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陪娃日誌
-
2 # 故事老柏楊
婆媳關係較為複查,當然,有處得特別好的,但大部分處得不怎麼樣,這可能已經成了千年歷史難題了(哈哈哈,是玩笑話)。俗話說得好,“兩好擱一好”,婆媳雙方都努力,才能處得好。
第一,要處好婆媳關係,首先要消除心理障礙。為什麼這麼說呢?婆媳關係處不好,根源是心理因素在做怪。我們經常能聽到一些中年婦女在抱怨,上沒遇到好婆婆,下沒娶上好兒媳,好像她是這個世界上命最苦的人。事實果真如此嗎?不見得,如果往上推,恐怕婆婆也這麼說,往下延,兒媳也會怎麼想。其實,這就是一種心理原因,原本上,婆媳從心底裡就沒把對方當做自家人。
比如,同樣一個小矛盾,如果發生在母女之間,可能也會爭吵。但既使吵得再歷害,事後很快就煙消雲散了,不久,彼此便很可能忘得一乾二淨。假如這個衝突發生在婆媳之間,恐怕就沒那麼簡單了,輕者,婆媳大戰幾個回合,重者,很有可能彼此忌恨一輩子。
因此,婆媳雙方從心底裡,就應該有意識地消除這種不利因素。彼此都要尊重對方,要像對待親密朋友一樣,對待對方。將彼此間的交往建立在友誼之上,而不是傳統理念中的婆媳關係上,實現彼此的親誼交滆,而不是誰必須服從誰。
第二,要處好婆媳關係,就要降低權力慾望。婆媳關係不好,很大的原因是以“我為中心”的權力慾望在作怪。作為婆婆,深受幾千年的封建思想影響,總想維護自己在家中的權威,取得自己在這個家中的絕對領導權。而媳婦,也毫不示弱,看不貫婆婆的處事態度和方法,認為自己的想法更符合實際,對這個家更有利。
這種以我為中心的權力之爭,會隨著家庭矛盾的增加,會越演越烈。加上婆媳之間兩個家庭兩種文化,兩個理念,一些雞毛蒜皮的事,不斷升級為不可調和的大隔閡。
因此,婆媳之間,都要特別注意這一點,儘量剋制自己的權力慾。俗話說得好,“心底無私天地寬。”“各讓三尺又何防?”不管是誰做主,都是為這個家好。
第三,要處好婆媳關係,就要處理好利益關係。婆媳關係不好,利益之爭也是因。如果婆婆所生子女多的話,這種矛盾就會更加突出。從婆婆角度看,就怕某個媳婦獲得的利益太多,而讓其他子兒吃了虧。而兒媳呢,就怕婆婆給別人多,而給自己的少。這種心理交織在一起,互不相讓,矛盾怎能不升級?
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地處理家庭經濟問題,可能是避免和化解矛盾的主要方法。特別是公婆,在涉及經濟利益問題上,不要偏三向四,儘量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讓大家心服口服。兒子兒媳,不要斤斤計較,儘量把利益看淡一點兒。
第四,要處好婆媳關係,就要調整好彼此的心態。許多婆媳關係緊張,就是因為婆媳之間,各自心態不正。大部分婆婆的心態是,辛辛苦苦把兒子拉扯大,娶了媳婦就忘了娘了,總有一種委屈感和不平衡感。兒媳呢,也是委屈和不平衡,父母把自己養大,沒有好好孝敬父母一天,就到了婆婆家,為婆家操勞,還要受公婆的管教。
如果都是這種心態,能處好關係才怪。因此,婆媳彼此必須調整這種心態,多換位思考,多為對方著想,最終才能處好。
總而言之,婆媳之間,只要能夠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調整好彼此的心理和心態,正確處理好權力和利益關係,就能處理好彼此關係。
回覆列表
保持界限、保持距離、降低期待。
對對方要求太高,而又不願意付出太多,是大多數婆媳矛盾的原因。
所以,二者降低期待最好。想明白,沒有中間那個男人,婆媳二人只不過是陌生人,沒必要給對方太多的要求和期待。
沒有太高的期待,自然沒有失望,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矛盾了。
另外,距離真的產生美。有條件能不住在一起,儘量不住在一起。否則消耗的不僅是婆媳關係,還有夫妻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