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在讀高一,重點班,很喜歡樂器,想去學,不知道該不該去學?
2
回覆列表
  • 1 # 聞魯生

    通常來說,藝術是個只宜心領神會的寬泛概念,涵蓋諸如音樂、詩歌、書畫、戲劇、影視、散文、小說 …… 換個說法,藝術幾乎就是一個高中生的全部業餘生活。流行當下的形而上學的所謂“素質教育”,將藝術扭曲為某門吹拉彈唱之技藝,分明潛移默化精神狀態,僵硬物化成分數,真正荒唐絕頂!“藝術緒論”作為課程,應是大學後ABC了。因之而言,一個不知藝術為何物的高中生,只能教人懷疑,心智是否正常?

  • 2 # 許科雲

    高中應該學點藝術嗎?

    該生已經進入了高中一年級重點班,這是全社會的普遍現象,到了同學們拼成績的緊要三年,如果學藝會佔用你的寶貴學習時間,人家都在攻讀,你去學藝,在學習上你會掉隊的,我知道高中生是怎樣的苦,幾天洗不成澡,捧著書睡去了,腳在盆中手還不離書,特別到高三臨考,所有人都有體會"哪是人過的日子",都在競爭,你落後了就幾代人的事了。所以不主張高中期間去學藝。

    你的學藝時間已錯過了,本是幼兒園5~6歲就學藝,小學畢業就學完拾級了,對那些沒發展前途的就此結束,好生可以不丟功繼續努力,將來也可作藝考生,特長生、這種幼學從不丟功的學生只要鞏固複習,加強理論學習就行,可對於一竊不通的生手那就難了。

    沒有入山門的人不知道,這種愛音樂如醉的人,口中心中都不忘音樂,很難靜心,他心中的喜悅都反應在嘴中的哼哼呀呀,如果再不收心,一旦與樂器沾邊,一定會影響學習的。

    我的學生基本都是小學畢業保證學完拾級二胡,他們高考結束了又回到我這裡,利用一個暑假從頭複習,恢復丟掉的練功,這只是為開學進入大學成藝術骨幹準備的。

    凡成績在班上中等偏下的學生,他們就實行兩條腿走路,一直到高考,都不肯離我,一有假期就過來提高二胡技藝,十年的辛苦學藝,沒有藝術的學生只能上技術學校去,抓住藝術不丟的利用這十年的拼博的學生,還會考進本科藝術院校。所以,每位同學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你既然有先天的聰明大腦就埋下頭來認真讀完高中吧!

    我有幾個學生小時沒學藝,高考結束後一個暑假學完了二胡1~10級的音階練習曲,學會拉《三門峽暢想曲》《賽馬》等曲,時間緊,只能打下基礎,熟練掌握七個傳統調的轉調,知道各種技巧,能對著書自已拉出腔調來,當然達不到情感了,對於嫻熟度這靠他四年大學中抽空練習,這就是最好的理想!

  • 3 # 尤年1

    可以學啊,這要看你是怎樣學,學什麼。

    高中是以學習為主,這是對的。但同時學一些書法、繪畫、音樂等等都是可以的,以此來調節枯燥緊張的學習生活,增添業餘生活樂趣。完全可以很有必要。

    若要是想考藝術專業,可能就不太現實了。

  • 4 # 汝心光明

    高中不應讀死書,這個時期以我個八鹹受,威知最靈,求知最旺,接受最強的時期,我高中時期,閆學3簡譜,二胡笛子,基健樂理等知識,廣閱群書,政,經,哲,小說,傳記,歷史名著,一生受益非淺,辦今快八十歲,仍保持這些愛好,生活充實,很有獲得威!

  • 5 # 蘭竹ZLZ

    特別是在考大學前或快畢業的時候,要以學習為重:因為那是高中生最重要的時刻。

    我住在北京理工大學,也和新大一的學生們聊起過,他們上高中的時候的壓力很大,其重要一部分原因是:怕考不上大學,高中是否白讀了?

