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說史話
-
2 # 高紅權先生
最孝順的皇帝莫過於明朝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了。
我們知道朱厚熜原本是沒資格當皇帝的,只是因為他的大表哥朱厚照生理有問題,同時他又與前任皇帝朱祐樘血緣最近,這才被“選舉”為皇帝。
按照規定,朱厚熜應該繼承的是明孝宗朱祐樘傳下來的皇位,因此,大臣們要求朱厚熜改認朱祐樘為父親,而他自己的父親朱祐杬則要改成叔叔,總之就是讓朱厚熜換個爹。
但是,朱厚熜說啥也不幹,和群臣們發生了嚴重的爭執。最後朱厚熜勉強妥協,承認明孝宗朱祐樘為“皇考”,也就是認他為爹;而自己朱祐杬則被稱為“本生皇考”,也就是自己生物學意義上的爹。這樣,他才順利地坐上了皇位。
然而,皇位坐穩之後,朱厚熜就開始反攻倒算了。嘉靖三年,朱厚熜下旨要求為自己生父生母正式上冊封號,引起了群臣的激烈反對。以楊慎為首的數百名官員齊集左順門外,擂門大哭,要求嘉靖改變決定。
嘉靖帝大怒,下令出動錦衣衛彈壓,抓捕了二百多名官員。他下令將四品以上官員停俸,五品以下官員杖責。有一百三十四名官員受了廷杖,其中十六人被打死。
這次事件後,終於沒有人再反對嘉靖的意旨了。嘉靖終於順利地給自己的親爹朱祐杬加上了“皇考恭穆獻皇帝”的封號,廟號睿宗,而朱祐樘被他改稱“皇伯考”。
朱厚熜為了給自己的親爹掙個皇帝的名號,不惜得罪滿朝文武,釀成轟動一時的“大禮議之爭”,這份孝心確實是不小,說他是最孝順的皇帝恐怕不為過。
自孔夫子倡導“仁孝治國”以來,後世的帝王無不以“孝道”做幌子,尊奉“聖朝以孝道治天下”的治國理政格言。然而作秀的多,真孝的少, 他們的很大動機卻在於讓天下百姓守孝道,以達到維護和鞏固自己統治的目的。
從建立大一統王朝的秦始皇嬴政至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中國歷史上一共誕生了332位皇帝。其中僅有三位皇帝的廟號為“孝宗”,他們分別是晉穆帝司馬聃(dān),宋孝宗趙昚(shèn),明孝宗朱祐樘(táng)。毫無疑問,能脫穎而出,廟號被稱為“孝宗”的皇帝一定是其中最孝順的皇帝的代表。
那麼,除了這三位皇帝意外,廟號不是“孝宗”的皇帝中,有沒有也特別孝順的皇帝呢?答案是有的,其中,以親嘗湯藥的漢文帝劉恆最為有名。
現在,我們從歷史出場順序,來看看這四位皇帝誰更勝一籌。
第一位:漢文帝劉恆,孝順指數:5顆星
漢文帝劉恆(前202年—前157年),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劉盈之弟,西漢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漢高祖鎮壓了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為代王,其為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漢高祖死後,呂后專權,諸呂掌握朝廷軍政大權。前180年,呂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打盡,迎立代王劉恆入京為帝,是為漢文帝。
漢文帝劉恆的母親是薄姬,劉恆當上皇帝之後,母親體弱多病,而且終日癱倒在床上,劉恆每天都會親自伺候母親,有時突發情況來臨,所以劉恆“目不交睫、衣不解帶”在一旁伺候,餵給母親的湯藥,他都要親自嘗一嘗,確認無誤才給母親服用。
後人為了紀念他的偉業和仁政以及他的孝道,將其列為二十四孝之第二孝。
“二十四孝”的原文寫道:“前漢文帝,名恆,高祖第四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養無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藥非口親嘗弗進。仁孝聞天下。”
