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國殤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墜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白話譯文:戰士手持吳戈身披犀甲,敵我戰車交錯刀劍相接。旗幟遮天蔽日敵眾如雲,飛箭交墜戰士奮勇爭先。敵軍侵犯我們行列陣地,左驂死去右驂馬受刀傷。兵車兩輪深陷絆住四馬,主帥舉起鼓槌猛擊戰鼓。殺得天昏地暗神靈震怒,全軍將士捐軀茫茫原野。將士們啊一去永不回返,走向迷漫平原路途遙遠。佩長劍挾強弓爭戰沙場,首身分離雄心永遠不屈。真正勇敢頑強而又英武,始終剛強堅毅不可凌辱。人雖死亡神靈終究不泯,您的魂魄不愧鬼中雄英!擴充套件資料:《九歌·國殤》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作品。這是追悼楚國陣亡士卒的輓詩。此詩分為兩節,第一節描寫在一場短兵相接的戰鬥中,楚國將士奮死抗敵的壯烈場面;第二節頌悼楚國將士為國捐軀的高尚志節,歌頌了他們的英雄氣概和愛國精神。全詩生動地描寫了戰況的激烈和將士們奮勇爭先的氣概,對雪洗國恥寄予熱望,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的高尚感情。詩篇情感真摯熾烈,節奏鮮明急促,抒寫開張揚厲,傳達出一種凜然悲壯、亢直陽剛之美,在楚辭體作品中獨樹一幟。作者簡介:屈原(約前340—約前278),戰國時期楚國政治家,中國最早的大詩人。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學識淵博,初輔佐楚懷王,任三閭大夫、左徒。主張對內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後因楚國政治腐敗,首都郢被秦攻破,既無力挽救,又深感政治理想無法實現,遂投汨羅江而死。他寫下了《離騷》《天問》《九章》《九歌》等許多不朽詩篇。其詩抒發了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表達了對楚國的熱愛,體現了他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和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在吸收民間文學藝術營養的基礎上,創造出騷體這一新形式,以優美的語言、豐富的想象,融化神話傳說,塑造出鮮明的形象,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對後世影響很大。其傳世作品,均見漢代劉向輯集的《楚辭》。
九歌·國殤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墜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白話譯文:戰士手持吳戈身披犀甲,敵我戰車交錯刀劍相接。旗幟遮天蔽日敵眾如雲,飛箭交墜戰士奮勇爭先。敵軍侵犯我們行列陣地,左驂死去右驂馬受刀傷。兵車兩輪深陷絆住四馬,主帥舉起鼓槌猛擊戰鼓。殺得天昏地暗神靈震怒,全軍將士捐軀茫茫原野。將士們啊一去永不回返,走向迷漫平原路途遙遠。佩長劍挾強弓爭戰沙場,首身分離雄心永遠不屈。真正勇敢頑強而又英武,始終剛強堅毅不可凌辱。人雖死亡神靈終究不泯,您的魂魄不愧鬼中雄英!擴充套件資料:《九歌·國殤》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作品。這是追悼楚國陣亡士卒的輓詩。此詩分為兩節,第一節描寫在一場短兵相接的戰鬥中,楚國將士奮死抗敵的壯烈場面;第二節頌悼楚國將士為國捐軀的高尚志節,歌頌了他們的英雄氣概和愛國精神。全詩生動地描寫了戰況的激烈和將士們奮勇爭先的氣概,對雪洗國恥寄予熱望,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的高尚感情。詩篇情感真摯熾烈,節奏鮮明急促,抒寫開張揚厲,傳達出一種凜然悲壯、亢直陽剛之美,在楚辭體作品中獨樹一幟。作者簡介:屈原(約前340—約前278),戰國時期楚國政治家,中國最早的大詩人。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學識淵博,初輔佐楚懷王,任三閭大夫、左徒。主張對內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後因楚國政治腐敗,首都郢被秦攻破,既無力挽救,又深感政治理想無法實現,遂投汨羅江而死。他寫下了《離騷》《天問》《九章》《九歌》等許多不朽詩篇。其詩抒發了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表達了對楚國的熱愛,體現了他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和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在吸收民間文學藝術營養的基礎上,創造出騷體這一新形式,以優美的語言、豐富的想象,融化神話傳說,塑造出鮮明的形象,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對後世影響很大。其傳世作品,均見漢代劉向輯集的《楚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