而是能不能賺錢、好不好找工作。我並不覺得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畢竟現實擺在那裡。但總覺得那種不是為了提高自己、單純學習而進行的學習很累,很累。生而為人,卻不應該說抱歉。
-
4 # 星星雅人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意思是:古人學習是為了修養自身,今人學習則只是為了給別人看。
首先要指出的是,在孔子那裡,讀書的最終目的本就是做官,所謂“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子夏也有“學而優則仕”之說。
但比起有目的的讀書,孔子喜歡純粹為了快樂而讀書,“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以孔子最喜歡的弟子是顏回,因為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不過在當時現實環境的壓迫下,聖人也不得不妥協。
孔子的理想是要恢復西周的禮儀,不過迫於現實壓力(他自己也知道是回不去了),而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恢復到東周就好。
而對於讀書目的的要求,也是如此,只能妥協。
古人讀書的目的,很單純,就是提高道德修養。但在春秋的大亂之世,孔子不要求讀書人只為最純粹的目的去讀書,也鼓勵他們夾雜“做官的私心”去讀書。
但在那樣一個“禮壞樂崩”的社會,讀書就像做買賣一樣,自然是孔子不願意看到的。而那句“今之學者為人”,則更多的像是在痛斥那個禮壞樂崩的社會現狀。
但其實,這句話也可以有另一種理解,既,古人學習是為了修養自身,今人學習是為了別人,為了天下人。
因為按照孔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更兼之他所處的社會環境,一個讀書人,如果還只顧求自保,不能“殺身成仁”地入仕,為天下的安定出一份力,也是枉讀了聖賢書。因為孔子自己,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奔走於列國之間。
回覆列表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
意為古代的學者是為了充實自己而學習,但今天的學者卻是為了裝飾自己給別人看而學習。
孔子這句話實際是在批評當時的知識分子追逐功利的現象。春秋末年,禮崩樂壞,知識分子——即“士”階層——開始活躍在各個國家,出售自己的知識,求得功名富貴,代表人物為縱橫派的蘇秦、張儀。
孔子對於知識的態度類似於蘇格拉底,透過努力學習獲得知識,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獲得“真理”。但對於大多數時代的知識分子來說,學習只是他們獲得功名利祿的階梯,而他們本身,並不一定對知識抱有熱愛。
比如說蘇秦。關於蘇秦,有個著名的故事叫“懸樑刺股”,蘇秦就是“刺股”的主人翁。透過身體的疼痛刺激,蘇秦不斷學習,最終獲得成功。但蘇秦學習的初心不是為了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質,而是想要擺脫妻子、鄰居對他的鄙視,所以他的最終目標不是輔佐某國統一天下或者改善民生,而是獲得更多的榮譽和金錢。所以荀子評價縱橫派“內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難”。
說到這裡,“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實質上就是學習的初心的問題,也可以說理想。一個人的理想,決定了他的行事風格和人生上限。一個以金錢為目標的人和一個以天下為目標的人做出來的事情是不一樣的。
一個很明顯的對比,就是康有為和梁啟超。兩人本是師徒,在戊戌變法前通力合作,力圖救亡圖存。但戊戌變法不僅讓人看到了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也讓人看到了康有為的野心。康有為作《孔子改制考》和《新學偽經考》,其目的不僅是為變法找理論支撐,還意在透過否定漢以後的儒學來抬高自己,否則後來也不會有“南海聖人”,也不會師徒絕交。
而梁啟超則不同,作為“飲冰室主人”,梁啟超從來都燃著一腔熱血。面對自己的老師搞復辟,梁啟超絕不吝於謾罵。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啟超逐漸轉入引入西學,即使水平有限,他也傾盡餘生去啟發民智。在中國近代化的歷程中,梁啟超貢獻很大。
梁啟超是“為己”,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自己的家國;康有為是“為人”,為了他人的追捧,為了他人的賞賜。
結尾奉上荀子對這句話的引用:“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