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紙的出現是在東漢,為何在戰國出現了“紙上談兵”的典故呢?
紙的出現並不是在東漢,而是在西漢初期,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不過西漢的紙很粗燥,並沒有被廣泛運用,而造紙術經東漢的蔡倫改良後,才被逐漸推廣。
說了完了紙,我們接著說紙上談兵。
這個詞語幾乎是家喻戶曉,意識就是在紙上進行打仗很厲害,也就是打仗的理論很豐富,但是實戰卻不行,現在比作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是貶義詞中的VIP。 不過只要說起這個成語,大家就會立即想到“背鍋俠”趙括,因為感覺這是詞語就是為他而發明的,而讓他得到這頂“桂冠”的是秦趙之間的決戰——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前期,是秦國的王齕對陣趙國的廉頗,廉頗經過幾次小敗之後,選擇了堅守不出,使勁加固城池,這讓秦國的王齕無可奈何,但是這場戰爭秦趙都拖不起了,因為這是一場雙方出戰兵力達百萬的戰爭,即使富饒的秦國也扛不住如此大的軍費開支。
就在雙方上層領導都想決戰的時候,秦國換成了白起,而趙國換成了趙括,為何趙王要換上趙括呢,這是因為趙括有個厲害的爹,馬服君趙奢,並且趙括自幼熟讀兵書,軍事理論連趙奢都辯不過他。 結果,長平一戰趙括身死名列,而他也被所有人認為是導致秦趙長平之戰的罪魁禍首,其實,趙括只能為趙國軍事上的失敗負責,導致趙國失敗的原因有很多,趙括背後的趙王其實才該為這場戰爭負主要責任,這裡暫不論。
所以,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趙括也是極為恰當的,但這個詞語卻不是那個時候發明的,也就是說,因為紙的出現在漢朝,而趙括生活的年代是東周時期的戰國。
那麼,這個成語為何會成為趙括的代名詞呢?
據查證,關於趙括紙上談兵的最早記載,應該是《上下五千年》中“紙上談兵的趙括”,這個故事是說趙括是紙上談兵,但並不是說這個成語來源於趙括。 明確把紙上談兵的出處定在長平之戰時趙括身上的,大概要源自於《現代漢語詞典》了,其實紙上談兵作為成語形成的時間在清代,和趙括那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曾說:現有這樣詩人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這大概就是對這個成語最早的應用了。 飛魚說: 綜上所述,趙括只是符合紙上談兵講的意思,也就是說戰國時期出現了趙括的故事,但那時還沒有紙上談兵之說,這個成語成為趙括的代名詞,也只是後來人給他扣上的大帽子罷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當趙括把四十餘萬趙兵帶進白起的包圍圈時,這個鍋他揹著就不虧了,滿腹軍事理論,打起仗來卻急功冒進,活生生地葬送了幾十萬的性命,也順帶把趙國強大一併葬送了,這個鍋他揹著,其實不虧。
對此,您怎麼看呢?
眾所周知,紙的出現是在東漢,為何在戰國出現了“紙上談兵”的典故呢?
紙的出現並不是在東漢,而是在西漢初期,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不過西漢的紙很粗燥,並沒有被廣泛運用,而造紙術經東漢的蔡倫改良後,才被逐漸推廣。
說了完了紙,我們接著說紙上談兵。
這個詞語幾乎是家喻戶曉,意識就是在紙上進行打仗很厲害,也就是打仗的理論很豐富,但是實戰卻不行,現在比作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是貶義詞中的VIP。 不過只要說起這個成語,大家就會立即想到“背鍋俠”趙括,因為感覺這是詞語就是為他而發明的,而讓他得到這頂“桂冠”的是秦趙之間的決戰——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前期,是秦國的王齕對陣趙國的廉頗,廉頗經過幾次小敗之後,選擇了堅守不出,使勁加固城池,這讓秦國的王齕無可奈何,但是這場戰爭秦趙都拖不起了,因為這是一場雙方出戰兵力達百萬的戰爭,即使富饒的秦國也扛不住如此大的軍費開支。
就在雙方上層領導都想決戰的時候,秦國換成了白起,而趙國換成了趙括,為何趙王要換上趙括呢,這是因為趙括有個厲害的爹,馬服君趙奢,並且趙括自幼熟讀兵書,軍事理論連趙奢都辯不過他。 結果,長平一戰趙括身死名列,而他也被所有人認為是導致秦趙長平之戰的罪魁禍首,其實,趙括只能為趙國軍事上的失敗負責,導致趙國失敗的原因有很多,趙括背後的趙王其實才該為這場戰爭負主要責任,這裡暫不論。
所以,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趙括也是極為恰當的,但這個詞語卻不是那個時候發明的,也就是說,因為紙的出現在漢朝,而趙括生活的年代是東周時期的戰國。
那麼,這個成語為何會成為趙括的代名詞呢?
據查證,關於趙括紙上談兵的最早記載,應該是《上下五千年》中“紙上談兵的趙括”,這個故事是說趙括是紙上談兵,但並不是說這個成語來源於趙括。 明確把紙上談兵的出處定在長平之戰時趙括身上的,大概要源自於《現代漢語詞典》了,其實紙上談兵作為成語形成的時間在清代,和趙括那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曾說:現有這樣詩人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這大概就是對這個成語最早的應用了。 飛魚說: 綜上所述,趙括只是符合紙上談兵講的意思,也就是說戰國時期出現了趙括的故事,但那時還沒有紙上談兵之說,這個成語成為趙括的代名詞,也只是後來人給他扣上的大帽子罷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當趙括把四十餘萬趙兵帶進白起的包圍圈時,這個鍋他揹著就不虧了,滿腹軍事理論,打起仗來卻急功冒進,活生生地葬送了幾十萬的性命,也順帶把趙國強大一併葬送了,這個鍋他揹著,其實不虧。
對此,您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