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佛嶺景區
千佛嶺為恆山支脈,在天峰嶺正南偏西約25公里處。這裡,一個個清秀多姿的孤峰排列有致,一叢叢吐翠滴玉的松柏遍佈山谷,一片片奇花異草披滿峰頭崖畔,珍禽鳴唱林間枝頭,異獸出沒不定。既是北國風光,又融江南景色,真可謂一處得天獨厚的人間仙境。嶺上烏龜石、駱駝石等奇蹟生動有趣。
2、恆山松
恆山松,風格別緻,形狀奇特。其中,有四株形狀奇特的唐代古松,人稱這為“四大夫格”。這四株古松,根部懸於石外,緊抓岩石,傲然挺立,氣勢不凡,別具風格。
3、金龍峽
金龍峽,居於天峰嶺和翠屏峰之間,峽谷幽深,峭壁側立,石夾青天,最窄處不足三丈。這裡是古往今來的絕塞天險,交通要衝。
4、琴棋臺
會仙府西北有一片2.5平方米的方形岩石,臺平如砥,臺上殘棋一局,臺巖上刻“琴棋臺”三個大字。琴棋臺除留有歷代文人題詩外,臺畔峭壁上還刻有“悟道仙蹤”,“一局爛柯”,“鬥北一柱”,“仙山顯嶽”,“石壁凌雲”等題刻。
5、白龍王堂
白龍王堂是恆陰唯一的一片較為開闊的綠色平臺,由於嶽陰非常陡立,日照不易,生態環境良好,林木茂密,松柏蒼翠。南有玄嶽,靜以面壁;北臨神川,樂以開懷;東臨幽谷,閒以採珍;西有清泉,悟以品茗。紅牆綠瓦,綠樹掩映,自古為隱仙高道的修道處。
擴充套件資料:
1、地質特點
恆山是經歷次造山運動和歷次地殼升降運動形成的一座斷層山,岩層為古老的寒武紀奧陶系石灰岩,距今已有五億年。基岩面積裸露,風化破碎嚴重,峰巒均呈尖形,溝谷切割較深,相對高差達1000米以上。整個山脈由東北向西南延伸數百公里,被譽為“峙中華之坊表,鞏神京之翊衛”的寒疆第一山。恆山山脈始於太行山,橫跨塞外,東連燕山,西跨雁門,南障三晉,北瞰雲代,東西綿延五百里(橫跨今山西寧武、朔州、代縣、應縣、繁峙、山陰、渾源、靈丘等縣),是海河支流桑乾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
2、地形地貌
恆山,中華五嶽之北嶽。其山脈祖於陰山,發脈於管涔山,止於太行山,沿東北走向蜿蜒而來,奔騰起伏,橫亙塞上,東西綿延五百里,錦繡一百零八峰。恆山主峰天峰嶺位於渾源縣境內,海拔2016.1米,號稱“人天北柱”、“絕塞名山”,疊嶂拔峙,氣勢雄偉,被譽為北國萬山之宗主。
參考資料:
1、千佛嶺景區
千佛嶺為恆山支脈,在天峰嶺正南偏西約25公里處。這裡,一個個清秀多姿的孤峰排列有致,一叢叢吐翠滴玉的松柏遍佈山谷,一片片奇花異草披滿峰頭崖畔,珍禽鳴唱林間枝頭,異獸出沒不定。既是北國風光,又融江南景色,真可謂一處得天獨厚的人間仙境。嶺上烏龜石、駱駝石等奇蹟生動有趣。
2、恆山松
恆山松,風格別緻,形狀奇特。其中,有四株形狀奇特的唐代古松,人稱這為“四大夫格”。這四株古松,根部懸於石外,緊抓岩石,傲然挺立,氣勢不凡,別具風格。
3、金龍峽
金龍峽,居於天峰嶺和翠屏峰之間,峽谷幽深,峭壁側立,石夾青天,最窄處不足三丈。這裡是古往今來的絕塞天險,交通要衝。
4、琴棋臺
會仙府西北有一片2.5平方米的方形岩石,臺平如砥,臺上殘棋一局,臺巖上刻“琴棋臺”三個大字。琴棋臺除留有歷代文人題詩外,臺畔峭壁上還刻有“悟道仙蹤”,“一局爛柯”,“鬥北一柱”,“仙山顯嶽”,“石壁凌雲”等題刻。
5、白龍王堂
白龍王堂是恆陰唯一的一片較為開闊的綠色平臺,由於嶽陰非常陡立,日照不易,生態環境良好,林木茂密,松柏蒼翠。南有玄嶽,靜以面壁;北臨神川,樂以開懷;東臨幽谷,閒以採珍;西有清泉,悟以品茗。紅牆綠瓦,綠樹掩映,自古為隱仙高道的修道處。
擴充套件資料:
1、地質特點
恆山是經歷次造山運動和歷次地殼升降運動形成的一座斷層山,岩層為古老的寒武紀奧陶系石灰岩,距今已有五億年。基岩面積裸露,風化破碎嚴重,峰巒均呈尖形,溝谷切割較深,相對高差達1000米以上。整個山脈由東北向西南延伸數百公里,被譽為“峙中華之坊表,鞏神京之翊衛”的寒疆第一山。恆山山脈始於太行山,橫跨塞外,東連燕山,西跨雁門,南障三晉,北瞰雲代,東西綿延五百里(橫跨今山西寧武、朔州、代縣、應縣、繁峙、山陰、渾源、靈丘等縣),是海河支流桑乾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
2、地形地貌
恆山,中華五嶽之北嶽。其山脈祖於陰山,發脈於管涔山,止於太行山,沿東北走向蜿蜒而來,奔騰起伏,橫亙塞上,東西綿延五百里,錦繡一百零八峰。恆山主峰天峰嶺位於渾源縣境內,海拔2016.1米,號稱“人天北柱”、“絕塞名山”,疊嶂拔峙,氣勢雄偉,被譽為北國萬山之宗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