此外,在即位後,漢文帝還發布聖旨, 規定凡超過80歲的老人,都可以每月到縣衙門領取一定的米、肉、酒等物品,超過90歲的則可以額外得到帛、棉絮等衣料,且需要得到衙門的主要官員接待。這一自上而下的舉動,培育了社會尊老孝老的風氣。
第二位:晉穆帝司馬聃(dān),孝順指數:2顆星
司馬聃(343年-361年),晉康帝司馬嶽長子,母褚蒜子,東晉第五位皇帝生於建元元年(343年),次年被立為太子,同年晉康帝駕崩,年僅兩歲的太子司馬聃即位,尊母親皇后褚蒜子為皇太后,並由褚太后臨朝攝政。第二年改元為永和。 同年十月二十三日,將晉康帝安葬於崇平陵,十一月初九日,車騎將軍庾冰去世。
由於司馬聃年幼,所以由褚太后掌政,並由何充輔政。永和二年(346年)正月己卯日,何充去世。二月癸丑日,由司徒蔡謨與會稽王司馬昱輔政。
此後趙石虎病死,中原大亂。晉穆帝在位期間東晉朝廷先後令褚裒 、殷浩北伐,均未成功。永和十年(354年),太尉、徵西將軍桓溫北伐關中,大敗前秦。桓溫還消滅了在四川立國的成漢 ,並且於356年奪回洛陽,雖然不久就因為糧運不繼而撤退,東晉的版圖仍然有所擴大。
公元361年,司馬聃病逝,年僅18歲,諡號“穆皇帝”,廟號“孝宗”
晉孝宗司馬聃去世時年僅18歲,且其執政期間絕大部分時間是由太后掌權。史上並沒有其孝順的具體記載。因此,司馬聃的“孝宗”之廟號只能是其當時尊重太后掌權的一種體現,難以說司馬聃由多麼仁孝。
第三位:宋孝宗趙昚(shèn),孝順指數:4顆星
趙昚(shèn)生卒年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宋高宗趙構養子。南宋第二位皇帝。
後世普遍認為趙昚是
宋孝宗的孝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其一:在宋孝宗趙昚當皇帝之前,遇有金兵進犯,趙昚每每隨伺高宗左右,寸步不離。
其二:趙昚當了二十七年皇帝,前二十五年高宗趙構一直健康活著。重大政事,孝宗基本會請示高宗,遇有跟高宗意見相左的情況,或擱置或儘量按照高宗旨意行事。
其三:高宗退位後,二十五年如一日,基本每天向高宗探視、請安。每年撥付大量錢幣贍養高宗,遇高宗壽辰,更有大量禮品進獻。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高宗趙構崩於德壽宮中,趙昚聽聞後失聲痛哭,兩天不能進食,又表示要服喪三年。趙昚為了服喪,讓太子趙惇參與政事。
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1189年2月18日),趙昚禪位於趙惇,趙惇即為宋光宗。趙昚自稱太上皇,閒居慈福宮,後改名重華宮。群臣為其上尊號為壽皇聖帝,趙昚繼續為趙構服喪。
第四位:明孝宗朱祐樘(táng),孝順指數:3顆星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1487年-1505年在位,年號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 。
明孝宗朱祐樘提倡一夫一妻制,一輩子只娶一個老婆。他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史稱”弘治中興“。
朱祐樘死後廟號被稱為“孝宗”很大程度是因為他的仁政,而非孝順。
就拿朱祐樘對待仇人萬貴妃一事來說。年輕時朱祐樘因萬貴妃的迫害而得不到父愛,甚至他的父親明憲宗都不知道有他這個兒子。直到成化十一年(1475年)的某一天,明憲宗正愁自己沒兒子繼承皇位之際,偶然間從宮女張敏知道了朱祐樘的存在。之後,明憲宗派人接回朱佑樘,並將其立為太子。而皇太后為了保護太子,就親自撫養朱佑樘。但之後朱佑樘的生母紀氏就突然暴斃,就連太監張敏也吞金自殺了。所有線索都顯示紀氏是被萬貴妃所害。
但就在朱佑樘即位後,理應為生母討回公道才是,可是他卻沒有清算萬貴妃,以及萬貴妃的家人。原因就在於他的寬仁大量,不希望冤冤相報。
透過對上面四位史上相對孝順皇帝的分析,可見,漢文帝劉恆才是真正的最孝順的皇帝,雖然他的廟號不是”孝宗“但他遠遠配得上”孝宗“這個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