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靈魂的感觸
-
2 # 幾葦渡
為什麼明英宗要殺于謙,因為于謙“愛國而不忠君”!君=朱祁鎮。
當年土木堡之變,22歲的朱祁鎮被瓦剌抓了俘虜。瓦剌企圖和大明談條件,最起碼用皇帝換點錢吧。誰知道51歲的于謙竟然在朝堂上高呼“社稷為重、君為輕”,放著皇帝親兒子兩歲的朱見深不擁立,另找了弟弟21歲的朱祁鈺來繼位。此罪一。
誰都沒想到派出的和談使臣,直接就把太上皇帶回來了,弄得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不管朱祁鎮和朱祁鈺兄弟見面是什麼場景,但哥哥被弟弟給軟禁在南宮,進行了各種封鎖。基本的物質條件也很差,一直七年時間。對於這個狀況,于謙也沒說話。此罪三。
坐穩了龍椅的朱祁鈺,已經不顧及在南宮軟禁的哥哥,堅持要廢了侄子朱見深的太子名分,把繼承權給了獨生子朱見濟。在這個問題上,于謙最後也投了贊成票。此罪四。
冥冥之中,又是誰也沒想到,立為太子的朱見濟在第二年就死了,只有五歲。而朱祁鈺再也沒生兒子。幾年後,又病病殃殃。被軟禁了七年的哥哥朱祁鎮看到了機會,一些大臣也發現了機會,於是“奪門之變”成功了。廢了朱祁鈺的皇帝稱號,殺了于謙。
朱祁鎮對於謙一定是恨的,因為並不忠於他,至於“北京保衛戰”的功勞已經成為過去。于謙在朝廷的人緣也不會好,各派新勢力也都樂得皇帝把他給辦了。
對於皇帝來講,忠於大明只是必要條件,到底忠於誰才是充分條件。所謂後來的後悔,並不是內疚,而是使得自己名聲不好的託詞。咋麼辦,沒有好辦法。到了朱見深繼位,來個平反昭雪。把責任推到前朝某些大臣身上了事。 這就是帝王心術。
-
3 # 美麗青春您真痘
于謙(1398—1457),字廷宜,號節庵,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歷經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四位皇帝。
于謙的一生可高度概括為:對朱高力煦一罵成名;平反冤案,懲治惡史,百姓愛戴,為其立生祀;任河南山西巡撫,政績突出,被稱為“於青天”;夫人董氏病逝,一生無娶;領導北京保衛戰。1449年土木堡之戰後于謙堅拒南遷,力擁景帝上位,全力抗戰,保衛了北京城,保衛了大明朝,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明英宗對如此功臣痛下殺手有以下幾點原因:1、中國王朝自古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于謙是景泰帝的權臣,英宗對他其弟恨之入骨, 再登皇位後必須打擊景泰舊臣。
2、土木堡之變導致22歲的明英宗朱祁鎮被俘。也先企圖用英宗要挾明朝,于謙朝堂上當眾高呼“社稷為重、君為輕”,拒絕和談並領頭擁立異母弟弟朱祁鈺上位。
3、明英宗被放回後被代宗軟禁7年,于謙支援並擁護朱祁鈺為皇帝。
4、于謙支援朱祁鈺廢太子朱見深,立代宗獨生子朱見濟為太子。
5、不殺于謙,奪門復位名不正,言不順。
于謙被殺罪名是“迎立外藩”。但迎立外藩是要用金牌召喚藩王入京的,而於謙沒動過金牌。於是英宗給安了個“意有之”的罪名殺掉了于謙。
于謙死後,明朝少一社稷臣,帝國國勢就此中衰,對士風臣心摧殘不可估量。文官集團逐漸結黨謀私、不顧國政的墮落之途,亦由此而發端。
-
4 # 鹹魚茶館
一句話,於少保犯了幾乎所有中國式職場大忌,領導人必須辦他。