    他們在高中時也組建過小樂隊,舞蹈班等,只是為了讓自己不要總那麼緊張。

    只要安排好時間,在上高中的時候,學點兒藝術應該無大礙,比如手風琴,吉他等等。

    但是一定要把學習放在首位,因為這是高中學生的本職。

  • 6 # 故事老柏楊

    我認為,不論是小學和初中,還是高中和大學,適當學點藝術是必要的。適當抽出一點兒時間,學習一些藝術知識和技能,對人的一生都會有有益的影響。第一,藝術知識和技能學習,可以調節緊張的學習情緒。比如,學點音樂知識或自己進行一些簡單彈奏,可以調節疲勞和情緒,有益於高效學習和工作。

    第二,藝術知識和技能學習,可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過度重複性的學習,不一定有好的效果,用藝術學習進行一些調節有利無害。

    第三,藝術知識和技能學習,有益於身體健康。心情愉悅下的學習,對身體健康也是益的。

    總之,學習藝術知識和技能,是要佔用高中同學的一些時間,但是,只要時間和課程安排合理,益處大於弊端。

  • 7 # 朱先生雜談

    筆者家的兒子,今年是大三,現就讀於南京大學。

    說起來和您家寶貝很類似,高中的時候,也在重點高中重點班就讀。希望我家孩子的一些過往,能給您一絲的參考。

    高中和小學初中不一樣,孩子的競爭對手檔次不一樣了,我們這裡是縣市,就按我們這裡說,初中的時候,孩子的對手是一個鎮範圍,高中的時候,是一個縣的範圍,和孩子類似水平的,或者超過孩子的水平的,基本是30-50倍的樣子,這是理論上的,事實上的人數會更多點,

    能進入重點高中的,都不是善茬。就算是普通班的的,也都很優秀,平常考試時候分差基本上很少。重點班的考不過普通的,比比皆是。高中時候,1分往往就是10多個人排名。到了高二,高三,學校一般會繼續調整重點班人員,如果是班上排位落後的,不排除調整到普通班。同樣,普通班的也是有機會,逆襲進重點班。孩子在重點班,你個人可以偷偷地有一點自豪感,但是不能讓孩子存在優越感,那樣的話就會十分危險。

    高一很重要,高一很重要,高一很重要,關鍵的事情說三遍。

    因為對手不一樣,初中考試時候正常的第一第二沒有了,排名甚至排到百名外。期中一次沒有事,期末還這樣的話,有的孩子心理素質不好的,就會產生自暴自棄的可能。

    筆者的兒子,中考語文失誤,高一進重點班時候,排名是班裡最後一名,學號53 ,四個重點班,入學排名應該在200名外。小學、初中年級排前習慣了,我猜測兒子心裡上會有點不平衡,我就和兒子開玩笑說,這個名次好,下次考試,你就算考個班上40名,你也是學習進步最大的學生。兒子的表現,作為父親的我一直很欣慰。高一上期中,年級120,班級35.期末年級90,班級17。到高三正常年級10-50之間徘徊,高考年級25左右。

    高中階段除了和同學比,更重要的是和自己比,要把自己的成績穩步提高就可以了。

    同學中真有天才,鬆鬆垮垮的,也看不出用功的主,每逢考試,正常年級前幾,能讓人鬱悶的無話可說。兒子班上的學霸,受邀去隔壁班分享學習經驗,這主上臺第一句話,就是人聰明,天分,沒辦法。相信隔壁班的同學們心頭一片烏雲是不可避免了。

    對於這樣的對手,要科學的引導孩子,承認他們強大,但不是你不去繼續加油甚至超越他們的理由。

    我們習慣說的男人投胎是三次,出生、高考、就業。女人投胎是四次,出生、高考、就業、嫁人。高中已經到了一個競爭最激烈的時候,從幼兒園開始15年的起早貪黑、風風雨雨,一切都是看最後三天的那個結果。到了高中,你已經沒有選擇其他愛好的權利。

    玩遊戲也罷、愛好音樂美術也罷,高中期間主次之分,側重鬆緊把握更要科學。讀傻書不行,痴迷愛好更不行。

    高中的孩子正逢叛逆期,是開始有自己想法的階段,因此高中的學習,自覺性到了起最關鍵作用的階段。做父母的教育溝通的時候,多說不行,不說更不行,一定要把握好度。少批評,多鼓勵。不批評,多鼓勵。不是原則問題,順為主,多鼓勵。

    如果學樂器是孩子提出來的,可以和他商議在寒暑假的時候,再適當考慮。如果不是孩子提出來的無關學習的想法的話,作為父母現在也不是想這些的時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祖國詩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