1、不拿領導當菜,這就是中國職場最大的忌諱,抱著企業利益高於一切這種傻叉想法的人,統統活不過兩集。於少保就是抱著“大明利益高於一切包括那個二百五皇帝”這塊石碑慘死的,英宗還在也先那裡視察,你就敢去工商局把法定代表人換了,還給所有分公司下令,朱祁鎮帶也先過來不準接待。你膽兒真夠肥的,這就算了,英宗回來了,你聰明點就挑唆景泰帝把他咔嚓了,免得將來算自己的老賬。或者你就私下去給前領導拜拜年,緩和一下關係,以後也可以少點風險,結果你不尿人家這壺,只會埋頭做事。真是一丟丟也不把領導放眼裡,他反水成功能夠容下你嗎,用痔瘡也能想明白。
2、專門得罪小人,職場人際完全沒有。每個公司裡面都有兩種人,能力極強的實幹型,能力負數的馬屁精,實幹型如果情商高一點,即使不和馬屁精扎堆,也不會去冒犯他們。寧願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和君子犯膩,他只會和你就事論事,招了小人,他就會把你整個人否了。而且通常情況下,小人很會哄領導高興,自己爸媽生日都不知道但知道領導體溫升降,他們最強悍的就是專門提領導喜聞樂見的建議,然後交給老實人執行。於少保得罪了小人徐有貞(而且還一度想宰丫的),自己還和老闆朱祁鎮犯葛,雙重作死,隨便刨個坑就把他辦了。
3、能力比領導還強,並且不知道收斂。這也是於少保職商負數的最大表現,英宗舉全國精銳被也先打得像花瓜似的,你帶著一幫子老弱殘兵把也先虐了。朱祁鎮:和你比人家真的是二百五羅。最可氣的是老百姓還那麼愛戴你,工作上完全沒毛病,金星見了你也只能說完美。下屬能力比領導強很常見,但你得有缺點讓領導握著,這樣領導才有安全感啊。張居正那麼牛同樣給大明續命,但貪得一塌糊塗,這種人領導用著多爽。你這全身上下沒有一塊彆扭肉,那就只能肉體上消滅你了。
所以于謙卒。
經過這次教訓後,于謙學乖了,成了一個處事圓滑,不與人爭鋒芒的情商大師,隨便怎麼擠兌也捧著對方,老闆愛他到不行,都想封他當娘娘了。
-
5 # 歷史大學堂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特殊的時代,可以說這個朝代的大部分時期是極為黑暗的。似乎中國曆朝歷代的腐朽之處都被他所繼承 ,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皇帝昏庸、宦官專權、貪汙腐化、嚴刑峻法······
明朝中期發生了一件事,對於後人影響巨大,甚至可以說是決定了大明的氣數將盡。這件事就是于謙被殺,于謙死了,一個一心為國,於危難之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的忠臣死了。他的死對於整個官場來說,實在是一場“大地震”,此後的明朝雖然維持了一百多年,但實在是苟延殘喘。
圖1 于謙側身像
我們把時間定格在明英宗時期,當時發生了一件令大明蒙羞的事件,即“土木之變”。朱祁鎮即位後,在司禮監大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由於指揮不當,致使五十萬大軍覆沒殆盡。於是,王振被群情激奮地軍士打死,就連皇帝也成了俘虜。這時候,國內是群龍無首,該怎麼辦呢?一些大臣聽到這個訊息後驚慌失措、六神無主,一些則主張南遷。真是“國危思良相”,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時任兵部侍郎的于謙站了出來,力排眾議,認為“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孫太后下了道懿旨,立英宗之弟朱祁鈺為皇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並立英宗之子朱見深為太子。就這樣,朱祁鈺即位,也就是明代宗,代宗升于謙為兵部尚書,予以重任。
也就在這個時候,也先已經兵臨城下,于謙毫不慌張,指揮眾人,經過一系列殊死的抵抗,終於擋住了也先的進攻。在這次北京保衛戰中,明軍斬首萬餘,九萬多瓦剌兵潰散逃亡,使得也先狼狽撤兵。也先敗退後,加之內部出現了矛盾,便決定議和,並願歸還英宗皇帝。這可真是個難題,英宗回來了該如何妥善安置呢?儘管代宗皇帝內心一萬個不情願,但拗不過眾臣,於是便與也先議和,將英宗迎了回來。英宗迎回來後,代宗將其安置在南宮,派人嚴密監控,杜絕和外界的聯絡,與階下囚的生活無異。英宗也早已死了心,安於現狀。
圖2 朱見深(1447年—1487年),即明憲宗
過了幾年,代宗廢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可是,天不遂人願,朱見濟命淺福薄,不久便暴病而亡。太子一死,立儲風波又起,眾臣皆主張復立朱見深為太子,于謙也持此意見。但代宗遲遲不表決心,眾人也就不敢再提。這時,出現了三個人,石亨、曹吉祥、徐有貞,他們在代宗朝並不受重用,於是決定鋌而走險,讓英宗復辟,自己也就有了擁立之功。在他們的秘密謀劃下,英宗皇帝被迎回了金鑾殿。當群臣看到太上皇變成了皇帝后,面面相覷,卻無人敢反對。這就是發生在明朝中期的一件重大政變,史稱“奪門之變”。這個時候,代宗皇帝正好在病危中,英宗不顧其死活,執意將其遷往西山,幾天後便駕崩了,享年二十九歲。關於代宗的死,坊間有種種說法,或認為受刺激而死,或認為被英宗所謀殺。真相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在這件事情的背後,我們看到了皇室之間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說了這麼多,都是為于謙做鋪墊。代宗一死,也意味著于謙的命運將不大妙,他當初可是力主擁立代宗皇帝的。
英宗即位後的第一件事竟然是為王振立碑,並派人逮捕兵部尚書于謙。擁立他的石亨、曹吉祥、徐有貞三人,也終於如願以償,皆一一封官進爵。面對這種現象,你也許會異常憤恨,可是這種“黃鐘譭棄,瓦釜雷鳴”的事情在歷史上早已屢見不鮮。
圖3 奪門之變
于謙被逮捕入獄後,眾人都心知肚明他是被冤枉的,可又無可奈何。英宗要想殺他也不容易,總得找個像樣的理由。於是在石亨、曹吉祥、徐有貞這三人的蠱惑下,以“意欲”謀逆之罪將於謙處以極刑,史稱“二字獄”。你也許會疑惑,這不是和岳飛一樣嗎?對,簡直是如出一轍,岳飛也是“忠而被謗”,一心一意保大宋江山,卻以“莫須有”的罪名慘死風波亭,死前直呼“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所謂的“意欲”即是指于謙夥同黃竑更立太子和欲迎立襄王子。英宗也心知肚明,于謙保衛了大明江山,“于謙實有功”於朝廷,正在猶豫不決時,徐有貞進言:“不殺于謙,奪門不正”。於是,于謙就這樣慘死。據《明史》記載:于謙“死之日,陰霾四合,北風呼嘯,天下冤之”。老百姓都知道于謙是被冤枉的,於是編了童謠傳唱:“京都老米貴,哪裡得飯廣(範廣)。鷺鷥水上走,何處覓魚嗛(于謙)。”
文:甪里先生
參考文獻:《明史》
回覆列表
明英宗殺于謙的很大一個原因便是為自己的“奪門之變”正名。其實,明朝歷史上的這場奪門之變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那便是“荒唐”。
當時的朱祁鈺被尊為太上皇,而皇帝是明代宗朱祁鈺,也便是後來我們常說的景泰帝,當時的明代宗身染重病即將魂歸西去,而又無子嗣,若按正常發展下去,明代宗死後皇位必然重歸朱祁鎮,然而朱祁鎮在石亨徐有貞的教唆之下,採取了一個荒唐的舉動,後世稱為“奪門之變”,提前以宮廷政變的方式某得皇位,這種做法,當時是不受一些忠直之臣所支援的,而於謙則正是這些人的代表,明英宗為了皇位的正統性,為了奪門之變師出有名,縱使在知道于謙是一個忠君愛國的賢臣情況下,還是不得已將他斬殺。
當然,其次的原因自然也離不開徐有貞和石亨的誣陷挑唆。